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俗称“过大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的历史十分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人们年头岁尾的祭神活动。相传当时舜即位做了天子,带领部下人员祭拜天地、庆祝丰收。从此,人们就把“春节”作为一年的开始。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也有人说是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新中国成立前,“春节”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所指,时间也是不确定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法律规定,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现代意义上的春节正式固定下来。
在春节期间,我国各族人民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以此来除旧迎新、祈求收获、表达祝愿等。春节期间最有特色的习俗就是熬夜守岁了。关于它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传说:
相传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做“年”,它们生性残忍,虽然居住在深山密林中,但也时不时地会到人居住的村庄来吃人。后来,人们了解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便会出来危害村民,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天亮时便会返回山林中。于是,到了“年”要到村子里来作恶的日期,每家每户都会提前将家中的好东西藏起来,大门紧闭,窗户关得严严实实的,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后来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
除了吃年夜饭、熬夜守岁,人们在春节期间有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习俗,可以说是活动丰富,热闹非凡。
元宵节为何被称为“灯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元宵节便紧接而来了。元宵节也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汉文帝时期,正月十五就已经被命名为元宵节了。按照农历的说法,正月即是元月,古代的人也称之为“宵”,而正月的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这天就被称为“元宵节”。人们在元宵节这天会举办各种丰富的节日活动,如赏花灯、猜灯谜、耍龙灯、吃元宵等,而其中的赏灯习俗由来已久,所以元宵节也被称为“灯节”。
关于元宵节赏灯的由来,据说是源于东汉明帝信佛的故事。汉明帝推崇佛法,当时汉朝正好有一高僧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高僧说,正月十五这天,印度的众多僧人都会云集寺庙,瞻仰佛舍利,这天也是参佛的吉日良辰。为了弘扬佛法,汉明帝听后就下令,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并命令民间的百姓也要在自家门前挂灯。之后,这一节日就逐渐扩大为盛大的赏灯节了。
元宵节的活动与灯有着不解之缘。从唐代开始,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就越来越兴盛了。在当时,几乎全城的百姓都会去看花灯,即使是在平常日子里不能迈出家门的富家小姐,也会得到父母的允许去赏灯。直到现在,我国很多地区仍会在这一天举办隆重而热闹的灯会。
除了赏灯,人们在元宵节这天还会猜灯谜、耍龙灯。猜灯谜就是猜贴在花灯上的谜语;耍龙灯,就是用竹条、布、纸等做成龙的形状,中间点上蜡烛或灯,然后进行舞龙表演。这些活动内涵丰富而有趣,深受人们欢迎。
二月二为何“龙抬头”
我国民间有句俗谚说的是“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是俗称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正逢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节气,据说龙王爷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沉睡,在这天会被轰隆隆的春雷惊醒,所以这天也被称为“龙头节”或是“春龙节”。
人们为什么会将二月二与龙联系起来呢?比较通俗的解释为,因为龙向来是中华民族信仰和崇拜的神物,中华民族的子孙不仅将自己称为龙的传人,而且还认为龙拥有神奇的力量,能消灾避难,给人间带来吉祥。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着雨水将要降临大地,万物能得到雨水的滋润而茁壮成长。而从节气来看,农历二月二也正是春雨降临、万物生长的时候,所以人们就将“龙抬头”与二月二联系了起来。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人们将二月二与“龙抬头”联系起来是源于天文学上的原因。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二十八宿中的七个星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的一个星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二这段时间的黄昏,这个星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就像“龙抬头”一样,所以也就有了这样的说法。
不仅是节日的名称与龙有着重要的关联,人们在二月二这天还要举办很多与龙相关的习俗,如祭龙王、扶龙、撒灰引龙、剃龙头等。其中颇有意思的要算剃龙头,它说的并不是给龙剃头,而是说人在这天去理发,因为传统习俗认为,春节期间忌讳理发,所以人们常趁二月二这个吉日去理发,祈愿一年的生活如意。
清明节的由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歌描写的就是清明时节的情景。清明不仅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阳历的4月5日前后。
关于“清明”这一词语的由来,古书《岁时百问》中是这样说的:“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意思是说,万物都在这个时节生长,因为刚刚生长,所以显得清洁、明亮而干净,所以就叫清明节。因为这一时节的气候适合万物生长,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人们常常在此期间安排农事活动。在民间还流传着“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中国向来是一个重视农业的国家,由于清明在季节变化中的这种重要地位,再加上祭祖、寒食等活动,清明节便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起始于周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清明节是一个极富特色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天通常会开展各种丰富的活动,如禁烟火、只吃寒食、祭祖扫墓、踏青等,有的地方还有折柳枝、插柳、放风筝等活动。
值得一说的是,其中禁烟火、只吃寒食的习俗原本只是寒食节的习俗,但由于清明节在寒食节后不久,渐渐地就合二为一了。而且,不仅寒食节的习俗移到了清明节,人们甚至还将寒食节作为清明节的别称,一直流传至今。
端午节的由来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午节、午日节、重午节、地腊节、中天节、浴兰节、夏节等,它的别名多达二十几个,可以说是传统节日中别名最多的。在这么多名字中,端午节是最常用的,其中的“端”是开端、开始的意思,“午”则是农历地支纪月中的第五个月份,也就是表示五月的意思。
很久以前,中国就有“端午”的说法。而关于端午的起源,中国民间流传着几种说法,其中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学体裁,并且留下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在文学上很有成就外,屈原还是当时楚国的大官。他曾经辅佐楚王,为国家和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没想到,楚怀王却听信一些奸臣的谗言,疏远了屈原,并将他放逐到偏远的地区。后来,因为楚国的统治者腐败无能,不久之后,楚国就被当时强大的秦国消灭了。屈原看到自己的国家灭亡了,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前途的绝望,悲愤中便就投江自杀了。
百姓们得知屈原投江之后,纷纷划船到江中寻找他的尸体,又因为担心鱼虾糟蹋他的尸体,就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因为屈原投江的这一天正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后世的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的这天都会举办划龙舟、包粽子等活动,同时也将这天定名为端午节。
七夕节的由来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通常被人们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由来已久,早在我国汉代时候,人们就开始过这一节日了,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节日越来越盛行,成为许多人,尤其是青年男女重视并喜爱的一个传统节日。
七夕节的时间为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相传,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的时间。牛郎原是一个凡人,而织女却是天上的仙女。织女在偶然下凡游玩时认识并喜欢上了牛郎,便私下凡间,与牛郎结为夫妻。王母娘娘知道这件事后,就下令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从此被拆散了。后来,牛郎得到指点,终于见到了织女。可是由于银河的阻拦,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于是,千万只喜鹊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因为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少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灵巧的手艺,同时也会请求她赐给自己美好姻缘。由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都是少女,而活动的内容又以乞巧为主,所以后来也有人称七夕节为“乞巧节”或“女儿节”。
因为七夕节来源于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所以这个节日一直受到青年人的喜爱。古代的少女一般都会在这天举行拜织女、穿针乞巧的活动。同时因为七月七日正是主掌考运的星宿——魁星的生日,所以古时的读书人为了考中科举,也会在这天拜魁星。
中元节的由来中元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鬼节,有些地方也称为亡人节、七月半。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以祭祖为主题的一个节日。
中元节这一名称来源于道教的说法,道家将全年的盛会分为三次,称为“三元”,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道家认为“三元”其实就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别称,这三官统领并主宰着天下苍生。所以道教徒们在每年的中元时节都会举办道场,以此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民间则多在这天怀念亲人,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佛教徒认为这一节日的由来是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目莲是佛祖的弟子,他的母亲因为生性贪婪恶毒,死后遁入饿鬼道,不得超生。目莲为了解救母亲,就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广造“盂兰盆会”,让地狱里的孤魂野鬼享用盆里的食物,为母亲赎罪。后来,每到七月十五这一天,佛教徒们也会在这天举办“盂兰盆会”,准备五果供奉,以此解救在阴间受苦的祖先。由于佛教办“盂兰盆会”的宗旨与中国古人相信并崇拜鬼神的习俗不谋而合,因此这一法会也就流传下来。特别是在唐代时期,这一法会非常盛行,而且仪式也颇为隆重。
最迟在梁武帝时期,中元节便由道教和佛教的节日变为全国人民都过的传统节日了。唐宋以后,这一节日及其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直至今日,民间的百姓一般都会在这天举办放河灯、抢孤、焚法船、燃放孔明灯等活动。
中秋赏月的由来尽管月亮每个月都有圆得像玉盘的时候,但一年当中,月亮最圆的时间还是在中秋节期间。中秋节的时间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所以叫做“中秋”。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关于它的由来及习俗,民间同样流传着这样一段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天上共有十个太阳,强烈的阳光照得万物枯死,百姓难以生活。英雄后羿用神弓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了一个。从此,百姓们过上了安乐的日子。很多人因仰慕后羿,就来投师学艺,一个名叫蓬蒙的坏人也趁机混了进来。
一天,王母娘娘赏赐给后羿一颗能即刻升天成仙的不死药。但后羿舍不得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珍藏,并没有吃。这一幕不料却被蓬蒙看到了。后来,蓬蒙趁着后羿外出,闯进后羿家中抢夺不死药,嫦娥不想让仙药落在坏人手里,就吞了下去。没想到刚吞下药,她就飞向了天空。由于牵挂丈夫,嫦娥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此后,后羿非常难过,经常仰望着夜空,思念嫦娥。转眼到了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后羿在仰望天空时竟然惊奇地发现月亮里有个酷似嫦娥的身影好像在朝着人间眺望。于是后羿赶忙叫人在花园里摆上香案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慢慢的,嫦娥奔月的消息在民间传开了,人们也学着后羿的样子,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中秋节这天,人们通常会举行多种庆祝活动,如全家团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以此来寄托“花好月圆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重阳节的由来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就是我国的传统佳节重阳节,现在又被称为老人节。
重阳节的名称是根据《易经》中的记载而来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所以叫做重阳,民间也有人称之为重九。在我国的古人看来,两九相重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所以他们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过重阳节了。
关于重阳节的来源,大约可以追溯到秦朝,由于九月初正是农作物丰收的时节,而九月九日又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所以当时的人们一般都会在这天举行祭天拜祖的仪式,以此来感谢天帝及祖先的恩德。到了汉代的时候,皇宫中的人就会在重阳节这天登高、佩茱萸、喝菊花酒,以求长寿。后来,因为有宫女被逐出宫,这一习俗也就传入了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