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登场”中的粉主要是指化妆时用来擦脸的白色粉末,而“墨”主要指化妆时用来描眉和画眼线用的黑色的颜料。其实除了白色和黑色,演员在化妆时还会用其他各种颜色的化妆品来对各个部位进行妆扮。
戏曲中演员化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美观,而主要是为了形象地表现剧中人物的不同性格、身份、年龄和心情等。因为戏曲是一种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舞台表演艺术,所以表演时人们常常会穿上夸张的服饰、画上夸张而显眼的妆,这样才能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在戏曲表演中,人们要对五官中的各个部位进行妆扮,其中最为注重的是脸部皮肤和眼睛等的妆扮,为了使皮肤变得更白,就会涂上白色的粉;为了使眼睛显得更黑,就会涂上黑色的墨。在所有的舞台表演中,即使是最简单的化妆,也都是要描眉画眼、用粉涂抹脸部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将演员们登台进行戏曲等艺术表演称为“粉墨登场”。
“国粹”京剧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在很多外国人看来,凡是中国人都应该懂得一些京剧。可事实上,现代爱好并懂得京剧的中国人是越来越少了。但你是否知道,在最初的时候,京剧是一种民间艺术,它产生于民间,是以前人们最喜欢的一种戏曲样式。
京剧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也称“皮黄”,这是因为它的音乐素材主要是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的。它大概于1840年前后产生在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有“国剧”之称。
京剧的表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京剧中的故事大多取材于古代的历史故事、话本小说和一些民间传说,像《白蛇传》、《穆桂英挂帅》、《将相和》、《借东风》这些经典的京剧剧目就是这样的。在形式上,京剧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单部的折子戏。如果说大戏相当于现在的电视剧,那么,折子戏就相当于电视剧中的一集。
京剧是集唱、念、做、打为一体的艺术样式,唱指歌唱,念即念白,也就是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说话,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唱、念、做、打既是京剧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也是学好京剧艺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现今很多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就是从培养这些基本功入手的。
京剧从产生至今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这段时间里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京剧演员和作品,同时也留给了后人无数宝贵的财富。这种博大精深、富于中国特色的戏曲样式,我们理应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
京剧中的角色和脸谱现代人在演戏时会有角色的分工,每个角色不仅外貌不同,造型设计也往往是不一样的。其实京剧中也是这样,不仅有演员角色的分工,而且每个角色所画的妆也是不一样的。然而,与表演其他舞台艺术的演员不同,京剧演员在化妆时通常会采用脸谱这一特殊化的化妆方法。
京剧在角色方面有着严格的区分,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其中的“生”指的是京剧演员中除了花脸、丑角以外的所有男性角色。“旦”指的是京剧中的女性角色,但在以前的表演中一般都是由男性扮演的,如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就以扮演旦角闻名。“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也就是舞台上画有脸谱的角色;“丑”,俗称小花脸,也就是舞台上扮演的喜剧角色。正因为有了这些角色,京剧表演才会那么精彩。
在京剧艺术中,最有特色的要算是脸谱了,很多人留意和关注京剧,就是从脸谱开始的。京剧脸谱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化的化妆方法。关于它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也就是说,京剧的脸谱是经过夸张化处理的人物面部形象。京剧中一般会根据人物的角色、性格、习性等方面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脸谱。一般来说,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刚烈,常用于表现英雄人物;黑色的脸谱表示正直、勇猛,如京剧舞台上的包拯用的就是黑色脸谱;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蓝色或绿色的脸谱常用于表现一些粗犷暴躁的人物;白色的脸谱一般用来表现奸臣、小人,如京剧中表演曹操的人通常会画成白色脸谱。
不管是京剧的角色还是脸谱,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果细细品味和欣赏,我们定能从中体会到不少乐趣。
古老的昆曲中国传统戏曲的样式和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剧目,除了京剧之外,应该就要算是昆曲了。昆曲是一种古老的舞台艺术,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所以当时的人们也称它为“昆山腔”或“昆腔”。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在原有昆山腔的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和改进,形成了现在的“昆曲”,或称为“昆剧”。
昆曲是一种集说唱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在演唱时,不同于其他戏曲可以根据演员个人条件随意发挥,昆曲要求遵守一定的腔格,讲究字正腔圆,腔跟字走。除了这些,昆曲还需要伴奏,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等。乐器伴奏与演唱的完美结合,大大增强了昆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昆曲最为繁荣的时期是在明清时期。在明代时,著名的戏剧家梁辰鱼改进了昆曲的唱腔,此后,昆曲就主要采用清唱的形式出现,旋律也变得更加优美。慢慢的,随着昆曲演出的增多,学习昆曲的人也越来越多。明末清初,由于昆班的演出活动广泛,昆曲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了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之后,它又发展成为一种全国性剧种。
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昆曲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其中经常上演而且影响较大的有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昆曲是一种古老的戏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湘剧、川剧、桂剧、越剧等,都受到过昆曲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依赖光影的皮影戏“手影戏”这种童年游戏大家应该都不会觉得陌生。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动手游戏,不需要借助任何复杂设备,只需要有光有影,就可以通过手势的变化摆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如小狗、小猫、小马等。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种戏曲样式与我们童年喜欢玩的这种游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皮影戏”。
皮影戏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又被人们称为羊皮戏、灯影戏、纸影戏等,有些地区也俗称人头戏、影子戏。顾名思义,皮影戏就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形式。
皮影戏中的角色并不是由真人来表演,而是用皮革制出各种人物的形状。在制作皮革人物时,要先将皮革进行加工处理,再在皮革上描绘出各种人物的图谱,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最后再涂上颜色。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与人物相连的杆子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