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以其‘敢为天下先’的走在时代前列的步伐,用短短25年的时间,创造了广州发展的神话般的新奇迹。用文艺形式去讴歌这个英雄城市所走过的历程,是广州人民的心声,也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文化是老百姓生活的空气》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学生“星期天地铁义务劳动”的倡议和4月2日的首次劳动,在校园上下似一石激起千层浪,产生强烈的反响。4月23日,华南师范大学党校第二十期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的学员率先响应地理系学生的倡议,自愿加入地铁义务劳动的行列,与地理系学生联手奔赴地铁建设工地。下面是记者在现场采访过程中的一些见闻和感触。
未临“前线”,党校学员表现亦突出
4月23日星期天一大早,党校第二十期学习班的100多名学员自带工具、自备午餐,在党校老师的带领下,坐上开赴芳村地铁工地的车。
到达芳村工地时,广州地铁物业发展公司总经理赵承平和地铁芳村安置小区办公室主任覃逢安接待了学员们。赵承平高度赞扬了学生党员关心地铁建设、参加义务劳动的义举,并向学员们安排了劳动的项目——清扫地铁安置小区金兰小苑和金道小苑的卫生。一听到未能上“施工前线”,这些怀着准备大显身手的激昂之情而来的学员们,感到有点遗憾。但很快地,他们便抖擞精神,全力投入到劳动中去。
男生们在地铁安置小区管理人员的指导下,有些爬上楼梯的水池,洗扫水池,有些在排水沟里疏通淤积的管道;女生们忙碌在每层楼的各个角落,扫除垃圾,清理杂物,将楼梯通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博得路过住户的连连称赞。在金道小苑第三号楼二楼楼梯口的天台上,记者见到一男一女两位学生和带队的黄老师正“挥动干戈”。这里是个卫生死角,整个天台几乎被垃圾堆满,蚊虫乱飞,臭气充溢,但师生们并没因此而退却,顶住蚊虫和臭气的围攻,一铲一铲、一袋一袋地将垃圾清除掉,再用水冲洗干净。
在金道小苑第二号楼楼顶的水池上,记者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系全面发展的优秀师范生曾勇明同学。记者走过去,只见他正搬动水池上面的水泥板。记者采访了他,问及他为何也跟着党校学员一起来,他说,虽然他不是该期党校学习班的学员,但是作为一名党员,作为系里学生党支部的负责人,他应该以自己的行动为追求入党的同学作出表率,而且,参加这样的义务劳动,对于自己认识社会,接受实践锻炼也是很有作用的。
中午时分,《广州日报》记者黄萍儿来到安置小区,当她看到学员们的出色表现时,高度表扬了学员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她指出,金道小苑和金兰小苑这两个小区的住户都是刚搬进不久的,由于小区的各种管理尚未完善,造成楼区水池出水不畅、楼道垃圾堆积、下水道淤塞、水管破裂等问题,住户们意见纷纷。同学们的劳动,为地铁公司解决这些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在施工现场,但学员们的劳动也很有意义。
这些学员在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时,都曾立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多作奉献”诸如此类的誓言,在党校学习过程中,他们接受了不少思想理论的教育。今天,他们走出感性认识的圈子,走进人民群众当中,以实际行动诠释自己的追求,弘扬了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
再度上阵,地理学子干劲犹可嘉
继上次——4月2日冒着大雨在农讲所等工地开展义务劳动之后,今天,地理系200多名学子利用假日再次出动,他们兵分几路,有些与党校学员在一起,有些到杨箕村地铁沿线进行宣传,主力军则直接参与到体育东路地铁工地的现场劳动中。
当记者赶至体育东路工地时,只见地理学子们正冒着烈日和灰尘,铲除地铁工地路面的泥堆。有些同学还跑到地铁甬道下面的水泥层上与工人们一起铲土、拉钢筋等。劳动虽然辛苦,但学生们的干劲并未受挫,兴头极高,干得热火朝天。在地铁甬道的水泥层上面,记者采访了一位正在此参加铲土的女生,当记者问她累不累时,这位女生说,比起上次的雨中劳动,这次还算是较轻的了。谈到对参加义务劳动的认识,她说,作为一名在广州就读的大学生,参与广州地铁建设的义务劳动很有意义,她还呼吁广大学生都能响应这一倡议。记者无意中瞥见她的右手掌处已破了一块皮,但她似乎仍没觉察到。
在杨箕村工地那边,地理系的几十位同学用自带的音响设备,自制自录开展宣传活动,并印发了大量倡议书,呼吁广大市民对地铁建设作出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在宣传过程中,他们还搜集民意,以备向地铁公司反馈信息。有些同学在宣传之余,还直接参与到农业干部管理学院的部分学生在此开展的义务劳动中。
从发出倡议到现场劳动,地理系的学子们躬身力行,他们的呼吁和行动,在广州社会各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唤醒广州市民奋建国际化大都市的奉献意识。
后记:闪光的汗水
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的价值追求和道德意识在人生坐标系中应如何定位?这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校园里,大学生们经常接受先进典型和思想理论的教育,很多人都能讲出人生价值、道德意识的有关理论,都能喊出些响亮动听的口号,但是,真正能付诸行动的又有多少呢?“光打雷,不下雨”,其社会效应是微乎其微的。而市场经济价值体系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强烈地冲击着青年一代的思想观念。市场行为的崇尚、实用主义的泛滥,使一些青年陷于迷茫、纳闷之中。作为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我们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之余,还应关注些什么呢?华南师大地理系和党校第二十期学习班的同学们的实际行动正是对此的最好注脚。
地铁建设牵动几百万羊城市民的心。华师学子提高公民意识,感受都市脉搏,唱响“关心地铁、服务社会,志在参与、甘于奉献”的动人旋律,不仅喊出“广州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响亮口号,而且以自身行动实践他们的誓言。
在他们心中,奉献已化为现实的人生路标;在他们身上,青春正呈放出亮丽的时代色彩!
(199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