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手法及小细节
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俞穴的灸法。在补肾的中医治疗方法当中,经常被使用。它是中医里比较传统的灸治方法,具体方法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达到治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用艾灸通利人体的经络,并借助火力的帮助,以俞穴为施灸点,可以治疗因肾虚引起的寒、热、虚、实等证。所以经常有人用这个方法作用在相关穴位治疗肾虚,因为艾灸无毒无副作用,更不用打针吃药,而且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受到许多人的欢迎。
1艾灸手法
(1)直接灸。直接灸就是将艾炷点燃,直接放在皮肤上炙。直接灸穴位,直达病灶,给病症相对应的穴位以更强的刺激,作用比一般的灸法要强。根据刺激量的大小和瘢痕形成与否,直接灸可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淤施灸时如果需要将皮肤烧伤化脓,痊愈后会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也称化脓灸。施灸时医生会在所灸俞穴部位,涂上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放在俞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这种灸法必须注意的是每壮艾炷必须燃尽,等到艾柱烧干净后去灰烬,才可以继续换另一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才算完成。
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
于若施灸时不需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也叫非化脓灸。施灸时先在所灸俞穴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俞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2/5或1/4时感到微有灼痛,此时可易炷再灸。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当感到灼痛时,可用镊子柄将艾炷熄灭,然后继续易炷再灸,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2)间接灸。间接灸就是用药物将艾炷与穴位的皮肤隔开之后,再进行施灸。这样皮肤不容易受伤,而且还会因为加入了药物,使灸后的效果更好。这种灸法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几种灸法。
就是用一块大约0.5厘米厚的鲜姜片,隔在艾炷与皮肤的中间,进行施灸。鲜姜片中间需要用针刺上几个孔,这样有利于艾气接近皮肤。灸的时间和程度,以皮肤不起泡为佳。
隔蒜灸的方法与隔姜灸的方法相同,只需要将姜换成蒜就行了。
③隔盐灸就是用食盐敷在脐部,再进行艾灸。
(3)艾卷灸。艾卷灸就是取艾绒20克,平铺在一张细草纸上,再卷成圆柱形的艾卷,进行灸治。有的人在艾绒中掺入一些药材粉末,如肉桂、丁香、细辛、白芷、雄黄等,这便成了药条。艾卷灸的时间和程度,一般以皮肤发红为好。施灸的方法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
顾名思义这种方法是指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俞穴部位或患处,但不贴上去,隔着空气和皮肤保持2~3厘米左右的距离,仅仅是对施灸部位进行熏烤。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来说每个穴位都需要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但无痛感为度。
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是长时间接触,而是要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不断的活动施灸。另外也有种方法:均匀的上下或朝着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地旋转施灸,效果也是同样,这种叫法叫做回旋灸。
2艾灸注意事项
(1)施灸时要全神贯注,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伤了皮肤。
(2)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切勿弄错,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准确找到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施灸时要注意防止火焰掉下来,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烧伤皮肤。
(4)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冬季要保暖;夏天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防止在艾灸的时候发生中暑。
(5)掌握穴位艾灸顺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先灸背部,再灸胸腹部;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头部,再灸四肢,免得顺序颠倒使得疗效不好。
(6)注意施灸时间,一般不要饭前空腹时和饭后立即施灸,但是特殊情况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
(7)初次施灸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切忌一开始未掌握好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
(8)把握好施灸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瘢痕灸中,切忌引发烧伤。
(9)艾灸后30分钟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避免效果丧失;喝较平常多的温开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10)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就不应该艾灸了;过饥、过饱、酒醉也都要禁灸;孕妇禁灸;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艾灸方一神阙隔盐或隔姜灸
中医认为,补肾最好的方法是通过神阙穴(神阙穴在腹中部,脐中央。肚脐在医学上又叫神阙穴),但是这个穴位又不能用针来扎,于是只能用艾灸法。
这种灸肚脐的方法,在中国古代的医术里被称作“神阙灸”,现代人管它叫做“脐疗”。艾灸肚脐,能够使灸的热力,透过腹中的经脉达到肾脏,改善肾的功能,这种方法十分有效。如果在灸时隔盐或隔姜,效果更佳。这是因为姜是温肾温脾的,能够加强热力的发散作用,同时能够加强补肾的作用;而盐的咸味入肾经,对肾的补益效率也会更高。
神阙隔盐或隔姜的具体灸方如下:
准备一片厚0.6厘米左右的姜片,并在姜片上扎上几个眼;将艾叶搓成一个艾炷,大小随姜片而定,要小于姜片,否则火掉下来会伤到皮肤。没有艾叶的可以用艾条,剥出艾条里面的艾绒来代替即可。
平躺在床上,露出肚脐,用干净食盐填满脐窝,然后将姜片放在肚脐上,再在姜片上放上艾炷,点燃艾炷即可。如果感觉肚脐温热,就是施灸发挥作用了,以皮肤发红、不灼伤为度。如果感到烫了,可取下姜片及上面的艾炷,之后再换艾炷施灸。灸几炷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
日常保健的话,隔天一灸,每月灸上10次就可以达到目的。这种方法,对于由肾虚引起的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艾灸方二艾条温和灸中极、曲骨和三阴交、太溪
中医认为,同时艾灸中极、曲骨和三阴交、太溪穴,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并有效缓解肾虚症状,起到治病强身的作用。
中极穴,属于任脉上的穴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刺激此穴可以起到补肾培元、通利膀胱、清利湿热、调经止带的功效。
曲骨穴,属于任脉;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刺激此穴可以用来治疗少腹胀满、小便淋沥、遗尿、疝气、遗精阳痿、****湿痒、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等。
三阴交穴,是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之处;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刺激此穴除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促进睡眠。
太溪穴,是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刺激此穴可治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疼痛、耳聋耳鸣、咽喉干痛、气喘咳血、月经不调等,还可用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贫血、下肢瘫痪等。
按照一般顺序,先灸中极穴,再灸曲骨穴,依次灸三阴交穴、太溪穴。灸不同的穴位,取合适的姿势,用艾条进行温和灸,每穴艾灸15分钟,有了温暖的感觉,说明施灸起到作用了,程度以皮肤红晕发热为佳。灸三阴穴时,如果先用拇指或中指端按而揉之,约揉1~3分钟,再进行艾灸,效果更佳。
隔天一灸,每月灸10次,就可以达到日常保健的目的。如果肾虚症状较重,可适当增加艾灸次数。
艾灸方三艾炷隔姜或非化脓灸足三里、关元、气海、命门
中医认为,足三里、关元、气海、命门放在一起艾灸,可以治疗遗精早泄、腰脊酸楚、足膝无力、头昏耳鸣等肾阳亏虚之证。施灸时,首先灸背部的命门穴,然后依次灸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人体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民间有谚语“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针灸真髓》记载:“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常灸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关元穴属于任脉经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及强壮人体的作用,刺激此穴可以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便秘等,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有保健作用。
气海穴属于任脉,也是一个重要的保健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具有填补元气、益肾固精、调理冲任及强壮人体的作用,刺激此穴不但能调整胃肠及肾的功能,还对腹泻、遗尿、阳痿、遗精、月经不调、崩漏、中风、不孕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命门穴属于督脉,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刺激此穴可治虚损腰痛、遗尿尿频、泄泻遗精、********、赤白带下、五劳七伤、头晕耳鸣、手足逆冷等证。
灸命门穴时,可选非化脓灸的方法。取俯卧姿势,在穴位部位涂上少量凡士林,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穴上,点燃施灸,以皮肤有热感为宜。当有灼痛感时,可易炷再灸。壮数根据自身情况来定,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隔日一灸,每月以10次为宜。
气海穴适合隔姜灸法,具体操作时应当取0.3~0.5厘米厚的鲜姜一片,用针在姜片上穿刺数个针孔,覆盖在气海穴上,然后将小艾炷或中艾炷于姜片上点燃施灸。每次3~5壮,以灸至局部温热舒适、灸处稍有红晕为度。艾灸的频率可为隔日或3日1次,每月灸10次。
关元穴的灸法可参考气海穴。
足三里穴适宜温和灸。施灸时,取清艾条1根,将其点燃后,靠近足三里熏烤,艾条距穴位约3厘米,可让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稍有红晕但不烧伤皮肤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隔日施灸1次,每周灸1~2次,每月10次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