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7100000101

第101章 春蚕(选场)/夏衍(2)

看见多多和女人们胡闹,就把脸色一沉,对多多:

(字幕)“阿多!空手看野景么?阿四在后面收拾蚕房,快去帮他。”

老通宝用火红的眼睛盯住阿多,看他进屋子去了。

老通宝掮着蚕台从家里出来,将蚕台放在溪边。

老通宝由溪边回来站在廊下,望着屋里挂在竹竿上的三张蚕种。

(特写)三张蚕种:一张改良种,两张余杭种。

在廊下糊“蚕箪”的四大娘。一张鹅黄的桑皮纸,糊得很平贴;然后又照品字式糊三张小小的花纸——中央一张是“聚宝盆”,另外两张是手执尖角旗的骑马的“蚕花太子”。

蚕箪的特写。

老通宝走近四大娘身边,气喘喘地:

(字幕)“四大娘!你爸爸作中人借来的三十块钱,只买了二十担叶,将来吃完了,又怎么办?”

四大娘将糊好了的蚕箪晒在太阳里,生气似的:

(字幕)“现在就着急买叶,象去年一般的多下来又怎么办?”

(特写)老通宝听到“去年”两字,把脸一板:

(字幕)“什么话?你倒先发利市!自家地上不到二十担叶,能养三张纸的蚕吗?”

四大娘气愤愤地站起来,满脸反抗的神气。

(字幕)“噢,总是你的不错!我只晓得有米烧饭,没米饿肚!”

老通宝气紫了面孔,要发话,又忍住。(淡出)

(字幕)几天之后。

(淡入,特写)旧式历本。老通宝手指指在“三月二十六日”这一天上;下面,两个木刻的黑地白字:“谷雨”。

(退后至中景)戴着老花眼镜的老通宝;在洋灯下做针线的四大娘;阿四正拿了蚕纸在灯光下看。

(特写)黑芝麻似的细蚕子,没有一点孵化的征兆。

多多望着蚕纸。四大娘放下针线,对阿四说:

(字幕)“六宝家快要窝种了。他们看的是洋种。”

多多站起身来,随口道:

(字幕)“今天荷花说,她家昨天已经窝了。”

(特写)老通宝听见荷花两个字,就把眼睛一睁,合拢历本,指着多多骂道:

(字幕)“那女人是晦气星,谁惹了她就得败家,下次再和她开口,我就告你忤逆。”

四大娘禁不住笑了出来;多多满不在乎地跟着笑。(淡出)

(字幕)瞧!他们怀抱了十分希望和恐惧,来准备春蚕的决战!

(淡入)六宝家正在稻草做的“切叶板”上细细地切叶。

阿土家正在向“蚕花太子”焚香祷告。

荷花家。根生将叶理成一叠;荷花踮起脚尖将蚕箄放到蚕台上去。

老通宝家。四大娘将蚕纸用“肚兜”包好,缚在贴身小衫上。

(溶入)老通宝左手拿了一个大蒜头,将右手的一些烂泥涂上。

(特写)涂了泥的大蒜头。

(镜头退至中景)老通宝的手索索地抖着。虔敬的表情。

(全景)老通宝手拿涂泥大蒜头,手索索抖着,虔诚的走到蚕房的墙脚边,放下;嘴唇象默祷一般地动着。

老通宝家灶房

(字幕)在期待和紧张中过了三天。

四大娘心神不定地正在烧饭,时时看着饭锅上有没有热气冲出来;老通宝拿出预先买了的香烛,点起来,恭敬地放在灶君神位前面;阿四从外面采了一把野花回来;小宝帮着将灯草剪成细末。

(特写)小宝将灯草末和揉碎了的野花混在一起。

只有多多站在旁边张着嘴笑。

(特写)饭锅上水蒸气直喷!

四大娘立刻跳起来,把“蚕花”和鹅毛插在发髻上,往蚕房去。老通宝从柱上拿下秤杆,跟在后面。

老通宝家内连蚕房

(溶入)老通宝拿着秤杆;阿四拿了野花片和灯芯末;四大娘揭开了“蚕纸”,从阿四手里拿过野花和灯芯末,撒在上面,又接过老通宝手里的秤杆,将蚕纸挽在秤杆上,于是拔下发髻上的鹅毛,在蚕纸上轻轻的拂。

(特写)鹅毛将花片、灯芯、“乌娘”一起拂到蚕箪里,又轻轻地将这些拂成小小的一堆。

喂叶,将拂好的一箪放在蚕台上,又拂第二张。

(字幕)这是一种千百年来相传的仪式!今后一个月,他们便要整日整夜地和恶劣的天气以及不可预测的运命进行搏斗。

(特写)蚕箪上的乌娘,正在蠕动。

(中景)老通宝和四大娘放心地透了口气;阿四将理好的叶子交给四大娘;老通宝悄悄走到墙边,将那“预兆命运”的大蒜头拿起来看。

(特写)大蒜头上只有两三茎叶。

(特写)他的脸色立刻变了!

(选自《五四以来电影剧本选集》(上),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出版)

作品导读

在中国现当代剧作家中,夏衍对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有着与众不同的热情。《祝福》、《林家铺子》、《憩园》、《二月》等小说,都是经由他之手而呈现于大银幕。至于何种作品适宜于改编,夏衍有自己的一套见解:“要有好的思想内容,作品对广大观众有教育意义,这是先决条件”;“要有比较完整紧凑的情节,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即有矛盾、有斗争、有结局”;“要有几个(至少一个)性格鲜明、有个性特征的人物”。他认为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好的内容,剧本就没有灵魂;如果仅有情节而缺乏性格鲜明的人物,“那么片子拍出来,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部所谓‘情节戏’,不仅容易概念化,而且不能感人”。(夏衍《改编问题答客问》)

基于这种一以贯之的理念,茅盾的小说《春蚕》刚发表不久,便引起了夏衍改编的兴趣。原著通过老通宝一家养蚕破产、丰收成灾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内外交困中农村日渐凋敝的严峻局面,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夏衍的改编既做到了忠实于原作,同时又按照电影艺术表现上的特殊要求,恰到好处地作了必要的改动和发挥。例如剧本开头的“序曲”,用一组画面和统计数字,点出了当时丝绸工业出现危机的原因和现状,预示了老通宝家的悲剧故事难以避免。而为了突出老通宝固执、迷信的性格,剧本反复运用他以大蒜头占卜吉凶的典型细节,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为了与原著沉郁的风格相一致,夏衍还尝试使用了“非戏剧化”的手段,淡化情节线索,以近似纪录片的写实手法,表现了蚕农修蚕台、糊蚕单、窝种、育蚕花等劳动过程。在忠实于生活和原著的准则下,整部影片处理得朴实无华、真切感人。

1933年,明星影业公司将夏衍改编的《春蚕》拍成影片,由程步高担任导演。这是新文学作品首次登上大银幕,尽管在票房上不算成功,但引起当时文艺界的普遍重视,被赞许为“制作者大胆的、进取的一种尝试”、“在电影界里,这样的题材根本不曾有过”。同在上海的鲁迅也以《春蚕》为例,表扬国产电影终于在洋片的垄断中“挣扎起来”,取得了可喜的进步。(鲁迅《电影的教训》)

而1933年也是左翼电影走向繁盛的一年,《铁板红泪录》(阳翰笙编剧)、《女性的呐喊》(沈西苓编导)、《压迫》(洪深编剧)、《香草美人》(马文源改编)、《三个摩登女性》(田汉编剧)、《都会的早晨》(蔡楚生编导)和夏衍编剧的《狂流》、《上海二十四小时》、《脂粉市场》、《前程》等剧本,都在这一年摄制完成。这些影片大多直面社会,在内容上“尽量利用大众的真生活”,形式上则强调“多动作,少对白”,镜头语言简洁明快,使之前被商业电影左右的影坛,一时充盈着真实而新鲜的时代气息。在新文化人的参与之下,电影终于和小说、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承担起了“救世”和“启蒙”的社会功能。

拓展阅读

程季华主编:《夏衍电影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夏衍:《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2005年。

(颜浩)

同类推荐
  •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上世纪80年代,有识之士提出了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观问题,并力图贯通曾被政治意识形态“阻隔”的现代与当代文学的历史。“整体观”或者“20世纪文学”的构想是带革命性的,它使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掀开了新的一页。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发现,在获得了一种宏观学术视野的同时,或者在被输入了一个新思维框架的同时,我们并没有真正获得如何“贯通”和将整体观“具体化”的途径,整体观也还没有真正渗透进文学史的骨骼和血脉之中。因为我们需要追问:究竟在哪些重大问题上,现、当代文学原本就是贯通着的?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来说,这就形成了一个有待于不断发现的学术空间。
  • 漂

    该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自2002年至2012年这十年中创作的现代诗歌、格律诗词、诗体小说等文学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爱情、历史的思考。
  •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是一种相对尴尬的存在,它缺少了古典诗歌精致的格律美,不再被人们从蒙童时代便熟纳于心,随时引用,成就一种出口成章的悠然。现当代诗歌的自由体,使人怀疑诗歌到底是否还是诗歌,或者仅是一种占据着这个名词的新的物种。然而,走过这沧桑的百年,穿越那参差不齐的诗行,我们不禁为那些幽深的情感和思虑所打动,它们脱去了格律的桎梏,却依然营造着诗意的氛围,展示着诗人们超越现实的情怀。
  • 禅定荒野

    禅定荒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题涉及荒野对人们的意义,以及人类回归荒野的可能性。源于诗人的敏感,斯奈德对“自然”“野性”“荒野”等的不同概念进行了语源、语义上的考察,他深入美国的荒野,对当地与自然相和谐的土著文化进行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并结合自己早期的伐木工作及禅宗学习经历探讨了现代社会如何从文化上接纳荒野的问题。
  •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霸道少爷恋上拽丫头

    霸道少爷恋上拽丫头

    一个从小学习武术的贵族千金,和一个同样从小学习武术的少爷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
  • 遗憾的聆听

    遗憾的聆听

    杨燕迪音乐文丛《遗憾的聆听》一辑,主要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来针对当下音乐生活现况的评论,大都可谓“应景”或“应时”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观看现场演出之后的有感而发以及相关演出的节目单说明。杨燕迪教授在写作时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就事论事”,而且牵涉更宽、更远的议题和关怀。关于音乐评论,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评论家面对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和音乐现象,不但要以内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乐本身,同时也应该让音乐与更广泛的人文性议题发生尽可能丰富的关联。
  • 娘子不傻

    娘子不傻

    嫁人却嫁了断袖相公?很好,不用一起滚床单。自家老公不仅跟各种版本型号小受一起搞断袖,还指使小妾让她难堪,看她怎样与他们斗智斗勇!可是,相公明明爱男不爱女,怎么扑到她身上来了?
  • 巫术大主

    巫术大主

    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存在着一种掌握着神秘而强大力量的生灵,他们被称为‘巫师’。一个落魄巫师家族的嫡子为了唯一的信仰在学院里争斗和学习从而正式走上巫师之路。在混乱虚无之中,追寻着生的渴望,强大而暴虐的力量开始蔓延,来自最初的怒吼即将浮现。
  • EXO之平凡的我遇见不凡的你们

    EXO之平凡的我遇见不凡的你们

    是在讲说一个平凡的女孩和自己的闺蜜们遇见一群不凡的明星,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敬请期待。
  • 首席一隅终生

    首席一隅终生

    婚前,她不可思议的望着他:“你,你要娶我?”他点头,“可是我不找二婚的男人。”闻声,顾子隅从容的勾了勾唇:“二婚的男人有什么不好?他比一婚的男人要成熟,要稳重,最重要的是他在某些方面比一婚男人更有经验。”况且他又不是二婚。话落,苏素刷的一下红了耳朵。婚后,苏素依偎在顾子隅怀中,问道:“当初若是我执意不嫁给你,你会怎么做?”他将下巴抵在她的头上,熠黑的眸底闪过丝阴霾:“那就抢过来。”她笑:“你怎么这么霸道?”他吻吻她的头顶,笑而不语,事实上,他也确实这么做了。Ps:这是一则霸道总裁威逼利诱,迫使良家少女投怀送抱的宠溺文。【你我终年不遇,一隅终生。】
  • 神武武神

    神武武神

    不做武神,不去吞噬星空,天道亦不是我之求,只是反穿之作!喜欢本书的加群(一)83261422书的新名《神武武神》在遥远神武大陆上,林柳和何风是一代大师胡彦的关门弟子,与其说是弟子不如说是胡彦的两个棋子,是为其所创的功法的两个活人药引。而何以在发现了其师的阴谋后为了救青梅竹马的师妹而双双身死,但是意外也由此而出......醒来时的何风是个刚出生的婴孩。
  • 星空迷失谁的童话

    星空迷失谁的童话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十个字,四个人的名字,一生缘孽不曾弃说好的一辈子,我们只是在街头兜兜转转,终究青春的路上迷失了方向,疼过了,痛过了,对不起,我麻木了……爱在落雨时,伤在落雨时,痛在落雨时……繁华落尽,谁又许我一场不会碎的童话
  • 春暖香浓

    春暖香浓

    陆明玉重生了。最初她嫁的是楚国公世子,重生后,她直接嫁给了楚国公。至于两个相公的差别,陆明玉:更高更帅、更甜更强……
  • 穿越千年之缘在北魏

    穿越千年之缘在北魏

    为她改革,为她大赦天下,为她改变本族习俗,这是孝文帝的作为。他说:“朕自五岁登基,太皇太后听政十年,朕已感乏味,朝庭也好,后宫也罢,亦是孤寂。如今只想等一个真正情之所终之人携手共拥天下。如今那人已找到,但她是否知道朕也无从知晓。”他对她说:“若有一日,我喜欢的人不见了,我就是把整个江山翻过来,上穷碧落下黄泉,也要把她找出来。”“那她消失了怎么办?”她一脸好奇地问。“无妨,我会陪她一起消失。”久别重逢,他抱紧她说:“江山太重,我担负不起,我能担负起的就只有一个你而已。当初的誓言可还算数?你可还要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