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天营养补充剂会成为如此规模巨大的一个产业。巨额利润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而政府出台的政策也为营养补充剂市场的拓展铺平了道路。我认为,政府在这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消费者希望沿袭传统的饮食习惯,然后用几种补充剂来消弭传统饮食造成的危害,从而抚平不良饮食的潜在危害带给人们的焦虑。媒体对营养补充剂的追捧也导致了人们对营养补充剂的信赖,因为媒体总是说人们喜欢听的话。医生也在向大众推荐营养补充剂。这一切都导致营养补充剂,这个有着巨大商业利润的产业成为今天营养学界不容忽视的一道风景线,而大多数的消费者被愚弄了,他们相信花钱可以买到他们所想要的健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已故的阿特金斯的食谱。他向人们推荐高蛋白高脂肪膳食(通过牺牲长远的健康利益来获得短期的效果),然后再推出各种各样的营养补充剂来解决那些被他称为“常见”的一些问题,包括便秘、嗜糖症、饥饿、液体潴留、神经质,还有失眠。
然而,用营养补充剂获取和维持健康的策略恰恰始于1994-1996年间,当时科学家们已用大规模的观察研究揭示了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体物)补充剂对肺癌和其他疾病的影响。但服用这种补充剂4-8年后,肺癌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下降,反而增加!对使用维生素A和E预防心脏病也没有发现有什么益处。
从那时开始,为了确定维生素A、C、E是否能够预防心脏病和癌症,研究者进行了很多其他诸如此类的实验,耗资数亿美元。最近发表了两项对这些研究的综述。用研究者自己的话说:“在预防癌症或是心血管疾病方面,现在还不能确定按常规剂量服用维生素A、C、E或服用复合维生素并搭配叶酸或是与抗氧化剂联用对健康的益处更多,还是害处更多。”实际上,研究者甚至建议不要服用β-胡萝卜素补充剂。
这并不是说这些维生素不重要。相反,这些维生素非常重要,但是只有当你以食物的方式摄入纯天然的维生素,而不是以营养补充剂形式摄入的维生素时,维生素才能真正发挥健康保护作用。将营养素纯化、分离出来,希望它们发挥纯天然食物所带来的那种效用,这种做法恰恰说明我们对营养在我们身体里的作用机制是多么的无知。最近发表在《纽约时报》的一篇专稿就以充分证据证明,这种营养补充剂并不能改善身体健康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人们很快就能发现靠服用分离营养素补充剂来维持健康,而同时食用日常的西方膳食,不仅浪费金钱,而且可能是有害的。
原则三
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并不比植物性食物的营养素更好。
从总体来看,各种植物性食品的营养素构成有很多是相同的,与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却显着不同。反过来看也是一样的,各种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构成有很多类似之处,和植物性食物的营养素构成却不尽相同。举例来说,鱼肉和牛肉看起来明显的不同,但是鱼肉同牛肉及其他肉类的营养素构成的相似性却远远超过它和大米营养素构成的相似性。尽管有一些食物属于例外,比如说花生、种子类或是加工过的低脂肪动物性食物。但是即使是这些食物,它们仍然要么属于植物性食物,要么属于动物性食物,泾渭分明。
从营养学角度上说,摄入动物性食物和摄入植物性食物有明显的不同,这两种食物的营养素构成可见下表。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营养素的量和种类差别是多么显着。
如表中所见,植物性食物中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剂、纤维和矿物质,而实际上动物性食物之中几乎没有这几种营养素。动物性食物当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脂肪,而且蛋白质的含量比植物性食物要略高一些。另外,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的含量也要更高一些。其中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强化的牛奶。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有一些坚果类和种子类的食物,它们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很高,例如花生、芝麻。而有些动物性食物的脂肪含量很低,通常是因为人工脱脂的结果,例如脱脂牛奶。但是如果我们研究得更仔细一些,就会发现坚果类和种子类食物中脂肪和蛋白质的类型与动物性食物的脂肪和蛋白质类型是不一样的。前者含有的脂肪和蛋白质比动物性食物来源的脂肪和蛋白质更有利于健康,而且这类食物中还有相当多的抗氧化剂。相反,精制后的动物性食物中仍然含有一些胆固醇,蛋白质比例很高,不含抗氧化物和纤维或是含量很低,其实质和其他动物性食物是一样的。既然营养素是食物中影响身体健康的主力军,而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的营养素构成之间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别,所以对保持自身健康来说,摄入哪一类食物是非常关键的。这种推理是非常合理的。
从定义上来讲,如果食物的某一化学物质被称为必需营养素的话,它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这种化学物质必须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这种化学物质是我们自身不能合成的,因此必须依靠外源获得。
胆固醇是非必需的化学物质的一个例子。胆固醇是动物性食物的一种成分,在植物性食物中不存在。尽管胆固醇对健康也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身体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胆固醇,所以我们并不需要从食物当中摄取胆固醇,因此胆固醇不是一种必需营养素。
有四种营养素是动物性来源食物所独有而大多数植物性来源的食物中所没有的,它们是胆固醇、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这四种营养素中,三种都不是必需营养素。如上所述,胆固醇我们可以自身合成;我们的身体可将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隔几天到太阳下面去散散步,去接受十几分钟的日光浴就可以合成我们身体所需的维生素D。其实,这两种维生素的摄入量过大的话,对身体都是有害的。这就是为什么最好是依靠这些维生素的前体物,比如β-胡萝卜素和充分的日照,这样我们的身体就能很容易地控制这些维生素的合成时间和所需要的量。
维生素B12问题复杂一些。它是由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物(包括我们自己)肠道中的微生物合成的。我们肠道中合成的维生素B12并不能完全被我们自身所吸收,所以我们通常建议通过饮食来补充维生素B12。研究已经证明,在维生素B12含量很高的良好土壤中生长的植物,能够充分地吸收这种营养素。但是生长在“无生物的”土壤(非有机土壤)中的植物可能缺乏维生素B12。在美国,大多数的农业生产活动都是在无机土壤中进行的。这是我们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除草剂、杀虫剂以及化肥所造成的结果。所以,这种土壤中生长的并在我们市场上销售的蔬菜是缺乏维生素B12的。另外,我们生活在一个过于洁净的环境中。我们很少能接触到那些能产生维生素B12的土壤微生物。过去,我们可以从洗得不是特别干净的蔬菜中获得维生素B12。但现在,我们每天吃的蔬菜产品洗得都很干净。因此,不吃动物性食物的话人们就不会获得足够量的维生素B12,这种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尽管现今的社会疯狂着迷于营养素补充剂,让我们忽视了那些更重要的营养学信息,但是这些补充剂也不是完全没用的。据估计,我们自身所储备的维生素B12可供使用三年,所以如果你完全不吃肉的时间超过了三年,或者是你正怀孕或在哺乳期内的话,你应该考虑服用少量的维生素B12的补充剂,或是每年到医生那里去检查一下你血液中的B族维生素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同样,如果你从来不晒太阳,尤其是在冬天,你最好吃维生素D补充剂。
我个人建议是,服用最小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剂的同时应该尽量做一些户外活动。
我将这些补充剂称为“让人远离自然的药品”,因为以沃土中生长的新鲜有机纯天然素食为主的健康膳食,以及定期户外运动,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真正的保障。这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原则四
我可以很确定地说,每一种疾病的起因都是有基因背景的。我们的基因负责编码我们机体的一切蛋白质,不管它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基因那就没有癌症,没有基因也就没有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最重要的是,没有基因就不会有生命。
基因自身并不能注定你会患上某种疾病。基因必须激活或是显性之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营养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它能决定基因(无论是好基因还是坏基因)是否能够表达。
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们要花费数以亿计的研究经费,找出哪一种基因能导致哪种疾病,以及我们怎样处理才能使这些有害的基因不表达。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有些很年轻、看起来很健康的妇女,仅仅因为发现她们携带与乳腺癌有关联的基因就切除了乳房。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今大量的科学和健康资源都转向基因研究。康奈尔大学最近就募集了五亿多美金,启动了一项名为“生命科学预案”的项目,希望借此永久地改变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教学方式。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将所有自然科学研究都纳入到基因研究的框架当中。这是康奈尔大学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科研投入之一。
但是这种对基因研究的大规模投入忽略了一个很简单、但是很关键的事实:基因并不是在所有时间内都会完全表达,如果这些基因没有被激活,或是没有表达的话,它们就一直会呈现生化惰性,这种惰性基因对我们的健康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对于绝大多数科学家来说这是最明显不过的事实了,但是这一观点的意义却很少有人真正关注过。那么是什么导致有些基因处于惰性状态,而令其他基因表达呢?就是环境,特别是膳食。
我们重新引用一下我们前面所用过的一个类比。在那个类比当中,将基因看作是种子,种子并不能自发地长成植物,除非它们被种在营养丰富的土壤当中,而且有充足的水分和日照。基因也是一样的道理。除非在合适的环境之下,否则基因是不会表达的。在我们的体内,营养就是决定基因活性的重要环境因素。就像我们在前文中所讲到的那样,导致癌症的基因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蛋白质摄入量的影响。我所在的研究小组的工作也证实,只要改变蛋白质的摄入量,我们就能激活或是关闭癌基因的表达。
而且,中国健康调查中的发现也证实,在同一遗传背景的人群中,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尽管这些人的遗传背景非常相似,但他们仍然患上了不同的疾病,这主要取决于他们所生存的环境。已经有数十项研究表明,当人迁往异地以后,他们疾病的发病率很快就会与当地人群的发病情况趋于一致。他们的基因并没有改变,但他们仍然会患上当地人群所患的各种疾病,而且患病的危险也大致相同。但是他们所患的疾病在他们的原出生地却是非常罕见的。
还有,我们知道疾病发病率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这种改变的程度大到不能通过遗传背景来解释。在过去25年间,我们的肥胖率从15%增加到30%,几乎增加了1倍,而糖尿病、心脏病以及许多其他富贵病,一度在历史上非常罕见,现在却相当流行。而我们的遗传密码不可能在这25年、100年甚至500年内有这样大的变化。
我们承认基因对机体有重大影响,但我们也有强有力的证据说明,基因的表达主要受环境因素的调控,特别是营养的调控。
这种基因研究的另外一个荒唐之处在于,人们认为搞清我们的基因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其实这并不简单。最近研究者对一个很小的蠕虫系的生物基因进行了研究,试图了解基因对这种生物的体重的调控作用。科学家一共分析了16757种基因,将其中每一种基因的表达逐个关闭掉,然后观察其对体重的影响。他们一共发现有417个基因可能与体重变化有关。这几百种基因长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是怎样反应的?什么样的反应导致体重增加或者是减少?这是一个无比复杂的未解之谜。高斯曾经说过:
“所知愈少,认识愈明确;所知愈多,愈发困惑。”
实际上,我们的遗传密码的表达是一个无比复杂的生化反应体系。而这个体系又和其他很多不同的系统相互关联,其中就包括营养。而营养本身又是另外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化反应体系。我们希望通过基因研究,能够找到一条捷径,来改变我们现在面临的这种巨大的困境。但是我怀疑这种抄捷径的办法不仅不能使我们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会让我们倒退得更远。
这样说是不是意味着基因研究并不重要呢?当然不是这样。举例来说,如果两个美国人生活在相同的环境当中,而且他们每天吃的都是完全相同的肉食,其中一个人54岁的时候死于心脏病发作,而另外一个人80岁的时候死于癌症,对此我一点也不会觉得惊讶。怎样解释这种差别呢?基因。基因是造成个体差别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的遗传背景不尽相同,我们患上各种疾病的危险也不尽相同。我们也许永远也不能确定我们到底会患上哪一种疾病,但是我们知道怎么样去控制这种危险,降低这种危险的几率。无论我们的遗传背景如何,我们都可以给我们的身体提供尽可能好的环境,让好基因得到表达,坏基因得到抑制。在这里,我说的“尽可能好的环境”就是指好的营养。在上述例子中,那两个美国人会在不同的时间患上不同的疾病。但是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改变他们的膳食习惯,让他们能够活得更长一些,生命质量更高一些,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原则五
营养可以有效地控制有毒化学物质的不良影响。
有关化学致癌物的报道经常见诸于媒体。丙烯酰胺、人造甜味剂、亚硝胺、亚硝酸盐、丁酰肼、杂环胺以及黄曲霉毒素都被证明和癌症有关。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癌症是由进入我们身体中的有毒化学物质所造成的。例如,人们经常出于对健康的担忧,反对农场饲养动物时使用抗生素和荷尔蒙。人们认为,如果不使用这些非天然的化学物质,我们食用的肉制品会更安全。但是,其实更危险的是肉制品本身带给我们的营养不均衡,不管其中是否存在这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在这些化学物质广泛用于食品生产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大量摄入肉类蛋白了。从那时开始,人们已开始经历更多的癌症和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