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上的演奏名家,几乎每日都面临极其严峻的艺术和商业竞争。早先,由于交通不便的制约、演出市场运作相对地方化等原因,从某种意义上减弱了这种竞争的激烈。自二战以后,“地球村”逐步形成,情况大变。演奏(唱)高手遂大多成为“飞机旅行族”,今天东京,明日伦敦,奔波各地,以满足全球化演出市场的需要。“抢夺听众”的竞争因此日趋白热化。与此同时,唱片业高速发展。一位音乐表演家的竞争敌手中因此不仅有他人,而且包括唱片中在技术上往往无懈可击的自己。唱片固然有刺激现场音乐会出票的作用,但听众自然而然会在同一个音乐家的现场表现和唱片录音之间进行品评比较。这一来,对表演家的要求自然更高。1999年2月底,大名“如雷贯耳”的阿什肯纳齐在上海大剧院举行钢琴独奏会,结果反应平平。从某个角度说,阿什肯纳齐正是“败”给了自己的唱片录音。
欣闻又有一位国际演奏大师——韩国的小提琴名家郑京和——即将到上海大剧院登台献艺。届时音乐家和乐迷不妨再度比较一番现场观感与唱片印象,如上次品评阿什肯纳齐一般。这位“东方小提琴皇后”从二十岁“出道”,已经在世界乐坛上“红”了整三十年,不仅出演频频,而且灌制的唱片“名盘”也不在少。国内很多听众虽“无缘”谋面聆听她的现场,但早已从唱片中对这位才女了如指掌。诸如她与索尔蒂合作的巴托克两部小提琴协奏曲的录音等,都是有口皆碑的“名版”。
笔者得知郑京和新近录制一款唱片——EMI公司出品的小提琴小曲集,取名“纪念小品”(Souvenirs)。看录制时间是1998年8月,可算是这位小提琴大师最近状态的真实记录。此款收录各类小品共十九首,不仅有克莱斯勒的《美丽的罗丝玛琳》、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这样的“熟面孔”,而且也包括一些如席曼诺夫斯基的《夜曲与塔兰泰拉》、斯特拉文斯基的《酒神赞歌》这类具有很高音乐质量,但较少为人所知的佳作。屈指算来,郑京和已过“知天命”之年,她的演奏本来偏于抒情、内省一类,此时随着年事增高,似乎越发明显。尽管可以挑剔她在演奏《幽默曲》、《美丽的罗丝玛琳》这些需要特殊“味道”的小品时显得过分拘谨,但在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舒伯特的《圣母颂》等这些需要长气息运弓的沉静歌唱时却有不俗表现。
听过唱片,自然更起了悬念。不过,还是让我们等到4月23日,到大剧院亲耳聆听郑京和女士的琴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