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加强译制研究的意义:揭示译制的价值,探索译制的道路,促进译制产业的发展
译制研究的意义在于整合社会知识,全面深刻地揭示我国影视译制所具有的社会价值:
①译制片作为媒介文化产品,具有建构影视文化的功能;②译制片是展示世界文明的窗口,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③译制片是国际交流的产品,可以带动国内影视产业的发展;④译制是语言转换的艺术,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⑤译制作为国家安全的一项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民族语言。
译制研究通过学术交流和成果,可以有力地唤起社会关注译制、了解译制、认识译制发展对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译制研究本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直接为国家制定有关影视译制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②为译制产业发展、市场转型提供政策指导和理论引导;③为译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理论知识和认识框架。
八、译制研究的几个重要课题
译制发展的历史阶段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和统计学分析,描述新中国60年影视译制发展的基本脉络,运用传播学的方法,结合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包括翻译目的论),围绕意识形态和诗学这对矛盾,阐述译制片的角色从政治宣传品、艺术作品到消费产品的历史变迁与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译制的本质属性,尤其是我国译制业对社会进步的特殊意义。
译制媒介生态研究:运用媒介理论分析语言传播的历史发展,从历史的纵向揭示译制活动作为一种媒介传播手段,是人类语言交流从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到多媒体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形态,是人类社会探索交流方式的伟大发明;同时,运用信息社会传播国际化、全球化的观点分析影视文化传播的特征,从世界的横向阐明译制作品作为一种媒介产品,是人类信息产品从口头传诵、纸质交换到多媒体交流的结果,是现代社会不同民族加强交流和互动的必然要求;运用个案调查的方法,分析影视作品通过网络在线进行全球流通的特征,探讨“字幕组”现象产生的原因、特征及其相关的社会和法律政策问题,由此揭示我国译制业的基本媒介生态环境。
译制艺术创作研究:运用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的基本思想,分析影视作品如何经过译制加工而获得新的传播价值,其中主要围绕翻译和配音的创作原则和艺术特征,通过对译制过程和译制作品的分析,揭示译制是关于语言的转换艺术的本质,说明译制艺术所创造的是在新的语言环境里的屏幕魅力以及译制是如何经过艺术和技术手段再现人物形象、建构审美品格、传递文化意象,从而实现传播价值的。
译制主体和政策研究: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分析译制片产生的过程,其中包括译制翻译、导演、配音、录音、字幕、拷贝等生产环节,重点是研究具体一部作品的生产机制;从文化系统论的视角,研究译制组织与媒介组织、国家政策管理与社会消费之间的关系,揭示译制主体的多元性和译制业与影视文化系统的关系,阐述译制发展的社会动力学基础,重点是探索译制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其相关的政策问题、媒介环境问题和市场机制基本问题。
总结起来,译制的理论研究和译制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加强译制研究,尤其是加强中译外字幕翻译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节 译制的社会语境
由于译制既有艺术要求又有技术保障,所以说,影视翻译是有特定条件限制的活动(就是conditioned-translation,或者叫contextualized-translation)。这是从译制过程的微观上来说的。如果再从宏观上讲,译制作为特殊的文化交流形态,本身形成了一个生产、管理和消费系统,这个系统又是整个影视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成为了社会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是说,译制活动作为整体也是有条件限制的,因为译制文化必须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不能脱离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时代背景、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审美习惯等各种语境的制约。所以,研究影视翻译不仅要抓住翻译的影视特征,而且要把握译制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要把一部作品的语境条件放到整个社会大背景中来考虑。
一、译制观念的变迁
译制片是影视译制的代名词,但译制的概念是发展的。从1949年到1978年间,对外国电影的配音是译制的主体。进入80年代,一方面,电影译制走向辉煌,出现一批译制经典,译制的语言引领时尚,甚至影响着社会观念的变迁;另一方面,电视译制越来越活跃,并逐步成为译制的主流,社会话语也从单纯的“电影译制”扩展为既有电影又有电视的“影视译制”。进入网络时代,字幕组的翻译迅速成长,对传统的译制观念提出了挑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译制方式的变迁反映的正是这种时代的多样性。
二、译制的语境条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译制片具有文化的意义,因为它涉及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同时,译制的过程是语言转换,是语言的艺术,而且,译制的生产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比如录音技术、拷贝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等等。这就是说,译制的问题既是国家政策问题,又是艺术创作问题,同时也是技术问题,这些便是制约译制活动的基本条件,用语境论的话说,也就是译制的语境条件。
所谓语境,就是语言环境或言语环境,是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和修辞学等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语境适应论的观点,人们在运用语言中,自觉不自觉地受着语境的制约,或者说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适应着语境。语境适应既包括微观的要素,又有宏观成分。从微观上讲,语言转换必须适应语音语境、词汇语境、语义语境以及语法语境等因素。从宏观上讲,语言或言语必须适应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方式、时代背景、地域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心理、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
对于译制的语境问题,我们既可以从微观上进行分析,也可以从宏观上加以理解。
三、译制的微观语境
从微观上讲,如何选择一个词,如何翻译一句话,首先要满足微观语境条件,这就要考虑言语的结构,作品的主旨、风格等;其次,同时要满足人物表情、动作、口型等的要求,这也是个微观语境适应的问题。当然,由于语言跟社会文化的紧密关系,理解一个词,理解一句话往往要跟这个词、这句话的社会背景相联系,跟说话人的身份背景相联系,而翻译这个词、这句话又要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和习惯,这就要跟译语的社会背景相联系。比如,有的概念在一种文化背景下是一个意思,而在另一种文背景下是另一个意思,那么,翻译就要采取变通的手段。再比如,有的笑话在一种语言环境下,人们听了感到幽默,而到了另一种语境里,人们根本不知所云,这同样需要转换和变通。可见,分析译制中的具体活动也可以采取语境适应论的做法。
四、译制观念与社会语境
从宏观上讲,译制片是宣传还是娱乐?是国家经营还是放之于市场?
这就是一个政策问题,它关系到译制片的基本属性。如果从社会语境的角度看,译制概念的内涵是变化的,因为译制活动要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纵观影视译制60年(电视只有30年),可以发现,译制片作为影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跟整个影视业的情况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按照胡智锋教授的观点,中国电视50年的发展,在内容生产方面,可以用“品”字来划分成三个阶段:前20年是以“宣传品”为主导的阶段;后30年又可分为两个时期——以“作品”为主导的阶段和以“产品”为主导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