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认的世界“首席”乐团,“柏林爱乐”和“狮头少帅”拉特尔爵士首度来沪献演,自然引起乐坛阵阵骚动。2005年11月10日晚,这支具有传奇历史的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终于奏响众人企盼已久的华美乐声。
就上半场而论,毫不夸张地说,这是笔者平生听到过的最精彩的乐队现场音乐会之一。从中,观众的“听觉意识”和“声音概念”真正受到了一次全新的“再教育”——什么是交响乐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什么是乐队音响的空间感和层次感,以及什么是指挥和乐队之间的水乳交融。开场的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海盗》序曲属于“炫技派”作品,音响华丽,节奏脉动复杂而多变,声部穿插之迅捷令人“耳”不暇接——此类作品非一流乐队不能驾驭。在拉特尔的棒下和柏林爱乐团员手下,《海盗》音乐显得帅气、光彩、漂亮、干净。不妨设想,如果柏辽兹英灵转世,也会大呼过瘾!接下来的另一位法国作曲大师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是考验乐队“轻功”和控制力的招牌曲目。这里,所谓“印象派”音乐的色彩丰富性和梦幻细腻性得到了全面而生动的逼真显现。笔者切身体会到,超一流乐队所达到的声音现场的敏感性和微妙感,的的确确是唱片录音无法比拟的。就音响色调所能达到的神奇效果而论,柏林爱乐当晚的这个“鹅妈妈”,应该被看作是整场音乐会的精华所在。如果说在柏辽兹的《海盗》序曲中,柏林爱乐是一架运转顺畅的精湛机器,那么在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中,这支乐队又一变成为画工精妙的“马良神笔”。
具备了上半场的铺垫,吊起了下半场的期待。但或多或少,期待有些落空,不免留下遗憾。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可算是交响乐传统中处于中心地带的保留曲目,对于柏林爱乐这样规格的乐队和拉特尔这样等级的指挥大师,按理应该驾轻就熟。但或许正因如此,乐队在整体上似乎不够投入。当然,照一般标准,当晚“英雄”交响曲的演释不辱柏林爱乐的盛名。然而,按这支顶级乐团自身应有的水准,这次演出给笔者的印象仍不免有些“平平”。音乐进行中,不仅出现若干小的“闪忽”(还不能算“差错”),而且总体的音响造型也没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慢乐章的“葬礼进行曲”,出的问题尤其多一些,“气口”的衔接不够到位,情绪上的悲壮感和紧张度不足。另一方面,第一乐章之后出现了稀稀拉拉的掌声,这种“不懂行”的信息传递给乐队队员,也一定影响了他们的情绪。
拉特尔爵士明显是外向型、热血质的指挥。这支乐队与卡拉扬时代的老成和雄浑相比,也显得更加年轻和朝气。不过,一支代表最正宗德国音乐血脉的乐队,演奏最正宗的德国作曲家的典型作品,听上去反而不如演奏法国作品那样让人折服,不免有点出乎意料。有意思的是,拉特尔爵士于第二天(2005年11月11日)上午,在贺绿汀音乐厅指挥上音学生乐队,兴致勃勃而又周到仔细地排练了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以至于我们可以暗自在柏林爱乐和上音乐队之间做一些不同“等量级”之间的比较。可喜的是,上音的学生乐队在大师的带动下,就瞬间的局部而言,可能在状态上(当然不可能在音响和技术上)并不输给柏林爱乐。从拉特尔爵士妙语连珠的讲解和热情洋溢的指挥中可以看出,这位目前声望如日中天的指挥大师确实对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以及整个贝多芬的风格真谛具有透彻而精深的理解和认识,这对10日夜晚的现场演出多少是一种弥补。
反观柏林爱乐在沪的首场音乐会,我不禁想起了德国钢琴大师施纳贝尔的那句名言:“莫扎特的音乐,对孩童太容易,对音乐家太困难。”其实,贝多芬又何尝不是如此?就纯粹的演奏技术难度而言,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当然远在拉威尔的“鹅妈妈”之下,但柏林爱乐能以令人晕眩的艺术高度演奏“鹅妈妈”,但在贝多芬“英雄”这个“烂熟”的老牌曲目面前却有些“磕磕碰碰”,这其中的暗示和意涵,确乎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