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0800000032

第32章 最终的自由(2)

同时我们又总是告诉自己“我必须怎样”或“我不能怎样”,“我应该怎样”或“我不该怎样”。“怎样”暗示着方法、修行体系或教条,不论是压抑、扩张、保留、退缩、挣扎、建构,或是执著、摆脱执著、透过意志力来达成某件事,其中永远都有特定的方向和目的,但只要有特定的方向和目的,我们就一定不是自由的。我们的心智被那些毫无意义的提问充斥着,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思考自我的问题。我们终日都在问“怎样”,所以根本就不知道真正地去观察、体验生活。

如果我们可以做到的话,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问“怎样”。一问“怎样”,我们就变成二手人。我们将失去自由,失去完整,也将失去内在的诚实,因此无法诚实地看自己,无法回归真实的生活。所以,我们绝对、绝对不要问“怎样”。

不能一味地无知地问,这当然指的是精神层面的事。在物质层面,例如组装一部机器、组装一台新电脑,我们当然可以问“怎样”安装,因为技术方面的事情我们必须向相关的专家学。但是我们若想在精神上得到自由,在精神上回归本来面目,我们就必须觉察自己内心的活动,观察自己的想法、观察自己意念的本质和起源,在每一分每一秒毫无选择地觉知,绝不遗漏。因为观察、注意自己学习到的东西,往往比从书本、心理学家、聪明缜密的学者或教授学习到的更多,比只会提问的头脑更有实践的意义。

谁在屈服于“真实存在”

要了解真实存在,而不只是去接受或者服从于一个观念,那需要更大的智慧、更多的觉知。真实的东西只能通过了解真实存在才能被了解。不了解真实存在,生活是没有意义的。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捷克著名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在其巨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写道:“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

存在是一种真实,人类的存在就像大地的存在一样真切。人不能为了一种绝对的自由而拒绝一切,因为当负担完全缺失,我们变得比空气还轻之后,我们就必须丧失存在的本质,轻飘飘地飞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就变得自由而没有任何意义。有一句话说:“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太重了会沉下去;不要把自己看得太轻,太轻了会飘起来。”太轻或太重都不是真实的存在,生命的存在就是真真切切的轻与重的较量。

亚里斯多德说:“那个自古以来就发问的问题,那个现在仍然要问的问题,那个将来永远要发问的问题,那个是我们永远不得安宁的问题就是:存在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或者说屈服于什么,才能彻底了解到真实存在?是重还是轻?

要了解真实存在要求一种不同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具有更大的智慧、更多的觉知,所以它比只是接受或者服从于一个观念更加困难得多。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要了解事物,要了解真实存在,我们就不能被分心,不是吗?如果我们想了解对方在说什么,我们就不能听音乐或被外面嘈杂的人声所干扰,我们必须集中全部的注意力。然而,要专注地去觉知真实存在是极端困难的,尤其当我们通过偏见、谴责、评判、选择或者识别的有色眼镜去看真实存在。我们并非不想了解真实存在,而是难以摘下那副眼镜并觉知真实存在。

了解和接受真实存在并不像服从于上帝的意志那样简单。服从于上帝的意志的含义是我们已经知道上帝的意志,而对我们不了解的东西,我们是不会服从的。如果我们了解真实,我们就不可能服从于它,因为对更高层次的意志的服从是不存在的。如果我们服从于一个更高层次的意志,那么这个更高层次的意志将是自己的投射,因为真实的东西是不能通过已知的东西被理解的。当已知停止时,它才会出现。所以说,当我们服从于上帝的时候,我们是在服从于自己的投射,它也许是令人满意的、舒服的,但它不是真实的。

不了解真实存在,我们是不可能发现真实的,而没有这样的了解,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生活是一场永恒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总是在继续着痛苦和磨难。真实的东西只能通过了解真实存在才能被了解。

真实存在是事实,是真相,其他的一切都是一种逃避,不是真相。法国大思想家福柯曾经说过:“真实的生活就是游戏,我们必须充分地投入到游戏的角色当中,去构成那些存在,真切地感受那些瞬间,那么我们就在真实的生活了。”活在当下,觉知每一个当下,积极地投入到眼前的生活当中,对每一个瞬间都十分敏感,就是真实的存在了。对真实存在的了解和觉知揭示了非同寻常的深刻,在这种深刻里是充满着真实、快乐以及喜悦的感受。

私欲导致心灵的狭隘与琐碎

无论我们的身份是什么,只要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存在任何一种形式的私欲,包括我们所拥有的地位,或者某种信仰、意识形态,那么,我们的心灵就难免狭隘琐碎。

——《与爱同在》

在人们的意识形态里,私欲是一个贬义词,人人都惧怕成为私欲的囚徒。然而,现实生活却告诉我们:私欲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即人人都有私欲。为什么我们逃离不了私欲的束缚?从生物学,生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讲,所谓“私欲”其实就是人的自我满足,人是生物之一,生物是有生命的,维持生命就需要补给,也就是最简单的吃喝拉撒,就一个独立的人来说(假设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他要生存,就必需从自然界获得食物满足自己的饮食,这就是最初的欲望,也就是私欲的最原始的表现,因此“私欲”的原始动力来源于生存需要。由此来看,私欲本身是没有好或坏的色彩的,它本是生命中一个极为纯粹的生存行为而已,然而,当人类有了思想,有了意识,开始滥用私欲的时候,私欲就超越了它基本生存行为的本质,从而扮演了一个罪大恶极的角色。下面我们要讲的私欲,就是已经变质、恶化了的私欲。

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在树林里散步,突然发现一棵树下面埋藏着很多金子。他们既惊奇又兴奋,于是商量着如何把这些金子搬回去,其中一个人说:“白天拿回去不安全,我在这儿先守着金子,你回去拿些饭菜,我们等到天黑再一起把金子拿回去。”另外一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法,然后就照做了。

留下看守金子的那个人想,要是这些金子都是我的,那该多好啊。等他回来,我就用棍子打死他。

另一个回去拿饭菜的人也想,要是能独占这些金子该多好啊,于是就在饭菜里面下了毒,想毒死自己的朋友。可当他刚提着饭菜回来的时候,他的朋友就用木棍将他打死。之后,在树下守了一天金子的他早已经饿坏了肚子,于是拿起饭菜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没过多久,就觉得肚子如火烧一样,最后慢慢地中毒身亡。这两个好朋友最终因为各自的贪婪和私欲而害死了对方,但反过来看,其实也是他们自身的私欲害死了自己。

为了生存的目的,每个人都会隐藏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自利的欲望。所谓的“私欲”,也很难加以定义,它包含许多细微的意思。如果仔细检视这个词,深入去探讨它,不管“私欲”这个词的含义有多广,无论将它延伸到多少领域里,它都有一种窄化的特质,都是一种窄化的活动,一种局限、约束的行为。宗教人士、僧侣、托钵僧,也许抛弃了世俗的东西,例如财产、金钱、地位甚至名望等,可是他的私欲依然存在,只是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更高的层次而已。他要自己认同他的救世主、大师、信仰,把自己所有的思想和感觉投入在一个人物、一个形象、一个神话般的希望中,这种努力、这种认同本身就构成了私欲。

同类推荐
  •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杂家著作,系统地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主张,但在秦王政统治时期,和崇尚法家的赢政有所冲突,遭罢相而不被重用。但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启发了汉代的统治者,在汉初的几十年里,由于施行“无为”政治,保证了民众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平和稳定。可以说,汉帝国正是吕不韦施政纲领的执行者。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予了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以很高的评价,将其视为在逆境中诞生的不朽之作。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深邃博大的思想,《吕氏春秋》配了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 浙东学术(第二辑)

    浙东学术(第二辑)

    本书收录论文10篇,包括:古代政治哲学研究文《<唐虞之道>与王权转移的多重因素》,系统论述朱熹《家礼》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的《儒教仪礼研究的现状与课题》,主张摆脱从“心性论”的视域来研究孟子的《孟子性善论刍议》,何善蒙副教授所著的《荒谬:在加缪和庄子之间》,四篇以浙江学术为主的地域研究文和两篇与佛教有关的作品。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哲学、科学与信仰

    哲学、科学与信仰

    本书是一部翻译著作,作者为黎巴嫩著名伊斯兰学者纳迪姆·艾勒·基斯尔。本书深入浅出地对古希腊哲学进行了解析,廓清了阿拉伯哲学的渊源,并把穆斯林哲学家与现代西方哲学家进行了饶有兴趣的比较。
  • 哈佛逻辑课

    哈佛逻辑课

    逻辑与人类理性思维的关系犹如空气与生命,我们绝不会因为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而否定它对于生命的意义。人类与生俱来的逻辑思维能力,正是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具有超常逻辑思维能力的人,走到哪里者是卓尔不群的。请让我们跟随大学的教授和学子们,一同走进哈佛的逻辑思维世界。在领略哈佛风采的同时,带你走进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
热门推荐
  • 陌辰阡岚

    陌辰阡岚

    她,出生于普通家庭,却有常人没有的智慧。他,冰山一枚,却只为她笑。她,千金小姐,却只愿随他一人。他,绝非大神,却爱错了人。本文是玄子第一篇文章,由于玄子是中学生,休息时间比较少,所以不经常写作,每周五,周六更新,一天五更。此文纯属胡编乱造,请不要因为文章影响情绪哦~
  • 主宰的时空

    主宰的时空

    漫漫人生路,你是否不甘平凡。若回答:“是”那么坚定自己的理想,一路向前,永不放弃吧!看主角周锋在看完一场流星雨后陷入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迎来人生的转折点,因受到女友的分手提议剌激,在夜晚一个人行走在土路上,意外掉进一个上亿年的远古科技洞穴,得到远古智慧生物指导,得到了最先进科技,进行了一次时空、星际的历险。
  • 热血煮酒

    热血煮酒

    热血煮酒论剑,剑起英雄无名。剑客无名初涉江湖,只为见到神秘的龙门飞剑,却引来了莫名的暗杀……不一样的武侠,不一样的江湖。本人是古龙迷。
  • 开心国学1000问

    开心国学1000问

    1000个国学问答,生动轻松,趣味盎然,以一种你没有见过的别样的方式,让你在轻松答问题的时候,开心学国学。
  • 好看的年轻人

    好看的年轻人

    每天他平静而普通的出门,迟钝如路人甲,木讷如唐三藏,路上的地铁线很长,她遇见他时,只是他起身把座位让给了她,像是她生活意外的晴朗。
  • 魔女逆天之绝色愿术师

    魔女逆天之绝色愿术师

    本是愿术师圣王之女却又是世人痛恨的黑瞳妖魔,一睡就是十六年,天地规则均被她改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腹黑强大,冷艳无双,一袭男装横行天下,引得无数无数俊男美女萌兽,为之倾倒。
  • 带着孩子闯天下

    带着孩子闯天下

    再怎么说,自己身前也是一个美女金牌杀手,可是,为何却要穿越到一个身有残疾,且刚刚生完孩子的,还面带疤痕的女人身上,这个身体的身份越来越多,越来越神秘,,,她欧阳惜雪,为了再度的华丽脱变,她白天是扮猪吃老虎的孩子他妈。晚上,她是花满楼那个神秘的楼主,神秘美丽的舞姬!薄纱遮面,风情妖娆,宛若夜间的那一朵罂粟,沾手入毒。她说,“我!叫!欧!阳!惜!雪!她说,“只有两种人才能摘我面纱,死人和我的夫君。”她说,“宝贝,这是你爹。”
  • 十世恶人之重新做人

    十世恶人之重新做人

    一个倒霉男人一生的,是那么的跌宕起浮,是那么的憋屈,但是老天又给了他一次机会,试问他又怎么可能再像之前那样傻B的活着。人们都说河蟹社会和谐,王八之气只有臆想,不会成真,但是是男人都喜欢或者说都是很想往武力与刺激。相信娘娘呛的伪娘并非天生如此,此为时世造就。看下去,人生本来就是无数个大坑,你不跳进来怎知我这里是不是一个大坑呢?毕竟是男人就不想当太监。人生也是一个茶机,放满了各种杯具,餐具,当然也会放几盆花,充当一下雅人,我喜欢男主的真性情,但更讨厌这种性情,更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请各位看观随我一起改造这个傻瓜,愿他早日修成正果。一个故事的开始,说明一个大神将要在此崛起,一个大神的崛起绝对不可少了诸位大侠及大神们的支持。而我决定向于正大神学习,板砖与鲜花一起来吧,来得更猛烈些吧。其实我发现神马都是浮云呀!
  • 同学离别之日

    同学离别之日

    这里讲述了“我”吴悦频,四年级与同学分开,初中,高中时再见,我们早已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变了,变得不同于小学。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嗔心起时要思员,熄下怒火最吉祥。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以虛养心,以德养身;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