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500000010

第10章 初步发展期(1918-1937年)(6)

1936年,赵鸿谦也出版了《日本之电影教育》一书,该书详细列诉了日本的教育电影国策和学校教育、政府对教育电影的推进、教育电影片统计等;1936年又有宗亮东编的《教育电影概论》出版于上海商务印书馆,专门论述教育电影的意义、范围、对象、设置、实施,以及教育电影的编制与展望等;1937年1月和2月上海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又分别出版了谷剑尘著的《教育电影》一书和陈友松著的《有声的教育电影》一书。前者着重论述了教育电影的意义、分类、目标,介绍各国教育电影运动概况、中国教育电影的方针和问题等;后者则主要涉及了有声教育影片的制造、视听教育行政、中小学有声电影教育的实施、大学及成人有声电影教育的实施等内容。

这些理论首先对教育电影和电影的教育作用进行了区分:“真正的教育电影,应当是指那种狭义的,即专以教育为目的而制作的电影——教育影片——不是说指一切电影的教育作用。”[32]并将教育电影定义为:“凡是含有促进人类对于自身、对于世界或对于自身和世界的改变,以合于人生的需要,或公共福利为目的的材料而用电影、电光的机械,将这些材料的形体、关系、动作或声音、颜色表现在银幕上,藉视听的官觉以灌输于民众而达到上述目的的就叫做教育电影。”[33]这一定义偏重于电影作为施教的工具这一层意思,而并未准确勾勒教育电影的范围。潘公展在《实施电影教育的途径》一文中,则对教育电影的界定给出了较为准确的说明,他指出:“一切电影都具有教育的作用,所以实际上都是教育的电影”,而“从狭义方面说,‘电影的教育’与‘教育的电影’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前者泛言一切的电影的教育作用,而后者却不过是‘作为教育用具的一种电影’;就效果上说,前者是广遍而后者则是限于局部的,前者可以使人自动地接受教育,而后者则近于‘灌入’式的。”

在提到教育电影分类时,教育电影大多又被分为“社会教育电影”和“学校教育电影”两大类,并指出:“社会教育电影”应包括“国民生活介绍、社会道德的鼓吹、宗教艺术的宣扬、通俗科学的传播、保健卫生的指示、机关业务的宣传”[34];而“学校教育电影”则包括:“教材类,如:幼稚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的影片,另一类学校教育电影应为——训导类:品格训练、模范公民、礼仪作法、伟人言行等”。[35]可见,本期的教育影片出品中虽没有专门的训育片,但在对影片摄制起指导作用的理论中,训导片概念的提出应被看作是抗战时期教育电影中训育片的理论先声。通过对教育影片的分类,也可推断教育影片应包含在科教、宣传类影片的范畴之下。

教育电影的效能、实施原则也是本期理论纷纷关注的热点,不但援引世界各国教育电影的发展例子,还用大量篇幅谈到了教育电影在教育上的功能。陈有松在《有声的教育电影》一书的自序中就提出:“20世纪的教与学当用20世纪的方法与工具”,“新时代的教育机关要应付新文明的要求,传统的方法与工具,不足应付了。教育者因不满足于文字教育、书本教育,于是采用视听教育的工具。”另一位教育电影研究者陈友兰则提出:“归纳起来,可以举出三大特质:一是普遍性,即利用教育电影巡回放映,可使教育的力量,迅速地深入于各地城市乡村;二是真实性,利用电影摄制教材,一事、一物都成逼真,可以促进受教之正确的观感;三是艺术性,电影本身便是艺术,一切教材应用表演方式,可以引起受教之兴趣。因此三大特质,遂握得现代教育上的新权威。”[36]这些对于教育电影效果的论述,同时也成为国民党对教育电影业实施官营化的理论基础。

本期教育电影的发展同这些理论有着一种明显的互动关系,正如潘公展提到的:“中国的电影教育运动,已经由宣传的阶段,而进入于实施的阶段,这一新的阶段是展开现代教育上的新的道路,新的手段,新的光辉”[37]。正是理论上对于教育电影的提倡,鼓舞了教育电影的实践。这段时期的理论主要关注教育电影的效果、目的论以及操作技术引进,但对于教育影片本身的关注却显然极为欠缺,表现出一种激进的功利主义色彩。总的说来,在民国教育电影的发展初期,国民党完成了基本电影机构的建立,并进行了生产、发行、放映上的实践,但官营教育电影仍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影响远不及于本期的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民营影业,直到全面抗战开始,战争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形态,对教育电影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决定其在抗战甚至战后的发展方向和生存状态、电影话语秩序等。同时,随着卢沟桥头的烽烟,国民党官营教育电影也进入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抗战时期。

注释:

[1]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第30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2]该段引文皆出自徐耻痕:《中国影戏之溯源》,原载《中国影戏大观》(第一集),1927年4月上海出版。

[3]《为自制活动影片准免税呈文》,原载《商务印书馆通讯录》1919年5月号。

[4]庄俞:《三十五年来之商务印书馆》,转引自《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5]转引自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第33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6]以上数据引自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第7页,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7]转引自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第40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8]该段引文皆出自方治:《中央电影事业概况》,原载《电影年鉴》,电影年鉴编纂委员会编印,日期不详。

[9]以上引文皆转引自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第324页,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0]该段引文皆出自方治:《中央电影事业概况》,原载《电影年鉴》,电影年鉴编纂委员会编印,日期不详。

[11]郭有守:《记忆中的中国教育电影运动》,载《电影与播音》第四卷第五期。

[12]该段引文皆出自《电影教育论》,第48页,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13]郭有守:《记忆中的中国教育电影运动》,载《电影与播音》第四卷第五期。

[14]《全国教育电影推广处推广简则》,收入徐公美编:《电影场》,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版。

[15]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印:《电化教育》,第3页,重庆正中书局,1940年版。

[16]南京行政院新闻局编印:《电化教育》,第2页,1947年版。

[17]彭大铨编:《民众教育馆》,第1页,重庆正中书局,1941年版。

[18]陈友兰编:《电影教育论》,第45页,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19]同上书,第48页。

[20]同上书,第49页。

[21]孙明经:《中国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个小实验——金陵大学影音事业概述》,载《电影与播音》第六卷第七、八期合刊。

[22]陈友兰编:《电影教育论》,第52页,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23]同上书,第51页。

[24]陈友兰编:《电影教育论》,第53页,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25]引自孙明经:《1937年:战云边上的猎影》,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26]赵鸿谦:《一年来江苏教育电影事业之概观》,原载《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五届年会特刊》,1937年版。

[27]赵鸿谦:《一年来江苏教育电影事业之概观》,原载《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五届年会特刊》,1937年版。

[28]转引自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第117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29]剧本《饮水卫生》,附于陈友兰编:《电影教育论》正文后,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30]载《电影与播音》第二卷第七期。

[31]陈友兰编:《电影教育论》,第44页,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32]陈友兰编:《电影教育论》,第6页,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33]宗秉新、蒋社村编:《教育电影实施指导》,第2页,中华书局,1937年版。

[34]宗秉新、蒋社村编:《教育电影实施指导》,第15页,中华书局,1937年版。

[35]陈友松:《有声的教育电影》,第189页,商务印书馆,1937年。

[36]宗秉新、蒋社村编:《教育电影实施指导》,第1页,中华书局,1937年版。

[37]陈友兰编:《电影教育论》,第2页,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同类推荐
  •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本书是艺术基本常识类读本,内容涉及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篆刻、舞蹈、戏剧等各个艺术门类,从基本常识、历史沿革,到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等,包罗万象,精彩纷呈。便于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取知识,提高欣赏、分析各种艺术作品的能力。
  •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作者陈犀禾、聂伟)共辟为五编:“‘后百亿时代’的大片产业”、“后产业发展与文化省思”、“民间影像与生态图谱”、“华语规划与产业愿景”、“身份认同与空间想象”,在中国电影的产业现状、文化省思、民间影像和身份认同等问题上,汇集了多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它们做了深刻的分析和全面的阐释,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兼备,是中国电影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
  • 枣园放歌

    枣园放歌

    我对书法字画百窍不通,也没有能力去欣赏和评价恒汕的作品。但我知道,恒汕认识的书画名人很多,好多都与他做了朋友,甚至建立了师生关系。与大家零距离接触,寻高人指点迷津,或许也是他提高艺术水平的便捷通道。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与主要机构。包括历朝中国历代音乐发展演变历史,包括宫廷音乐、民歌民乐、礼乐制度等、古代音乐机构、学校,并简单介绍古代音乐名家伯牙、师旷、李延年、嵇康、苏低婆、万宝常、李隆基、李龟年、姜夔、朱载育……
热门推荐
  • 爱似梦境

    爱似梦境

    萧洛芸是一个可爱、优秀的女主,她非常的善良,有时会小小的花痴,她喜欢的是冷酷型的男生,尹浩哲则是她的初恋,但后来却是因为有目地才接近她的,而且她的真实身份居然是林氏的女儿,她来到国外修行,她建立黑帮,’魅泪‘帮是世界第一大黑帮,它的里面聚集了许多排名很高的杀手。萧洛芸变成了林芷汐,林芷汐是世界第一大杀手,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等林芷汐回国来到冰帝上学后,她又相遇了以前的那些朋友,她与以往不同了,她冷酷无情,手上不知沾满了多少鲜血,不过这一切都是因为尹浩哲的错,她一定会讨还回来的。
  • 逆天药器师妖孽大小姐

    逆天药器师妖孽大小姐

    她,风惜灵,21世纪的杀手NO.1,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异世本以为是狗血穿越,谁知竟是灵魂回归,看她如何一步一步的强大起来,站在世界巅峰,携手心爱之人共看天下美好河山
  • 邪之主宰

    邪之主宰

    九天十地大主宰,八荒六合我为邪。修神诀、筑魔体,神魔之刃饮尽万敌血;踩君主、灭道尊,邪之主宰斩尽妖神磨。玄修、体修,邪之主宰同修两脉;炼丹、炼器,邪之主宰信手捏来;金钱、美女?邪之主宰用钱可以砸死你、美女可以组成大后宫!……将陌邪,重生之后,卷土重来。终成一代邪之主宰……
  • 冷王戏宠倾城妃

    冷王戏宠倾城妃

    那日在七夕佳节的初见,他只记得她那双一泉汪水的美眸。后来,他从绝情崖救下她,与她联手对付采花大盗,在冷风夜里两人相互依偎。而她,亡国将门之女,从断头台救走最疼爱自己的人,相助莲昭国的六皇子准备复国大业。为了救那个最疼爱她的人,不惜服下蛊毒,屡次以身试险,只因为那个人给予了她深厚的疼爱。当他和她两人彼此吐露心声的时候,她已经选择交心。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要不相信她?仅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莲昭国的余孽吗?那么,以前的交心难道都是镜花水月吗?我选择交心与你,你却不相信我,你知道给最爱的人质疑的滋味吗?
  • 仙灵之世

    仙灵之世

    一个出世豪门的少年,他家被灭门了,那个少年开始了复仇之路……
  • 星宿劫之灭世之战

    星宿劫之灭世之战

    以武破河山,以拳碎星辰。抽山河之魂以炼肉体,取星辰之魄以应强敌。一个来自地球的天才少年——段宇,因一次考古发现,阴差阳错的来到了一片陌生的恒古星域。从此便开始了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入九幽,闯冥府,战天界,斗苍穹!段宇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登临绝巅,站在武道巅峰,成就不朽传奇。
  • 黑珏

    黑珏

    一个看似普通的青年,为何阴差阳错进入国安局,经历各种惊心动魄的冒险之后,他能不能找到自己和朋友的身世答案?请看《黑珏》
  • 给大忙人读的哲理书

    给大忙人读的哲理书

    阐述了当代人在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与压力,并给出中肯的建议,如何去缓解压力,解决当前的问题。让自己的工作事半功倍,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
  • 心态的锻炼(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心态的锻炼(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人们对“到底是心灵支配肉体,还是肉体控制心灵”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参加争论的哲学家们,称自己为唯心论者或唯物论者,而各执一辞。他们提出了数以千计的论据,可是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个体心理学可能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因为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实际上是在研究肉体和心灵的动态相互关系。亟待治疗的病人都具有肉体及心灵,如果我们治疗的理论基础错误,我们便无法帮助他。
  • 时光仍在

    时光仍在

    长生不老?谁都想啊。可是,生老病死怎么能够随心所欲的控制呢?细胞在不停分裂,不停的进行着新陈代谢,然后慢慢衰老。只要找到了细胞衰老的原因,针对这个原因进行研究,就能实现不衰老的愿望。生物衰老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内,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站在一个很大的圆柱形玻璃缸旁边。那个玻璃缸里盛着淡蓝色的液体,一个皮肤显得有些病态白,脸庞精致的少年蜷缩起身子安静的待在那种蓝色的液体里,随着他微弱的呼吸,有小气泡向液面漂浮。玻璃容器的下方贴着一个标签--姓名:鹿晗编号: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