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4年9月到1995年1月这短短的几个月中,我省东西两头附近沿海已发生了3次6级以上的地震,严峻的态势表明,我省正步入新一轮的地震活跃期。据专家分析,这个活跃期将延至本世纪末或下个世纪初,防震减灾成了当前人们极为关注的热点。省政府对这一形势极为重视,于不久前召开了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对相关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并在全省各地开展了防震减灾知识的教育活动。那么,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心应放在哪些方面呢?就这一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知名结构抗震专家、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副院长周福霖教授。
作为一位将行政和科研“双肩挑”的院领导,周福霖副院长实在太忙了。那天,当记者推开他办公室门时,只见他正在计算机前忙碌着。
周福霖热情地接待记者,轻松地与记者拉开了话题。他说,地震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目前,对地震的防御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地震预防,就是根据地震发生的前兆,预报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和烈度,做好防震救灾部署,尽量减少震灾损失;二是工程抗震,就是通过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达到防御地震的目的。在综合预防工作中,这两条途径是交叉并行的,但最为可行、最见成效的是工程抗震。因为,到目前为止,地震预报仍然是科学界的一大难题,我们对地震还未能准确地预报,这便影响地震发生前的救灾部署工作,因此,在防震工作中,工程抗震就显得极为重要。
说至此,周副院长让记者看了一则资料:智利的康塞普西瓮城,1939年曾遭到9级地震的严重破坏,有4万人死亡。1940年编制了新的建筑规范,新建房屋多采用了抗震措施。1960年5月该城又一次受到9级地震的袭击,结果死亡500人。根据调查,除了少数几处建筑物外,几乎所有采取抗震措施的建筑都没有受到大的损失。
对于工程抗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周福霖副院长在其几十年的研究生涯中,是深有体会的。
唐山大地震发生的那年,周福霖还在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学院工作。震后第二天,他随中央部属考察组来到灾区。在现场考察中,他发现有几幢房屋并未倒塌,究其原因,是房子墙脚铺垫了沥青防潮层,房屋在地震时沿防潮层水平滑动,隔开地震的冲击,消耗地震能量,而不致倒塌。目睹灾后的那一片废墟,再看看这几间孤零零的房子,周福霖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思维擦过几点火花——能否建造出在地震中确保安全的房屋——一种拯救生灵的使命感在他的心中萌发。此后,周福霖便埋首于结构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技术的研究。
周副院长接着向记者介绍,我国地震灾害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员伤亡多、房屋倒塌严重,其主要原因便是房屋结构抗震性差,难以抵御地震的冲击。但到目前为止,很多工程的抗震技术仍未能满足要求,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抗震性能也较差,多数城镇抗御地震的能力脆弱,为地震破坏埋下了祸根。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增强防震意识,配合抗震设施,普查、评估和改善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国务院去年提出的我国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对城市建设的抗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趁他稍停下来之机,记者问道:“听说您在我国抗震领域经过多年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成就,您最近的研究项目是什么?”周副院长笑笑告诉记者,他目前的研究成果是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部门联合支持下的研究项目“地震区多层房屋隔震、消能、减震控制新体系”。这种新体系包括三种技术:一是采用隔震橡胶垫的多层房屋隔震技术,由他主持的“中国汕头多层房屋隔震技术应用研究”项目最近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有关专家建议将这一项目推广使用;二是由他和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几位中青年教师共同研究的消能减震新技术,广州市东风路正在建造的28层中房大厦采用了这一减震新技术;三是减震控制,现在处于研究阶段,并准备逐步应用。
最后,周福霖副院长指出,隔震、消能、减震控制等一系列技术如果能在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将大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避免地震的破坏。广东作为华南沿海一个经济发达而人口又较为稠密的省份,在工程抗震技术的推广和实现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等方面更应像搞改革开放一样,走在全国的前列。
(199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