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500000029

第29章 论周贻白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2)

二、彰显“小人物”的民族大义与个人情感

在以往女性为主角的戏剧中,往往着眼于刻画主要角色的智勇胆识,而次要角色,如《梁祝》中的银心,《牡丹亭》中的春香、《锁麟囊》中的梅香以及大量的丫鬟仆妇甚至“女二号”,或天真未凿,或插科打诨,或完全是道德典范的传声筒,大多是为了烘托主角而存在的,没有独立的思想意识。而在周贻白的剧作中,那些配角女性也自有心怀天下的胸襟:《花木兰》中的村女,只是一个当垆卖酒的小姑娘,她暗恋着女扮男装的花木兰,每天翘首盼望“花大爷”能到她的酒馆来,但是她却能真诚地说出“如果让那些野兽似的东西长久的占据着我们的地方,总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希望你们打胜仗,打了胜仗你就好回家了。”她在守城期间去城门劳军,大义凛然地说“就算把我射死,为国捐躯,也不是没有面子的事!”《北地王》中李氏的侍女,在马邈投降之时,对李氏说:“老爷有许多兵马,应该和他打仗,不能够就这样地随随便便投降,假使全国的人都照他这样,怎么办呢?”这样深明大义的话,通过一个侍女之口说出来,难怪李氏感慨地说:“你是一个丫头,也知道应该打仗,不能随便投降,你的老爷可以说是连你都不如了!”周贻白在话剧《李香君》剧本自序中说:“戏剧之表演故事,皆择其可传者而传,若谓忠义只存于男子,气节不属于娼寮,则未免太头巾气了。”可见,作者认为忠义气节是不分阶层、不分性别的,他尊重一切有正义、有良心的民众,无论是娼妓侍女还是贩夫走卒。

在烽火连天的年代,总需要一些人为了国家抛家舍业,也总有一些人无暇顾及自己的性别、个人的情感去奔赴大义。“强虏未灭,何以家为?”所以李香君反复叮咛侯方域:“这不是什么情义的问题,我只希望你能够保持气节,不做贰臣!”“你不必管我安全不安全,但愿你不要为了留恋我,把国家的大事忘记了。”崔氏在亡国之时坚定地与北地王同死:“殿下不愿投降受辱,难道臣妾可以偷生忍耻?……尽忠尽节,虽然不同,总而言之,是不愿投降!”对这些为了民族大义不惜献出生命和爱情的女性进行讴歌,是国难当头之时有良知的艺术家所必须承载的宣传导向。

然而,周贻白并没有因为要宣传“女强人”的形象,而忽视对情感的刻画。《李香君》中王将军代阮大铖送礼物一场,原本李贞丽只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在旁边站着,当偶然听到侯方域说“和吴次尾陈定生他们去说”,她赶忙“走近”,插了一句:“怎么?这件事和定生有关系吗?”在听到陈定生是攻击阮大铖最厉害的人之一时,她又忍不住替陈定生辩护:“为什么只攻击他(阮大铖),不攻击别人?”这种对爱人特有的关注和维护,被作者用简单的舞台提示和一两句台词传神地勾勒出来,读来令人若见一痴情女子的百转柔肠;《花木兰》第二幕,村女一上场就催促母亲:“妈!快一点儿,他们就要来了!”“他们”指的是军队的士兵,然而在王奎、李胜等人走来的时候,村女“仍偷偷地向左方大路上望着”。在张明唱着小曲来到酒馆之后,村女忍不住问了一句:“张大爷,就是您一个人来吗?”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而当女扮男装的花木兰来到酒馆时,村女“带笑迎上”,这一系列的舞台提示生动地表现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等候心上人的神情意态,让人感觉烽烟遍地之中也有情爱滋生的温馨。

类似细节的穿插,既足以说明战争也泯灭不了出于人性本身的两情相悦,让观众于“烽火连三月”的战争场景中感到一丝从容和温馨,又不流于缠绵旖旎浓情蜜意,使人有“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叹息。在艺术创作中,能够将战争与爱情、民族大义与个人情感处理得如此恰到好处,既不失雅,又不失正,浓淡合宜,是难能可贵的。

三、反传统的结局

周贻白历史剧在严谨的史料搜罗基础上,为剧中女性角色设置了“反传统”的结局。

在孔尚任的《桃花扇》中,李香君和侯方域相见,被道士张瑶星大喝一声:“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二人幡然悟道,各自拜师修真而去。另有清代流传小说本《桃花扇》以侯方域、李香君归隐山林生儿育女、寿终正寝为终结。而周贻白在李香君“后依卞玉京而终”的史料基础上,经过对侯方域诗词、书信等资料的分析论证,设置了李香君在得知侯方域参加清廷的科举考试后激愤至极、吐血身亡的结局。周贻白在《李香君·自序》中根据侯方域年谱和侯方域文集所载资料,论证了侯方域确曾出山应试的史实。李香君之死则是作者在此基础上据香君性情以及创作意图需要添加的,并无确切史料记载。如果说,香君在面对强权逼婚时不惜以头触柱血浸桃花扇,是为了捍卫完美的爱情,那么最后的死亡则是为了捍卫不做贰臣的信念,随着鲜血吐出的,不仅是她的生命,也有她对侯方域这样软骨头男人的绝望和对故国的哀悼。这样的结局蕴涵了作者深切的家国兴亡之痛。

貂蝉在三国故事的传说中,一说最终嫁与吕布为妾(《三国演义》);一说本来为吕布之妻,连环计后与吕布团圆(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一说死于关羽之手(昆剧《斩貂》、京剧《关公月下斩貂蝉》),总之,总是一个弱女子以顺从的姿态被嫁或被杀的结局。而周贻白剧中的貂蝉却在连环计成功、吕布得意地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嫁我了”之后,轻蔑地反问吕布:“别的方面,你都可以算是胜利,可是你对于我,却不能这么说!你知道我一定会嫁给你吗?”然后大笑而逝。貂蝉结局的改写充分体现出作者赋予女性精神自由的意识,即使社会和法则设置下不可逾越的层层牢笼和禁锢,刚烈的女子依然能够对生命做自由的抉择:是屈辱的生存,还是壮烈的死亡。

花木兰这个角色,在传唱中有多种结局:从最初的木兰功成身退,顺利回到故乡,“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南北朝民歌《木兰辞》),到父母做主嫁与王郎(明徐渭《四声猿》),后来又有木兰不肯接受入宫为妃的命运自杀身亡(明朱国桢《涌幢小品》)、木兰以皇帝义女的身份被奸臣陷害,为表忠心自杀剖心(清小说《木兰奇女传》)等各种说法。1939年由欧阳予倩编剧、卜万苍导演的电影《木兰从军》中,木兰凯旋,以“自由恋爱”的形式嫁给了战友刘元度……周贻白在《花木兰》一剧中,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占城国造反,狼烟又起,隋炀帝派木兰挂帅征讨,木兰临行前与战友相约:“这一次出征,我们既然不再打算回来,将来到了阵前,那就只有前进,没有后退了。”此剧创作于1941年,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周贻白以“远远地很多男女唱着‘前进!前进!’的歌曲,战鼓如雷地响着”为舞台演出结尾。这充满激情的结尾方式赋予整部剧作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昂扬之气,歌颂了为抗敌御辱前仆后继的中华儿女,鼓舞民众向着胜利的方向勇敢前进,体现出作者为抗战而呼号、为家国而呐喊的济世情怀。

综上所述,周贻白的历史剧作大致塑造了三种女性形象:一是女将军,如花木兰、秦良玉、梁红玉等。这些女性的共同特征就是有勇有谋,能够征战疆场,以武力与男性争锋;二是身体柔弱却有一腔报国热血的女性,如李香君、貂蝉、马邈之妻李氏和刘谌之妻崔氏,她们无法上马征战,在和平时期,她们只是男人的附庸品甚至玩物,但在国家岌岌可危之时,她们却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劝勉、鼓励自己身边的男性,甚至用生命向正义献祭;三是村姑、妓女、丫鬟等小人物,如《李香君》中的卞玉京、郑妥娘、李贞丽,《花木兰》中的村女村妪、《北地王》中的丫鬟等等,虽然她们没有李香君等的胆识,也没有花木兰等的神勇,在剧中也没有光彩照人的情节表现,但她们却对社会、对人生有独立的思考和朴实的信仰,她们代表的是普通民众的力量。这三种形象聚集起来,便是各个阶层、各行各业女性群体的志趣胸襟和民族气节。

我国民间向来流传着大量的“女性救国”故事,这些故事古往今来反复传唱,其原因无非两种:一是它的传奇性,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以“三从四德”为衡量标准的女性一旦走出大门,走到庙堂,甚至走向战场,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津津乐道;二是文人“借彼异迹,吐我奇气”的书写心态,对于他们来说,有才华的女性幽闭于深闺恰如有才能之士不能见容于庙堂,对女性才华的书写渲染恰恰隐喻自身的怀才不遇。而在传播和接受环节,老百姓之所以对这类故事喜闻乐见,则是因为“女性救国”故事彰显出“边缘人物”的力量,寄托了群众对高居庙堂却尸位素餐的当权者的失望和鞭挞。周贻白曾经谈到自己的话剧创作观念:“则其所演之故事,不过为剧作者借作发挥之题目而已。其间或讽劝,或箴规,或纠斥,或指示,必当有其中心所欲言者。若徒为观众娱目赏心而作,又何必费如许笔墨,而记此无足惊奇之故事乎?”可见,作者创作这些女性形象是别有寄托的,是借这些群众耳熟能详的女性,来鞭挞持投降主义的卖国者,讽刺持不抵抗政策的懦弱者,歌颂以各种形式参与救亡运动的爱国者,激励全体民众,不分阶层,不分性别,“莫忘了我们的使命,莫冷了我们的热忱”、“驱丑类,扫妖氛”,做“国家的干城”。

周贻白的历史剧作,有的被拍成电影,得以永久保留;有的则如同一条条潺潺小溪,汇入了抗战宣传的滚滚洪流中,湮灭不见。但是,我们知道,正是这一条条的溪流,才聚集成中华民族信念与艺术的浩浩长河。也许,一部话剧在演出之后就再也无迹可考,也许,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已然无从清晰地分辨出一部作品最初的参与者和创作者,但是,那些历久弥新的剧中人物,在不断地传唱和嬗变中,积淀成为我们的文化滋养。前人已逝,而艺术的精神永不泯灭,是后来者永恒的财富。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100024)

同类推荐
  •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剧本乃一剧之本。本书论述了有关广播影视剧创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内篇、外篇。内篇从激发创作想象力角度探讨剧本创作;外篇通过具体的剧本范例完成实战操作,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写作现场。本书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剧和专题片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别拿电影说事儿

    别拿电影说事儿

    《别拿电影说事儿》选取了这些年我写的一些影评。尽管它们只占观影总数的五分之一都不到,但仍旧能代表我的观影轨迹。经典的电影值得收藏,浪漫的爱情电影让人落泪,无意间偶得的电影令人惊喜,还有代表台湾的城市电影和代表香港的警匪电影。我们热爱电影,更尊重像伍迪·艾伦和彭浩翔这样的天才电影人。我一直认为,对电影的好感来自非常私人的个人感受,源于一种生活的积累、审美的习惯和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你可能无法完全爱上我的电影院,但望你能重新审视电影,重新爱上电影这门艺术。别忘了,电影是我们每个人的异想世界。
  •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是一部全面阐述美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的著作,其显著特色在于将权威的美国电影理念与生动的好莱坞电影创作结合在一起,将清晰的美国电影历史与鲜明的电影艺术家个性结合在一起。将主流的商业电影表现与多元的美国社会文化及哲学美学背景结合在一起,打通专业性与大众性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中汲取美国电影的文化素养。
  •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这一课程在各门专业设计学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将来的专业学习。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各专业的交流、发展变化越来越快,这也给基础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然,也是触动基础教学进步的机遇和动力。本文就是编者对国内几所院校设计造型基础的一个比较及编者多年来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千里之行

    千里之行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娶她是他年少时的梦想,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她是杀父仇人的女儿,再次华丽回归,他的目的只有复仇。她在五岁时一直喜欢跟在一个大哥哥的身后,然而有一天这个大哥哥不见了,她变得像一个刺猬,骄纵蛮横,目中无人,可以说是上流社会出了名的恶女,只是因为怕抛弃。再见时,惊艳,她的眼里只有他,几年后,蓦然回首,却已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琦琦又开始开新坑了,希望大家踊跃跳坑,书名原本是:何事秋风悲画扇,后来想了想还是叫千里之行吧。
  • 流年不与卿相知

    流年不与卿相知

    苏卿,一个迷一般的女人,认识她的人都觉得她是才女,仰慕她的人只觉得她是女神,熟知她的人都觉的她不是人。网络上她是金牌写手,却一直低调从事,神一般的存在。生活中,一直是高冷女神,是传说中打得过流氓斗得过小三,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仿佛就没有什么事她不会的。
  • 夜幕王子驾到

    夜幕王子驾到

    衣柜里爬出来的鬼?按理说鬼不都挺可怕的吗,这只帅的逆天又无比傲娇的是要闹哪样,什么?契约!那是什么东西啊,唉唉唉,本小姐警告你别太得寸进尺哦,竟然说要改造我,笑话!可是可是,怎么不知不觉自己就变了呢,一件一件的事让人猝不及防,这一切只是一个设好的局吗,但是,我好像看上你了呢
  • 创新管理: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创新管理: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本书基于战略-流程-资源-制度(文化)的分析框架,系统地介绍了创新的内涵、特征及对提升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创新管理的层次、模式、全球最佳创新公司的运作案例等。
  • 野菊花

    野菊花

    野菊花,经风雨,傲霜冻,鲜艳美丽,芳香迷人;花中强者,品质高洁,多好的野菊花!它是浓缩作者七十余年生活历程的真实写照,又是他们夫妻神圣而纯洁爱情的象征。作者以野菊花作书名,含义深刻。
  • 修仙高手在都市

    修仙高手在都市

    修仙高手渡劫失败,灵魂降临地球,成为了一位校花的废材未婚夫。校花未婚妻要逼他退婚,伪善贪财的姑伯争夺家产,一个个冷漠心狠的杀手要害他性命……爷爷的病要治,美女医生的病要治……傲娇的世家千金要跟他学武术,冷艳的警花也要学……这些问题在修仙高手林牧面前都不是问题!
  • 万能命盘之青蛇重生

    万能命盘之青蛇重生

    一道惊雷把他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他穿越成了蛇妖小萝莉,原来就是新白娘子传里的小青,一个男生的灵魂,一个多情女蛇妖的身体,他得到了盘古之心所变的万能命盘为金手指,他又被种上了一身烂桃花,他在逆天的路上桃花运连连不断,他遇到了法海,张玉堂,许仙,又遇到了白素贞,天啊,大家都不要抢着爱我……
  • 复仇天使的恋爱之翼

    复仇天使的恋爱之翼

    她们本应该生活在幸福美好的家庭中,可因为一次阴谋?诡计?意外?让她们失去了一切……10年后,复仇天使归来……
  • 幻想年少轻狂

    幻想年少轻狂

    那一年的年少轻狂,那一抹回忆,究竟是无法割舍,还是根本忘不掉
  • 妾有心机,腹黑王爷药别停

    妾有心机,腹黑王爷药别停

    “王爷,妾身可没那么小心眼,我们那儿的人常说‘拳头多大,心就有多大,”某女眨巴着乌黑的杏仁眼,把拳头伸到某男面前,撅起红唇:“呶,您看,妾身的拳头可不小,我说了我不会报仇,呵呵,我大人不记小人过嘛!”田韵身着破布烂衫,脸都没洗干净,一身乞丐装,唯独那眼睛却是闪着灵光,喉咙里干干的挤出一丝谄媚的笑,鸡皮疙瘩‘扑嗍嗍’掉了一地。“那、你看看我的心有多大?”某腹黑男眯起眼睛,欺近身,细长的桃花眼盯着女子,伸出拳头,某女霎时脸色变黑,尴尬一笑,小粉拳慢慢缩回了袖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