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的记者往往从新闻发布会的主要议题和公众关注的话题设计提问,但即使如此,为在同行竞争的新闻发布会上出彩,提高本媒体的知名度,记者也需要在大范畴中寻找问题的最佳切入点。分析2000年“两会”六场新闻发布会现场的提问,记者提问共计66个。每场新闻发布会平均1小时,到场200多名记者,只有11名记者可获得提问的机会。中国内地记者的提问范畴多集中于西部大开发、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中国加入WTO问题、通货紧缩问题、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等。境外记者的提问还涉及中国的反腐败、电信产业和证券市场的发展、香港基本法、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等。如何缩小提问的范畴,找到其中的最佳切入点,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击中问题的关键,突出提问的特色,成为记者提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从组织工作的成败中寻找公众感兴趣的新闻,而新闻发言人则总想把记者引导到自己可控制的话题中。这就需要记者具有一定的判断力,舍去次要矛盾抓住关键问题。2003年4月3日,国务院举行的防治“非典”的新闻发布会上,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用大段的时间来谈防治情况。等张文康陈述完毕,第一个提问的UBI记者没有接过张文康当天的话题,而是联系张文康前一天的话题提问:“前些年卫生部一直讲艾滋病是外国的疾病,您昨天也表示,尽管广东最先报告非典型性肺炎的病例,但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广东就是非典型性肺炎的原发地。我想问这个病原体发生地在哪里?它是不是比‘找到病因加以治疗’更重要?”
(二)尖刻犀利,涉及敏感
中央电视台记者曾说过:“台港澳记者们反映,过去大陆记者提问多是一些政治口号型的‘大陆货’,今年则较多地涉及了一些敏感的领域,触及一些比较韩国记者提问尖锐的热点问题。这反映了大陆记者优良的素质和国内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诚然,我国大陆记者在提问方面的开放性、直接性有所增加,但总的来说,在尖锐犀利的提问技巧方面还做得不足,需向境外记者尤其是西方记者学习借鉴。法拉奇采访邓小平时,就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天安门前的毛主席像,是不是永远挂下去?”实际上,法拉奇想通过这一尖锐的发问,了解我国政府对毛泽东的看法和态度,而邓小平是当时回答这个问题较合适的人选。邓小平的回答也直接利索:“永远保留下去。过去毛主席的像挂得太多,到处都挂,并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并不能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所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在我国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境外记者这一风格表现得相对突出。2001年,英国记者提问:“请问您是否真的认为,江西的一所小学是由于一个孤僻的、脑子有问题的人背了两袋子鞭炮炸毁的?您是否担心,由于您这样一个说法,使得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注意力被分散了?”当时海外媒体关于“万载县芳林村小学使用学生做鞭炮”、“爆炸发生时,学童正在把引信装进鞭炮里”、“事件发生是有人在课堂里用纸试炸药威力,结果火花使炸药爆炸”等报道沸沸扬扬。英国记者以事实开头的提问达到了效果。朱镕基明确表态“不管事实如何,国务院和我本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今天向全国人民承诺,一定从这件事情吸取足够的教训,完善和重申已经制定的法规,绝对不能允许学生和未成年的儿童进行有生命危险的劳动。如果因此导致生命的损失,一定将县长、乡长、镇长立即撤职,并依法追究他的刑事责任,对省长也应该给予行政处分”。这样的表态正是记者迫切需要得到的,具有强烈的新闻冲击力。2003年,温家宝当选为新一任国务院总理。在当选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温家宝总理接受了中外记者的采访,其中德新社记者的提问直截了当、言简意赅。他问道:“朱镕基当选总理的时候,他说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都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和他比起来,你觉得你的工作风格会怎么样?”对这一单刀直入的提问,温家宝作了朴实而真挚的回答。
(三)讲究策略,注重交流
日本记者将采访对象与记者的关系比喻成鼓与鼓槌,认为“鼓能敲出各种声音,但是,如果敲得不好,敲法拙劣,它就发不出令人满意的声音了。鼓由于敲击日本记者提问者的力量不同,而改变着音色。敲不出好的声音就责怪鼓坏的大有人在。这种人只能说他思想贫乏,思想贫乏的人是敲不出美好的音色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与新闻发言人的关系更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发布会是以人际传播方式进行的新闻传播,互动与交流成为一问一答中包含的核心元素。提问的策略性和交流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即使面对高官或其他权威人士,记者在提问时也可适当体现人文关怀,从而得到真情流露的回答。美国记者威廉·曼斯特采访肯尼迪时,发现肯尼迪总统内阁成员80%和肯尼迪本人年龄相仿,于是问道:“您是否是一个年龄沙文主义者?”这一提问引起了肯尼迪的兴趣,原定10分钟的访谈竟然进行了三个小时。美国记者怀特·汤姆索采访尼克松,从他最感兴趣的话题——足球谈起。法拉奇采访邓小平,从他的生日谈起。美国记者华莱士采访邓小平,亦采用了这种方式。2002年美国有线新闻网记者向朱镕基总理提问:“跟1998年您第一次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时候相比,现在看起来,您虽然同样地帅,但是略显疲劳。我的问题是,操持一个有13亿人口国家的大事,我难以想象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朱镕基总理记者招待会您能否谈一下,在您管理国家大事的时候,最让您头痛、最让您难以入睡的问题是什么?在您担任总理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事情,可能现在还没有完成。您能否讲一下哪方面是否做得还不够?”这一提问的中心是“您作为中国的总理,最感头疼的问题是什么”,但是这位美国记者用了一个富有人情味的铺垫。当他用并不流利的中文讲出“您虽然同样地帅”这句话时,引起包括朱镕基在内的在场所有人的会心微笑。而他“略显疲劳”的话语使朱镕基作出了令人动容的回答:“我比1998年是不是显得疲倦,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作何评价。不过我想时间已经过去四年了,人总是要老的嘛。但是,这四年来,我始终丝毫不知疲倦地在进行我所担负的政府的工作。”然后,他谈到“最感头疼的农民的收入问题”,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
(2)情绪交流是无声的提问、无声的语言。为了便于与提问对象的交流,有时记者提问从侧面入手,迂回提问,讲究策略性。芭芭拉·沃尔斯特采访伊朗流亡国王巴列维时,问道:“有人说你是独裁者,你同意吗?现在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回答他们,你会怎么说?”这一提问就比直接问“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独裁者吗”更为策略,更容易使对方接受并愿意回答。又如,198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女记者刘振敏到北京十三陵水库采访植树造林活动。当时有记者问邓小平有何感想,遭到拒绝。刘振敏从侧面入手提问,获得成功。刘振敏问:“小平同志,1958年您不是来过吗?”邓小平回答说:“是呀,那是修十三陵水库。”刘振敏又问:“现在有什么变化?”邓小平回答:“现在满山都是树哇!”刘振敏接着说:“您说过植树要坚持20年。”邓小平回答:“是呀,植树要坚持20年,100年,1000年。年年都要搞,世世代代搞下去。”
(3)有的时候,记者并不直接提出问题,而是欲扬先抑,或者欲贬先褒。曾经有记者问英格丽·褒曼:“大家都高度赞扬你的新片,可是某某导演好像有不同的说法,你怎么看?”又如,“贝蒂先生,这部影片看来一定能获几项学会奖,你的表演也受到几乎所有评论家的高度赞扬,只是约翰·西蒙却说……”
(四)比喻对比,形象生动
在新闻发布会上,用比喻和对比方式提问,其优点在于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术语简单化,或使两个不同的事物建立起某种联系,让新闻发言人和媒体受众都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一旦比喻或对比不当,便会给新闻发言人抓住提问漏洞,直接或委婉地拒绝回答。
1998年,法国《世界报》记者以对比方式向朱镕基提问:“当中国在考虑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时候,正是韩国的大财团非常成功的时期,但是最近这些大财团纷纷出现了问题,有的还垮台了。他们失败的经历会不会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产生影响?特别是考虑到当前的金融危机,中国是否会放慢国有企业改革的速度?”这一提问的对比使用不当,没有考虑到两国的具体国情和相互关系,朱镕基先表示对韩国企业的经验不作评论,然后将话题转到亚洲金融危机不会影响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上。
同样是向朱镕基提问,1999年,香港凤凰卫视记者问道:“如果我在香港打个电话给美国总统克林顿,每分钟只要0.98港元,要是我打电话给您,每分钟就要9.8港元,是10倍的价钱。这次发现从北京打电话回香港,每分钟从原来的8.1元降到了5元。我们知道竞争可以降低通话费用,提高服务质量。请问总理,您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加快中国电信市场的竞争步伐?”这一对比提问明白易懂,朱镕基对此给出了“引进竞争、继续降价”的明确答复。
2000年,美国有线新闻网记者以比喻方式向朱镕基提问:“现在外国人不太理解的是,中国政府表明如果台湾无限期或者拒不同意同中国大陆就实现和平统一来恢复谈判的话,中国大陆方面就要对台湾动武。但是,很多人觉得中国大陆方面如果说要对台湾动武的话,可能就会促使很多台湾人希望能够实现同中国大陆的统一。他们觉得好像看不出这方面的逻辑。记者招待会现场这是不是就像有的人和他的夫人离婚后威胁她说,如果你不回来同我团聚,再同我重续前缘的话,我就把你杀掉。您觉得这中间有什么逻辑呢?”这一“离婚”的比喻运用不当,朱镕基以“你讲的这个例子很有趣,但是跟我的讲话风马牛不相及”拒绝回答。这说明比喻不当会招致提问的失败。
1996年,中央电视台记者黄虹在陕西省程安东省长的新闻发布会上提问:“中西部经济发展问题是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很多代表认为,中西部应该采取‘大合唱’的方式来求发展。请问程省长,陕西省在这场‘大合唱’中应唱什么‘旋律’?”一名香港记者赞许说:“这个‘合唱’和‘旋律’用得好,比喻贴切,问得巧妙,又正好迎合了新闻发言人想谈的(也是大家关心的)主题,令人耳目一新。”这是比喻使用得当的例子。
记者提出问题之后,主动权大部分在发言人那里,对方回答不回答,如何回答,都是问者无法控制的,况且发布会时间有限,如何抓住时机,问出高水平的问题,同时又保证对方给出满意的答案,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激烈的新闻市场竞争,西方记者往往新闻敏感性较强,提问的技巧也较高,他们在新闻发布会上显示的职业精神和提问艺术,值得中国记者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