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卡罗莱纳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任院长理查德.科尔教授认为:“在大学当管理者得有主意,有点子,既要有大的构想也能将小的细节操作化,你对你的领域及学院既有想法,又要有奉献精神。……钱如今也是个大问题,因为州立大学的预算一直在被削减、再削减,这样就不得不另辟蹊径找钱,从私人那儿找钱,有些人不喜欢干这事,好在我还喜欢,这样事情就变得很有乐趣。”
密苏里新闻学院在2004年左右得到唐纳德.雷诺兹基金会高达3100万美元的捐助,学院用这笔钱创建了唐纳德.雷诺兹新闻研究院,旨在增进世界新闻传播实务界与学术界的交流与学习,开展更大规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2006年霍华德大学传播学院新闻专业的“培养未来的新闻学教学人员项目”获得纽约的卡耐基集团的经费支持,项目旨在在全美范围内增加高素质和多样化的新闻教学人才。参加项目的人员要完成大众传播和媒体研究的博士学位,强调在传播领域外的、与博士项目相关联的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堪萨斯城之星》与霍华德传播学院新闻系有长期的合作关系,新闻系还受到当地报纸基金的经费支持。传播学院院长詹妮特.戴特教授还曾从时代华纳、微软和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等机构筹集到大笔的资金和赞助。她回忆说:“我开始担任院长的时候,我以为我只需要在课程设置、组织学生以及课程管理运作方面领导全体教职员工,而所有这些都属于学术方面的工作,但是,一旦深入到这个职位角色的时候,我感到一种转变。我所在的大学为了维持学校的运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于筹措资金方面。……我把这视为双赢的局面,我们的合作伙伴给予学校资金援助,而我们培养了能胜任并做好工作的学生。这是互惠互利的。”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朗凯特新闻传播学院的“奈特新闻工作室多样化项目”是由奈特集团主席斯蒂芬.杜因和普利策新闻奖得主比尔.戴德曼组织的,是每年一次的关于美国新闻业界种族多样化的大型研究项目。该项目始于2002年,由奈特基金会提供资金,利用电脑辅助的报道技术,将新闻工作室的数据和每天报纸流通循环中人口调查局的数据以及新闻工作室的人口统计数据进行比较。
阿拉巴马大学传播与信息科学院近年来已经收到奈特基金会和其他方面的资助总计225万美元,用以建设全国第一个以“教学报纸”(Teaching Newspaper)为基础的社会新闻学硕士学位。
美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师资来源非常灵活,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专职教师由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人担当,兼职教师由优秀的媒体机构工作者担当,而且兼职教师的人数在许多院系超过了专职教师。比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有25名专职教师,121名兼职教师;纽约大学新闻系有22名专职教师,近百名兼职教师;爱默森学院有专职教师159人,兼职教师保持在175人左右。以实务为导向的学院,教师不一定要有很高的学历,但一定要实践经验丰富;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院,教员通常要具有博士学位,以科研见长。
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师实行的是“学术终身”与“职业终身”双轨制,两个制度都有成文的具体规范,两类教师的待遇是一样的,晋升机会也是同等的。两个轨道上的教授们互相尊重,士气很高。这种模式已被全美其他学校效仿。
哥伦比亚的新闻研究院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新闻业界的领袖,研究院的教员都是各个学科的学者和专家,其中有许多都是曾经获奖的新闻工作者,学院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新闻实验室,已经毕业的校友在各种新闻媒体中都有优秀表现。
东北大学新闻学校教员在平面媒体、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体平均有十年的实务经验。
俄勒冈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员都有深厚的实务经验和学术背景,有作家、设计人员、广告公司的执行官、新闻记者和编辑。
蒙大拿大学新闻学院的每位全日制教员都有至少十年的媒体从业经验,并且他们仍然在一线的新闻工作室和广播电视演播室工作,以保持对传媒最新动态的了解和认知;学院每学期请来一位有声望的记者指导学生运作学院的报纸。
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分校学校教员在电视、杂志、广播和广告的主要市场方面有充足经验;教工中有在传播政策、媒体变革、媒体行销、视像传播、国际媒体、受众行为以及大众传媒法等方面的顶尖学者。
缅因大学传播与新闻学院新闻系的全职教工在媒体业界有广泛经验,并且与新闻机构保持着联系;兼职教工在新闻业及广告业工作,与学生分享他们的知识。新闻系与新闻企业保持合作,并且与州政府相联系,拥有专为学生制作新闻的缅因中心。
在美国,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传播手段日趋多样化,传统的媒体界限已经被打破,新闻学与传播学同步发展,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学科融合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会长乔.福特指出,新世纪美国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三大问题:第一是如何驾驭各种传媒的融合问题,有些新闻院系已经把技能课整合在一门课里,学生可以在同一门课里接触到印刷媒体、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第二个问题也是一直困扰新闻教育的重要问题,是如何通过提高科研质量、通过引领而不是跟随新闻传播业,提高新闻传播研究在学术圈中的地位;第三个是如何将新闻教育整合到大教育体系中,美国的教育者优越感太强、视野太狭隘,如何使新闻教育国际化是个重要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美国新闻院校正在不断探索解决途径。
密苏里新闻学院在2005年前后设立的“媒介融合”专业,是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的有效尝试。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近年来有意识淡化专业式教育,调整课程设置,重视所谓“大学科”内容,在广告、公关、媒介管理等方面打通界限,重构专业课。2/3左右的课程是专业以外的概论类和高级类课程,包括人类学、经济学、地理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课程目的是保证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希望学生懂得大众传播的运作、功能和效果,并能够适应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大环境。
哥伦比亚大学也通过灵活延长学时,拓宽课程设置来提高学生解决新闻界复杂事件的能力,他们制订了一个学制两年(之前为十个月)的课程计划,于2005年开始实施。学生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获得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比如科技、经济、环境、管理工程以及艺术,他们也可以专攻一些领域如城市社会学和国际事务等,并可以获得双学位。
国际化路线也被广泛认同,并处于积极的实践当中。以国际化路线著称的密苏里新闻学院已经有了建制完善的国际项目办公室,与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联系,目前有15%的学生在海外学习,热门的海外学习地点是伦敦和悉尼,他们认为每个本科生都应该有一个学期去获得海外实习经验;乔.福特也认为:“看到学生们离开本土文化去探索另一种文化的奥秘真是件非常愉快、非常刺激的事。你可以看到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变化,我真的喜欢与他们一道体验那种精神之旅。”
但是不管课程如何设置,新的举措如何实施,美国高等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始终把大众传播伦理、大众传播法规、媒介与社会等课程作为必修课,人文教育一直是新闻传播教育的首要目标。美国斯坦福大学传播学教授泰德.格拉舍认为:“新闻从哪儿来?它不是从使用某种技能而来的,真正的新闻来自于人性。目前,新闻学教育者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将新闻学教育回归到人性教育。……它再一次唤醒了我们对新闻内容的一种责任感。它不是一门技能科学,只教会记者们如何采集信息和表达信息,依照传统的人性观,我们应该对事实、对故事本身的内容负责。而且我认为,我们新闻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明确新闻的真正价值在什么地方,道德规范有没有被体现,有没有被忽视。实现这一理想的唯一途径就是承认新闻界是社会、政治和文化的一部分,它不能脱离社会、政治、文化而单独存在。”新闻教育面临的挑战是既要帮助学生准备好面对这个全新的世界,同时又要维持传统新闻理念与原则,因为正是这些传统的理念与原则,媒体才能在社会中占有关键地位,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