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5300000024

第24章 电视民生新闻与人文社会环境(5)

第三,调查对象喜欢的电视节目相对集中在新闻节目,大多数观众(75.5%)将新闻节目作为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内容,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其他节目。说明观众对新闻节目还是情有独钟的。其次是电视剧(39.8%)、娱乐节目(34.8%)、综艺晚会(32.3%)、体育节目(25.8%)、科教节目(20.8%)等。

第四,近半数调查对象(46.3%)表示有时间就收看《都市一时间》,另有23%的调查对象基本上每天都看,两项相加比例达到了69.3%,说明观众对《都市一时间》的关注度较高,这也验证了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收视率较高的论点。

第五,《都市一时间》节目内容对观众具有较大的吸引力。74.3%的调查对象表示比较认真地收看《都市一时间》的节目。其中28.5%的调查对象从头至尾看完节目,45.8%的调查对象表示只看感兴趣的内容,只有24.3%的人表示随便看看。

第六,调查对象选择收看《都市一时间》的主要原因在于“了解本地发生的大事”,其次为“了解周围人的生活情况”、“获取生活实用信息”、“了解社会安全信息”。这充分说明了《都市一时间》节目内容具有接近性与实用性,基本上能够满足人们了解重大新闻事件、观测周围环境、了解生活实用信息及社会安全信息的需求。

第七,调查对象最喜欢的《都市一时间》子栏目是“百姓说话”,其次是“动态新闻”和“小李飞到”。这几个子栏目所报道的内容都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帮助百姓排忧解难的,充分鄣显出电视民生新闻“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

第八,调查对象对《都市一时间》的正面评价意见主要集中在“关心百姓疾苦,替百姓说话”和“报道百姓身边事,很亲切”。其次为“报道社会趣闻,很有趣”。由此看来,观众对《都市一时间》这类民生新闻的评价意见,符合栏目定位与价值取向所强调的“民生视角、本色表达”的传播理念,同时也说明民生新闻带给观众的平民化、社会化、生活化的节目内容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与赞许。

第九,调查对象对《都市一时间》的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广告太多”,其次是“报道表面现象、没有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这一方面说明《都市一时间》由于媒介生存竞争的影响,对于广告收益与新闻时效的追求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对于如何处理好经济收益与受众需求的关系以及新闻时效性与报道深度的关系,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值得电视民生新闻从业人员深思。还有少数观众(21.1%)认为《都市一时间》“过分关注生活琐事”、“太多血腥暴力场面”。这也是目前学界讨论民生新闻时批评较多的问题。

第十,大部分调查对象(76.8%)表示没有参与过《都市一时间》的节目互动。少数参与过节目互动的人,主要是以发短信(10%)和打电话(7%)的方式参与节目,只有极少数人为节目提供过新闻线索或进行过DV拍摄。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都市一时间》节目中的互动环节已经大量减少。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观众对这类节目的参与热情已不如刚开始时那样积极和踊跃,这对于电视民生新闻构建公共话语平台是一大考验。

第十一,关于《都市一时间》的批评报道,有36.3%的调查对象认为其对社会问题的批评报道数量刚好,31.3%的人认为批评报道太少了,只有极个别的人(2.8%)认为批评报道过多了。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希望在《都市一时间》节目中看到更多对社会问题的批评报道。这也基本上验证了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调查的结果,这次调查中的观众普遍认为新闻报道应增强“对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的批评、监督力度”。

第十二,有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对《都市一时间》批评报道的威慑力量持乐观态度。近半数调查对象(48.5%)观看《都市一时间》批评报道后的感受是“媒体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28%的调查对象认为只有媒体曝光问题才会得到解决,甚至有25%的人认为“媒体给不良行为曝光太好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调查对象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威慑力量持悲观态度,认为“社会问题太多了”,“就是媒体报道了问题也解决不了”。调查中也有某些调查对象提出疑问,为什么某些报料信息没有得到《都市一时间》的重视和反馈,《都市一时间》是否对所有发生在本地的社会问题、不正之风都能报道。这反映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尚存一定的难度,与观众的期望也有一定的距离。

第十三,调查对象认为遇到困难时最能帮助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是亲朋好友(59.5%)和新闻媒体(48%),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政府机构(21%)、单位(13.8%)和其他社会机构(8.3%)。结合上一题的结论可以看出,观众对新闻媒体的期望值的确比较高,希望《都市一时间》之类的媒体能帮助老百姓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类问题。这也是“百姓说话”、“小李飞到”等栏目受到观众欢迎的原因所在。

第十四,少部分调查对象(22.8%)经常同别人谈论《都市一时间》的节目内容,而大多数调查对象(74.3%)则很少谈论或从不谈论《都市一时间》的节目内容。这一结果也说明,电视民生新闻构建公共话语平台的客观效果与老百姓的期望值和关注度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第十五,调查对象对《都市一时间》的改进意见主要集中在:“多为百姓排忧解难”和“增加报道深度”上。观众对《都市一时间》的期望还在于:恪守“平民化、民本化”的价值取向与传播理念,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媒介功能。积极构建公共话语平台,为市民提供交流与说话的机会,使电视民生新闻成为公共舆论的集散地。这些期望与学界讨论中关于电视民生新闻的未来走向是基本相符的,反映出今后一段时期电视民生新闻创新与发展的基本方位。

(二)对《都市一时间》主体观众的特征描述

根据调查结果的频度统计,可以获得本次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资料。依据人口统计数据与调查对象对相关问题回答情况(如:选择了电视作为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电视新闻节目为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主要在18∶0020∶00时间段收看电视节目、以本市新闻为最喜欢的新闻报道范围、基本上每天都看或有时间就看《都市一时间》、从头至尾全部看完《都市一时间》、参与过《都市一时间》的节目互动、经常谈论《都市一时间》节目内容等选项)的交叉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对《都市一时间》的主体观众基本特征进行如下描述:

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略多于女性。但女性对《都市一时间》的忠诚度比男性要高,节目内容对女性的影响力也大于男性。

从年龄层次来看,44岁以下的中青年观众占大多数,其中又以2534岁为主体。显示出《都市一时间》观众群体的年轻化。

从职业分布来看,在列出的九类职业中,公司职员、企业员工、科教文卫工作者、个体经营者等职业类型的比例较高,均超过了10%。其中又以个体经营者、公司职员、企业员工对节目最为忠诚。

从文化程度来看,《都市一时间》观众群体的文化程度总体来说比较高。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比例占了一半(49.3%),其次是高中/中专/中技文化程度者(33%),而后者又是最为忠诚的观众群体。

从收入水平来看,《都市一时间》的观众群体主要是中低收入阶层,以月收入3000元以下者为主体,其中月收入10002000元者最多,占33.8%,这个收入水平的调查对象也是最为忠诚的观众群体。

综合而言,《都市一时间》的观众群体具有年轻化、知识化、平民化的整体特征,与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定位基本相符。

同类推荐
  •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本书对传统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历代名著中的名言警句,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俗语、谚语、谜语、绕口令,经久不衰的经典对联,历久弥新的各种典故等等进行了整理汇编。把这些形象鲜活、言简意赅、历经千年沉淀却盛传不衰的语言文字,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现于读者面前。无论是先哲的至理名言,还是才子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智者的真知灼见,还是平民的家长里短,都让人受益匪浅。它们或音韵优美,或意味深长,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深刻,使人在文化享受中提高文化修养。
  •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公民学的发展史本质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公民学是对公民生活的总结、提炼和概括,是对公民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理想表述和美好设想,起着传承思想、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
  • 春苑论史

    春苑论史

    本书收集了作者散布在杂志、论文集里的文章。内容涉及中国现代史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人物及著名的历史运动等方面。
  •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盛行、凡事都强调实用的社会里,学术研究也深受其苦、深受其害。有没有直接用途?能否直接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成为许多人判断一项学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惟一标准。因此,研究美国黑人教育史给人们带来的疑惑和惊讶可想而知,此书在申请立项资助时几经磨难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幸亏最终有人慧眼识珠,我们才能读到这本倾注了作者近五年心血的力作。
  •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本书以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带来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的变革为背景,以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介绍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实施的内容、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等内容来探索当下中国的权利救济机制无法适应多数普通群众的低成本权利救济需求,以及基层政府建立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面临的一些问题,如队伍建设问题、提供权利救济服务的权限来源问题、具体机制建设等诸多问题。
热门推荐
  • 命运交响曲樱花之恋

    命运交响曲樱花之恋

    由于本文无法逆转,还请大家见谅(本文更新慢,不喜勿喷)为寻找儿时的梦想,她考上了圣樱学院。冷酷傲娇校草,彼此喜欢上了拥有倾城容貌的天真伶晞。情敌不断,她将如何应付?“乖,过来。”某男恬不知耻。‘哼,我不!甜心生气了,后果很严重!”伶晞呲牙说。“唔......”脸颊一阵发烫,就一个吻,说好的架子呢?抠门,你这校草太傲娇。
  •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本书从韩剧的历史、文化、产业、编剧、表导演、造型、音乐等诸多方面,全面系统地对韩剧的发生、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细致的剖析。不仅关注韩剧本身的价值,也深入探讨了韩剧背后的社会成因。
  • 女性疾病

    女性疾病

    本书就女性常见病、孕产妇期间女性易患疾病、月经期女性疾病、乳腺病症、以及更年期女性常见症状等内容进行分析,并针对患者提出的具体问题,提供治疗建议和康复方案。
  • BOSS来袭:追猎萌二小甜妻

    BOSS来袭:追猎萌二小甜妻

    夜里误闯进门的男人,居然给了自己一份超级棒的工作甄莉觉得自己好幸运什么?外加理想型帅哥一枚?甄莉觉得自己这辈子的运气都用到这里了可是……唯一不开森的是,那个神秘的BOSS为什么总找自己的茬?
  • 处世的艺术

    处世的艺术

    本书作者巴尔塔莎·格拉西安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深邃判断力的西班牙耶稣会教士。其经典之作《智慧书》以300则简洁的格言警句征服读者,该书是作者作品中被译次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著作,且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对历史上一些著名哲学家如叔本华、尼采、拉罗什福科等产生过重要影响。它以简洁精辟的语言,与读者探讨如何以一种智慧的方式生存于世。国王读过《处世的艺术》之后评价说:“《处世的艺术》犹如一块精致的宝石,我可以告诉你,里面包含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国王称,《处世的艺术》是精品中的精品,是他的必备读物。为了方便读者,我们将作者的这两部经典合成一本,称为《处世的艺术》。
  • 她和孤独

    她和孤独

    一部简单的短篇小说。悲伤,逃避,孤独。是每一个人。
  • 惊魂罗布泊

    惊魂罗布泊

    著名科学家彭加木的失踪,引起了轩然大波,国家的几次大搜索未果后,更是让诸多探险队产生了兴趣。我们就是其中一支,但自从进入了这片死亡区域后,却是怪事连连,最后陷入了一座古城的秘密之中,书中的故事既是从进入罗布泊开始,将整个过程讲述了下来..
  • 上海外来工

    上海外来工

    一群心怀远大抱负来上海打拚的人,在这座超级大城市的金钱、权力、美女等诱惑下有人迷失了方向,放弃了最初的理想追求、甚至抛弃了做人的道德底线,而有人初衷不改,依旧坚守着梦想及做人的原则。
  • 大清一品

    大清一品

    窦光鼐在清朝的政坛沉浮,让您从一个高官的角度高屋建瓴地了解政坛,读懂政坛;让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两百年前清朝社会的波云诡谲,带您走人一个更真实更透彻的清朝官场世界。
  • 娇妻医兽不医人

    娇妻医兽不医人

    慕夏后来才知道,和莫澈第一次的邂逅,都在他的设计之中。满城传闻,都是关于莫总对慕夏的百般宠溺。“莫澈,我诅咒你断子绝孙!”“你想流产?”……真相揭晓,她决然离去。临走前。他将她抵在角落:“慕夏,再被我看见你,下场只有一个!”再次回归,她名气大起。她所开的医院人潮拥挤,慕夏抬头,看向下一个客人。“我不太舒服。”“莫先生,我是宠物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