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9200000005

第5章 探究肛门病的发展历史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起源极早,中医治疗痔瘘病也有悠久的历史。痔瘘医学是构成中医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独特的、宝贵的经验。在这里试将中医治疗痔瘘病的史实,分期介绍如下。

一、夏商时期

在夏商时期及殷商之际,我国出现了甲骨文和金文(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以及青铜器上的铭文)。据考古学家研究,从甲骨文中已经发现了二十多种有关疾病的记载,包括内、外、耳、鼻、咽喉、泌尿、妇产、小儿各科病症。就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疾病概念及分科来看,可能也有关于痔瘘病的记载,只是目前还没有被发现罢了,因为殷墟甲骨文字,至今已发现三千多字,能认识的不过一千多字。

二、两周及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八世纪是西周时期,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是东周时期,合称两周。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是春秋时期,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战国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里,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繁荣,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科学和医学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据《周礼》所载,当时不但有分科治事的医师,而且还制定出了医疗工作的奖惩制度。外科也是在此时成为一门专门科目,称作疡科。《周礼·医师章》载有:“疡医,掌肿疡、溃疡之祝药,刮刹之齐”。由此可见,当时已将外科疾病分作肿、溃、金、折四类。祖国医学素来把痔瘘列入外科,痔瘘病可能就包括在溃疡里。汉人郑玄注:“溃疡,痈而含血者”。至于治疗方法,依据郑玄注:“祝与注通”,即敷注药物。“刮”是用器械刮除脓血,也就是施行手术;“刹”是用药物腐蚀坏肉。最早治疗痔瘘的办法,大概不出以上范围。

在医疗器械方面,最早是石针,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青铜和铁相继出现,也就有了金属制作的针,故名“金针”。针的种类很多,《灵枢》载有九针,但应用于临床外科的仅只三种;一为“针”,《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二为“锋针”,同书云:“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其针有三隅,盖今之三棱针是也;三为“铍针”,《薛氏医案》云:“铍针,形如韭叶样,两面皆利”。在针的基础上又发展为刀。《韩非子》云:“有扁鹊之治病也,以刀刺骨”。此刀可能即由铍针改造而来。证之《灵枢》云:“铍针者,来如剑锋,以取大脓”。当时应用于外科治疗学方面的一曰针刺,《素问》曰:“痈不知所,接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阴旁三与络脉各二”;二曰赞刺,《灵枢·官针篇》曰:“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切开割除及扩创术见《内经》之中,如《素问》曰:“夫痈气之疡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在外科用药方面,还发现了外科膏剂、豕膏。《灵枢·痈疽篇》云:“疏砭之,涂以豕膏”。所谓“豕膏”就是猪油。此外还有丹药,是粉剂一类的药物。《周礼》云:“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郑玄注:“五毒攻之,谓今医人有五毒之药,合黄,置石胆、丹砂、雄黄、矾石、兹石其中,烧三日夜,其烟上著,以鸡羽扫取之以注创”。据郑玄所注,这完全是后世外科的主要外用药,丹药的原料及炼制操作过程和后世也基本类似。所谓“黄”,是一种专门炼制丹药的陶器,也就是现代的灵药罐(我国山西阳城里有窑专门烧制此罐,一仰一合,亦称“阳城罐”)。

在此时期,对于痔瘘病的成因有了初步的认识。《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其病癃闭”,王冰注:“癃小便不通也,闭大便不通也”。便秘往往是引起痔瘘病的主要原因,如《灵枢经》云:“充血下坠,结聚肛门,宿滞不散,而冲突为痔”,就是对痔瘘病准确而科学的理解。此外,战国末年伟大的思想家庄周所著的《庄子·列御寇》篇中还有“舔痔者,得车五乘”的记载。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而统一天下,结束了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国家。秦始皇为了彻底消灭旧的六国贵族的政治文化思想,曾经焚毁过许多书籍,但医药、卜卦、天文、历算、种植等有关实用科学的书籍却保留了下来。

东汉时代,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解释曰:“痔,后病也”,这是指发病的部位而言。我国伟大的外科鼻祖,东汉医家华佗,他的名著《青囊经》虽然焚毁失传了,另有《外科方》也散佚了,但还有相传是华佗所著的《神书》流传于世,内载有:“五痔曰气痔、酒痔、牡痔、血痔、肠痔”。这是以痔病的致病原因不同而加以分类的。关于痔的治疗,在被誉为医圣的东汉名医张机的《金匮要略》里载有:“治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处,热者内有脓,不热者内无脓”。这虽是指一般痈肿,但用此法来检查肛门脓肿也是可行的,而且临床上至今仍沿袭采用这种检查方法。在我国最早的药典《神农本草经》里,记载了槐实、雄黄、孔公孽、硫磺、龟甲、石灰、牙子、蛇蜕等药物可以治疗痔瘘。从使用药物逐渐复杂和多样化来看,足见痔瘘病的治疗方法是不断更新和进步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代名医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里有用针灸治痔的记载。此外,在著名医学炼丹家葛洪的《抱朴子》里,有“若夫操以弹雀,竺秦痔以后车”的字句。晋代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在他所著的《鹰嘴帖》里有云:“鹰嘴爪灸入麝香,煎酥酒一盏服之,治痔瘘有效”。王羲之不是专业医师,书中记载的可能是当时流行的一个验方。

四、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较为兴盛之时,医学也在这一阶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群贤辈出,名医济济。隋朝著名的医学家巢元方在他所著的《诸病源候论》里,就对五痔有了详细的介绍,云:“牡痔候,肛边生鼠,乳出在外者,时时出脓血者是也;牝痔候,肛边肿生疮,而且出血者是也;脉痔候,肛边生疮,痒而复痛,出血者是也;肠痔候,肠边肿核痛,发寒热而出血者是也;血痔候,因便而清血随出者是也。”此外,巢氏还记载了采用导引法治疗痔疾的具体办法。以上记载中可使我们了解到,当时人们已对痔瘘病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特别是对痔核一病,更是如此。

唐代杰出的医学大师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及著名医家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对痔瘘病都有专门论述。《千金要方》里载有用蛇蜕、鳖甲、刺猬皮、猪蹄甲、露蜂房等五种药物分别主治牡、牝、脉、肠、血五痔的方法;《千金翼方》里有用药物熏洗痔核的疗法;《外台秘要》里又有针灸、热熨等疗法,此外还载有一百五十余首方药,对于痔瘘疗法,有着较全面的阐述。总括《外台秘要》的疗法,可分针灸和服药两类。以上疗法反映了我国人民在长期和痔瘘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并且还有不断的创新。

五、宋金元时期

在宋、金、元三朝的四百多年间,我国医学有了长足的进步,痔瘘病的治疗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宋代在医学分科上,由五科增加到九科,在实验医学方面又有墨义、脉义、大义、论方、假令、运气等六种方式。在治疗痔瘘方面宋以前是以口服药为主,辅以针灸、导引、熏洗等外治疗法。自《太平圣惠方》问世后,就有了砒剂疗痔的验方记载。到了南宋,《魏氏家藏方》一书中有了更具体的枯痔疗法的记载,这使痔瘘治疗的方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此外,还有定斋居士所著的《五痔方》一卷,这是我国最早一部治疗痔瘘的专著,可惜已经失传了(见《宋史·艺文志》)。

金代著名医学家李东垣在其所著的《东垣十书》里,对痔瘘的病因病理有较详尽的论述。他说:“病因皆有房事过度,又嗜肥甘,不慎醉饱,以合阴阳,劳扰血脉,肠遉渗瘘,冲注下部,肛边生疮,便为痔核”。在论证痔瘘的证候时又说:“其名有五,其状易生,悉在肛边,或如鼠乳,或结小核,痛痒湿闷。”他的治疗总则,以培补脾胃为主,概用健脾胃之品,不重视针刀之术,药物腐蚀之法。

到了元朝,名医朱丹溪著有《震亨外科精要》(已佚)和《丹溪心法》。他说:“痔者皆因脏腑本虚,外伤风湿,内蕴热毒,醉饱交接,多恣自戕,以致气血下坠,蕴结肛门,宿滞不散,而冲突为痔也。”其论述证因与东垣不同,治疗以服药为主,用药亦异于东垣,而以滋养为主。李东垣和朱丹溪为痔瘘的综合疗法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其他各家对痔瘘病也有一些文字记载,但未超出以上范围。

六、明清时期

明代医学在继承宋元成就的基础上又继续得到发展,在治疗痔瘘方面不但吸取了前人的经验,而且创造了割痔和瘘管的挂线术,这是痔瘘手术疗法的开端。当时还出现了高明的痔瘘专家,如娄英推崇的周先生(佚名),徐春甫所崇拜的程覆斋等,还有专门制造枯痔散的药师(见《清囊杂篡》)。明代著名的外科医师窦汉卿著有《疮疡经验全书》,书中对于痔瘘又有更进一步的论述,把五痔之症变为二十五类。在治法上,开始有了以砒石为主的枯痔散疗法。药物组成以砒、白矾、红丹(黄丹)及朱砂、巴豆为主。这一疗法的使用为内痔疗法开辟了新纪元。外科名医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也论述了痔瘘的病源,虽然多与金元时期著作类同,但在辨证方面较其全面详尽,在治疗方法上也更为丰富多样。针灸法在书中已不再列入,服药法也较他书减少,而着重于外治之法,有熏洗、外敷药、服药内消三种方法。运用枯痔散的治疗过程中,又有许多辅助疗法,使枯痔散疗法更加全面系统。如内痔不出的唤痔散,为保护肛门好肉不受伤损的获痔膏。停用枯痔散时,在痔核未脱落前,可用起痔汤洗浴;既脱之后,有生肌散收敛疮面,并用古方三品一条枪插药治疗,对于腐蚀内痔瘘管,有显著效验。用挂线法治疗痔瘘也就是从这本书开始的。在这部书里,可见中医的痔瘘疗法已发展得相当完备,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些方法,直到今天还为中医痔瘘科医生所沿用。此外,早在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对五痔脏毒、肠风叙述甚详,如记载乌连能治脉痔。又曰:“外无形而下血一线如箭,或点滴下不能已,此乃脉窍来也。”论述内痔的症状,可以说是确切扼要,使后人敬仰。同时不仅将各种疗法应用于临床,控制病情的变化,更有催痔、唤痔、护痔、收肠、生肌、局部麻醉、止血等药剂。在内痔疗法方面,基本上遵循着李东垣的燥湿风热治法和朱丹溪补阴凉血为主的疗法。所以《古今医统》在介绍痔科专家时说:“予君程夏斋深悟此方之妙,诚所谓拔本塞流治无不愈。”痔瘘医学在明代的发展盛况,由此可窥见一斑,在我国治疗痔瘘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清朝的医学,总结了历代医家之大成,名医辈出,医籍如林。在外科医学方面,也是盛况空前。重要著作如祁坤的《外科大成》,陈士铎的《洞天奥旨》,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乾隆年间许多御医修纂的《医宗金鉴》(外科部分),顾世澄的《疡医大全》,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高梅溪的《外科图说》,邹五峰的《外科真诠》等等。在《外科图说》第一卷中有治疗痔瘘的各种器械,如银丝探针、爪剪(手术剪)、探肛筒、过肛针、过肛针套、治管银针(治疗瘘管时用,即现代的有槽探针)。以上所列举的外科书中都有对痔瘘病的记载,对病因的探讨更全面深刻,疗法也更多种多样,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很大的提高,其中大多数以枯痔散为主要根治方法。其他内服、外敷、熏洗、温熨、针灸、敷贴、导引以及手术、挂线等法,无不应有尽有。总括起来,大约分为针治法、灸治法、导引法、熏洗法、敷贴法、罨托法、内治法、腐蚀法、结扎法、外治法等十类。在现今中医痔瘘科临床上,所用方法也不超出此范围。以上疗法,对症使用是很有效验的,可是有优点也有缺点,如用枯痔散治疗内痔效果虽佳,但缺点也较严重,如局部疼痛,全身发热,甚至有中毒死亡的危险。又如挂线法,优点是能根治某些瘘管,缺点是治疗范围比较狭隘,开管又痛又慢。至于其他疗法,能达到使痔瘘不再发展,使肿胀、疼痛、便血、下坠等症状减轻,就算很好的效果。即就是最好的疗法,也不过使痔瘘复发的次数减少而已。如经常不断发作的,减少到数月才发作,甚至一年以上才发作就算很不错了。仅仅依靠吃药、贴药、针灸、熏洗而将痔瘘根本治愈,这是不可能的。

七、近代痔瘘医学的发展

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反动当局对中医中药百般摧残,甚至打算消灭中医。在广大中医从业人员的强烈抗议下,国民党政府的阴谋虽然没有得逞,但中医的发展也遇到重重障碍,作为中医外科一部分的痔瘘科更是不被重视,多数则偏重西医肛门病治疗。例如赵公尚所记述的肛门病治疗法,就是单纯的西医疗法;南京吴约翰也是西医,上海西医疗法亦多。医界只有少数专业医生仍埋头钻研,继承和发扬祖国这一宝贵的医学遗产。如天津有杜绍臣,成都有黄济川,重庆有蒋贯之,汉口有廖允文,山西有高怀仁,山东有韩专泰,河南有崔占先等人。至于王氏痔瘘医家之王庆林与其兄王杏林及其弟王芳林,亦承继父业从事痔瘘专科。此外,还有很多我们不知其名的,自然不能一一列举。

王氏中医世家从事痔瘘诊疗工作已经几十年了,在家传古法与挂线等法的基础上,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研究出了一系列的特色治疗方法。用石炭酸甘油注射(不同于西医注射)代替枯痔散,既保存了枯痔散的疗效,又克服了其缺点,是一种效果良好的理想疗法。要熟练掌握这种疗法,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实际临床操作才能做到。还有结扎法,较注射法更优越,不过操作要较前者稍为麻烦,但对三期内痔不论多么严重都能一次治愈,而且无副作用。对于肛瘘,用剪开瘘管的方法代替挂线法,扩大了治疗范围。如果能掌握这几种疗法,几乎能将所有的痔瘘治愈,而且治疗范围广泛,疗效较高。王氏此法有古法的长处,无古法的缺点,虽不能说尽善尽美,但在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方面是有着积极作用的。而且这几种方法操作简便易学,西医工作人员学习更是快捷。

我国自古以来都把痔瘘一类病证归附于外科,西医亦然,很少有人从事专门研究,我们认为这是有缺陷的。特别是建国后社会条件优越,医学科学飞跃发展,我们完全能够深入探求各种疾病的病因,掌握它们的规律,从而克服它们的威胁,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因此痔瘘病完全有独立专门研究的必要性,而且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已经开始向这一方向发展,并已获得一定的成绩。建国五十年来,我们亲身体会到党和政府制定的中医药政策的正确性。凡是与人民健康事业有关的新理论、新疗法及新技术,莫不竭力推广。祖国宝贵的医学遗产,真正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许多疗法已得到全面推广,并且不断改进,提高了治疗水平。我们坚信在21世纪,对肛肠疾病及痔瘘的治疗一定会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更加辉煌的成就。

同类推荐
  • 心病还需心药医

    心病还需心药医

    本书告诉我们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养心”即是保持心理健康。当我们做到自知、自然、自律、自在、自重和自安,我们的心情就会愉快、精神会饱满、心态平和,身体也就自然健康无恙了。
  • 蜂产品奇方妙用

    蜂产品奇方妙用

    本书分蜂产品应用知识篇、蜂产品美容养颜篇、蜂产品防病治病篇,蜂产品养生保健篇四部分,讲述了蜂产品在医疗、食疗中的重大作用。
  • 不惑之年话健康中年须知

    不惑之年话健康中年须知

    本书包括《具德萨迦派持教鄂、宗、擦三大支派的观点概述正士喜言》及《雪域藏地金刚座具德萨迦寺》两部分,为了方便刚接触萨迦派及萨迦寺的研究者和寺院导游等读者而编写。
  • 爱吃粗粮

    爱吃粗粮

    本书向主妇们讲解了粗粮的营养、选购技巧、烹饪方法、食用注意事项以及一些食疗偏方等,教会主妇们用最轻松的方式,烹调出最营养的好味道。
  • 5分钟远离失眠

    5分钟远离失眠

    为了使广大睡眠亚健康者及睡眠患者充分认识失眠、预防失眠、积极自救,编者特意编写了此书。本书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阐述了睡眠的基本常识、对抗失眠的常识,重点介绍适合读者自我调养和自我治疗失眠的简便方法,并对常见的失眠误区进行了科学的纠正。内容通俗易懂,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希望通过本书能使广大患者尽快摆脱失眠的困扰,早日康复。
热门推荐
  • 仙念

    仙念

    【新作《洪荒奇门》,请大家火力支持!】修行,也离不开知识力量,这是一个意念力为尊的世界!·仙与神?原来只是强大一些的‘催眠师’而已!·‘石生!’一个掌握现代催眠理念的人,穿越到了这个神奇的世界!【新作《洪荒奇门》,已完本《仙魔道典》,400万字从无断更记录。】
  • 复仇公主遇上三王子

    复仇公主遇上三王子

    她,她,她,她们都是上官家族,慕容家族,千雨家族,冷冰,可爱,温柔,他,他,他,他们都是夜氏家族,枫氏家族,幕氏家族,冰冷,花痴,温柔
  • 红尘夜未央

    红尘夜未央

    我,饕餮爱过一个人——公玉王;我,饕餮吃了一味世间奇毒——情爱;我,饕餮有一个名儿——缙云芜……纵已过了千年,这些事实还是存在,万年凶兽饕餮,在转世的时候,恋爱了……帝江为了追妹子,把自己脑袋砍了;朱雀为爱,欲火重生,杀小三;亿年剩女女娲,竟然也谈恋爱了?羲和和帝俊又喜添一贵子…烛阴为谈恋爱拔光一身银鳞……(注:本故事纯属瞎编,如真有雷同,纯属巧合。各种兽兽的八卦等你发掘哦!么么哒)
  • 踏天封神

    踏天封神

    逆天子,战苍穹,封神路,踏骨寻。尚武大陆为何风云再起?是谁在搅动风云?又是谁问鼎苍穹?在群雄纷争之时,又是谁潜龙出海,撼动九州。踏上九天,问天封神之时,看着脚下的累累白骨,这一切原来只是个局……
  • 当萌萌哒遇见坏坏哒

    当萌萌哒遇见坏坏哒

    她外号萌萌哒,不是因为她会卖萌,而因为她天然呆,她小时候因为发烧脑子烧坏了脑子智力低下。她是旁人眼里的白痴,是爸爸眼里的宝贝女儿。他坏坏哒与她一样从小父母离异,坏坏哒跟着清洁工妈妈艰苦的生活着,他是旁人眼里的三好学生,是坏孩子的欺负的对象。不过坏坏哒不是个书呆子,谁欺负他母亲他就和谁拼命!当萌萌哒遇见坏坏哒,用披着羊皮的狼伪装自己的坏坏哒在命运的安排下找到身世真相!
  • 狂尸禁地

    狂尸禁地

    谁能告诉我今天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哪一天?很久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我还依旧在认真地数着日子,生怕漏过哪一天,但是就现在而言,我想世界上也再没有哪一个人还记得现在是哪年哪月哪天了吧,我只知道,人类活在恐惧的阴影下已经好几年了,而且这好几年却犹如是经历过了几个世纪的风雨沧桑。更要命的是,你还得抱着想要生存下去的那一丝摇摇欲坠的信念在这漫长可怕的灾难中度过无数个看不见光明的黑夜。我只是一个中国军人,因为一次维和任务意外卷入了这段恐怖的历史,并恰巧成为这段历史最有力的见证者。如果你准备好了,我愿意带你一起回顾这个黑暗的病毒时代……
  • 一米阳光,一荣枯草

    一米阳光,一荣枯草

    帅气阳光的花样美男带着淡淡的青草香,在年少青春里尽情的挥洒着他们的青春和浪漫,学生时代那些甜蜜的追逐和微笑,曾经青涩纯真的女孩,面对那些艰难的选择,是徘徊,是疼痛,也是爱情。爱好群:140563716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最后一个禁咒师

    最后一个禁咒师

    最后一个禁咒师和美女鬼医睡一起,收美艳恶鬼,警花逼他做男友,收银台姐姐调戏他……药房下面封印的女鬼,会移动的阴间酒吧,来自另一个次元的幽灵,来自另一个次元的另外一个如歌……(二次元因你而精彩!)
  • 神帝仙尊

    神帝仙尊

    十岁少年,青梅竹马的她被杀!为复活她,踏上修仙路!命运捉弄,天不作美!修仙路上,坎坷重重!杀机无限!人若阻我,我便杀人!仙若挡我,我便诛仙!天要灭我,我便打碎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