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濯(zhuó)
洗涤;洗去衣物上的脏东西。“濯”字,指洗。如《孟子·滕文公上》载:“孟子对陈相曰:‘曾子曰: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音jué)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
缁衣(zī)
黑色的衣服。《论语·阳货》中有“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句。汉语里另有“缁黄”(僧人)、“缁郎”(僧人)、“缁林”(犹僧界,僧众)、“缁流”(僧徒,僧尼多穿缁衣,故称)等。
趑趄(zījū)
行走困难。也指欲行又止,犹豫不前的样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有诗云:“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汉语词有“趑趄不前”。
锱铢(zīzhū)
锱和铢都是中国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四锱为一两,六铢为一锱。指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老子·二十六章》载:“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陆机《文赋》曰:“考殿最于锱铢,定去留于毫芒。”意思是说,写文章于细微之处能分出高下,在极为细微的地方决定去留。汉语里另有“锱铢必较”一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龇牙咧嘴(zī)
形容疼痛难忍或凶狠的样子。“龇”字,容易误读成cī。“呲牙咧嘴”中的“呲”字读cī。
髭须(zī)
指人嘴上边的胡子。也指动物口边的硬毛。《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载:“至于灵王,生而有髭。”
秭归(zǐ)
地名。在湖北长江西陵峡上游。汉置秭归县,北周改长宁县,唐置归州。1914年复置秭归县。传说是屈原和王昭君的故里。在古代,“秭”还指数目。十万为亿,十亿为兆,十兆为京,十京为垓,十垓为秭。一说万万垓为秭(见《孙子算经》上)。《诗经·周颂·丰年》中有“丰年多黍多稌(音tú,粳稻),亦有高廪,万亿及秭”句。《郑笺》:“万亿为秭,以言谷物数多。”
床笫(zǐ)
用竹子编成的床席。《方言》卷五曰:“床,齐鲁之间谓之箦(音zé),陈楚之间或谓之笫。”也指闺房或夫妇之间。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床笫之言不逾阈。”“笫”字,极易误读成dì。“笫”与“第”在写法上应注意区别。
付梓(zǐ)
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木版上刻字叫梓。因此将书稿交付刊印叫“付梓”。
桑梓(zǐ)
指故里、乡里。《诗经·小雅·小弁》中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句。意思是家乡的桑树和梓树都是父母种的,对它应表示恭敬之意。在中国古代,桑树和梓树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关系极为密切的两种树,因此人们常将“桑梓”比喻为家乡或故乡。
訾议(zǐ)
评论人的短处。如“无可訾议”。“訾”字,指说人坏话。在姓氏读音中念阴平zī。《百家姓》收,现较为罕见。其来源一是古代姜姓纪国(在今山东寿光南纪台村)有訾城,为齐国所灭,其后遂有訾姓;二是春秋时周地有訾(在今河南巩县西南),以地为氏。
渣滓(zhāzǐ)
一指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二比喻品质恶劣对社会有破坏作用的人,如盗贼、骗子、流氓。汉语词有“社会渣滓”、“民族渣滓”、“文化渣滓”等。“滓”字,一般轻读,间或重读。
待字闺中(zì)
女子未出嫁而待在自己的闺房里或娘家。旧时称女子许嫁为“字”。如“尚未字人”等。《周易·屯》里有“十年乃字”句。
恣睢(zìsuī)
指任意胡为。一般多与“残暴”相并称,如“暴戾恣睢”。“恣”字,指放纵、没有拘束。如“恣情享乐”、“骄横恣肆”、“恣意妄为”、“恣行无忌”等。另外“恣”字,在方言中还指很舒服、自在,多加儿化,叫“恣儿”。
睚眦(yázì)
瞪眼怒视,引申指极小的仇恨。如“睚眦之怨”、“睚眦必报”等。“眦”字,指眼眶,即上下眼睑的接合处。靠近鼻子的部分叫内眦,靠近鬓角的部分叫外眦。“目眦尽裂”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淮南子·泰族训》载:“荆轲西刺秦王,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闻者瞋目裂眦,发植穿冠。因以此声为乐而入宗庙,岂古之所谓乐哉!”杜甫有《望岳》诗云:“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浸渍(jìnzì)
用液体泡。“浸”指浸泡,“渍”指浸、沤、沾。如“渍蚕茧”、“渍亚麻”、“汗水把衣服都渍黄了”等。同时“渍”字也指东西被油泥等物污染或地面的积水,还指积在器物上的难以除去的污染物。如“油渍”、“内渍”、“防洪排渍”、“茶渍”、“污渍”、“牙渍”等。浸渍,后也指人被另外一种观念、行为、习惯逐渐渗透或影响。
枞阳(zōng)
地名,在安徽南部,长江北岸。现为安庆市辖县。汉武帝南巡至此,曾作“盛唐枞阳之歌”。历史上有著名的重要军事会议——“枞阳会议”。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枞阳”里的“枞”字为zōng。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又重新确认。
箭镞(zú)
“镞”字,指箭头。据《庄子·天下》载,惠施曾以自己的“历物十事”与天下的好辩之士相互辩难,其中就有“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一题。意思是飞速的箭头也有不进不停的时刻,说的是运动中的间断性与连续性的矛盾。
刀俎(zǔ)
指刀和砧板,是宰割的工具。比喻宰割者和迫害者。古代一指祭祀或宴会时盛放祭品的器具,如“樽俎”、“越俎代庖”;二指切肉的案板,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见《史记·项羽本纪》)”。“俎上肉”,指砧板上的肉,比喻任人欺压蹂躏的人或国家。
编纂(zuǎn)
编辑(多指资料较多、篇幅较大的著作)。《汉书·艺文志》中有“故《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的记载。
钻井(zuàn)
用钻机打井。“钻”字,有阴平zuān和去声zuàn两种读音。读阴平的“钻”字,(1)表示“穿孔”、“打眼儿”义,多作动词,如“钻探”、“钻进”、“钻探机”、“钻木取火”、“钻个孔儿”(眼儿)等;(2)引申为穿过、进入,如“钻深山沟”、“钻到土里”、“钻空子”、“钻心虫”、“钻心疼”、“钻被窝儿”、“钻牛角尖”等;(3)指推究事理、深入研究,如“钻研”、“钻劲儿”等;(4)钻营,指的是依附于权势向上爬或找门路托人情谋求晋升,也可以解释为设法巴结有权势的人以谋求私利。
读去声的“钻”字,基本都作为名词用:(1)指打眼儿用的工具,有手摇的、电动的、风动的多种;(2)指钻石;(3)也作为名词,但义同读阴平的“钻”,如“钻机”、“钻具”、“钻杆”、“钻头”、“电钻”、“钻床”、“手钻”、“木钻”、“风钻”、“钻塔”、“金刚钻”等。
琢磨(zuómo/zuómó)
两读两义。(1)读zuómo。指思索、考虑。如“你先琢磨琢磨”、“我琢磨着他不会回来了”。(2)读zhuómó。指对玉石器等进行精细加工、打磨。同时也引申为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加工使之更趋于完美。如“切磋琢磨”。
一撮毛(zuǒ)
“撮”字,量词,用于成丛的毛发。如“一撮毛”。鲁迅在《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读之余》中写道:“而且对于拥有二百余年历史的辫子的模样,也渐渐的觉得并不雅观,既不全留,又不全剃,剃去一圈,留下一撮。”另外“撮”字也读cuō。从《广韵》仓括切,中古入声字。一指用手捏住细碎的东西拿起来,动词。二作量词,表示用手指所摄取的极少的分量,如“一撮盐”、“一撮芝麻”等。“一小撮”里的“撮”字,如果读cuō,指撮取细碎的东西或借用于极少的坏人或事物。如“放进一小撮白糖”、“一小撮敌对分子”等。
作坊(zuōfang)
指手工业工场。茅盾在《创造》中曾使用过“洗衣作”一词。巴金在《一封信》里曾用到“订书作”一词。宋代手工行业或技工以“作”为名,有“碾玉作”、“油漆作”、“腰带作”等。
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规定:“作”字,除了在“作坊”一词里读zuō外,其余都读zuò。于是,以前读阴平音的“作死”、“作揖”、“作弄”、“自作自受”,读阳平音的“作料”、“作践”中的“作”字要一律读作去声。这条规定可以变通的是:《现代汉语词典》的标注,“作弄”、“作死”、“作揖”中的“作”,口语里多读zuō;“五行八作”读作wǔhángbāzuō;在“作践”、“作料”中的“作”,口语里多读zuó。
酬酢(chóuzuò)
宾主相互敬酒,泛指应酬。“酬”是主人向客人敬酒,“酢”是客人用酒还敬主人。如《淮南子·主术训》有“故古之为金石管弦者,所以宣乐也;兵革斧钺者,所以饰怒也;觞酌俎豆,酬酢之礼,所以效善也”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