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网语进入生活》一文提出了语言问题:“网络世界,完全病句成了正宗语言,规范汉语变成另类表达”,例如网站有这样的文字:“7456,TMD!怎么大虾、菜鸟一块儿到我的烘焙机上乱灌水?94酱紫,待会儿再打铁。886!”翻译过来则是:“气死我了,他妈的!怎么超级网虫和网络新手一块儿到我的个人主页上留言?就是这样子,待会儿再来贴帖子。拜拜了!”据此文介绍,网友挖空心思创造出令人感到新奇也令人愤怒和不懂的网语。而且有人将网语作品正式出版销售。中、小学生的日记和作业里也出现了这类语言。一些专家对此持积极态度,认为语言是活的,发展变化的,网语是网络时代的反映。但许多人认为网语是文化垃圾,对语文教学有负面影响,应该扫除。
这是个值得关心的问题。先说明一点,此种类似黑话的网语,仅在中文聊天室、论坛和一些网络小说里“流行”,就网络世界而言,它不是主流,只是个很小的圈子。否则,离开大家都懂得的正规语言,互联网也就丧失了作用。
语言的本质是沟通。我们都是社会的人,不是孤独的鲁宾逊。通过语言文字交流思想,才能组织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分工协作,记载和传播知识,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我国的方言有一千多种。从秦始皇统一汉字到新中国推广普通话,都反映了语言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便于沟通。专家所说,语言是活的、发展变化的,没错,但是这种发展变化,必然符合更便于沟通的要求,而不是相反。
最初的汉字甲骨文比较简单,经过五千多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语言文字也不断丰富发展,包括创造、引进、筛选,约定俗成,才达到当代规范汉语的水平。这个发展过程不会终止。在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人类进入“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每天都有新的语言文字闯进我们的生活。舶来语就多得来不及翻译,而直接使用原文乃至缩写,让人眼花缭乱。然而还是要翻译和规范化的好。国家有上百个机构,分门别类地进行翻译和规范工作。譬如医药、科技新词,若不规范,吃错了药,用错了原料、工艺,后果可想而知。译文也要筛选,台湾翻译的飞弹、镭射,我们译成导弹、激光,就更准确。林语堂音译了幽默一词,鲁迅并不赞同,可是又找不到更好的词,若干年后,在他的文章里也用了,这就是约定俗成吧。有大量的舶来语,如干部、书记、世纪,用惯了就不觉得生疏。克隆、艾滋病、因特网,是翻译得很好的新词。下放、下岗、待业、农转非,从前没有这些概念,是依据现实生活创造的新词。
在规范汉语之外,也有排他性的语言文字。如密码、暗语、行帮黑话,故意不让外人懂得。有一种女书,据说是为了反抗封建压迫,在华南妇女的小圈子里用过。而互联网是最开放的现代化信息渠道,如果网语囿于小圈子,作茧自缚,国内国际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都看不懂,那就只能是可悲的文字游戏了。这种封闭性的玩意儿,绝非“网络时代的反映”,而是信息高速公路的路障。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和特征。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汉语汉字成为人类最丰富最美好的文化宝藏之一。发展和创新,离不开这个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仍然是建立在群众语言(白话)的基础上,并不能废除文言文,至今我们也常常是“文白混用”的,书面语言毕竟要比口语简练。大量的古文史籍还要读。大量的(文言)成语、典故和词汇还在使用,这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破坏这个基础,是想让大家变文盲,还是他自己画地为牢呢?
“886”并非新玩意儿。实话相告,半个世纪前的中学生就玩过这一套:
1452(伊似吾儿),54188(吾似伊爸爸)。只是无法流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