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4200000019

第19章 回望古尔德

音乐表演家——各个行当的器乐演奏家、各种类别的声乐演唱家,以及“只挥手、不动手”的指挥家——自二十世纪以来获得了越来越显赫的声望,其名气甚至大有盖过音乐的“一度创造者”(作曲家)之势,这是现代音乐生活中的一大奇观。而在这些闻名遐迩的音乐表演大家中,来自加拿大这个西方文化边缘地带的钢琴家格伦·古尔德,是一个特别奇异的另类。离世三十年以来,他的唱片、影像、讲演、文字及负载其间的声音和思想,影响依然持续,回声不绝于耳。例如,前些天笔者看到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文化学者爱德华·萨义德在他的乐评集《音乐的极境》中,专门就古尔德的演奏和思想撰写了两篇长文——一位钢琴家赢得一位公共知识分子如此高度关注,殊为难得。

萨义德直呼古尔德为“知识分子”,这不仅因为古尔德学富五车,知识储备丰厚。诚然,就头脑的敏锐和学识的渊博,古尔德远非一般音乐表演者所能比拟,看看他所撰写的节目单和演讲稿,就可了解他的知性阅读之广。渗透在他所有演奏中的那种明晰和刚劲,也带有某种难以形容的智性之美,有时寒光闪闪,有时灼热逼人。但,萨义德看重的不仅是这些,而且是古尔德整个人生道路、艺术旨趣和音乐风格的另辟蹊径。古尔德所代表和体现的挑战性、批判性,以及这位奇异钢琴家所身体力行的不妥协与独立意识,看来与萨义德所心仪和倡导的知识分子的使命与价值不谋而合。

古尔德最著名的人生传奇是,1964年在他演奏生涯达到巅峰时,自动脱离舞台,“躲进小楼成一统”,后半生彻底拒绝举行公众音乐会,完全只以“录音演奏家”面对世人。这是一个绝对的决定,至死不渝。后人总在猜测个中缘由——这是出于他对旅行音乐会生涯的厌倦,还是他对演奏质量的高标准要求所致?从更高的视角看,我以为古尔德这一举动的意义在于,他要以一己之力撕开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铁板一块”的音乐会商业体制。这是一个人的战斗,孤军奋战,在一开始简直没有人相信他会幸存。幸运的是,他居然获得胜利。但可惜的是,无人胆敢跟进。放眼瞭望当前乐坛,哪位音乐人在步古尔德后尘?古尔德曾乐观预言,至2000年,“音乐会”作为音乐生活的要素将会消失。如今,可以放心预告,古尔德大错特错——“资本主义”的音乐会商业运作模式,看来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延伸力。果真如此,古尔德的“理想主义”试验不免就具有了某种悲剧性的意味。在一个“机械复制的时代”,古尔德充分开掘和实现了“机械复制艺术”中的音乐可能和文化潜能,于是他成为“机械复制艺术”在音乐中的一个另类代表和个体英雄。我们不禁追问,在网络时代莅临的当下,又有谁洞察这个时代的音乐方向,并勇于站出来接受时代的挑战命令?

就具体演奏而论,古尔德与巴赫已经成为一体。自古尔德出现以来,我们对巴赫的感知和理解就与古尔德不可分离。古尔德就代表着巴赫,或者说,巴赫在古尔德手下得到现代性的再生,其栩栩如生的强度有时让人产生错觉——巴赫的灵魂越过时空附体于古尔德,通过古尔德的手指直接对我们发言。但与此形成不可思议的悖论,我们在理智上又清楚地知道,古尔德的巴赫绝对不会是真正的(authentic)巴赫,这是再造的巴赫,而且只能出自二十世纪的现代人之手。古尔德从来也不认为自己的目标是要弹出巴赫的“原汁原味”。从玄思角度说,这也许相当于美术中“神似形不似”的境界。而从切实的音乐技术角度看,古尔德的巴赫是将巴洛克音乐思维和现代人音乐感觉熔炼组接的成果。复调组织的清晰交代,多声部结构的横向流动,这是完全不同于古典—浪漫派“主调音乐风格”的本有之义,古尔德不仅深谙其间奥秘,而且将其发挥到极致,他的十个手指似各有各的生命,它们独立自主,又彼此协同,由它们所编织的巴赫复调因而达到了从未有过的清晰度——“X光般”的穿透感,这是很多人的共同直觉。但另一方面,古尔德手下的巴赫,又被赋予某种极富张力的节奏拉动和长时段线条导向,于是,音乐在慢速行走时内在质量达至饱和,而在快速行进时则具有摩托引擎般的冲力和动态——这样的音乐感觉,只能来自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以来的大工业生活体验。而正是这种独特的节奏紧张性和长线条营造能力,让古尔德也成为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这两位就音乐感觉而论,几乎处于巴赫的对极)的深刻知音。

古尔德曾对理查·施特劳斯做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评价:“一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时代的同时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可以向所有时代述说,因为他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时代。这是一种对个体主义的最终辩护。它声明,一个人可以创造自己的时间组合,拒绝接受时间规范所强加的任何限制。”这段话显然不仅适用于理查·施特劳斯,也适用于巴赫,更适用于他自己。2012年9月25日将迎来古尔德诞辰八十周年,而10月4日又是他离世三十年忌辰。在纪念他的生死之际,回望这位特立独行、天赋过人的音乐家,其行为、演奏和思想所带给后人的意义和启示,依然值得我们不断反思和开掘。

同类推荐
  • 中国艺术经典1

    中国艺术经典1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闲话香港电影

    闲话香港电影

    本书乃《香港类型电影漫谈》的姊妹篇,试图以一种更平民化的视角来闲谈香港电影中的趣闻趣事。其中“香港电影与民生”就讲述了香港电影中涉及到衣、食、住、行、教、娱乐、平民、婚礼和葬礼这些民生的话题;而“闲话香港电影”则写得更加散,从文化、类型和手法等多个方面对香港电影继续进行探讨。接下来“闲话香港导演”和“闲话香港演员”这两个单元则更贴近大众,依次介绍了许多大众所熟悉的香港导演和演员,还深入剖析了香港“明星电影”的发展,分析了香港女演员之现状,以及内地演员在香港电影中的表现。
  •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本书属于赏析性的通俗音乐读物,介绍评析了20世纪一百年间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九十多首优秀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小型器乐曲和交响乐作品等,按年代分为五个时段,并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历程、作品结构和音乐风格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评介。本书文字通俗易懂,面向广大的专业和业余音乐爱好者。为了便于读者深入理解作品,书中还配有作曲家珍贵的生活照、手稿等大量图片。本书对了解20世纪中国音乐史大有裨益,亦可作为音乐评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范本使用。
  •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剧本乃一剧之本。本书论述了有关广播影视剧创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内篇、外篇。内篇从激发创作想象力角度探讨剧本创作;外篇通过具体的剧本范例完成实战操作,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写作现场。本书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剧和专题片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评剧

    评剧

    《评剧》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清风向暖

    清风向暖

    “同学,你身边这个座位有人坐吗”她应声扭过头,撞进他温柔的笑容,下意识的摇摇头,他不禁又笑了笑,阳光在他身后洒了一地。陌生的人,陌生的教室,有人走到她身旁,清冷的声音,“身边有人?”,她抬头,看到了那双黑色的眸子,熟悉又陌生,不带一丝笑容与温暖,她有些恍惚,好像隔了很久,一如当日,摇摇头。他漠然坐在她身旁,没有言语,仿佛不认识她一般,她的心中有丝丝的疼,一点一点包裹整个心脏。“没人就好。”身边忽然响起他的声音。她抬起头,讶异地抬眼看向他,却见他低着头看书,嘴角是一抹压抑不住的笑意。那一瞬间,身后一切热闹,一切繁华,她都已听不见,她的耳边,只有他微哑又好听的嗓音。三年从来远不足以遗忘。
  • 教皇陛下万岁

    教皇陛下万岁

    “我的理想不过是:吃吃饭,睡睡觉,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出自光明教廷第二十四代教皇《马克·林洛语录》备注:本书只是轻描淡写的讲述某教皇的征服之路,请勿过度期待!以上!谢谢!
  • 女配之逆袭女主的N种方法

    女配之逆袭女主的N种方法

    刚刚熬过了高三的夏萌萌因为兴奋过度触发了体内的无良系统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青梅竹马撩一个,高冷男神撩一个,霸道总裁撩一个,神仙师傅撩一个。没事调戏调戏系统君,生活真是滋润啊。
  • 传说中的王者

    传说中的王者

    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独一无二的王者必须永远接受孤独,他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认同,更加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诉说一代王者的经历。
  • 萌系穿越:变身玩转世界

    萌系穿越:变身玩转世界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十六岁天才女大学生,奇葩穿越成废材世家女,一次温泉奇遇,揭秘惊天身份,从此,冰山男神是我家护卫,邪魅太子是我家厨师,温柔暖男是我大哥(非亲),花样美男是我小弟,契约萌兽,还会变身,身怀五元素,玩转五大陆~O(∩_∩)O哈哈~酷爱来围观吧(* ̄3)(ε ̄*)
  • 淳熙玉堂杂记

    淳熙玉堂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原来责任就是一辈子

    原来责任就是一辈子

    她说:天亮了,我要走了。我非常难过的问她:你是小倩吗?如果是那就别丢下你的宁采臣!
  • 结梦

    结梦

    第一次写文,不太好,但是我会努力写好,写完的。清水文。下界历劫的澜苑上仙,在人间会遇到了她的宿命。那个和她订了娃娃亲的人是她的劫,还是那个说爱她如命的人。当一个淡泊的女子遇到独占欲强的他,两个人的结局是喜还是忧。他本以为那些人那些事会成为记忆里的人,可是再次遇见她,看到那张清冷的面容,他还会不会放开。一见佳人,令倾心。
  • 三年零班

    三年零班

    3月末,我转到了正德市二高的高三零班,班级每周都会有新同学转来,但是每转来新同学,班主任都要开除同数量的学生,人数一直维持着44人。在这个奇怪的班级里,我身边的人也是无比怪异。一直埋首写字的胖子同桌,行踪诡谲,经常砸我家玻璃的蓝眼女生,只知道扣弄手机的新转学生,一直板着脸,却在开除学生时很兴奋的班主任......零班里没有人在乎学习,但是大家却都不敢违抗零班的班规,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