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8000000010

第10章 迷中不执著,悟中有受用——佛说伏惑(2)

【莲心慧语】

憨山德清大师曾经写下这样一首诗:“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工夫总是闲;能信不行空费力,空谈论说也徒然。”没有人愿意面对迷惑,但也没有人阻止你成功,只有自己才能收留自己。只要懂得判别休咎、辨别黑白,我们就可以辨别事物的真伪,远离迷惑,不再依靠别人来决定自己的未来。

观念打开,处处逢贵人

圆悟禅师说:“单提独弄,带水拖泥;敲唱俱行,银山铁壁。”自拈自弄的人,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表现得拖泥带水;敲打禅床、评提机锋的时候,也好像遇到了铜墙铁壁。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人。他们总是对自己的见解非常信服,而不去参考他人的意见。而一旦事到临头,他们又会迷惑连连,裹足不前。庞蕴居士在拜访佛学大家药山惟俨禅师时就曾遇到这样的自拈自弄者。

有一次,庞蕴居士去药山拜见药山惟俨禅师。住了几天之后,庞居士便向禅师辞行。禅师派了自己座下十多位弟子去送庞居士,走到山门的时候,庞居士指着天空中正飘着的雪花说:“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有一位送行的禅僧说:“落在什么地方呀?”

庞居士打了这位禅僧一掌。

禅僧说:“居士,你不要太轻率!”

庞居士说:“像你这样的人还能称得上是一位禅者?阎罗王不会放过你的。”

禅僧回答道:“你认为要怎么样呢?”

庞居士又打了禅僧一掌,然后说道:“要达到眼睛虽然看到,却像瞎子一样;口在讲话,却像哑巴一样。”

佛家悟道的境界可分为三重:第一重境界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重境界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是“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若能达到第三重境界,修行者就可以返璞归真。这是第一重境界远远不能相比的。

在这个故事中,庞居士已经达到了第二重境界,而对答的禅僧尚在第一重境界徘徊,境界的高下之别使得禅僧落在下风。不过,这并非禅僧落败的根源。真正的根源就在于他是一个典型的自拈自弄者,他所关注的只是事物的表象,而庞居士关注的却是事物表象背后的实相。正是关注点的差异造成了双方境界上的差异,同时,这也是禅僧始终不能彻悟的原因所在。

自拈自弄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活人,也可以杀人。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万物的方法,同时又不断将新的迷惑带给人们。当对事物的认知要求不断提高,超越自拈自弄的极限时,我们就会像故事中的禅僧一样,即使知道别人的意思,仍然不能解除自己心中的疑惑。

佛家非常重视人我关系的圆融,坚持自拈自弄的人最终将进入一个死胡同。如果不能在思考的时候加入他人的声音,久而久之,我们就会陷入一种自己主观制造出来的虚空,而这种虚空不过是一种假解脱。

也许,这是你在潜意识中害怕过于听信他人言语会失去自己的主见所致。其实,听取不同的声音也非常重要,只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在保持独立思考习惯的同时善于吸取他人意见中的优点,我们就能远离迷惑,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若对他人的意见耿耿于怀,过分执著,事情的实相就会从眼前溜走,就连我们自己也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面对眼前的事情,我们无须回避他人的意见,只要静下心,认真分析情况,并综合他人与自己见解的优势所在,便可以看清事物的实相,赶走自拈自弄带来的迷惑。

【莲心慧语】

证严法师说:“以理性的心态面对问题,放下得失心,转个心念,心宽天地就宽。凡事都只是一个想法而已,观念若能打开,处处都能遇到贵人。”在突破领悟的第一种境界后,自拈自弄将成为我们认知途中的障碍。只要能敞开自己的视野,平衡好他人看法与自身见解的取舍,我们就能远离迷惑。

开一张伏惑的“心药方”

迷惑产生的原因很多,有人是对于他人的意见过于依赖,有人是陷入了妄解和羁绊的旋涡,有人是不懂得要看清事物的实相,有人是怕重蹈过于依赖他人意见的覆辙。然而,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我们的心。

佛家认为世间有四圣谛,分别是苦、集、灭、道。这是佛祖教导我们离苦得乐、解决宇宙人生的方法。说起苦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关系的调和不畅:一是我与物之间的关系,二是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三是我与自身的关系,四是我与心的关系,五是我与见的关系,六是我与自然的关系。而这一切的不顺畅都是因为我们的心中已经有了种种分别、执著和妄想。所以,在面对反复多变的世间万物时,我们才会患得患失,迷惑颠倒,烦恼重重。

我们的心性是变化无常的。今天自己高兴,就什么善事都愿意去做;明天自己心中不悦,就想报复惹怒自己的一切人和事。儒家学说将这种现象概括为“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并且指出这就是惑的来源。其实,在如今浮躁嘈杂的环境中,若要打开心中的结,唯有参究自己的心地,察觉自己真正的追求。

有一次,赵州禅师在寺庙中打坐。突然间,待者闯进来向他报告:“大王来了。”

赵州禅师吃了一惊,忙向门口看了一下,说道:“大王万福!”

侍者见赵州禅师惊慌失措地施礼,就对他说:“和尚,大王还没有来。”

赵州禅师说:“你又说来了。”

在这则公案中,侍者只知道向赵州禅师通报客人来了,却没有注意赵州禅师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原本赵州禅师一直在打坐,当侍者前来通报之时,赵州禅师才手忙脚乱地向大王问好。尽管大王并没有来,我们却可以由此看出赵州禅师一心都在悟道之上。

一心悟道的赵州禅师便是一位典型的深知自己心地之人。可惜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在随波逐流,比如,今天我们在街上买了一个做工精美、价钱公道又古色古香的花瓶。这时,一位来访的朋友仔细端详之后告知这是一件高仿品。待这位朋友走后,刚才视若珍宝的花瓶就变成了一地碎片。然而,随后来访的朋友看着一地碎片惋惜地说:“多好的宋代钧瓷!”听闻此言,我们不禁暗自后悔不该一时冲动。伴随着两位朋友的来访,花瓶本身虽说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变化,“身份”却已变了两次。这并非花瓶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心地在作怪。我们在买花瓶之初就将极强的功利心加诸其上,所以,第一位朋友的话一下子就激活了潜藏的疑惑之心;而当它被认定为赝品之际,又有一位朋友指认花瓶是珍品,一股悔恨之情又会油然而生。由此,我们就掉进了一个无法走出的迷局。

星云大师认为,我们之所以为迷惑所困是因为我们的心病了。为此,他开出了一副医治我们内心的“心药方”:“好心肠一条,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块,信行要紧,老实一个,中直十成,豁达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药,用包容锅炒,用宽心炉炖,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于整体中研碎,三思为本,鼓励做药丸,每日进三服,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我们如果能够按照这张“心药方”来医治我们的心,很快就能解开心中的死结,奔向快乐温暖的怀抱。

【莲心慧语】

慧律法师说:“欲行平坦路,先令平其心。”最不听话的就是我们的心。我们只有参究自己的心地,了解自己真正的追求,让自己的心保持一种平和宁静的状态,才能不为名利所动,不为迷惑所迷,享受快乐的生活。

做事要有自己依循的门径

雪峰禅师在好长一段时间内到处做饭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悟道。当他在洞山禅师那里做饭头的时候,有一天洞山禅师问他:“你在做什么?”

雪峰禅师回答:“淘米。”

洞山禅师又问:“你在淘米的时候是把米留下把沙子扔掉,还是将沙子留下,把米扔掉?”

雪峰禅师回答:“沙子和米都扔掉。”

洞山禅师说:“那大众吃什么呀?”

雪峰禅师就把洗米的盆子倒了过来。

洞山禅师说:“你学佛的因缘不在这里。”随后,洞山禅师又问雪峰禅师:“你以前是在德山的指引下悟透佛法的吗?”

雪峰禅师回答:“正是如此。”当时,雪峰禅师刚刚到德山禅师所在的寺庙,就向德山禅师请教:“宗门中向上一事会有我的份吗?”德山禅师打了他一棒,说:“你说什么?”雪峰禅师因此有了省悟。

后来,雪峰禅师在鳌山上被大雪阻断路途,他对岩头禅师说:“我当时在德山禅师的棒子底下就像桶底脱落似的(桶底脱落是指突然省悟)。”

岩头禅师大喝一声:“难道你没听说由别人指引而领悟的道并不是自己的珍宝吗?道必须从自性中流露出来,才能融会贯通,自己才能与道相合。”

雪峰禅师听过此话之后,豁然开朗,就向岩头禅师施礼。

岩头禅师说:“师兄今天才在鳌山真正成道。”

从这个长长的公案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与洞山禅师交谈时,雪峰禅师做事已经有了一定的门径。他在淘米时提到的见解并不局限于米和沙本身,而这样的领悟来自德山禅师和岩头禅师的当头棒喝,特别是岩头禅师那句关于自性与道之间关系的话对他影响深远。正是从这句话中,雪峰禅师才真正领悟到:做事必须有自己依循的门径,而自性就是所依循门径的来源。

生活中不乏为追寻自己心中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人,可是,一旦需要做出抉择的时候,很多人就不知到底如何是好了。这种迷惑具体表现在心中虽然已经有了模糊的希望,却没有具体的实施规划,头脑中还是一团糨糊。然而,如果不及时做出选择,迷惑马上就会找上门;如果闭着眼做出选择,不久之后迷惑还会不期而至:下一步该怎么做?此情此景真是让人进退两难。更令人头痛的是,烦恼、痛苦、焦躁等都趁势袭来,伴随疑惑在心中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龙卷风。

佛家告诫信徒,要不辞辛苦地追寻心中的道,在追寻的过程中,选择一种积极的方式,入世寻道。我们对于自己理想的追寻就是一种寻道。所谓积极入世就是要将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当理想和现实脱离,各种迷惑和烦恼就会纷纷袭来。只有找到一种将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的做事的门径,我们才不会因心魔的纠缠而走进死胡同。

人生道路上,不仅有理想,而且有现实。我们尽管对现实存在着种种不满,但还是要找到一条自己可以依循的门径,用现实的方式去实现我们的理想。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离开迷惑的包围圈,做自己要做的事,走出自己要走的路。

【莲心慧语】

径山杲禅师曾有言:“禾黍不阳艳,竞栽桃李春。翻令力耕者,半作卖花人。”无论世事如何改变,我们只需去寻找自己做事所依循的门径。只有找到这个门径,我们才能赶走迷惑和心魔,用现实的方式实现我们的理想。

迷惑止于智慧

星云大师说:“去成就一切,用智慧去成就一切,而不要用金钱去堆砌一切。”智慧是成就一切的法宝。当迷惑不断扰乱心扉时,我们就需要运用智慧的力量冲破迷惑的包围圈,还自己一个清晰的决断。

天平从漪禅师曾在自己行脚途中专程去拜访西院思明禅师。天平禅师说:“别说要找个懂得佛法的人,就是要找一个跟我抬杠的人都很难!”

有一天,西院禅师远远地看见天平禅师,就唤他:“从漪!”天平禅师刚一抬头,西院禅师就说:“错!”天平禅师走了两三步。西院禅师又说:“错!”当天平禅师走到西院禅师面前的时候,西院禅师就问他:“我刚才接连说了两个错,错的是你还是我呢?”天平禅师回答说:“是从漪错了。”西院禅师说:“错!”天平禅师听了这句话之后就要离开。

西院禅师于是挽留天平说:“你就暂时住在这里度过夏天吧,让我找机会跟你讨论一下这两个错。”天平当时并没有留下。

后来,天平禅师在住持寺院的时候对僧众们讲:“我从前行脚参访的时候,曾经去拜访西院思明禅师。他接连说了两个错,还要留我在那里度夏,还要找机会和我讨论那两个错。我并不认为那时候我错了,我倒认为当我起程要到南方行脚的时候,早就错了。”

西院禅师一连说了两个错使天平禅师如坠五里雾中。为什么一走路一抬头就是错?当时的天平禅师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从天平禅师后来对僧众们的开示中,我们不难看出天平禅师是真正明白了西院禅师的苦心。西院禅师留他在寺中度过夏天的本意就是要他慢慢地用心思考,而不要在自己仍旧迷惑之时急于做出判断。

这种尚处于迷惑阶段就盲目做出决断的情形不仅出现在尚未开悟的天平禅师身上,更经常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从表面上看,如此决断确实可以将自己迅速从混乱的局面中解救出来,但实际上迷惑这个心魔并未离开,反而趋势发展。因为“快刀斩乱麻”只是权宜之计,并没有针对下一步做出明确的规划,所以它于我们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反倒会带来一大堆新的麻烦。

既然如此,那么在迷惑来临之时,我们该如何运用智慧的力量进行决断呢?儒家曾经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行为法则——止于至善,也就是说,要判断一下,自己所做的这件事目的是否纯正,方法是不是合乎人道。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是否符合慈悲之心,是否合乎悟道的要求。

人在迷惑的时候,往往会钻牛角尖,固执己见,听不进他人的不同意见,这就使得他们心中总是囤积着打不开的心结。当遇到不顺心的情况或是陷入烦恼时,无论遭遇何种迷惑,只要不对此种情况产生痴迷,化解的办法还是不难找到的。佛祖教人权宜方便,只要不被思维的固定模式局限,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可以赶走迷惑,迎接胜利的曙光。

【莲心慧语】

佛说,迷中不执著,悟中有受用。迷惑源于我们的不自信,源于我们对事物本相判断能力的缺乏。只要不拘泥于形式,不在迷惑中沉溺,积极地寻求事物的解决之道,我们就会有所觉悟,有所受用,就能拥抱崭新的生活。

同类推荐
  • 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逻辑是什么、为什么男人更要讲逻辑、逻辑怎么个讲法、控制自己的非理性、理清话语中的概念、怎样的论据才可靠、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严密的推论等。
  • 西方思想史

    西方思想史

    全书始自希腊的古典时代,而膈追循西方思想发展的主脉展开叙述,最后归结到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前景的思想理论问题的深层根源。在横向展开上,一方面注意精英思想家和社会思潮并重,另一方面以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思想为主,适当顾及其他思想,并在必要的地方指明思想发展的动力。可以相信,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推动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
  • 云上的日子

    云上的日子

    本书分浮生、物语、风情、流光、玄谈五部分,阐述了禅宗智慧。禅在路上,有得而心安,活在当下,云上的日子。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本书是关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关系的论文集,书中主要体收录了:《浅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人权与社会主义法治》,《美学视阈下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管理刍议》,《浅析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解决建议》等文章。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热门推荐
  • 我不是你最美的梦

    我不是你最美的梦

    嫩绿的微风将你送到我的世界,却不给我接近你的机会。尽管我们距离这般的近,可我终究不是你的命运邂逅。尽管时间轮回我再次来到你的身边,尽管命运的邂逅再次站到我身边,可我终究还是抓不住它。也许我不能陪你白头,我愿意守候你到生命不在轮回。你要知道你的所有错过不是命运没有选择你,而是你的命运还没有来到你身边,你要记住等他真正来了,可不能这般傻傻的放弃或者这般执着于不属于你的东西。
  • 妲已再话封神

    妲已再话封神

    万年前,一银一红两狐,于菩提树下得道,然银狐醉心于修炼,而红狐贪恋于人世间的情欲,于是乎,情劫暗生。百年修得同船渡,万年修得共枕眠;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备注:请先看女主角,这故事是以女主角为主线发展的!此书女主角由一模特写成,此后会更新COS照,男主角由本人写成,也会更新COS照!】
  • 穿越好事近

    穿越好事近

    女主穿越的当夜,便成功地制造一起恶性谋杀案,将一位长相和她相似的太监秦熙砸死,女主乘夜色黑暗,四周僻静无人,毁尸灭迹。女主装模作样的做起兼职太监,与皇帝同二位侍卫大哥再三纠缠!此文是慢热文,读者请耐心!主角是欠扁的腹黑皇帝和少抽的小白女主。嬉笑怒骂,小白,温馨文!       
  • 吞噬星空:宇宙潜龙

    吞噬星空:宇宙潜龙

    一个奇怪的项鍊,一个除了花纹、材料,没有任何突出的项鍊,却让九星探索者小队的队长冷傲,几次在必死之地逃出生天。先是号称宇宙当中最大的杀手──移动黑洞,接着是人类根本无法生存的真空环境、宇宙当中最强生命──龙族的禁法、恒星的正面接触……几经磨难,冷傲变身成一条全身白色鳞片,体长一米多的「蛇」,一条长着龙角的「白蛇」!黑洞真的是无敌的吗?它是怎样产生的?又为什么会像生命一样的移动?这一切,都将在本集当中,产生不一定科学,但绝对有可能是事实的结果……
  • 风之契约

    风之契约

    穿越时空,来到异世界,她要拯救世界?她成为了最让人绝望的契约者。傲娇又毒舌的他与呆萌的她争吵不断升级!磕磕绊绊闹剧不断的穿越之旅。
  • 逆袭抢婚:神秘老婆欺上身

    逆袭抢婚:神秘老婆欺上身

    (欢迎加入傥棠书友群:478834908)婚礼上,她一袭红色长裙出现,霸道抢婚,只为抢到这个命中注定有着三世情缘的男人,前两世的悲剧,让她下定决心,这一世,无论如何,也要和他在一起,完成他们的三世宿命。闪婚是他这一辈子做过最疯狂的事情,闪婚后的生活却也是他人生中最丰富多彩的生活,日久生情,说的就是他们这样的人,一个只想完成三世宿命,一个却又贪念这样的温情,于是,两人都深陷这样的情爱中而无法自拔。
  • 天命武圣

    天命武圣

    这是一段青春,这是一段无悔在这里,有大秦天朝,在这里,有武林神话一剑西来,天外飞仙,刀劈江海,拳镇山河...中古之后,人心不古,恰逢妖魔横行,天道泯灭,谁又能主宰沉浮乱世当出英雄,虽是蝼蚁命,却有一颗圣人心,且看少年以身立命,凭剑问天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时间评定

    时间评定

    平凡世界中不平凡的人,时间领域维护时间流通秩序。蓄谋已久的叛乱于那时那地悄然展开,看各地时间领域主如何平定这场不同寻常的战争!
  • The Research Magnificent

    The Research Magnific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