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档案
出品:中央电视台
年代:2005年
片长:12集,共540分钟
总导演:周兵
导演简介
周兵,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编导专业,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制片人,中国电视学会纪录片研究会副秘书长。
作品及学术著作:
1993年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编导,其间代表作有:《中国画大家》系列、《工艺美术大师》系列、《中国学者》系列及《冰心》、《贝聿铭》、《杨振宁》等共计百余期“东方之子”。
1996年参加编导中央电视台大型文献纪录片《周恩来》。
1997年开始试验制作以“真实再现”为主要影视探索手段的人物纪录片《梅兰芳》。
1999年拍摄30集大型历史人物纪录片《记忆》,任总编导。
2000年被任命为东方时空《纪事》栏目制片人。
2002年负责策划、组织、主持了“中国电视纪录片20年回顾暨展映”大型学术活动。
2003年始任新闻评论部《特别节目》组制片人、任大型系列纪录片《故宫》总导演。
获奖情况:
1997年:《周恩来》荣获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特别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金鹰电视节特别奖,任编导;
2001年:《梅兰芳》荣获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二等奖,任总编导;《达比亚》荣获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一等奖,任制片人;
2002年:《三峡移民》荣获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最佳纪录片奖,任制片人;
2003年:《敬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荣获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大奖,任制片人;《沈从文》荣获全国金鹰节提名奖,任总编导。
内容简介
《故宫》对中国的皇权、大一统思想和礼制天下等数千年文化传承的核心、理念做了充分形象的阐述,并表现了其在思想性上的一个独特方面,就是中国人和自然、宇宙的关系。影片以恰当的方式、巧妙的角度和完美、新颖的手法表现出故宫是伟大的,是建筑史、艺术史、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坐标;故宫是有生命的,作为大中国的核心和缩影,这个完整、鲜活的小社会生存、运作了数百年;故宫是个载体,它的每座建筑、每件文物、每个故事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整部影片分为四个大的部分:
第一部:紫禁城的建造历史,它的设计理念、空间布局及建筑特点。分为二集来讲,第一集是《肇建紫禁城》,第二集是《盛世的屋脊》。
第二部:紫禁城的功能,就是紫禁城建成后,是如何使用的。分为三集来讲,第三集《礼仪天下》、第四集《指点江山》、第五集《家国之间》。
第三部:紫禁城里的国宝。分为四集来讲,第六集《故宫藏瓷》、第七集《故宫书画》、第八集《故宫藏玉》、第九集《宫廷西洋风》。
第四部:故宫博物院80年的历史。分为三集来讲,第十集《从皇宫到博物院》、第十一集《国宝大流迁》、第十二集《永远的故宫》。
影片分析
一、原创的指导思想
《故宫》的总导演周兵在前期策划中作了如下思考:一部片子好不好,关键在于有多少原创性的因素。最重要的原创,在于观点和信息的原创;在于艺术创造力的原创;在于新技术使用上的原创。这种思考最终体现在《故宫》的各个表现形式中:访谈、纪实内容的拍摄、建筑空镜和风光空镜的拍摄、静物的拍摄、史料图片的拍摄、真实再现、三维计算机动画。在每种形式的运用中都要求有创新,这种创新体现在节目的各个环节和元素中:每一个画面,每一处的灯光造型,一组镜头的剪辑,一个再现场景的设计,一集节目的结构方式、叙事手法等。模仿其他艺术门类的手法也是一种创新。《故宫》就在创作中借鉴和学习了戏剧和电影的手法,引入了电影技术,聘请电影的导演、摄影、灯光、美术等专业人士参与制作。这一方式保障了该节目首先在视觉和听觉的效果上超过了其他常规意义上的纪录片。
二、国际化创作概念
《故宫》节目的制作有来自海外的专业人士加盟,使节目达到国际一流品质。动画制作有来自美国好莱坞的专业技术人员;学术顾问和策划有来自剑桥大学的历史学教授;音乐创作有来自曾获过奥斯卡最佳音乐奖、长期在国外定居的苏聪;在节目的拍摄中剧组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及德国电视二台的专业人士进行探讨和交流,关于《故宫》节目创作的方法和构想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对该节目具有一定的国际化创作概念提供了一定帮助。
在日本有30多年摄影资历,被日本同行称为“再现鬼才”的赤平勉,担任《故宫》的摄影指导,并亲自掌机进行了为期四十天的拍摄。《故宫》第一集中很多画面出自他之手。尤其是对故宫文物安全的拍摄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方法,摄制组委托他在日本买了专门拍摄文物的灯光用具,为以后的拍摄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三、摄影风格
《故宫》摄影风格上的几个基调是:延时摄影、定点摄影及历史再现中“Motion control”(可用计算机控制的轨道)。这三种摄影形式,是这部作品中最为显著的影像特征。
延时摄影,就是电影摄影技术中的逐格摄影。成片中十几秒到二十几秒的画面,摄影师可能要用两三个小时或者长达八至十个小时的时间完成。摄像机在长达数小时的拍摄中,每次只记录下这个景物在某个时间段、几秒钟的影像,经过十多次或更多的固定角度的重复拍摄,一座建筑物一段时间内的光影变化的独特影像就被记录下来,拍摄后的影像效果便是片子中宫殿上空云层的移动,宫墙上光影的变幻以及从暗到明的光线变化等等。例如,摄制组拍摄下了2004年冬至前后三天中,太阳光线照在太和殿内的精彩景象,那一天阳光划过整个大殿内,太和殿的正中匾额出现了极其独特的光影变幻效果。像这样的延时摄影,在片中大量使用,也成为《故宫》画面的显著特征之一。
定点拍摄,就是在固定不变的拍摄地点和角度,分别对它们进行多次拍摄。为了使故宫这座凝固不动的建筑群显得更有生命力和历史感,摄制组选择近二十个具有典型代表性建筑,对其进行定点拍摄。文华殿前面的海棠花、慈宁宫里的牡丹花、钟萃宫的玉兰花、承干宫的梨花以及断虹桥的十八棵古槐,它们冬季的枯枝、春天的发芽、夏天的茂盛、秋天的落叶都被拍摄下来。这些植物随岁月流转的画面,构成了故宫四季变迁和真正的生命力。拍摄主要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最显著的气候变化中进行。于是,观众从片子中看到了故宫角楼的四季变化和故宫断虹桥畔从枯枝到绿叶再到白雪纷飞的景象,这样的镜头主要使用在了表现时间流转、世事变幻的叙述段落中。
四、灯光的设计
《故宫》中几乎完全运用了电影和广告用光的模式和方法。使用的器材都是规模较大的镝灯。聘请的灯光师也是参与过很多电影电视拍摄,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由于故宫的建筑群是年代久远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对灯光的要求也是极其苛刻,对光的亮度、温度、紫外线的指数以及热度都有一定的比例要求。在整个拍摄中,灯光组是人员最多、运行环节最复杂、牵涉头绪最多的一个部门。
在再现拍摄中,运用灯光的手法和以往的纪录片也是不同的,多以物写实、以人为虚。在拍摄的时候拉大光比反差,通过把物体拍得精雕细琢,把人物处理暗,让画面超现实。
在拍摄宫殿外景和延时的一些画面中,采用了模仿流动光效。比如第二集中西长街的救火;第三集中太和殿内的模拟延时、西长街里秀女走过、中和殿内的宝座移动;第七集中明代太监抄家以及万历皇帝摔奏折的再现。模仿流动光效十分复杂和麻烦,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和财力。为了能拍摄出太阳光影变化的效果,每拍摄完一个镜头都有专业人员先计算出下一个镜头的时间和速度。
五、声音的处理
《故宫》总导演周兵在后期制作中一直强调声音和画面同样重要。在声音的制作上,利用了高清技术把影片打磨成高品质的视听享受。音乐、同期声、效果声、解说都经过了音频工作站的专门制作。
六、三维动画的使用
故宫跨越近六百年的历史,很多历史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可引用的史料也极其有限,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摄制组开始尝试大量地在纪录片当中使用计算机动画的制作,如纯3D制作、3D制作和实景拍摄相结合、从3D动画和实景拍摄相结合的制作到二维动画的转换、以古代绘画为蓝本制作成二维动画等,使影片具备了新技术条件下的一种新的表现手法。但由于动画制作的水准不一,造成了部分画面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些创新的手法引来一些争议。
十二集的播出总长度为540分钟,而经过计算机处理和制作过的画面多达76分钟,这也成为《故宫》播出后引起较大争议的地方。
七、真实再现
在这次《故宫》的创作中,真实再现的特点体现在简洁明了的光影设计和道具的意向化设计上。使用多着眼于具有说明性的画面,如:如何操作科学仪器、古代工匠的雕玉流程、皇帝登极大典的情景,以及万人运石、古玉的开采、瓷器的制作等等。
总导演周兵认为这一类型带有知识性和说明性的真实再现的使用是值得鼓励和坚持的,而另一类带有意向性和抒情性、具有视觉想象力的真实再现的使用要十分的谨慎。在展示说明和想象力之间需要一个度的把握,这在于编导需要有成熟的视觉语言创作能力,还需要编导者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控制的能力既涉及画面中整体的布局和构图,又会牵扯到画面中各个组成元素的诸多细节,如:扮演者的气质、体型、动作、扮演者所穿服装的色彩及图案,包括历史场景中道具的使用以及光线、色彩、运动方式的相互结合都要恰到好处,非一日之功所能完成。真实再现在纪录片的使用中不是孤立的,它要和影片中的其他形式相互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
八、叙事
《故宫》的叙事借鉴了电影和戏剧的叙事方法,尝试从古到今的结构方式。大量地使用电影化的剪辑手法,增加了该片的趣味性和可视性。在叙事手法上,使用具备大历史观和宏观背景叙述与细节相结合的方法,凸显了节目的张力和表述历史的开合度。但个别几集中叙事的逻辑关系转换过于突然,段落之间的相互关联缺乏更为自然和顺畅的组合。因篇幅所限,对一些历史故事和背景的交代过于仓促,对历史信息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交代还不够清楚。
(林晴编写)
(说明:本篇主要根据周兵的《<故宫>创新、实验、传承》整理编写,部分信息来自《纪录·中国》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