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69800000006

第6章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2)

2.趋利避害,顺应自然 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趋利避害,这是杂家养生的原则。《吕氏春秋·尽数》说:“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何为害?五味太过,五者充形则生害,此其一,乃饮食为害;七情太胜,过胜则伤神,乃情志为害,此其二;六淫太过,太过则伤精,乃六淫为害,此其三。知其三害而避之,使之无过,自然神安而形壮,年寿得长,“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知本求因、趋利避害、颐养神形,是杂家养生思想的重要观点。

3.动形以达郁《吕氏春秋》认为人之精气血脉以通利流畅为贵,若郁而不畅达,则百病由之而生,在《达郁》篇中指出:“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所由生矣。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同时指出,活动形体是使体内精气流通以保障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有效措施,“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吕氏春秋·尽数》)。经常运动形体,则精气流行,恶无由生。吕氏提出的这种动形达郁的主张是对养生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先秦杂家的养生思想,融合了道、儒、墨、法诸家之长,参以己见,故有其独特之处。“毕数之务,在乎去害”“趋利避害,顺应自然”及动形达郁等主张,即是其代表,由此可窥及一斑。

二、先秦时期的养生实践

夏代以后,由于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懂得了采取一些措施,讲究卫生,以增进健康,防止疾病。

(一)提倡讲究个人卫生

夏商时期,人们已经有洗脸、洗手、洗脚等习惯。如甲骨文中既有表示洗脸的“沫”字和表示洗澡的“浴”字。而在《礼记·内则》中,则有“五日则燂汤清浴,三日具沐,其间面垢,燂汤清浴,足垢,燂汤清洗”的记载,并认识到“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说明在周代,定期沐浴已成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二)注意饮食调养

注意饮食调摄的养生实践,大概在夏商时代已经开始,到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对于食物的分类已经很细致。据《周礼》记载,当时已经有了专门管理饮食卫生的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同时,对病人的营养和临床结合起来,创造了“食治学”。对于饮膳烹饪,也注意到五味调和。《吕氏春秋本味篇》中云:“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多后少,其齐甚微,皆由自起。”

在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有与现代汉宇“酒”字相似的“酉”字。同时,还发现酿酒场地遗址,说明当时的酿酒业已相当发达。随着酿酒的发展,酿醋、制酱、腌制食品也相继出现。饮食的改善,不仅可增加营养、开胃进食,也可以健身防病。如酒可以通血脉,行药势;醋可以健胃,并有收敛作用;曲可防治肠胃病等。

(三)导引健身

导引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术,它将呼吸、动形和自我按摩等内容融成一体。如果说上古时期,人们作舞以宣导之以疗疾病是一种原始、无定型的动作的活。那么,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导引已经发展成了保健功,现存最早的、且完整地描述呼吸锻炼的,是战国初的《行气玉佩铭》,说明这种行气保健功已形成一种专门学问。

(四)敬老养老

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一传统大概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就开始了。对老人的敬养,不仅是礼仪上的待遇,也是具有养生内客的,涉及情志、起居、饮食等生活诸方面。《礼记·内则》中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伙食忠养之”,“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侯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可以看出,当时在老人养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五)优生优育与胎教

先秦时期,在婚姻制度上,也提出了一些合理主张,如同性不结亲、必成年而婚配等。在《左传》中,即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之论。《周礼·地官·司徒》中说:“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这些主张对于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是十分有益的。

先秦时期,对于妊娠时期的养生保健也十分注意。如刘向《列女传》载:“太任(周文王之母)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说明当时对于胎教已有一定的认识。

(六)环境卫生

先秦时期,对于环境卫生也十分重视。商代的甲骨文中,即有扫帚的“帚”字。《礼记·内则》中,即有“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扫室堂及庭”,说明清洁扫除在当时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及个人的日常卫生习惯。此外,在公元前四五世纪,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懂得了处理污水,当时即有所谓“陶窦”,据说就是当时的下水沟。对于粪便管理,史载更早即有“厕所”,《周礼》说:“宫人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匽,即路厕。这都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到环境卫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注意环境卫生是保证健康的有效措施。

(七)药物养生

在先秦的有关文献中,对于延年益寿的药物已有不少记载,如在《山海经》中收集了药物百余种。其中,有一类为补药,如櫰(huai音怀)木、枥木、狌狌(按:同猩猩)等,具有强壮身体、增强记忆力、延年益寿的功效。这些药物为后世养生家、医家探讨抗老防衰、益寿延年的药物,开阔了思路,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三、《内经》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

《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药学的丰富实践经验,先秦道家、儒家、杂家的养生思想为《内经》养生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内经》则是集先秦诸子理论及医药学实践之大成,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将其要点归纳如下。

(一)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内经》认为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这种认识是符合实际的。

(二)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内经》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即天有所变,人有所应。因而,强调要适应自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如《灵枢·本神篇》指出,要“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而开辟了中医防病养生的先河。

(三)对生命规律的阐述

《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年龄阶段的变化,也注意到了性别上的生理差异。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男子八岁为一生理阶段,女于七岁为一生理阶段的生理递变规律,《灵枢·天年》以十岁为一阶段的递变规律,分别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特点。

(四)对衰老的认识

《内经》详细论述了衰老的变化过程及衰老表现,并指出情志、起居、饮食,纵欲、过劳等方面调节失当,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并提出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五)明确提出养生原则和方法

《内经》不仅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如调和阴阳、濡养脏腑、疏通气血、形神兼养、顺应自然等原则,以及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和五味、节房事、导引按跷、针灸等多种养生方法。而且特别强调“治未病”这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将养生和预防疾病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内经》集先秦诸子之说,参以大量医疗实践,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总之,先秦时期是我国从原始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生命。长期的医疗实践,为医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初步的基础,而《内经》则是这一时期内医学发展的系统总结和结晶,它为中医养生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 汉唐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标志着封建制终于代替了奴隶制。汉、唐两代都曾出现过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对医学及养生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一时期内,出现了不少着名医家和养生家,以及养生专论、专着,对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秦汉之际,特别是秦代“焚书坑儒”的高压政策被解除以后,道家、儒家思想有了新的发展。佛教的传入,也逐渐影响了我国意识形态及医学的发展。自隋代王通提出儒、佛、道“三教归一”的纲领后,三家之说便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推行于世,并且互相渗透、融合。其中,有关养生方面的内容,便被当时的医家、方士所继承,从而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

一、养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汉唐时期的养生学思想发展,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对养生理论的阐述往往是融医、儒、道、佛诸家养生思想于一体,各取其长。②汉唐时期的养生家,往往也是着名的医学家,具有丰富的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因而,对养生方法的论述,多具体、实际而有效。③这一时期的养生专论、专着,在理论上有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既承袭了先秦的学术思想,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并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予以专门阐述。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兹将汉唐时期有关养生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主要内容概括介绍如下。

(一)张仲景的养生思想

东汉医家张仲景,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医学理论,博采众长,着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其中,也从病因学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养生观点。

1.养慎 养慎即调护机体以顺应四时之变,张仲景认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病则无由入其腠理”(《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明确指出,注意四时变化,外避虚邪贼风,是防病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

2.调和五味 张仲景特别强调饮食与养生的关系,“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因而“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明确指出,饮食之冷热、五味之调和,以适宜为度,方可起到养生作用。反之,于身体有害。”

3.提倡导引 张仲景对导引吐纳也十分重视,他主张用动形方法防病治病,如《金匮要略》中云:“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勿令九窍闭塞”。

张仲景的上述养生思想,具体体现了中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

(二)华佗的养生思想

华佗是与张仲景同时的医家,他继承了先秦《吕氏春秋》中的动则不衰之说,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了动形养生的道理,如《三国志·华化传》中载其论云:“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华佗对导引健身术十分重视,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为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的导引法,称之为“五禽戏”。方法简便,行之有效,大大促进了导引健身的发展。

(三)王充的先天禀赋说

东汉时期的王充,在养生方面,提出了禀气的厚薄决定寿命长短的观点,在他所着的《论衡》中强调指出:“若夫强弱夭寿,以百为数,不至百者,气自不足也。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其寿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多病寿短”。

王充还认为,生育过多,往往影响下一代健康,他指出:“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死。……字乳亟数,气薄不能成也。”所谓“疏字”是指生育较少,少生少育则禀受父母之精气强,故子女健壮而寿命亦长;反之,“数乳”者,则禀受父母之精气薄弱,故子女体衰而寿命短,因而提倡少生少育。王充的这一思想,将优生与长寿联系起来探讨,是很有见地的,大大丰富了养生学的内容。

(四)《神农本草经》重药补

成书于东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共载中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药物为补养之品,计120种,多具有补益强身、抗老防衰之功效,提倡以药物增强身体健康,如人参、黄芪、茯苓、地黄、杜仲、枸杞等,均为强身益寿之品。后世医家据此而创制了不少抗老防衰的方药。

(五)方士之术的利弊

秦汉时期的统治者,如秦始皇、汉武帝等都追求长生不老,想方设法寻求长生不老方药。因而,社会上方士盛行,炼丹术、服石法、神仙术以至房中术等,曾风行于世。鼓吹和信奉炼丹、服石可使人不老不死,此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误服者多中毒暴死。故自汉以后,许多医家都指出乱取丹石之害。但也应看到,当时统治者的谋求长生,客观上促进了方士对炼丹、服石、导引等养生方法的探索。

同类推荐
  • 旅游保健自助手册

    旅游保健自助手册

    本书除介绍许多出游前注意的免疫预防外,还针对一些疾病做了特殊的说明,对旅游中经常遇到的意外和病症也有解说。
  • 强身壮骨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强身壮骨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强身壮骨科学养生滋补食谱》,希望读者能在获得美味可口的佳肴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祛除了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健康就在食物里

    健康就在食物里

    本书专为那些希望了解饮食、享受美食、保持健康的人提供正确的饮食养生方法。让您学会正确的饮食养生方法,远离疾病,健康一生。 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食物的营养与健康,粮食米面类食品、动物肉禽类食品、水产海鲜类食品、蔬菜瓜果类食品、豆类、调料、水果类食品及其他类食品的营养分析。
  • 维生素矿物质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维生素矿物质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现代人生活忙碌,作息不正常,外强中干的人很多,身体状况和前人相比实在差太多了。而且丰衣足食,营养过剩,罹患成人文明病的人有增多趋势。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应该是一切健康的根源,大家也多知道哪些食物含有什么样的营养素,但也只是知道“菠菜、动物性肝脏很有营养,应该多吃”而已,要讲到“营养”,可以洋洋洒洒写一大篇,不过最主要的就是维生素和矿物质。虽然必需量只是微量而已,但却拥有许多有益健康的功能,近年来医学研究更发现它们具有防癌、预防成人文明病的功效,因此备受瞩目。本书介绍了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与维生素剂。若这本书能让你摆脫不健康的生活,那就是我们编辑此书的最大心愿。
  • 5分钟远离痛风

    5分钟远离痛风

    该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有关痛风的常识、痛风对健康的威胁等知识,重点介绍了适合读者自我调养和自我治疗痛风的简便方法,并对常见的痛风误区进行了科学的纠正。为了提高对此病的防治能力,本书提供了数种菜谱、汤谱、粥谱、药酒、药膳等食疗佳肴,助您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治疗并预防痛风。本书内容通俗易懂,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是一本非物治疗、预防痛风的理想科普通俗读物,对痛风患者大有裨益,适用于痛风患者及其家庭使用,同时也有益于广大群众了解痛风和预防痛风。
热门推荐
  • 气临天下

    气临天下

    气的世界,人类不断完善气的使用,创造了“气技”。小家族里的二公子萧战,因身体的缘故,从练气天才滑落为练气废人,同时还遭到青梅竹马的悔婚,心灰意冷的他在后山遇见了等候多时的古枫,开始了他的练气之旅。
  • 战王的右相宠妃

    战王的右相宠妃

    他,清源镇第一富商,仅用五年就成为清源镇商会主席,在清源镇极其有名,为人低调,不喜出门,据说他脸上有极其难看的伤疤,所以出门必戴面具,就算是商会的成员也没有几个人见过他的真容;她,是清源镇才来了两个月的大夫,医术了得,两个月已成为清源镇名医;俩人一个是富商,一个是大夫但是却都有着另外的身份,一个曾是战王,一个曾是右相五年前,五年后,两人竟然凑到了同一个小镇两人意外相识,从此展开纠葛且看两人如何展开追逐。
  • 冥王妃

    冥王妃

    八百年前两人曾许下了婚约。再见时,冥王却错将绯羽当成了她......真相浮出水面,他狂喜的发现真正与自己有婚约的人竟是她......他开始死缠烂打!“哼!找你的绯羽仙子去......”“本王发誓,我真的从头到尾只爱你,那绯羽仙子我只是错以为自己欠她一个婚约”某男红着脸说道......“不管了,八百年前早就注定——你就是本王的!!”某男发誓此生定要将她扑倒、暖床、生娃,从此甜蜜打包带回家!!!小虐怡情,宠爱无边。欢迎入坑!!!
  • 一笑倾城:妖孽王爷请俯首

    一笑倾城:妖孽王爷请俯首

    她天姿非凡,虽是嫡出却饱受虐待。一朝风云,当她不再是她,血眸现世,演尽绝代风华。他至尊至容,居然看上了这么一个白痴少女。就像狗皮膏药一样,怎么也甩不掉。“大神!你怎样才能放过我嘛!”某大神妖孽一笑:“放过你?那得看我的心情。”
  • 星际时代的争霸

    星际时代的争霸

    茫茫星空、谁主争伐,少年的热血逆天争伐,机甲战士、、
  • 奉乾史

    奉乾史

    夫权者,博天地之局弈,持草芥之生死。为兵,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周生权心。为心,情或德之,故有道者不刃而平天下。为帝为皇,智泽众生意,武乱众生弃。若平心,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若平德,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人生一世,幸遇恩人,上乘阴功,下积余善。世人都知欲承阴功,便要对世间心怀大善,扶困救穷,可又有几人做得。欲之所求,行之所动。功功德德,终究要自己抉择,春即所种,秋有所得。浮华褪去,待夕下回首,老来笑谈,这一辈子,老子没白活!
  • 绯弹的亚里亚1:破案武侦集

    绯弹的亚里亚1:破案武侦集

    「不一样的破案,不一样的战斗武侦,在这里,我们将了解到不一样的案件破解。」「为什么要伤害她!」「为什么要破案,到底我想干什么,我到底该何去何从!」二战过后,在这被战火洗礼世界出现不一样的职业——武侦,全新的第一季就让我们进入不一样的职业——武侦的世界吧!!!!!!
  • 三国演义在日本

    三国演义在日本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内容分别是: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发现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重构等。
  • 疯子游戏世界

    疯子游戏世界

    一个人来。一个人走。不带走什么东西。拥有的只有记忆而已
  • 妃为戏

    妃为戏

    她是当红女明星,以演技出名!她是宁南王府嫡女,颜倾天下!一场占卜,一场大火,她变成了她。为复仇,隐姓埋名、逃难他乡,成为第一花旦!“我原以为,只要动用了魂术,就能改变一切。谁知,我拼了命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让她再痛苦一次罢了。”——颜安“我这一生,戏,太过精湛。哭戏,吻戏,苦情戏,样样深入人心。到最后..竟是连自己的心,都骗了过去..”——宁姽婳“我初见她时,她就那么直勾勾地看着我。我还从未见得哪个女子像她这样。我竟没来由地脸红起来。此后,她天天跟在我后面叫景轩哥哥,也就由着她了。可我发现我越来越奇怪,我会在她不爱惜自己时生气,在她胡闹时发脾气。后来我才知道,我那是喜欢上她了。”——蔚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