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梭形溃疡,是以周期性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肛门疾患,中医称为“脉痔”“钩肠痔”“裂肛痔”。此病多发生在肛门的后正中,肛门前正中也有,两侧较少见。发病率以20~30岁年龄段最高,老年与儿童较低,女性高于男性。
一、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阴虚津乏或热结肠燥而致大便秘结,排便时用力努挣而致肛门皮肤裂伤,湿邪入侵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荣养不调,因而久溃不愈。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云:“肛门围绕,折纹破裂,便结者,火燥也。”现代医学认为肛裂与下列因素有关:肛门外括约肌浅部从尾骨起向前至肛门后方分为两束,沿肛管两侧向前围绕至肛门前方又相联合,因此在肛管前后可留有三角形空隙。此外,肛提肌的大部分均附着于肛管两侧,前后较少。所以肛门前后方不如两侧牢固,容易受损伤;肛管向下后方与直肠壁形成一近90°度角,使肛门后部受粪便压迫较重;肛管后部血壁分布较少,组织弹性较差,肛腺分布较多;因肛隐窝炎、肛乳头炎,其炎症向肛管皮下扩散,引起组织脆弱。在压力的作用下,容易损伤而形成肛裂;肛门由于干硬的粪块或异物及肛门镜检、扩肛等操作不当,均可引起肛管皮肤的撕裂损伤,伤口受到粪便反复的摩擦或感染而形成溃疡。
肛裂初期多为皮肤裂伤,形成感染性溃疡,溃疡基底部深达皮下组织,甚至到达括约肌。肛裂底部一般呈圆形或梭形,色鲜红,基底浅,边缘柔软。晚期肛裂,因长期炎症的刺激,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哨兵痔。局部质硬、底深、色灰白,边缘不整齐。由于慢性溃疡或炎症扩散,常引起肛窦炎、肛乳头炎、肛乳头肥大或潜行性瘘管。由于炎症的刺激引起栉膜带增厚并与内括约肌粘连,影响内括约肌的舒张,常易形成痉挛性的收缩而产生排便困难。
二、分类
肛裂的分类方法较多,按病因、病理等各种方法分类。目前我们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照全国肛肠学术会议(1975年)制定的标准,分为急性肛裂及慢性肛裂二期。急性肛裂:病程短,仅在肛管皮肤有梭形溃疡,裂口新鲜,底浅,边缘整齐,无瘢痕,有明显触痛。慢性肛裂:病程长,有反复发作病史,溃疡底深,边缘变厚而硬,不整齐,裂口上端伴有肛乳头肥大、肛窦炎,下端伴有结缔组织性裂痔和潜行性肛瘘。
三、症状与体征
肛裂症状:以典型的周期性疼痛、便血、便秘、瘙痒为特征。疼痛:排便困难,排便剧痛,便后疼痛一时性缓解,而后又开始剧烈痉挛性疼痛,一小时至数小时方能缓解,此为内括约肌痉挛所致。出血:粪便带血或手纸带血,甚者滴血,一般无射血。便秘:多为直肠型便秘,因剧痛恐惧排便,致大便更加干燥,疼痛剧烈,形成恶性循环。瘙痒:由于肛管溃疡瘢痕的形成,促使肛门闭合不全,肠液与肛腺的分泌物自肛门溢出肛外,引起肛周湿润不洁,刺激皮肤而致瘙痒。
肛裂体征:暴露肛门内侧皮肤,可见皮肤上有梭形裂口,位置常在肛门截石位6点或12点,较少数也在9点或其他侧方部位。若是浅表性多发性肛裂则数目更多,裂口大小不一,但均较浅。若病程不长,为新鲜裂口,则色较鲜,呈殷红色,裂口较浅,扪之有弹性,与周围皮肤较一致,边缘整齐,无隆起,不伴其他改变。若病程长,则裂口较深,色暗,或灰白,边缘不齐而增厚,扪之无弹性,其上方可见肛乳头肥大,有前哨痔,或并发潜行性瘘管等,也可同时伴有内痔、混合痔等。若肛裂已确诊,可免作指诊或直肠镜检查,以减少疼痛。
四、综合治疗
内治法:中药治以清热润肠通便,内服可用大承气汤、凉血地黄汤、清营汤、槐角丸、麻仁丸、清宁丸、润肠丸等。
外治法:熏洗法:便后温水坐浴,用苦参汤或却毒汤熏洗等;敷药法:外敷生肌玉红膏,生肌散,肛裂膏;封闭法:一是穴位封闭法即以1%普鲁卡因2~5ml注射于长强穴处,也可用灌肠封闭法即以05%普鲁卡因15~20ml用灌肠器注入肛门内保留灌肠。
手术疗法:较为常用的是肛裂切除术、纵切横缝术和肛裂切开术。肛裂切除术:术前备皮,排净大便或灌肠,取侧卧位,肛周常规消毒,局部浸润麻醉,于肛裂正中作纵行切口,上至齿线下至肛缘外,切断栉膜带及部分内括约肌,并将裂痔、瘘管及肥大之肛乳头等全部切除,溃疡边缘及增生的结缔组织等也进行修剪切除,术后彻底止血,插入止血散药捻,敷料包扎固定伤口。术后每日便后坐浴之后插入生肌散药捻,一般大约2~3周可痊愈。纵切横缝术:手术按肛裂扩创术,当伤口清理完毕后,再游离部分粘膜与皮肤,用丝线将粘膜与皮肤作横行缝合3~5针,但缝合后张力不宜过紧,以免影响伤口愈合,术后每日便后坐浴插入玉红生肌膏药捻,5~7天拆线。肛裂切开术:局麻下扩肛,在肛裂正中纵行切开,上自齿线下至肛缘外1cm,深约2mm,切断栉膜带,切除哨兵痔、部分内括约肌及肥大肛乳头。修剪创缘成顶小底大楔形伤口,上止血散药捻,敷料包扎固定伤口。术后每日便后坐浴,上生肌散药捻,一般大约2~3周即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