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档案
出品:VUFKU 1929年
片长:68分钟
导演::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
摄影:米凯尔·考夫曼(Mikhail Kaufman)
剪辑:艾里萨瓦维塔·斯维洛娃(Elizaveta Svilova)
导演简介
吉加·维尔托夫,1896年1月2日出生于比亚利斯托克。后为躲避战乱随父母来到了圣彼得堡,在这里他结识了马雅可夫斯基,并接触到未来主义运动。维尔托夫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写幻想小说和诗歌,未来主义运动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学习音乐,并成为一名未来主义流派的音乐家,1916年,维尔托夫创立了“听觉实验室”,对声响剪辑进行试验。1920年代初,维尔托夫成为苏联最早的新闻纪录片《电影新闻周讯》的编辑。内战期间,《电影新闻周讯》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工具,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影素材被立刻剪辑成《电影新闻周讯》,然后由宣传火车传播到全国各地。通过剪辑新闻片,维尔托夫制作了最早的历史长片《内战史》,还导演了几部纪录片,并创办了一种不定期播放的杂志片《电影真理报》。
经过这些实践,维尔托夫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电影理论。1923年,他发表了名为《抛弃戏剧式电影制作方法》的文章,提出了“电影眼睛”的理论。他把摄影机比作人的眼睛,主张电影工作者手持摄影机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强调对现实的即兴观察。但维尔托夫并不反对蒙太奇,他强调将电影观察的素材加以组织,从而引导观众达到明确的思想结论。有声电影的出现使维尔托夫把他倡导的“电影眼睛”和“无线电耳朵”的理论结合起来,形成音画对位的蒙太奇。1931年,维尔托夫拍摄了《顿巴斯交响乐》,受到卓别林的赏识。《关于列宁的三支歌》是维尔托夫的又一杰作,表现了“从过去到将来、从奴隶生活到自由生活的全部过程”。1937年,维尔托夫拍摄了《摇篮曲》。此后,他的理论受到猛烈的攻击,一直到1954年2月12日故去,维尔托夫再也没拍过自己的电影,只拍了几部作为任务的影片。
内容简介
影片开始,电影院马上就要上映《带摄影机的人》,放映员在放映室里作最后的准备。观众还没有入席,放映大厅空无一人,折叠椅鬼使神差地折叠、打开。接着观众走进电影院,对号入座,很惬意地等着影片的放映,配乐乐队也各就各位。放映室里,放映员点燃了放映机的炭灯丝,放映开始,影片里的银幕逐渐扩大为真正的银幕。太阳冉冉升起,一座大城市新的一天开始了。摄影师醒来,背上三脚架和摄影机,发动汽车出发了,城市生活的交响曲奏响了!先是空荡荡的大街,接着是急匆匆的上班族,还有刚睡醒而一脸茫然的流浪汉。然后,商店开门,工厂开工,钢铁厂、矿井和铁路上一片隆隆声,到处都是辛勤工作的劳动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接下来的场景是人们下班后的业余生活:海边漫步、健身、跳舞、观看游艺演出,当然还有看电影。影片最后又回到电影院,就像影片开始那样,正在上映的就是刚刚拍摄和剪辑的电影。这样,除了那位带摄影机的人之外,实际上还有一个摄影师,是他将考夫曼的所作所为拍下来的。所以说这部电影是两架摄影机之间的视觉对话,观众是站在不知名的摄影师的角度来参与对话的,能够看到摄影机如何纪录生活以及摄影师和剪辑师的工作情况。
影片分析
一、维尔托夫与“电影眼”
《持摄影机的人》从形式上来看,似乎接近某种直接的报道式的新闻纪录片,但令人惊讶的是这部革命性的纪录片并没有像一般纪录片那样淡化人为的痕迹,而是强烈地让观众感到摄影机的存在,尤其是突出地强调剪辑和摄影机的人工性,直接表现这些工具和手段是如何将日常生活的细节和片断变成完全不同的事物的能力。
维尔托夫认为,导演就是一个不断从各地收集画面,再将之以创意概念连接起来、呈现给观众欣赏的眼睛。他称之为“电影眼”(kino eye)。维尔托夫早期的一部电影就叫《电影眼》。《持摄影机的人》就是从这个概念出发,以导演的眼睛即镜头作为整部影片联想形式的基础。影片开头是一部摄影机的特写:透过双重曝光的特速效果,一位摄影师突然在极远的镜头中爬上一架大摄影机。这种在单镜头中使用不同镜头比例(特写/远镜头),直接反映了摄影机在以近乎魔术的方式改变现实。类似的特效充满了整部影片,但与一般电影使用特效不同的是,《持摄影机的人》并不试图隐藏制造现实性的效果,而是刻意表现出特效改变现实的意图。有时,摄影机也被拟人化,通过剪辑制造效果:镜头对着花朵,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地进行对焦;摄影机还像人一样从盒子里走出来,爬上三脚架,在画面中展示各部分的功能,最后还用三脚架的支架走出画面。
二、《持摄影机的人》与“城市交响乐”
《持摄影机的人》属于在二十世纪开始变得十分重要的纪录片类型:城市交响乐。早期的此类影片已经确立了一些手法,将城市景观和生活面貌连接起来,通常没有评论式的旁白,而经由联想式的原则引发观众对城市的态度和情感。早期此类影片的代表作是瓦尔特·鲁特曼的《柏林,一个大城市的交响乐》,近期的则有古德费·雷吉欧的《机械生活》等系列作品。这些影片都使用了类似的技巧,舍弃旁白而以音乐来为影片设定节奏和基调。
影片开头是一位摄影师开动摄影机拍片,随后穿过电影院,走向银幕。然后观众涌入电影院,现场乐队准备演奏,然后电影上演。而上演的电影开头,是睡着的妇女和空荡的街道,之后人们开始出现,城市似乎苏醒了。同时,摄影师也开始在街道上拍摄。摄影师出现在自己拍摄的影片中。《持摄影机的人》全片就是由城市的作息为模式来组织的,这与一部“城市交响乐”纪录片所采用的方式相似,但它远比一般的此类型影片复杂。这主要体现在影片对电影拍摄本身的自反性的强调。
三、社会背景与含义
影片处理了苏联在社会主义革命完成十年之后社会的正面和负面因素。它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将机械运作和人力劳动并置。当时,苏联正在向全面工业化发展,因此机械系统被看作是强有力的未来发展方向。影片选择了大量的角度拍摄机械细节的动感。而工人们也愉悦地与机械一起工作。但维尔托夫也表现了负面的成分,如美容院肥胖妇女减肥的镜头以及不同阶级的不同待遇差别的呈现。
而这部影片可以被看作是维尔托夫的电影观的论证。他认为电影制作是一项技术手段,而非精英分子的艺术作品。这种观念是符合苏联政府对电影媒介的期待的。然而,维尔托夫的电影即便符合政府的许多宣传要求,但对官方而言都太复杂。因为他对电影媒介本身的思考已经超出了大众以及官方的能力。因此苏联政府在影片上映后采取了批评的态度,但《持摄影机的人》对电影媒介本身的思考以及对传统纪录片的创新都足以证明它在电影史中的地位。
(徐萌)
参考书目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第六版),David Bordwel、Kristin Thompson著,曾伟祯译,美商麦格罗·希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台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