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祖域交驰天马驹,化门舒卷不同途,电光石火存机变,堪笑人来捋虎须。
【评】不自信是一切疑惑产生的根源。若能懂得判别休咎、辨别黑白,我们就能跨过一切羁绊,跳出虚妄的旋涡,找到解除迷惑的方法,发出自己的声音。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虽然世人皆喜平安遂顺,幸福圆满,但这八苦总是与我们紧紧相随。每个人都曾有过愁眉不展、心绪大乱、杂念丛生的时刻,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若能做到迷中不执著,悟中有受用,就可以很容易地撕开迷津织就的罗网,完成心灵的修行。
别让心中长满不自信和懦弱
迷惑,于我们而言,就如一只到处发出刺耳叫声的蚊子,不仅令人心烦,还令人疑窦丛生。于是,为了纾解心中的迷惑,我们不得不时常通过各种方式来探查自己是否真的犯错。然而,探查的结果大大出乎意料,那令人心魂不安的怀疑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并且有失控的趋势。于是,心力交瘁的我们只好在心中默默祈求不要再有新的迷惑出现。
遗憾的是,事态并没有按照预想中的情形发展。它不仅带来了新的迷惑,还带走了大家引以为傲的独立见解,备受打击的我们也便由此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如何才能脱离迷惑的旋涡呢?
达摩祖师西来之后,得到了梁武帝的接见。一见面,梁武帝就问:“大师,真谛(精妙的道理)和俗谛(浅显的道理)融会贯通而成的圣谛(神圣的道理)的第一要义是什么?”
达摩祖师回答:“廓然无圣!”
梁武帝接着又问:“现在在我面前的人是谁呢?”
达摩祖师回答:“我不认识。”
由于梁武帝不能领悟达摩祖师所说的话的宗旨,于是达摩祖师渡江北上,到北方的魏国去了。
后来,梁武帝将这件事告诉了志公和尚。志公和尚问梁武帝:“皇上,那您还认得这个人吗?”梁武帝也回答说:“不认识。”
志公和尚说:“这个人其实就是观世音菩萨。他是特地到我们国家来传授以心印心的佛法的。”
梁武帝一听感觉很后悔,就想派人将达摩祖师请回来。
志公和尚劝道:“别说皇上派人去请他他不会回来,即使是我们全国的百姓都去请他,他也不会回来。”
据史书记载,达摩祖师此次来梁国是为了寻找自己的衣钵传人,梁武帝因为不知内情就放他北去魏国了。志公和尚提醒了梁武帝,当梁武帝准备去追达摩时,志公和尚却又劝梁武帝说不必。在这里,梁武帝的态度很值得玩味。
作为有名的崇佛皇帝,梁武帝对于佛家人士一向推崇,可当真正的高僧出现时却表现得前倨后恭,究其原因还是迷惑所致。无论是关于“廓然无圣”,还是关于不识面前之人,达摩家师的见解都与他以往接触到的佛理大不相同。正是这种由见解不同带来的迷惑使得梁武帝不能领悟达摩祖师的真意。同时,它也是志公和尚规劝皇帝不必寻回大师的真正原因。
生活中同样不乏像梁武帝一般由于见解不同而心生疑惑的人。他们一方面对自己的见解表现出充分的自信,另一方面在听取他人的建议之后又会对自己的见解生出猜疑之心。从这一刻开始,不自信和懦弱就会在其心中疯长,自己也不得不时常忍受来自各方的压力。如想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就需要放下心中的“怕”,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谨慎地对待别人的看法。
人生之旅虽然漫长,途中旅伴虽然众多,但始终在场的只有我们自己。当困难、得失、苦乐、迷惑来袭时,独立面对问题并及时想出解决对策便成为我们的不二之选。倘若做了懦夫就会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因为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唯有亮出自己的声音,放下心中的“怕”,我们才能找回自己清明的心,找回久违的快乐。
【莲心慧语】
佛说,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一切迷惑都是从心而起,从自身而起,唯有发出自己的声音,建立起充分的自信,驱逐怀疑,我们才能点起自己的希望之灯,才能安享快乐无忧的生活。
把所有的人生阻碍都看做路径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问题看得很简单,以为不过如此,于是开始放心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既定方案推行。然而,事情还未进行到半程,意外情况就出现了,自己却束手无策,前方仍然迷蒙一片。如何才能顺利地穿过重重迷雾呢?
佛说,人生本是苦海,人生亦有妙境。人生的旅途中既有平坦如斯的大路,也有崎岖陡峭的小道。聪明的人既向往大路的四通八达,也欣赏小道的美丽风景。这小道便是产生迷惑的种种障碍和陷阱的化身。若将所有的阻碍都当做线索,把所有的陷阱都看做自己前进的必经之路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穿过迷惑之林,保持一颗澄明之心。《碧岩录》中就有乌臼禅师就此指引前来求学的僧人的记载。
定州石藏和尚门下的一位僧人去拜访乌臼禅师。
乌臼禅师问他:“定州石藏禅师所讲的佛法和我这里的有什么不同呢?”
僧人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
乌臼禅师说:“既然没有什么不同,你就再回到石藏禅师那里去吧。”说着就打了僧人一棒。
僧人说:“棒头上有眼,不能随便打人。”
乌臼禅师又打了他三下,僧人就走了出去。乌臼禅师说:“原来有人可以接受委屈的棒打。”
僧人回答说:“那是因为棒子握在和尚的手里。”
乌臼禅师说:“如果你愿意,我就把棒子交到你手中。”
僧人向前就把乌臼禅师手中的棒子抢到自己手中,打了乌臼禅师三下。
乌臼禅师说:“屈棒!屈棒!”
僧人说:“有人得吃!”
乌臼禅师说:“我只是草草地打了你这家伙呀。”
随后,那位僧人向乌臼禅师施礼。
乌臼禅师问:“你这样就要走了吗?”
僧人哈哈大笑着走出去。
乌臼禅师说:“用得着那样!用得着那样!”
在这则公案中,乌臼禅师手中的棒子成为他与求学僧人之间主动权的象征。起初,求学的僧人就是因为禅师棒子在手而不敢说出自己的观点,而当棒子掌握在自己手中时,原来的阻碍就不存在了,掌握了主动权的僧人反而打了乌臼禅师三下。
这位求学僧人便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前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途中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它们不仅像一座横亘在心中的高山,令人手足无措,还会对我们的情绪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展示焦躁、烦恼和迷惑力量的舞台。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它们的影响,我们便会在重压和迷惑等的数面夹击下迷失自己,陷入无法自拔的深渊。
圆悟禅师说:“灵峰宝剑,常露现前,亦能杀人,亦能活人。”一个人若拥有明心见性的智慧,就好像灵峰宝剑经常出现在眼前,它能杀人,也能活人。当静下心来,放下心中的种种不确定,从客观实际出发时,我们就能越过心中的障碍,解除自己当前的困惑。
【莲心慧语】
寒山禅师说:“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当无法超越阻碍和羁绊时,杂念就会充溢于心头,苦恼和迷惑就会乘虚而入。若是静下心来,我们就可以赶走心头的杂念,超越一切阻碍和羁绊,享有平安的生活。
我执即心执,心执则物迷
一次,佛祖带领弟子们去城中讲解佛法。回来途中,师徒几人见到一位牧人正赶着一群欢快跳跃的牛。见此情景,佛祖有感而发,便说了一个偈子:
譬人操杖,行牧食牛;
老死犹然,亦养命去;
千百非一,族性男女;
贮聚财产,无不衰丧;
生者日夜,命自攻削;
寿之消尽,如荧穿水。
回到住处之后,阿难就请教佛祖:“师父,您在回来途中所讲的偈语,我不能完全领会其中的真谛,请您开示。”佛祖说:“在回来的路上,你是否注意到一位牧人赶着牛群回城?”阿难回答:“是的。”佛祖说:“这群牛的主人是屠户之家。他们在牧草丰美的地方放牧就是为了挑选最肥壮的牛,宰杀赚钱,可是这群牛浑然不知。我是感伤于它们的无智才说的。”
佛祖这首偈子看似说牛实则喻人。牛儿每天吃着鲜美无比的牧草就感到非常高兴,也有很多人喜欢在自己对世界的妄解中舒适地生活。只是当事情的真相出现之时,他们才会悔恨不已,并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办法走出眼前的困境。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他们无所适从,此刻,旧有的思维方式已经打破,新的思维方式却还杳无踪影。因此,等待他们的只能是交织着依恋、执著与混乱的内心世界和手忙脚乱的疲于应付。
憨山德清大师有言:“我执即心执,心执则物迷。”执著于旧有妄解是人们跌入迷惑困境的最大诱因。若能放下执著,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便可以寻到走出困境的路径。
云门文偃禅师曾经在睦州道明禅师的引导下开悟。离开睦州禅师之后,云门禅师在陈操尚书家中住了三年。后来,睦州禅师又指引云门禅师到雪峰禅师那里去。
到了雪峰禅师所在的寺庙,云门禅师便从听法的人群中走出来,向雪峰禅师请教:“禅师,什么是佛?”
雪峰禅师说:“不要说梦话!”
云门禅师向雪峰禅师施礼之后,就在寺庙中住下,一直住了三年。
有一天,雪峰禅师问他:“你的见解怎么样了?”
云门禅师回答说:“我的见解跟诸佛祖师比起来一点也不差。”
从询问“什么是佛”到“我的见解跟诸佛祖师比起来一点也不差”,云门禅师实现了由旧有思维方式到融会贯通的新思维方式的转变。当向雪峰禅师询问“什么是佛”时,云门禅师还没有深刻地体会到佛是用“以心印心”的方式来流传的。当他自信地说出“我的见解跟诸佛祖师比起来一点也不差”时,云门禅师已经完全摆脱了旧有妄解对他的影响,进入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佛家认为,众生之间都是平等的。当妄解之心生出,我们就与万物分开了,迷惑和烦恼也由此而生。只有将妄解之心斩断,放下对旧有妄解的执著,转变自己的观念,我们才能摆脱迷惑和痛苦,才能找回久违的快乐。
【莲心慧语】
憨山大师在《母子铭》中说:“我见我母,如木出火。木已被焚,火元无我。”我们如果无法放下对旧有妄解的执著,就只能与迷惑和痛苦为伴。唯有勇敢地斩断妄解之心,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安享逍遥。
懂得休咎,辨别黑白
很多时候,我们更愿意相信别人,无论是做了什么事,或是有了什么新想法,都喜欢在第一时间与他们分享,并希望得到他们的肯定,倘若没有听到相应的评判就会怅然若失。殊不知,长此以往,我们便会失去命运的掌控权,变成依附他人的葛藤。
与此同时,等待我们的还有另一层隐忧。当不再有人乐于充当评判者的角色时,数不清的困惑就会在瞬间袭来。从来不曾与它们正面交锋的我们将会遭遇无数的烦恼和痛苦,并可能在种类繁多的物象中迷失自己,在心魔的猛烈攻击下成为它顺从的奴仆,走进我们人生的瓶颈。若想从人生的低谷中走出,从自身出发,培养自身的能力是我们唯一需要做的。佛经中无数的经典故事都是这条真理的明证。
古时有一个富翁,他有好几个儿子,但是儿子们全都好吃懒做。富翁快要离开人世时,将儿子们叫到自己窗前说:“我在屋后面的地里埋了好几瓮银子,我死后你们就可以把它们挖出来用了。”儿子们很高兴。
富翁死后,儿子们立刻拿起锄头去屋后的地里挖银子。可是,他们从早忙到晚,把屋后几十亩地都挖遍了,还是没有找到银子的影子。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又从头到尾挖了好几遍,仍然一无所获。几个人感到很沮丧。
眼看着播种的季节已到,儿子们无可奈何地将粮食种子洒到了地里。谁知这一年四里八乡都歉收,只有富翁家地里的庄稼长得最好。原来是因为他们已经将土地翻了多次,对秧苗的生长非常有利。
直到这时,他们才明白,原来父亲并没有说谎,土地就是父亲留给他们的银子。
故事中的儿子们起先是依靠父亲好吃懒做的人,在自己深挖的土地上获得大丰收之后,他们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也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在悟出“土地就是父亲留下的银子”之后,他们就已经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法句经》上记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水滴虽微,渐盈大器。”要想彻底摆脱对别人的依赖,消除迷惑的隐忧,我们就需要懂得判别休咎,辨别黑白,就需要开阔自己的视野,从小事开始一点一滴做起。《碧岩录》记载,百丈怀海禅师对此有着深刻的体悟。
有一次,一位僧人问百丈怀海禅师:“师父,什么样的事可以算得上是奇特的事情?”
百丈禅师回答:“成佛作祖就像独坐在百丈山大雄风上一样。”
僧人听后向百丈禅师施礼,百丈禅师便向他打去。
在这则公案中,询问的僧人和百丈禅师均是深解对方真意的人。奇特的事情本来就是小事一段,而百丈禅师却将它与成佛作祖联系起来;僧人明白了百丈禅师所提的境界就向他施礼,百丈禅师也用打向僧人的一棒来向僧人表明自己已经明了其意思。
百丈禅师和这位僧人之间的来往说明双方都是懂得休咎、辨别黑白的高手。世间万物纷繁复杂。我们只有具备辨别事物的能力,才能摆脱迷惑带来的心魔,才能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屹立于自己的人生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