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
譬如昔日有二小儿,入河遨戏,于此水底得一把毛。
一小儿言:“此是仙须。”
一小儿言:“此是罴毛。”
尔时河边有一仙人,此二小儿诤之不已,诣彼仙所,决其所疑。
而彼仙人寻即取米及胡麻子,口中含嚼,吐著掌中,语小儿言:“我掌中者,似孔雀屎。”
而此仙人不答他问,人皆知之。
“译文”
从前有两个小孩子,在河里游泳嬉戏,他们在水底捞了一把毛。
一个小孩子说:“这是仙人的胡须。”
另一个小孩说:“这是棕熊的毛。”
这时河边有一位仙人,这两个小孩争辩不休,来到那个仙人处请他决断这个疑难问题。
可那个仙人沉思不语,拿来一点米和芝麻,放在嘴里嚼,然后吐在手掌上,对两个小孩说:“我手掌上的东西,多像孔雀的屎啊!”
这个仙人并没有回答孩子的问题,人们都明白仙人这是答非所问啊!
“禅心”
因为自己的无知,才会故意转移人们的视线,以达到伪装自我的目的。
仙人的回答和两小儿的争辩之间没有一点的联系,然而仙人却妄想用自己避重就轻的回答来诳过小儿的提问,实在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行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用虚假的语言去诈骗别人或者去掩盖自己的无知,终会有被人发现的一天,反倒不如直接承认自己在知识上面的盲区,这样不仅会给人留下实事求是的良好印象,而且还会发现自己值得提升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做学问的道理在于不耻下问。“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世上不存在万事通,人们的知识总会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加而愈积愈多,这个过程中总会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才是增加知识储备量的有力推手。盲目的不懂装懂,也许可以暂时欺骗了别人,为自己赚回一点微薄的尊敬,但是日久天长之后必定会在类似的事情上露出马脚,原因便是自己的不思进取和自高自大。放低自己的姿态,才会发现在知识的高山上我们其实只爬了一点点,自己只不过被眼前葱郁的树木遮住双眼而看不到庐山真面目。只有不断努力,才可以继续向更高的地方迈进。
唐代越州有个叫大珠慧海的禅师,他是著名高僧马祖道一的弟子。当年他初次参拜马祖道一禅师时,马祖问:“你是从哪里来的?”
大珠答道:“从越州大云寺来。”
“你来我这里干什么?”
“我来大师处求佛法。”
“我这里一无所有,求什么佛?自家宝藏都不顾,抛家离舍干什么?”马祖开始点化他。
大珠十分诧异地答道:“不知哪个是自家宝藏?”
马祖正面开示他道:“就是现在站在我面前问话的这个人啊!你便是自家的宝藏。一切都具备和充足,无所欠缺。使用起来自由自在,何必再向外求取呢?”
大珠听罢,顿然开悟。
认识了自我就等于明白了自身这座蕴含无限宝藏的意义。不懂装懂的人始终在执迷于如何用自己的言语来蒙蔽世人的双眼,从而忽略了自我的存在。因为自己是永远无法骗过自己的,只有自己明白自己肚子里面的墨水到底有几斤几两的价值。因此,大珠在马祖的开示下认识到了自我,也明白了学禅的根本,就是自我的救赎。同理,知识的不断增加并不会给我们任何灾难,也不会被任何人攫取,累积越多我们自身的精神财富也就越丰富,才能向众人宣传自己的见解,把知识传播到更广阔的地方。
不断丰富自身,不断为自己填充新的知识,才能解决更多的问题。自欺欺人往往是停滞不前的表现,长此下去必将被新鲜的知识所遗漏,在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时,无法自圆其说便会马脚尽露,成为众人的笑柄。知识无所谓新旧,只有不断的谦虚好学,常思己不足,才是做学问的康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