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500000031

第31章 英国及法国、德国新闻传播教育综述(1)

相对于美国比较发达的“学院式”新闻教育而言,英国的新闻教育常被称为“学徒式”的职业训练。英国是西方各国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的国家,产业革命中人才的培养大多釆用学徒的形式,新闻业作为被大众认可的产业之一,这种人才培养方式也被保留了下来。1919年,伦敦新闻学院成立,这是一所商业性的函授学校,主要依靠工商界和新闻界知名人士的支持和赞助。

与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另一个不同在于,英国是先有传播学教育后有新闻学教育。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些社会科学学者开始对媒体研究产生兴趣,如传播对舆论的影响等,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但这些院系创办的宗旨不是培养职业新闻记者,而是培养传媒批评者与分析者。美国的传播学研究以效果研究取向为主,但英国在欧洲批判思潮的影响下更注重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去展开研究,重视传播对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1949年英国皇家出版委员会通过有关条例,认识到良好的培训和教育体系对于新闻记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于是在1952年成立“初级记者培训和教育国民咨询委员会”,三年后改名为“新闻记者培训国民委员会”。该委员会曾专门就新闻教育通过了一项法案,规定英国新闻记者的教育和培训要由当地新闻界独立完成。因此,英国的新闻教育制度一直偏重在职训练,“学徒式”的报馆新闻训练成为英国新闻教育的一大特色。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七所由国家记者培训委员会认可的非综合性院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全日制在职培训,另外一些报业集团也举办由官方认可的内部培训。

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英国开始注重系统的新闻教育和深入的传播研究,形成新闻教育与传播研究两大领域。1965年新闻工会和报纸协会通过了一个文件,规定了最基本的记者资格是通过三门普通教育文凭考试,其中一门是英语。

1970年威尔士的卡蒂夫大学成立新闻学院,开设新闻课程,这是英国第一所开设新闻课程的大学,它参考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设置,起初的课程都是与媒介工业紧密相连的;同年伦敦城市大学也创建了新闻系。这两所院校的新闻系在英国历史最为悠久。1976年伦敦城市大学开始招收新闻研究生,学制一年,首届共有13个学生。

20世纪80年代,这两所大学的新闻教育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课程设置涉及报纸、期刊、广播、欧洲媒介及世界媒介各个领域。80年代后期,在英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协助下,出现了许多重在培训职业技能的新闻院校。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新闻出版业出现了低潮,但新闻教育却出现了一个发展高潮。美国模式新闻本科生学位教育在伯恩茅斯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伦敦印刷学院等高校出现。伦敦城市大学则出现了新闻与社会科学本科学位(在英国,新闻最初属于人文艺术科学范畴),注重交叉学科建设,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其中第三年是选修课,可以在校外学习或实习,甚至出国学习。后来又有一些大学实行这样的模式,强调新闻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如谢菲尔德大学、提兹塞德大学、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等,并在此基础上又提供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选修课。

同时,卡蒂夫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都增加了新闻学研究型硕士学位,一年制的研究生学位教育也逐渐在其他院校开设,如利物浦城市学院等。到20世纪90年代末,伦敦城市大学增加了电子出版方向的硕士学位。

本章以英国高等新闻传播教育为研究重点,最后对法、德两国新闻传播教育做相应的阐述。

第一节新闻教育:学以致用、与时俱进

英国高等院校的新闻教育强调与职业接轨,教育需要得到传媒业界主要培训机构的认证,例如新闻工作者培训全国委员会(NCTJ)、英国记者培训委员会(BJTC)等机构。目前为止,全英国有22个开设新闻系的院校,都属于新闻教育学会的会员。英国高等院校的新闻专业大多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秉承一定宗旨培养学生。新闻学院与社会各界尤其是与新闻媒体有良好的关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将业界人士请进课堂和学生探讨、交换意见。一部分学校有自己的报纸和印刷厂,报纸不仅在校内也可以在当地小范围发行,这些都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机会。同时,由国家和新闻界共同倡导的在职培训机构是对大学新闻教育很好的补充。

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是英国新闻教育的重要特征;传播教育比较强调学术性,一般在硕士和博士层面展开,有的院校的在硕士阶段仍然是以实践为导向,侧重培养业务人才。

一、学院特色及培养目标

英国高等院校的新闻专业通常与文化、艺术或其他系别安排在同一院所,不同的安排体现了各个院校在新闻教育方面的不同理念,这也是各自的特色所在。

卡蒂夫大学新闻、媒体与文化研究院是全英最大的传媒学院,它的新闻职业教育位于全英三甲之列。学校的新闻研究中心于1970年开办了全英新闻教育的第一课,在汤姆.霍克森1971创建新闻学院的时候,“课程的重点是在培训,因此十分强调写好一篇文稿的基本技能,此外,新闻选择、新闻价值、故事发展、特写及采访技巧都是课程的一部分,印刷媒体是当时研究的重点。随着现代传播手段及随之而来的媒介工业的发展,课程的设置更加专门化,建立起了广播、电视、杂志、摄影等课程。信息技术及因特网的飞速发展,技术操作型课程也被增加到新闻的课程设置当中。”1994年,该中心开始开设公共关系和媒介关系的研究生课程,在研究新闻、媒体与文化等方面享有全球声誉。但现在新闻系被放到了英语学院,“事实证明,放在英语学院是不太明智的做法,毕业生的竞争力似乎越来越弱”。

伦敦城市大学的新闻系设在艺术与职业教育学院,培养目标是专攻新闻、注重实务,学生在媒体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新闻系主任罗德.艾伦(Rod Allen)说:“我们必须有超前意识,今年进校的学生需要几年后才进入市场接受检验,我们应该考虑他们毕业时市场上需要什么。……超前主要指观念而不是技术,每当新技术来临,80%不变,20%技术部分比较容易学到,我们花更大精力教学生80%那些内容。”

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在同一个学院,即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这个学院的师资构成和招生对象都较为国际化。“我们是一所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大学。这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训练,整个过程的重心是帮助学生理解媒体、分析和评价媒体以及掌握具体的媒体操作技能。严谨的理论知识、研究和对历史、政治、政策的广泛理解加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教育。这是对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目标的恰当描述。”学院设有传播、媒体、时尚、电影、商业音乐、摄影、多媒体、广播电视及其他创意性产业,学院把这些课程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非常适应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势。新闻系学生不仅能写出好文章,还能理解相关问题的广阔社会背景;学院其他系别的学生,诸如艺术与设计的学生不仅能做好设计,还能很好地理解他们的工作对于制作人、消费者和市场等元素的影响。学院拥有多个研究所,其中传播与媒体研究所(CAMRI)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媒体研究中心,内部设有艺术与媒体的研究与教育中心(CREAM),研究项目包括电影、摄影、数字艺术、视图资讯艺术、陶器艺术及音乐。该院学生学的理论知识较多但却没有城市大学学生的实践机会多;该院的本科新闻学专业和公共关系学专业在英国同类专业中实力突出。

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新闻系为学生提供当地、全国以及国际的报纸、职业期刊、网络的工作职位公告,包括用人单位的期望以及征召代理的消息;由专门的社区志愿者部门、威斯敏斯特商务咨询处、政府资金建立的“知识调动合伙人项目”(KTP),为毕业生提供基本的商务培训和发展机会,同时,受训的毕业生负责管理相关公司的某个项目。

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的媒体与传播学院在英国新闻传播学术与实践方面都处于前列,跨学科教育及批判性思维培养是其主要特色。学院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应用不同方法,对媒体展开针对性的研究,探索跨媒体的创新传播。学院鼓励在校学生成为独立的、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和良好组织能力的人才,要求学生批判地理解传媒产业而不是盲目地跻身于媒体实践的主流中。

伯明翰大学媒介、文化与社会研究隶属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它是英国传播学文化研究学派的发源地。该系重视与其他院系的合作以及本系学术群体的合作。课程教学的讲座部分,采取主题式,由一个教师群体负责,各人讲自己最擅长的课题。

中央兰开夏大学新闻系设在商学院,但新闻系课程独立于商学院,并非学习财经报道。

苏格兰人商学院媒体、文化和休闲管理部包括了媒体/新闻、体育/休闲/娱乐管理、事件管理以及文化研究,这个部门对于文化产业进行广泛的分析和支持。

西英格兰大学新闻教育是自1999年开始的媒体与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属于文化研究学院。学校认为,学生要将新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新闻学习与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历史、政治学或拉丁美洲研究等结合起来;此外媒体与文化研究、电影研究与哲学也要结合其他课程一起学习。

德比大学重视关于广播电视、网络设计及摄影方面的理论、历史及实践的学习,同时还设有剧本写作、新闻学以及媒体写作的课程;课程结构大约是理论与实践课程各占一半,或实践课程占1/4,理论课程占3/4,授课教师同时在媒体工作。学生毕业后将会在媒体相关的岗位工作,比如电影、电视、广播、广告、公共关系、报纸和出版等岗位;或在毕业后接受继续教育,也可以经过培训成为教师。

二、阶段式学习与课程设置

英国的新闻教育借鉴了美国模式的一些特点,对通识教育比较看重,本科的课程比较注重对新闻背景知识的介绍和课程设置的广泛性,比如新闻道德、媒介和社会的关系、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社会科学知识,且更注重将这些知识和新闻学联系起来,在比较学习中体会新闻学的内涵和实际意义,但通识课程所占比例不如美国那么大。

城市大学新闻系主任罗德.艾伦指出:“我们的本科教育非常重视宽基础,50%以上的课程为非新闻类课程,我们要求本科生都是双学位,比如新闻与当代历史、新闻与社会科学。同时本科生必须学习母语之外的第二外语,并且达到相当的程度。”伦敦城市大学新闻方向的本科学习体现了较大的灵活性,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专业方向通常要求新闻学与一门社会科学共同构成,比如新闻与现代史方向;二是学生第三年可以选择到海外的一所新闻学院学习,或者在传媒附属机构工作,或者两者兼顾。具体课程如下:

第一年:新闻学导论(上)、新闻史、欧洲研究、新闻工作者定量研究方法、一门外语;通识课程包括经济学导论、社会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知方法、心理学历史与理论、思想行为生物学研究方法、终生心理学;

第二年:新闻学与社会课程联合学习,新闻学导论(下)、平面媒体新闻与广播新闻制作及60学分的社会科学课程;在平面媒体新闻与广播新闻制作中选择一个为主攻方向;提供3选2课程,包括政府结构、速记及一门外语、一门社会课(30学分);

第三年:选择去海外的一所新闻学院,或在媒体附属机构工作;

第四年有两种形式完成,一是新闻学和社会科学的联合学习,二是在新闻学与社会科学中选择其一为专业。

英国的新闻本科教育为三年或四年,大多分阶段(level)推进教学进程,一般分为三个或四个阶段,阶段概念不等同于学年。各院校根据自身办学宗旨,在各个阶段安排的学习任务都有所不同。

著名的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新闻本科分为三个阶段,每阶段各一年,为全日制。

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将接触视听语言,并且将学习媒体叙事方法与艺术;学生还会在新闻或短篇小说写作方面参加一个实践,将完成一个小规模的作品并分析相关媒体作品,训练学生的创作技巧和批判思维;学生还将学习短篇故事类型研究和现代文学批评等课程。

同类推荐
  • 黄土躬耕录

    黄土躬耕录

    本书分“理论篇”、“思辨篇”、“方略篇”、“实践篇”、“人生篇”、“访谈篇”六部分。收录了《构建诚信社会要从建设诚信政府做起》、《在改革发展中增加农民收入》等73篇文章。
  •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本书在全面分析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省级强势地面电视媒体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在电视新闻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创新的路径。
  •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邀请记者参加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开特殊会议,是宣传与新闻结合的较好样式。记者招待会为举办方提供了在同一场合面对众多媒体发布信息、宣传自己的机会,也为记者提供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权威、全面信息的便捷途径。政府记者招待会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新闻价值最大的记者招待会形式,它所传递的信息相对直接、权威和丰富,是新闻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
  • 大地牵龙

    大地牵龙

    本书是中国管道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又一个成果,是中国管道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管道文学繁荣发展的里程碑。
  • 职工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

    职工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热门推荐
  • 慢河惊魂

    慢河惊魂

    《慢河惊魂》吓人不是主要的!它穿插了爱情元素,又集盗墓、魂穿、千年之恋等主题于一身的灵异小说!
  • 诡命

    诡命

    家里不让我去算命,我好奇试了一次,结果给我算命的先生们,一个个吐血要跟我拼命……
  • 杨果的爱情

    杨果的爱情

    妈妈啊,我这次辞了工作回来准备在老家发展不就是想回来好好找个男朋友嘛,我这一回来就相亲,我回来有8个小时么?就这么急着把我给嫁了啊!!!
  • 狂妃逆天:王爷太难缠

    狂妃逆天:王爷太难缠

    “你是在说我吗?”她嘴角噙着玩味的的笑,但眼神却直逼到他的心坎。她,21世纪的顶级杀手。只要有人听见这个名字便会闻风散胆,是魔鬼的象征。他,烨国的第一战将,高贵如嫡仙,但也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当同样腹黑的他们相遇时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但当他爱上她时,她却恨着他。奈何桥头望彼岸,她是他的命,而他亦是她的全部。但当她的心已伤时,他又如何在修补一个破碎的心
  • 断剑志

    断剑志

    少年叶凡一柄断剑如何能逆袭江湖?探寻江湖的奥秘。
  • 都市次元界

    都市次元界

    阿尔特里亚大陆,一个充满冒险的大陆!在这里慕容白学到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同时失去的也很多......就在慕容白以为自己的一生都要在阿尔特里亚大陆度过的时候......原来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 平渊记

    平渊记

    无尽空间,苍茫宇宙,探索生命起源……这一切是一场意外还是阴谋?生与死的抉择,是甘心沦落还是打破束缚?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故事新编: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故事新编: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宠物小精灵之史诗

    宠物小精灵之史诗

    左手掌握黑暗,右手波导纵横。冠军之路,是我的目的。万法归宗,是我的传奇。骑在喷火龙的身上俯视众生,尊重,只属于强者。
  •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李鸿章全传》的作者之一梁启超曾经说过“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而李鸿章在许多略知历史的人眼中肯定是“谤满天下”,果真应该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