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4200000039

第39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世界著名乐团近期来沪演出观后感

近日,来沪献演的世界著名乐团络绎不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国内音乐生态的活跃程度和质量提升。管弦乐团的到访尤其引起关注,毕竟是多至上百人的“大部队”,千里迢迢赶来确乎不易。我个人的一个强烈感受是,乐团虽是众人集体组合,且编制大同小异,但受民族气质、文化环境、指挥要求、诠释曲目等多方面的复杂影响,这些乐团居然好似具备明确性格的个体人物,有其独特的秉性,也有临场发挥的好坏——事后回顾一番,或许从中也能得到某些教益。

悉尼交响乐团(2012年10月24日,东艺)算不得“著名”,而指挥阿什肯纳齐系大钢琴家出身,挥棒的姿态和手势确乎有些“业余”,僵硬而吃力。但有趣的是,这样的指挥“风格”在音乐会下半场的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中却相当奏效——因为这首现代交响杰作的旨趣正在于长时间的音效积聚和“刀切般”的干硬线条:第一乐章由轻至响又由响至轻的大尺度“橄榄式”造型设计,以及第二乐章粗暴无情到有些疯狂的狰狞声响,都着实不免让人惊诧。如果再加上半场王健的出色表现(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及加演),这场音乐会的实际效果可谓超乎预期。

接下来的德累斯顿管弦乐团(2012年10月30日、31日,上海大剧院)是鼎鼎大名的“老牌”,指挥则是如日中天的“大熊”蒂勒曼,大家当然抱着极高的期望。不料,第一场可能因旅途劳顿而不在状态,曲目安排也不太合理——开场即是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及“爱之死”,这是很难“预热”的曲目,随后又是中场休息,等于水还没烧开就熄了火。后半场的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不仅“毛刺”不断,而且总让人觉得“力道”不够。好在第二场中指挥和乐团奋力投入,不仅全然挽回面子,而且贡献了一场称得上“伟大”的、令人激动的高质量音乐会。德式的曲目安排(瓦格纳与勃拉姆斯)、德式的演奏追求(醇厚而丰润的声音特色)、德式的指挥路数(拍点提前,极端注意声部的平衡和传切,并且为乐队注入松紧有度的弹性节律),德式乐团的传统风范果然是名不虚传。

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简称MTT)棒下的旧金山交响乐团(2012年11月14日、15日,东艺)表现同样堪称“喜忧参半”。头一场的俄罗斯曲目(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和《第二交响曲》)轻盈、干净有余,但厚重和悲怆不足。独奏家王羽佳似也受了这种倾向的影响,演奏速度偏快,高难度技巧的完成当然非常轻松而利落,但少了几许这音乐应有的凶猛、阴森和怪诞,以及抒情时的浓郁。后一场中,两个美国西部作曲家哈里森和考威尔的作品过于单薄和单调,不免影响了乐队水平的发挥。直到马勒《第五交响曲》,MTT的乐队才显山露水: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幅度音色对比,从“丝绒般”柔美的弦乐旋律舒展到震耳欲聋的全奏高潮喧嚣——观众在过足瘾后终于满意而归。

在德式和美式的不同风味之后,来了正宗“俄式大餐”——“姐夫”捷杰耶夫率马林斯基剧院乐团上演“全普罗(科菲耶夫)”专场(2012年11月24日,东艺)。这是期待和结果最相匹配的一场音乐会。不出所料,“姐夫”依然善于“抓大放小”,这完全符合俄式音乐的内在理路和俄式乐队的本然天性——细节可以粗放一些,但大范围的结构雕刻和大尺度的关系勾勒却清楚明朗(关于“姐夫”的这个特点,笔者在评论“姐夫”2012年3月率伦敦交响乐团来沪演出的文章中已有触及,见拙文“英国乐团锻造俄式音乐造型”)。如普罗《第一交响曲》的节奏脉动明确导向末乐章活蹦乱跳、兴高采烈的打闹嬉戏,整个演奏完全是浑然一体。郎朗担当独奏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因乐曲的“捣蛋鬼”刺头性格非常适合独奏家夸张、外向而炫技的演奏风格,因而获得了几近“爆棚”的现场效果。《第五交响曲》是作曲家俄式“大抒情”史诗风范和宽广歌唱的最佳体现,“姐夫”手下略带毛糙的粗犷音响表达如此意境,正可谓恰如其分。

总括起来说,德累斯顿和马林斯基这两个代表德、俄两种全然不同的民族风骨的乐团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刻难忘的印象。显然,这种音乐演奏“风骨”的基底是积聚了深厚民族精神,同时又具备独特个人视角的伟大音乐作品。声音本是一种无机的物体振动现象,而我们看(听)到,在这样的作品和演奏中,声音蕴含着多么丰富的精神意象,承载着多么厚重的文化积淀。此时,无机的声音就转变成了作为文化和艺术的音乐。

同类推荐
  • 石雕(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石雕(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石雕概述、我国古代的石雕、工艺石雕精品鉴赏、建筑石雕精品鉴赏、宗教石雕精品鉴赏、石雕的收藏。
  • 眼力:刘光启自述

    眼力:刘光启自述

    《眼力:刘光启自述》本书选取的各篇论文对我国协商民主的框架与理论、要素与实践、个案与思考作出了全面的思考。
  •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书中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泥人与面塑,从二者的区别说起,详细介绍了泥人与面塑的材料、产地、手工制作等几个方面,还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代表人物加以介绍,让读者领略这些杰出者的风采
  •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静心读来,高雅的音乐,经典的旋律,名垂乐史的大师,仿佛就在你的身边。该书逻辑和条理清晰,读者可以读一本故事书的状态来品读房龙的音乐思想,并由此大体把握欧洲音乐史的发展脉络,知晓那些光鲜的音乐家的别样人生。
  • 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电视连续剧的开场戏与电视连续剧的艺术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首先要把电视连续剧的艺术形态作为本书的前提加以研究。电视连续剧的开场戏与电影、话剧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就三者的共性而言,作为艺术品,它们的艺术形态必须是完整的;就其特殊性而言,电视连续剧的形态与电影、话剧的形态有着质的区别。什么是电视剧的形态?“形态”一词,《辞海》解释为:“形状神态。也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的形状或表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事物的表现形式”。
热门推荐
  • 我的奇闻异事录

    我的奇闻异事录

    我的奇闻异事录,在现实中寻找虚幻的真实。
  • 志摩小说

    志摩小说

    在徐志摩的文学创作中,小说似一本风韵各具的画册,既有浓彩重墨的渲染,又有轻描淡写的隽永。徐志摩的部分小说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所叙述的故事、所塑造的人物都是现实生活存在并为作者所熟悉的,这类小说在徐志摩为数不多的小说创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春痕》《老李》《家德》《珰女士》等,都是以作者的忘年交、同学、家仆、朋友等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创作而成的。本书在收录徐志摩创作小说的同时,还选录了作者的五篇翻译小说。这些翻译小说涉及面较广,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二者兼容。既有对自由、爱情的讴歌,也有对社会丑恶、人性堕落的揭露与批判,鲜明体现出作者与译者的人文主义精神。
  • 重生之神迹

    重生之神迹

    跨时代虚拟网游巨制《神迹》历经数十载经久不衰,玩家陈少鹏在《神迹》中奋斗50多年后,在他即将老去的时候,他带着数十年的遗憾回到了那个梦开始的年代。于是他决定携手自己的兄弟和爱人共同努力,再现华夏玩家的巅峰时刻。
  • 最美的烟花

    最美的烟花

    你我不知道,下一个路口会遇到谁?转身之后是否……
  • 从前有个小丫头

    从前有个小丫头

    在赤藍大陆上,有三个帝国分别是魔族、巫族、血族,三大帝国控制着整片赤藍大陆,三国和和谐谐,从未打过仗。
  • 梦忆仙语

    梦忆仙语

    形形色色的神魔之战,这些奇怪的画面不断地在萧云的梦中出现,在梦中他化身战仙,一战千古,是那样的真实,随着萧云的强大,梦中的世界正逐渐的向他走来。
  • 超级技能商店系统

    超级技能商店系统

    本来身世平凡的李钊铭经过一次事故开启了系统,从此他的人生就发生了变化……
  • 田园巧妇

    田园巧妇

    貌似七仙女,赛过西施,气死貂蝉,羞死杨贵妃,窘坏了林黛玉的一位农大高才生,辣辣的小女子,在某个农研所极度地不受待见,被驱赶着开了一辆即将报废的大卡车,给农业大户送种子。遭逢意外来到一个未知的世界,顶替了一个受气媳妇,捡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孤儿,成了被虐对象。有幸得到了一个修真空间,有了良田,有了饱饭充饥,有动物世界援助收拾恶人。现实可比想的美,飘飘然到了一个没人知道的世界,理想实现的她大喜过望,美夫围着转,孝子绕膝前,馋得嫦娥下了凡,织女气得拆鹊桥,七仙女要把董郎换,人间天上都羡慕。这样的生活都想要,唯有她一个人能得到。
  • 鹿晗之对不起,不能爱你

    鹿晗之对不起,不能爱你

    鹿楠:“对不起,我不能爱你...”鹿晗:“对不起,我爱你...”
  • 权能异者

    权能异者

    她是末日地球的女王,在最后一战中,为了国家,牺牲了自己!她是联邦的楚家千金,却是一个无用之人。身份交换,她会让这世界知道什么叫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