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记者提问的方法技巧
一、记者提问的主要方法
在记者的采访提问中,常用的方法有正问、侧问、设问、反问、追问、诱问、激问、错问、转问等九种。结合新闻发布会采访提问的特点,主要有正问、考问、追问等三种相对更适合新闻发布会采访模式的提问方法。
(一)正问法
正问是指“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将问题从正面提出来”。“正面提问的好处是单刀直入,节约时间。常用于对领导干部,或习惯于接受记者访问的对象,或记者比较熟悉的对象。”由于新闻发布会的参会者都带有较强的目的性,而记者获得发问的机会有限,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大信息量和最佳新闻素材,记者大多采用正问的提问方法,即记者通常使用直接表达的语言策略,提问时摒弃不必要的重复和展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正问法是新闻发布会最常见、最通用的一种提问方式,尤其适用于面向国内、国际受众的大型中外新闻发布会,有效地减少了提问信息传递的模糊性、多歧性和不确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正问法即直接提问,不需要太高的技巧,但必须问得准确。在这一点上,记者需要对国内外重大新闻进行较为深入的观察,对新闻发布会主办方特别是新闻发言人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新闻发布会的主要议题进行充分研究,同时还需对公众议题和公共利益有一定的把握。结合以上各个方面,记者的提问才能“因时、因地、因人”,提出恰到好处的问题。
(二)考问法
新闻发布会的内容与一国的内政外交紧密联系,往往涉及政治敏感问题和社会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而记者代表公众利益提问并实施舆论监督,就是通过一切合法的方法和手段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为此,记者常常会提出一些令提问对象感到棘手、难以回答的问题。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曾在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指出:“记者既不是你的学生,也不是你的下属;不是你的敌人,也不是你的朋友。他是你的挑战者。”考问法又称“严格提问法”,其中含有激问的意味,兼有论辩的色彩。在新闻发布会采访中,如果记者善用考问法提问,容易得到新闻发言人的相应反应,取得较好的提问效果,从而在同行竞争中迅速出彩。考问法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记者可以借他人之言,提出一个敏感的甚至不快的问题,激起新闻发言人解释或表白的欲望,迅速达到获取有效新闻信息的目的。在1999年朱镕基总理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提问:“您再过几天就将访问美国,但现在华盛顿出现了一种很不好的反华情绪,看来您的美国之行就像要踏入另一片‘雷区’。在华盛顿人们指责中国从事间谍活动,或者是偷窃一些敏感的、高技术的情报用于提高中国自己的军事技术,而这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您对这样的指责作如何的反应?您打算怎样来改变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在华盛顿有一些政客,他们要求重新审查美国奉行的对华接触政策。在美国好像不太喜欢中国的情况下,您认为中国还值得把美国当成你们的朋友吗?”美国记者这一提问抓住了中美外交的焦点问题,语言组织到位,尖锐犀利,得到了朱镕基同样尖锐、精彩的回答。
1969年9月,利比亚发生了卡扎菲一手操纵的“革命”。法拉奇在采访他时设计了这样的提问:“你是怎样理解革命的”,“利比亚的事情如果是革命,怎样理解到处可以看见你的照片”,“你禁止很多事情,为什么禁止不了个人崇拜”,“人民爱戴你,你为什么住在军营”,等等。当卡扎菲吹嘘自己的独裁统治如何得民心时,法拉奇问道:“上校,如果他们爱你,那么为什么你需要这么多人的保护?我到这里来以前,带枪的士兵叫我停了三次,然后把我当做犯人一样搜查,而且出入口地方甚至有一辆坦克,炮口指向大街?”70年代,法拉奇采访英迪拉·甘地时,先坦言别人对她的不同看法,然后从所谓“最糟糕的问题”问起,得到了很多独家新闻。斯诺在延安采访毛泽东的时候,举出西方媒体对其的一些批评论调,并问道:“您认为这些都是事实吗?”毛泽东感到很惊讶,立即产生了为自己辩解的欲望,使斯诺得到了满意的回答。
美国名记者芭芭拉·沃尔特斯在《电视指南》杂志中说,“人们总是对涉及自己的言论存有芥蒂,而且总是欢迎有机会来作出回答。”沃尔特斯在采访伊朗国王时使用了这一方法。她问道:“陛下,有人说你是独裁者,也许是仁慈的独裁者,但终归是独裁者。我知道您已听到这种微词了,现在正是您回答他们的机会。”伊朗国王回答说:“是的,我听到过这些闲话”。沃尔特斯顺势提出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并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另外,沃尔特斯在采访美国总统尼克松时,也采用了这一有效的方法。她是这样开始提问的:“总统先生,人们对您的形象已议论颇多,而事实上,请恕我直言,美国公众认为您是个相当故步自封的人……”
(2)记者可以预先设计一个话题,作为对手与采访对象探讨,诱使对方倾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比如,法拉奇采访美国国务卿基辛格,采用此法诱使其说出一番震动美国朝野的话,并成为轰动全球的重大新闻。法拉奇问道:“基辛格博士,您怎样来解释您几乎比总统更出名,更孚众望这一事实呢?您有什么道理呢?”基辛格回答说:“现在我还处在我的位置上,为什么要告诉你呢?还是把你想的道理告诉我吧。我可以肯定,你也有你的某些道理来说明我之所以有了名气的。”法拉奇说:“我还没有把握,所以想从这次访问中找出道理来……我料想根本原因是成功使您出了名……您就像一个棋手走了几步好棋一样,首先是中国这步棋。人们都佩服能将对方一军的棋手。”基辛格回答说:“是的,中国是我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关键还不在于此。关键在于……好吧,没关系,我就告诉你吧!”这一经典的采访案例并不能完全搬用在时间有限的新闻发布会上,但其中的策略性和艺术性可以供记者设计提问时参考。
(3)记者还可以故意提出一个知道结论的问题,诱使对方的回答落入自己预设的圈套,达到后发制人的目的,并使考问本身成为新闻报道的素材。比如,前利比亚统治者卡扎菲曾自诩为“一句话整个世界就能爆炸”。法拉奇在结束对他的采访前,问道:“你信不信上帝?”卡扎菲说:“当然信,你为什么要问我这个问题?”法拉奇说:“因为我以为你就是上帝。”
(三)追问法
追问是记者穷追不舍、探索新闻本源的一种提问方式。一位资深记者说过:“记者不必因提了难以回答的问题而抱歉。提出的问题越是难以回答越好。记者应该追问、探索、顺藤摸瓜,直到获得材料。”有学者分析,“追问是在提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的一种提问方式,提问时所用句子一般较短,甚至不完整。这都没有关系,因为追问是让采访对象围绕一个问题展开回答,他们不会因为记者追问时句子不完整领会错意思。”总的来看,在实践中,新闻发布会主要还是以提问对象的回答为主,而记者提问的机会相对较少,追问的机会更少,所以,追问的提问方式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运用相对较少,但一旦运用便凸现其有效性和艺术性。举例说,在2002年朱镕基总理的中外新闻发布会上,德新社记者提问:“今年对于中国来讲,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因为要选举产生新的领导班子,包括下一任的总理。对于您的继任者您有什么样的建议?”朱镕基回答:“我觉得你提这个问题的时机恐怕是太早了一点。因为你提的问题的答案,连我都不知道。所以我就没办法告诉你了,很抱歉。”德新社记者的这一提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几个提问之后,法新社记者继续追问:“关于连任,朱总理刚才好像不太想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可是我们想请问,无论下一个总理是谁,你觉得他应该有什么优点呢?如果下一任总理不是朱总理的话,你觉得他在哪个方面应该向你学习?在哪个方面不应该向你学习?”通过巧妙转换问题角度的又一次追问,记者得到了朱镕基的回答,获得了有价值的“连任”新闻。
在新闻发布会上,追问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记者追问的时候,往往抓住新闻发言人发布新闻、发言或回答中的矛盾提问,使其无法回避而必须作答。2003年4月3日,在防治非典型性肺炎的新闻发布会上,法国记者向张文康提问:“您刚才提到现在非典型性肺炎已经得到了控制,但是您又讲疫情问题还要作进一步调查。现在,每天不同的国家,加拿大、法国等都有人死于这个疾病,您不觉得这样有点矛盾吗?”
(2)记者还会就某一重要问题进行深度挖掘,以期获得更多的新闻素材。在原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的“非典”新闻发布会上,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提问:“我们知道在中国,因为疫情有两位高官被撤职,一位是卫生部的部长,另一位是北京市原市长。我想问,在此之后会不会还有进一步的行动来调查到底有谁参与了掩盖事实真相的行动?以及如何向国际社会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并向国际社会进行道歉呢?”
记者在现场紧张记录新闻发布会是记者与新闻发言人问答互动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新闻发言人只能对新闻发布会的大致基调做一些设定,并对新闻发布会的主要议题和记者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准备。但是,新闻发布会随机性很大,这就需要记者具有职业敏感和现场观察力,一旦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就应该进行追问,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刻内涵。记者还可以根据提问对象的回答,迅速判断新闻价值所在,调整原有的提问思路,通过再次追问闯入新闻事件的幕后。
二、记者提问的常用技巧
(一)抓住要点,切中关键
一个组织的重大新闻发布会往往是政策议程与媒体议程共生的产物,其议题集中、突出、鲜明,新闻发布会又是联系组织和公众的特殊会议,其舆论效果不言而喻。因此,记者应该抓住新闻发布会的要点,向新闻发言人提出与组织设定的议题、媒体报道的目标以及公众关注的焦点紧密相连的关键问题,促使对方谈出有价值、有说服力的新闻事实。
记者应该充分研究新闻发布会的主要议题、新闻发布会主办方的宣传动机,以及政府工作的分工、方式与特点,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才能提出恰当而精彩的问题,也才能得到新闻发言人充分而翔实的回答。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九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唯一的一部法律,是关于国家立法制度的一部重要的法律,但却意外地为记者所忽略,在提问中未能涉及。对此,有人总结说:“但遗憾的是,这场本应受到重视、应该成为记者采访热点的新闻发布会却受到了不应有的冷落。记者在关键问题上准备不足,在焦点问题上把握不准,导致了今年有些‘两会’新闻发布会报道在热点中出现了盲点。”
又如,香港《南华早报》记者向温家宝总理提问:“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政府已经连续三次注资国有商业银行,您会不会担心这样会发生潜在的银行道德风险?您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说,希望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三年内转变成真正的商业银行,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的上市时间表会有所改变?”记者这一提问直击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要害。对此,温家宝承认“存在的问题依然是严重的,主要是不良资产的比重较高”,讲到这场改革“一要确立走市场化道路的明确目标,二要制定保全措施和明确的责任”,同时表示“在这两方面确实也不太放心”,并提出“这次改革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记者也就由此获得了有价值的新闻。2000年“两会”期间,在曾培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为什么在朱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国民经济增长率的具体数字,而您的报告中却有具体数字?”曾培炎的回答简单扼要:“政府工作报告是综合报告,我的报告是详细报告。”该记者没弄明白政府工作报告与部门报告的区别,这个提问就属无效提问。而同场《经济日报》记者关于通货紧缩的提问,紧扣新闻发布会的主要议题,成为各媒体报道的中心内容。
记者需充分了解本地区、本媒体受众的特点,并结合新闻发言人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问题。例如,在2005年温家宝总理的中外新闻发布会上,台湾年代电视台记者问:“在刚刚结束的人大会议上,我知道以非常高的票数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不知道国务院各机关在这部法律的架构之下,将要如何提出具体的措施,来进一步促进两岸的持续交流?另外,我们知道在大陆各个城市有很多的台商在这里做生意,不知这个新的法律对于这些广大台商的权益会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这是广大台商普遍关注的问题。对这一提问,温家宝明确表示:“你的问题抓住了我们这个法律的一个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