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皮影戏中,皮影人除了要操纵好皮影之外,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控制锣鼓,这对皮影人动作的熟练和灵巧性要求很高。但是技艺好的皮影人往往能操纵自如,很多时候还能一个人操纵多个皮影角色,这种技术的确是很高超的。
观看皮影戏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尤其是小孩特别喜欢的一项活动,它的传播范围很广,而且每个地方的皮影戏还在长期的演化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甚至不少的地方戏曲都是在皮影戏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就连现代电影的诞生也受到了皮影戏演出原理的启发。
用方言来唱的黄梅戏中国传统戏曲很多都产生于民间,所以不少戏曲在演唱时都采用当地的方言,黄梅戏就是其中的一种。一听黄梅戏,便会想到它的萌生地——安徽。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它的原型是十八世纪后期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后来,这种民间小戏中的一个分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来演唱,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也就是早期的黄梅戏了。随后,黄梅戏逐渐发展和成熟,最终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和其他戏曲一样,黄梅戏也分为不同的角色,如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等。但在具体的戏曲演出中,黄梅戏中演员的角色分工并不是严格限制的,也就是说同一个演员在戏中可以扮演多个不同的角色。
黄梅戏主要用安徽方言来演唱,唱腔纯正而清新,语言通俗易懂,情感表现比较明快。在演唱的过程中,黄梅戏还讲究唱腔和音乐伴奏。唱腔指的就是穿插曲调的演唱,也就是说演员在演唱的时候还要配以一定的背景曲调加上音乐伴奏。在音乐伴奏上,黄梅戏号称“三打七唱”,这就是说,演员在演唱的时候,旁边还有三人演奏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时不时地还会参加帮腔。
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一些优秀的黄梅戏剧目脱颖而出,如讲述天上的七仙女与凡人董永爱情故事的《天仙配》,描写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牛郎织女》,讲一代奇女子冯素贞为替父报仇而男扮女装参加科举,谁知竟阴差阳错地被选为驸马的《女驸马》等,这些剧目都非常精彩。
特色鲜明的评书我们观看古装影视剧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在茶楼最显眼的一角,一个身穿长衫的说书人坐在桌子后面,一手摇着折扇,一手拿着一块长方形的醒木,给在茶楼中喝茶的客人讲评故事,说到精彩处,还时不时地用木块敲击着桌面,发出一声脆响。其实这一画面表现的就是评书人在说评书时的情景。
评书,又称说书、评词,是民间百姓创造的一种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它主要广泛流行于我国的北方地区。评书的创始人是清朝初年的柳敬亭,他在学习民间流传的“说话”艺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新,最终形成了评书这种曲艺样式。
不像其他戏曲需要很多演员参与和复杂的舞台布景,评书只是一个人的表演,需要的道具也很简单,最主要的是一张桌子、一块惊堂醒木。醒目就是一块长方形的普通小硬木块。一般约一寸长,半寸厚。其实这种醒木在古代的官府衙门中也经常使用,主要的作用是为了震慑犯人。而在评书艺术中,醒目是说书人的演出许可证,同时也是最能凸显评书特色的道具。在说书开始时拍响醒木,能集中听众的注意力并使场面保持安静;在演出过程中拍响醒木,可以烘托气氛,也起到强调的作用;在结束时拍响醒木,可以令听众回味无穷。
评书表演的主要形式就是一个人演说,说书人通过描写景象、叙述情节、模拟人物、对故事和事件进行评论等艺术手段来讲述故事。演说的内容多是历史故事、英雄征战故事和侠义故事等,而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说书人往往会通过设置悬念、挑选精彩情节等方式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让人沉浸于描述的故事中。
相声中的“说学逗唱”
相声是深受人们欢迎的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形式,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几乎都有相声节目,马三立、侯宝林这些相声演员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在听相声时,我们经常会听演员们提到“说学逗唱”这个术语,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说学逗唱”是相声中经常提到的术语,指代的是相声演员必须要练习的四种基本功。
说,是一种最基本的表演技巧。虽然说话看起来平常而简单,可在相声表演中,“说”是很讲究技巧性,很有难度的。相声中的“说”并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说话,而主要包括说笑话、打灯谜、绕口令等内容,要求吐字清晰、语言流畅、有韵律感。
学,是指模仿和学习其他艺术形式,以此来丰富自己的表演。“学”的要求不仅是学得像,更重要的是要能讨观众的喜欢。它的内容包括学唱其他各种曲艺、歌曲,模仿各种鸟兽叫声、人物语言的口技、各地方言或是其他的一些特色语言等。
逗,指以取悦、逗乐观众为目的的相声表演。一般情况下是两个人,一个主说一个附和,一智一愚,互相讽刺逗乐,或是互相评议等。只有能逗乐观众,相声表演才算成功。
唱,也就是唱歌,原来是指唱太平歌词这一相声演员必须掌握的表演,后来也指演员自己编写并演唱一些滑稽可笑的台词,或是对一些歌曲、戏曲进行夸张化的演唱,以及故意唱跑调等,以此来引人发笑。
相声表演并没有固定的形式,演员往往可以根据表演需要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只要达到逗乐观众、引人思考的目的就行了。
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我们在欣赏相声表演时会发现,同样是说相声,但表演的形式却是不一样的。有一个人说的相声,有两个人并排站在一起说的相声,也有很多个人一起表演的相声。这主要是因为相声也包括不同的种类。其中最主要的几种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
单口相声就是由一个演员来进行表演的相声。它是相声里最早出现的形式,主要由民间笑话发展而来。因此,它既有相声的特点,也继承了民间笑话、故事、评书的艺术手法,主要以好玩好笑的故事、曲折生动的情节来吸引人、逗乐人。单口相声主要讲述的故事为神话传说、名人逸闻趣事、整理加工后的笑话等。
对口相声,就是两个演员对讲,交替着说一些有趣的话,以吹捧逗乐为目的的相声。它是相声表演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一般来说,两个演员要先进行分工,一个人主要叙述,一个人辅助叙述,双方通过对话来讲述故事、表现主题,逗人发笑。另一种形式就是,两个演员互相讽刺、争辩,以有趣的语言来逗乐观众。
群口相声,也就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演员共同表演的相声,其中又以三人相声为主。通常情况下,在这三个人中,两个演员扮演矛盾的双方,另一人扮演中间的调停者,三人通过说一些有趣的故事、引人发笑的语言来吸引观众。群口相声的内容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说一些文字游戏,如成语接龙、对对联、接诗句等,另一种就是以小闹剧的形式逗人开心。
这三种形式是相声表演中最常见的形式,每种场有各自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