中医自古就有“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说法,意思是说,冬天易得的病在夏天治疗效最好,夏天易得的病在冬天治疗效最好。
1冬病夏治
冬病,简单说就是在冬天容易发作或容易加重的疾病。冬病在夏天疾病缓解期的时候进行治疗,以减少在冬天或者春天发作次数、缓解发作程度的疗法叫“冬病夏治”。
冬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没有火力”。
通常的症状表现为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上叫做“阳气不足”,也就是说自身的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
这样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着袜子。那么,冬病为什么要夏治呢?这是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有了毫无解冻的可能。所I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一个人在雨天里晾衣服,是非常之困难的。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心火正盛,这时候人体内的积寒也是最易被赶出来的。所以,冬病要夏治。
但是,如果一个人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之力,人就会在夏天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有的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去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果汁等,然后还整日在空调房间里工作,这会“陈寒未去,又添新寒”。我们要知道,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淤阻,这也叫做“寒凝血滞”。所以,倘若不在夏日去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所以,冬病要夏治才最为有效。
冬病夏治是顺应四时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养人体之阳气。阳气旺,则肌腠固密,外邪不能侵入,因而“夙根”可除,旧病也不会再发。
冬病夏治的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适应症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
冬病夏治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时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此类患者常见症状有:咳、喘反复发作,鼻涕、痰液清稀而白,背部怕寒,冬季及受寒后症状明显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滑。
冬病夏治虽有效,但并不适用所有人。冬病夏治适用于病性属寒、属阴的患者或体质偏寒、阳虚的人,而不适合非虚寒性的疾病如痔疮、咳血等或体质阳热亢盛的人。
2夏病冬治
夏病,简单说就是在夏天容易发作或容易加重的疾病。夏病在冬天疾病缓解期的时候进行治疗,以减少在夏天发作次数、缓解发作程度的疗法叫“夏病冬治”。
冬季是大自然万物收藏的季节,人体当然也不例外,此时调治进补是最容易为人体所吸收和贮藏的。根据中医“夏病冬治”的原则,常在秋冬或冬春之季,一些夏病患者健康情况尚可,食欲较好,大便正常的时候,积极运用相应的调治方法,或补益脾胃,或滋阴养血,或滋补肝肾,使之增强体质,可使原来常发的夏季病症显著减轻甚至消除。
夏天常见的疾病有疰夏(俗称为“苦夏”,是指患者一到夏天则有全身不适、头晕头痛、倦怠乏力、心烦多汗、不思饮食、胸闷气短、低热等一系列症状)、夏季皮炎、消化不良等,患者均可以在冬天进行治疗。凶为这些病人,大都体质虚弱,或脾胃虚弱,或肝肾两亏,或受了暑热之气和暑湿之邪,容易发病。此外,一些易春夏发作的慢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慢性胃炎、结肠炎、颈肩腰腿痛,以及溃疡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病毒性肝炎、尿路感染、甲亢、复发性口腔溃疡、癫痫、汗症、红斑狼疮等,常在夏季好发或加重,均适宜在冬天诊治。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冬病夏治,还是夏病冬治,我们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地向医生做出说明,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小贴士怎样治疗冻疮与脚气1冬病夏治治冻疮冻疮多在寒冷季节发作,适宜冬病夏治。患者可在三伏时节进行治疗。
配方:桂枝25克,红花、紫苏叶、附子、荆芥各10克,生姜30克。
用法:将上药一起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然后用此药液熏洗患处。每日1剂,一般10天为一个疗程。
2夏病冬治除脚气脚气多在夏季发作,适宜夏病冬治。患者可在三九时节进行治疗。
配方:黄柏15克,白藓皮30克,白矾12克,苦参25克,蛇床子20克,地肤子20克,土茯苓20克,醋1500克。
用法:把上述药和醋放入坛内,将盖盖严,浸泡7天。每晚温热后泡脚,每次40分钟左右,1服药可用7天,一般7天见效。为彻底根治,可继续泡脚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