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5400000006

第6章 译制的基本理念(5)

如果把电视阶段论扩展到影视的大范畴,那么,我国影视的发展大致也可以分为“宣传品”、“作品”和“产品”这样三个阶段,其特征与电视的各个阶段基本吻合。而译制片的发展恰好也符合这一历史演化的阶段性。比如,我们可以把译制的早期(1949~1978年)视为“宣传品”阶段,把译制的辉煌期(1978~20世纪90年代中)视为“作品”阶段,把译制的多元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视为“产品”阶段。译制片的特点基本符合影视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正是各个时期的社会语境的反映。“宣传品”的主要属性是服从政治需要,“作品”讲究艺术审美和个性,而“产品”则是市场化、产业化的东西。

比如说,在“宣传品”阶段,译制片几乎完全是国家的行为。译制片的出现伴随新中国的诞生而诞生。新社会,新气象,百业待兴,人们充满了对党的信任和建设美好家园的激情。译制片是国家的文化事业,一切费用均由国家承担,当然内容、方式等也由国家说了算。从事译制工作是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宣传任务,来不得半点马虎。于是译制片以配音的方式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而且译制工作者投入了满腔的创作热情,大批内容健康、艺术性也很好的作品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译制片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人们从译制片中获得的远不只是消遣。经典的台词成为社会的流行语,音乐成为流行乐,有些歌曲和台词至今被许多译制爱好者津津乐道。

那时的人们只知道译制片好,但却没有人关心外国电影的精品,人们也不关心为何要配音,为何要那样配音,人们可能更不知道大家看的译制片其实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因为原则上首先服从政治的需要。

到了20世纪80年代,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社会的主旋律,译制片是开放的窗口,大批外国的优秀作品蜂拥而至,译制片成了人们真正意义的了解世界的窗口。看译制片是社会时尚,因为它不仅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而且也带来了美的享受,因此,这个时期的译制作品有许多都是经典,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比如《追捕》、《大篷车》、《虎口脱险》,等等。出现经典多还有一个原因,而且这个原因也具有社会性。译制工作者多年积累的创作经验在“文革”中被遮蔽起来,一旦开放,这股创作热情便一下子爆发出来,这成为了产生经典的艺术条件。可见,产生经典不仅仅是某个原因的结果,而是由各种条件所决定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引进分账大片,译制片的辉煌渐渐淡去,过去排着长队去电影院看译制片的情景恐怕一去不复返了。人们在怀念昔日美好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时代的变迁。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社会已经今非昔比。从媒介生态讲,传播越来越网络化、全球化、个性化,译制片失去了曾经的垄断地位,而是成了人们多样选择中的一个单项,因此,受到冷遇是时代的必然。从政治经济生态环境来讲,译制片虽然还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但译制生产却不能不讲效益,不能不受市场的影响。跟电影译制比,电视译制成本很低,跟电视译制比,网络字幕译制的成本更低。所以,看电影要买票,而电视和网络几乎都是免费的。再说,译制总有个周期,而网络在线是全球同步。许多大片在国内公映之前,不少人已经通过网络在线看过网络字幕版了。而且,引进的毕竟是少数。结果就有了大量的喜欢看网络版的“美剧迷”、“韩剧迷”、“日剧迷”,等等。总之,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译制片(广义的)只能是一个产品,是人们茶余饭后娱乐消费的一个可选择项目——不管它采取的是电影的方式,还是电视的样子,还是网络的姿态。

可见,采取社会语境的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认识译制片概念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助于从更广泛的社会历史视野透视译制的性质和特征。

五、译制方式与社会语境

同样,对于译制的方式是配音还是字幕、译制语言风格是归化还是异化等类似的问题,也可以采取社会语境的分析方法。

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的平均文化程度不高,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和半文盲,看字幕肯定不是一个好方法。事实证明,配音的方式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有效的。从思想意识讲,新政权需要巩固,社会需要稳定,这就需要加强百姓对新制度的认同,译制片的选择突出思想性是明智之举,译制的风格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从传播艺术上讲,则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创造,因为艺术的手段要服从传播的动机。作为我国译制片的先河《普通一兵》就是一个十分成功的范例,在我国译制历史上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东北电影制片厂的译制人员用百姓的语言演绎苏联红军战士的风采,而且配音里多少还带点东北口音,结果却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如果撇开当时的社会语境,那是很难理解的。恰恰是因为他们以服务大众为出发点,所以才选择了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从而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到了60年后的今天,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文化水平、审美心理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对各种艺术的鉴赏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译制的样式和风格就必须与时俱进。所谓此一时,彼一时。译制即便采取大众化的语言风格也不是过去的大众化,而是当代中国的大众化——一个对外面的世界有了很多认识的大众群体。

总之,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译制的基本问题归根结底是语言的转换问题,而且最终要落实到如何进行翻译的问题,也就是说译制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就是,如何把在一种语境中的意义(原作品中每句话的意思),转换成在另一种语境中可以被解读的意义表达方式(译制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获取原话的意义必须联系原话的社会语境,这是一次语境互动;如何让译制的语言在新的社会语境里被接受,这又是一次语境互动。可以说,译制的问题是一个典型的语境适应问题。我们可以把这种对译制问题的语境适应研究称为译制语境论,通俗一点讲,就是关于译制问题的社会发展观。

第五节 结语

译制是一个专有的概念,一段时期,译制片就是配音片的代名词。同时,译制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因为在当代,译制获得了全新的意义,译制方式的演变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这是一种发展的观点,也正是这种发展的观点能够帮助我们走出认识的误区,看清未来的光明。进入大片时代,尤其是网络字幕时代,不少人担心译制片的前途,有人甚至发出译制片走向终结的哀鸣。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思想,因为持此论者是把配音等同于译制,把某种传统风格的变迁等同于国家译制事业的兴衰。时代在进步,译制的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百姓的审美从“必然”走向“自由”,这是令人振奋的进化,何哀之有?倘若所有的外国电影只有通过某几个人的演绎才能进入寻常人家,这样的社会,在特殊环境下,那是幸事,如是常态,则是真正的悲哀。

我们认为,所谓配音辉煌的衰竭不是配音事业的末日,更不是译制的末日,而是译制方式的演进——从配音译制独霸江湖的旧体制走向多元译制各领风骚的新纪元。对译制的理解也不仅仅限于声音的表演、艺术的创作,而是涉及艺术生产、技术规范、组织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

同类推荐
  • 梵·高

    梵·高

    本书收录了后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众多油画作品,其中有部分水彩,该书从梵高早期的画作到后期的风景画作都有收录,题材包含了人物肖像、风景、静物,是梵高现存600多幅画作中的精华部分。
  • 正方形的乡愁

    正方形的乡愁

    本书是摄影家阮义忠继《人与土地》《失落的优雅》之后,又一再现二十世纪70—90年代真实台湾的经典摄影。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阮义忠着意寻找不变的价值,跋涉于旧日的乡土、温淡的老镇,记录下遇见的每一张纯朴面孔。80张照片及其背后文字,投递给我们那些已散落无踪的乡愁:成年对童真的乡愁,游子对家园的乡愁,车水马龙的都市对田野农耕的乡愁。黑白的正方形影像,隐藏着最深沉的情怀。
  • 看名画的眼睛.2

    看名画的眼睛.2

    《看名画的眼睛2》,精选14幅西洋传世名画,均为印象派到现代派美术史中的代表作,包括《撑阳伞的少女》、《呐喊》、《亚威农少女》等,从 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创作意图全方位、多角度深入解读画作本身及画家生平,带你看懂每一幅画,分享喜悦与感动。 图文并茂的解构带你观察这些画作的细微之处,仿佛就站在图画面前,亲眼品鉴传世佳作的无穷魅力。
  • 打开艺术学之门

    打开艺术学之门

    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但艺术到底是什么,和流行有没有关系等问题让我们困惑不解。让我们打开艺术学之门,由绘画、音乐、影视等领域生动有趣的事例,形象理解艺术的含义,深刻认识艺术的功用,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做懂生活,有品味的人。
  •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广播电视学)》内容简介:1992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但我仍然能清楚地记得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到电视台工作时的情景。那种好奇和自豪的神态现在想起来都仿佛就在眼前,因为那个时候电视台对于人们都有一种神秘感,走进电视台,满眼都是一些专业设备,是在其它行业看不到的设备,而现在你再到电视台去看的话,除了一个演播室还有点神秘感以外,其他的东西再也不会让你有奇异感了,因为电视台现在到处都是电脑,就是你家里用的电脑。所以,作者在这本教材的扉页写道,“电视片制作——一种普及化了的大众传播工具”。
热门推荐
  • 再见可能是再也不见或者好久不见

    再见可能是再也不见或者好久不见

    谢谢你教会了我相信爱情,谢谢你给我一个很好的初恋,谢谢你的理智,谢谢你懂我的感情,总之谢谢。再见,可能是再也不见,或者好久不见
  • 切,不就是......

    切,不就是......

    我们去哪里啊~......你敢说随便,我就切了你!......(^_^)随便┑( ̄Д ̄)┍
  • 回魂本来,废材逆天

    回魂本来,废材逆天

    啊啊,我好好读大学,咋魂穿了。不过也不错,父母和和睦睦,兄弟姐妹宠,有个同样混穿的人,更重要的是——有个独宠自己的王爷。太棒了~
  • 无限进化

    无限进化

    数百年前,代号为“T”的生物病毒为人类文明开启了毁灭之门,吹响了末日的号角。末日之门就此开启,无数强悍并且狡猾的生物开始肆虐地球,人类生存岌岌可危!自此,地球也正式告别第五纪元——“人类文明纪元”,进入了第六纪元——“混乱纪元”。而这,正是一个发生在混乱纪元的故事……蚂蚁力量,螳螂之刃,飞蝗之翼,甲虫之铠,虫族的力量将会何等可怕?异形,母皇,铁血战士,怪形,当这些幻想中的凶兽降临于世,将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 熠家的傲娇兽

    熠家的傲娇兽

    一盏泛着白光的路灯孤零零的立在了路边,夜色朦胧,显得十分寂静,一位长发披肩的女孩生的十七八岁的模样,是墨家的掌上明珠……不远处,黑暗的墙角里暗暗传来了冷酷的声音“她来了,动手!”只有“蹭”的一声两盏大灯亮起……她的命运究竟如何!?
  • 拐个老师当王妃

    拐个老师当王妃

    学生失踪了,大学辅导员晏晴找啊找的,把自己也整失踪了……%>_<%找人找得自己穿越,也是醉了……某失意皇子一把抓住女老师:老师,求治愈,求交往某失踪少年双手抱住女老师:老师,求拯救,求交往……晏晴内牛满面:天啊,这个世界全都不科学!我要回家!!!本文慢热,治愈系,绝对一对一,放心跳坑
  • 仙路证长生

    仙路证长生

    漫漫仙路,道阻难行;广袤五域,宗门林立;万千修士,皆求长生。外族入侵,内乱迭起......看一个俗世中从小怀揣神仙梦的少年,如何在这乱象迭起的纪元,一步一步,浴血而行,终证长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万劫不复裴枫

    万劫不复裴枫

    三清化一,六道重衍,轮回又是否会有尽头?是该坚守道心、顺其自然,还是该逆天改命、万劫不复?!悲悯泣世,万古一空。人生如梦,我为何?这天地··又为何?!!裴枫原本在一个平凡的小山村中过着平静的生活,怎奈何,千年前的那场陨世之劫,并没有被历史的的尘埃封存,仙佛鬼妖魔也相继再现人间,共同揭开了远古世界的神秘面纱。演绎着充满传奇色彩的远古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惊世骇俗,且看冷酷少年裴枫如何踏上武道天途,开始他的战天之途。青石为踏,白雪成裘。我的道,不需要回头。也许,强者注定不凡!!
  • 亿宠成婚,总裁圈住爱

    亿宠成婚,总裁圈住爱

    五年后,他咬着她的唇,冷冷警告:“你的身体给我保管好了。”“一个亿,娶你的聘礼。”他毫不留情将支票砸给她。一纸婚约,一场交易。婚后的他,霸道、残酷、爱意裹着毒药,她只想逃。当他阴狠的毒汁泄露在眼前,她带着腹中的胎儿离开。再相遇,为隐瞒儿子的存在,她助他夺回一切,重登权势的高峰。大功告成之日,她全身已被他灌满侵蚀的毒汁,体无完肤的她牵着儿子走进机场……【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