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6700000011

第11章 明、清“丑书”的美学思考

书画品藻

陶梅岑

一、丑书直接实现表现“自然生意”和“人的生命状态”的本质要求,具有高层次的审美品格

从文字的生产算起,中国书法经历了一个从实用到以实用兼带抒情逐渐向纯抒情艺术发展的漫长转换过程。不能说最早的实用书写绝然没有注进个人情趣,但确实经历了一个从蒙昧、状物到抒发主观性情的渐次自觉阶段。晋代王羲之的情景交融、决和简远的《兰亭记》出现,标志着用书法抒情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自觉程度。但后来,人们将王羲之书法中表现出来的与其时代相适应的不激不厉的“中和”理念和情致优美的笔法形式,奉为可以统领一切时代的书法的至高的和惟一的典范乃至规范,则是不适当的。它虽然对后来某些时代、某些境况相近的书法人群仍有典范意义,但若拿它来统领、规范一切时代、一切书法家的做法,却对书法从多方面直奔抒情的总目标产生了约束和阻滞的负面影响。尽管如此,书法仍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在冲突中缓慢地前行着。在唐代大文豪韩愈的《送高闲上人序》里例能见到这样一段话:“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穷窘、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谔,一寓于书。”此话不仅证明唐人的草书已突进到了抛弃实用,纯然抒情的阶段,还从深层次上揭示了一条十分重要的书理,即自然形象给予人的心理感受,是书法创作的内在情感动力,从而使书法的抒情性得以进一步加强。唐代不求形似的文人写意画的发轫,近体格律诗极盛求变后的古风、长短句的产生和与前者的同时并雄,均影响于书法。所以此时产生了的颜鲁公的变法,颠张、狂素的“怒草”(杨永福直称自己的草书曰“手怒”)便是书法向抒情方面的激进。而晚唐后既有禅宗思想及皎然、司空图文艺思想的影响,时局的偏安,南宋书法之不振,书法家的消极、抗争等诸多因素,又有欧阳修“欧虞褚陆,至于颜、柳,皆自名家,盖各因其性……其则之亦不为难矣”(宋民:《中国古代书法美学》),径直以“因其性”作为书法的审美取向,更促进了宋代“尚意”书风的发生与发展,使得魏晋唐时期情理统一法理为主的主流审美观念遭到了突破,以情为主,重主观、尚个性,尚自由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占据书法中的主导地位。而过分要求技法的以古为范,娴熟、精致、优美,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抒情书家挥笔时的羁绊和额外负担。于是他们不仅不再着意追求这些东西,笔下进而出现了含有形式“丑”的因素的不知谐、不平稳,乃至“欹侧怒张”的“狂狷”意态。这在理论上,则有苏、黄举旗担纲。苏轼称“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椭”、“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尝谓不学可”(《和子由论书诗》);黄山谷称“或云东坡作书多成病笔,又腕着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此又见其管中窥豹,不识大体,殊不知西子捧心而颦,虽其病处,乃至成妍”(宋民:《中国古代书法美学》)。二人不仅在理论上开了“容丑”说之先河,且书法首重表情达意,随情造法,不必墨守恶唐古法亦由之开端。苏、黄认为,书作中有点“颦”、“椭”、“跛”、“病”更具自然天趣,能更真实地表现情性和人的生命状态。虽然,宋“四大家”中除比较守旧的蔡襄而外,苏、黄、米(芾)的书法,在当时和稍后都曾受到朱熹、项穆等人的大力反对与责难,但尚意书风仍延续发展下来。到元末,便出现了杨维桢粗头乱服、残破、倔强不润的“丑书”,使时风为之一震。杨维桢为宣泄内心块垒、反对赵孟頫以下的圆熟甜媚书风及馆阁体而作出的这种“丑书”,被吴宽作跋赞其虽“破斧缺斯”,不掩“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的壮美、雄强、堂皇之气。尔后,张瑞图作书尖锐铦利,清人梁巇亦称其“独标气骨虽未人神,自是不朽”;王铎用涨墨法,强调线条的对比、穿插,开用墨法的新境界;徐渭强劲粗犷糙涩的线条,舞蛇走虺,驰纵跳腾,散见取胜,一反传统“中和”的温文尔雅、不激不厉,着意表现尖锐、激烈、跳荡的意识;黄道周以紧透松,在压迫、内敛中表现一种线条的横纵冲突;再后出现了金冬心惊世骇俗的“漆书”,郑板桥乱石铺街似的六分半书……。总之,自元末杨维桢开始,经明代的陈道复、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陈鸿寿、傅山、王铎,到清代的金冬心、郑板桥诸人,“丑书”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丑书”家们,无一不是极有学养、深谙中国书法传统且于“二王”一系不断下过、甚至毕生下着功夫的人,但他们的创作都不再趋合古人,而是以适己之情、达己之性为目的,法为我用,随情造法,尽情挥洒,从而开启了中国书法史和书法美学的新的篇章。

元、明、清“丑书”家们的历史功绩在于:第一,他们挣脱历史形成的几近凝固了的“中和”美观念和晋、唐技法规范,其书作是惟情是尊,根据直抒胸臆的需要,缘情用法,随情造法。正如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说的那样: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人们对于‘美’和‘丑’的对立,并不看得那么严重,那么绝对。人们认为,无论是自然物,也无论是艺术品,最重要的,并不在于‘美’和‘丑’,而在于要有‘生意’,要表现宇宙的生命力……”因而“‘美’与‘丑’并不是最高的范畴,而是属于较低层次的范畴。”而,表现自然的“生意”和“人的生命状态”才是最高的核心的审美范畴。明、清丑书体现了书法艺术的抒情本质和书法自身向前发展的必然指向。这种前瞻民生必然会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恒久先导影响;第二,他们不忌粗率丑怪,把朴拙、粗犷、散乱、凌厉、雄肆、刚健、险绝、生辣、迟涩、率意、天真、自由等被惯常认作与“中和”对立的、粗俗的、丑恶的东西植人书法之中,丰富了书法的内涵,扩大书法的审美范畴,从而为后世书法于“中和”美理念之外求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第三,他们新创的与其张扬个性、追求自由抒情相适应的八面出锋,中侧并用,甚至以侧锋为主;用墨干枯涨润对比强烈,酣畅淋漓,节奏明快;在大幅纸上激情挥洒,追求动人心魄的视觉效果;将汉字结构重组;突破真草隶篆界限,掺和变化使用等等,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表现语言,而且各个丑书家所创技法语言“一人一面”,不与古人、时人雷同,昭示了书法的原创性技法存在极大的空间,为书法的不断创新、持续繁荣创造了条件。丑书家们新创的一切虽“万变”却“不离其宗”,始终保持和并未突破“用笔墨书写汉字以表情达意”这个代表书法本质特征的底线。心管人们指责其“丑拙狂怪”、“缺陷”、“畸形”,然因其所“缺损”、“畸”、“怪”均无损于书法的本质,所以人们仍不断地承认它们是书法乃至是优秀的书法。而丑书家们则正是依靠这种在审美观念和技法形式上的大胆革新,才得以把他们(那个时代的部分精英)的抗争精神通过书法表现出来,从而显示了书法艺术生命力的辉煌。由此可见,“丑书”是胎息、蘖生于传统,活跃、抗争于传统,并以自己的创造融人、丰富、发展着传统的一条支流。它是中国书法传统不可分割且值得珍惜的一部分。中国书法传统如果摒弃了它,不仅会大为减色,而且会失去脉络的清晰。

二、“丑”和“化丑为美”之所以能成为书法艺术,其关键在于注入了书法家的性格

有人把自然界的美、丑等同于艺术作品的美、丑,强调美、丑的绝对性,不承认其相对性与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其实,艺术大师罗丹早就说过:“……艺术美并不等于自然美,而自然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罗丹:《对[欧米哀尔]的反感》)那么,使自然界的丑转化为艺术美的奥秘何在呢?这个被刘熙载看作“一‘丑’字中邱壑未易尽言”的难题,恰也被罗丹一语中的。他说:“只有‘性格’的力量才能造成艺术的美,所以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在自然中越是丑的,在艺术中越是美。”此话和刘熙载“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何等相似!艺术家之化丑为美或使丑成为艺术品,大致通过以下途径:一、创造丑的形象,赋予美的性格(如我国民间所画的钟馗,面目极恶,但因其专事驱鬼降魔,民众对之便只存敬畏,觉得他威严、崇高)。而闻一多更说庄子创造的支离疏落等残疾丑怪形象,是常引“清丑人图画”,并称这些肢体残缺、面貌丑怪、“视之如古铜古玉的人物,都代表着中国艺术中极高古、极纯粹的境界”。可见艺术既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三、艺术家通过创作旧习惯者看不惯的新奇乃至丑怪意象(如书法的点画、结体等),直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性情(即作出“丑书”);或艺术家慧眼独具,在丑的材质中发现了美,加以发挥利用,如傅山从《石鼓》、《峰山》中“领略丑中妍”,从汉隶中领略其“丑拙古朴”;郑燮讥米元章“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陋劣中有致好也……”并谓“燮画此石,丑石也,丑而雄,丑而秀。”(转引自葛跃《中国绘画理论发展史》)。如是,则自然界丑的事物,经过艺术家的个性选择,并赋之以自己的真实情性后化成艺术形式,这艺术形式就会因为承载了艺术家的情感性格和生命状态而成为了可供欣赏的艺术品。正如中国历来有“丹青能令丑者妍”之说那样,自然界的瘦老、病梅、怪石、残荷,一经画家勾勒点染,便无一不美了。只不过,这种美不像仕女画中的美人之美那样的表层上显露无遗,而是藏于较深的层次、创造出的是更高的境界,需要会欣赏的人才能体会得出,才能透过这些残缺丑异的艺术形式感受到作品蕴涵的蓬勃生机与奇特的气势,从而想像画家的个性、精神与性情,并受到感染。这便是刘熙载“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在理论上能成立,在实践上能够实现的根本所在。

三、书法不只表现和谐,也能够而且应该表现冲突斗争

恪守“中和”美理念者,以“和谐”、“不激不厉”作为书法作品的审美准则。这是魏晋时代形成并至今仍为余绪的许多书家的审美追求。它对于那时至今生存状态相似的部分书家,是相宜的,也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将其“惟一”化,把美仅仅了解为表现“中和”、“和谐”,却是狭隘、片面的、不辩证的。刘纲纪在《艺术哲学》中说得很对:“美作为人的个性人才能自由发展的表现,不仅表现在和谐中,也表现在人为争取自由而进行的斗争中,表现在和人的自由实现相关联的各种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事物的“和谐”状态只是短暂的,矛盾斗争状态才是长期的和经常的,而且范围更广阔,内容更丰富,事物的变化、发展也靠它。应该说,表现“和谐”是美,表现矛盾冲突也是美。事实上,人的感情,尤其是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感情,又常常是强烈乃至偏激的,而且惟其如此,个性鲜明、风格强烈的作品才得以不断产生,艺术品才具有“典型性”。如果书法只表现“和谐”,而拒绝表现强烈的矛盾冲突,其内涵将显得单调,其艺术生命力也会相当的苍白无力。

任何时代的主流审美观念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时代不同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不同了,审美观念就会发生变化。书史上的以“中和”为美的观念,是从魏晋人浑朴、萧散、恬静、中和的生存状态中产生的。而生活在元、明、清激烈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个人不幸遭际之中的杨维桢、徐渭、傅山等人,其时其人,不用粗服乱头、张狂恣肆,不计工拙的“丑书”直抒胸臆,难道还能要求他们仍旧像心情闲适恬静的魏晋人那样,于明窗净几之下,不温不火地去粗书细写么?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惟有自创的“丑书”才更能喷泄内心的血泪,舍此别无选择的了。他们的作品通过反映他们自身争取自由解放的情性以表现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这难道不是大美么?

什么是书法的“真善美”呢?我以为:书法作品不为讨好别人和谋求名利,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性,就是“真”;根据表达自身情性的需要“因道择器”,善于选择、创造使用最适宜的书法表现形式便是“善”;作品表现的情性指向,符合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而不是背道而驰就是“美”。以此衡量“丑书”,它们不就是“真善美”的么?所以,从苏东坡、黄庭坚到徐渭、傅山、郑燮,都并不忌讳这个“丑”字,我们今天又何须遮遮掩掩,加以回避呢?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承认历史上确有“丑书”存在,承认“丑书”无论是通过书家的性格“化丑为美”或是“以丑为美”都是另一类书法风格,是书法美的拓展。

四、“五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前瞻性代表了书法艺术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极易与后世和现代书家的追求产生链接。

“丑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有人反对,至今亦然。但它还是常“反”常“生”,魅力很大,原因何在?我以为在于:明、清“丑书”的彰显个性、自由抒情体现了书法的本质和书法自身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前瞻性,使它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必然产生恒久的无可比拟的先导影响,从而赋予了它渗透进后世任何书家血液里去的巨大魅力,不管是反对它的还是赞同它的书家,凡见到它的概莫能外会受其启迪和感染。或接受其创新思维,或嫁接、参化其表现技法,或二者得兼。其思维的前卫性后来成为康有为等大兴碑学的前导,由是乃有清末民初碑味书风或碑帖兼容新颖书风的兴起,成为继明清“丑书”发展后的第二个情性书法发展高峰。我们不难从近现代卓有成就的代表性书家如康有为、吴昌硕、沈曾植、齐白石、潘天寿、徐生翁、高二适、来楚生、赵冷月等的书法中,寻觅到明、清“丑书”影响的痕迹。最近20年来,由于书法实用功能的严重消退及朝着纯艺术方向转型,“丑书”所高扬的“抒情书法”的旗帜,空前规模地被书家(特别是中年书家)所认同和接受,从而形成了为时不短、范围颇大的“流行书风”。即便是某些自我标榜“流行书风与己无关”的书家,其部分书作也无法完全掩盖掉“丑书”的影响。这说明古代“丑书”所具直奔抒情的前瞻性,极易与其后的人和现代人的书法意识相链接,产生强大的影响力。这情形也是明、清“丑书”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目前出现的少数“三无(无传统书法知识,无技法、无学养)书家”的丑字,是书法大众化洪流中浮出的泡沫。凡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传统书法知识与功力并真正理解丑书的书家,是不会出这类问题的。王镛、何应辉等许多先生创作的优秀书法便能证明这一点。所以,把丑字混同“丑书”,在反对丑字时连同“丑书”也要一起反掉并不妥当。我们切不可因为心里想打李鬼却于皂白莫辨中把李逵揪住痛打一顿,甚至还误认为李鬼是被李逵带坏的。即使从皮相上学“丑书”,写出了丑字,这也只是学生的过错,板子也不应该打到老师身上。

同类推荐
  •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在书法史上被称为“第二书圣”。多少年来,他的名字和他的一系列气势磅礴的碑刻书法一起,声名远播,走进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寻常百姓家。他的书香和风骨传遍了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颜真卿以他正直、坚贞、刚烈的崇高人格和雄强伟岸、端庄肃穆、浑厚壮观的书法风格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颜真卿与颜体》介绍了颜真卿的家世背景、生平事迹、书法创作历程,对颜体也作了概要。
  • 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走进魔术世界:揭秘西方魔术》分为几个部分,起篇介绍魔术史上的一些趣闻轶事,并在其中穿插进一些古老的魔术表演,后面是全书重点,披露了很多节目的表演过程、道具制作及一些常用手法。
  •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作者所撰文章,在很大程度上都选择了比较特殊的叙述角度,甚至以异于时人的艺术批评方法进入批评文本。这些文章几乎都显现着梁启超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的智慧灵光,梁先生此著传导给笔者的文化智慧可以说是受益终生的。
  • 石雕(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石雕(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石雕概述、我国古代的石雕、工艺石雕精品鉴赏、建筑石雕精品鉴赏、宗教石雕精品鉴赏、石雕的收藏。
热门推荐
  • 哥哥你长得像怪兽

    哥哥你长得像怪兽

    我是一只在没有人烟的地方长大的鬼,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悲欢离合,不懂得...也许我做了很多很多的错事,不过请相信,我同时也在成长
  • 绝世杀手:邪王的腹黑妃

    绝世杀手:邪王的腹黑妃

    杀手是一个不轻松的活,作为一名杀手的南羽清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直到被汽油燃烧弹炸死,这句话反而更加沉重。夺舍重生,枯木逢春。奉御国所谓的国师父亲步步相逼,白莲花心机嫡姐楚楚可怜,那神秘的紫陌域之主的接近,只为送她重生的人给的一把剑。“小凌霜,有人想要你。”南羽清望着手里红色袖剑。那袖剑顿时来了气,“老子是男人!”“是吗?那请问你的兄弟呢?”南羽清问到。“这个……总会长出来的!”……“凌霜说,等她兄弟长出来,再跟你走。”南羽清扶额道。“是吗?”男子邪魅的一笑,“她想要弟弟,给她生一个就是。”“你生啊!”“你生。”
  • 绝色狂妃:魔君请靠边

    绝色狂妃:魔君请靠边

    【已弃文】她是长公主之女,皇上太后疼爱的郡主,却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而她是21世纪十八般武艺加身的佣兵之王。一道天雷,她成了她,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废物?没事,封印解开甩你天才百条街,再来个个外挂,什么炼丹啊,炼器啊,符咒啊,阵法啊,样样精通。跟我作对?没事你嫌命长,那我就好心帮你一下,只是缺个胳膊少个腿什么的就不好说了,毕竟刀剑无眼嘛,你懂得啦。他拥有着神秘的身份,变态的实力。世人眼中残暴、凶狠、杀人不眨眼这些都是他的代名词。一场退婚风波,她遇见了他,从此,宠她入骨,爱她如命,为她倾尽天下也在所不惜,让她已经结冰的心重新活了过来。原来,他们的缘早在上古时期便注定了。
  • 瞳魔传说

    瞳魔传说

    远古流传着一句古老的话!“暗中藏毒,命终无!医武一家,命由他!一朝瞳魔现,天地风云变!”少年武天昊,拥有顶级玄体!背负宗门使命一步步走向浩瀚大陆巅峰!!!
  • 变性少年

    变性少年

    一个不良少年误打误撞被一些变异生物做了变性手术,之后沦落了生不如死的生活,接连不断的困难来到他(她)的身边。他(她)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一个突如其来的人,改变了他的一切。
  • 黑道枭雄:妻为上

    黑道枭雄:妻为上

    她是外科医生,一个奔走在繁华都市里的孤独灵魂,她淡漠无情,孑然一身,了无牵挂!他身价显赫,为人冷酷绝情,杀伐决断!唯独对她展现柔情“我将生命中所有的不舍都给予你,你可愿意与我共度余生……”初见他一身是血,狼狈至极的躺在家门口,素来淡漠的她,竟鬼使神差的把他拖进家门!扔在沙发上为他疗伤,他终于睁开了一直合着的双眼,犀利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看着这个一脸冷静的女人,虽然没有倾城倾国的容颜,却有一双让人过目不忘的眼睛,像夜空一样深邃,迷人。“女人……这么粗暴不太好……”他虚弱的说道。因为他,她的世界彻底改变,因为她,他的人生有了温暖;两颗冰冷的心渐渐靠近……
  • 幸孕婚妻:老公晚上见

    幸孕婚妻:老公晚上见

    多年的感情,她等来的结果,却是一场人流手术,一张妹妹和他相拥在一起的照片。唐如悦觉得她的这段爱情,只不过是她唱的一场独角戏。失去孩子,她伤心欲绝,负气离开。五年后,她挽着男友出现,他却死皮赖脸的再三求婚。“唐如悦,你以为你随便找一个男人站在一起,我就会信?别忘了,你是我的!”
  • 位面之图

    位面之图

    来自另一个世界自己的召唤,来到异世。封印吞噬世界的物质开始泄露,烽火狼烟下诞生的文明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夙世叩仙

    夙世叩仙

    【小白版】天地间的一只阿飘在经历了不可言说的种种过往后重生了阿飘发誓她要好好修仙,努力奋斗,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然后虐渣男打白莲,她就能放心飞升了不....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不觉得吗?”所以考虑一下他吧!“我...什么都会。”他会洗衣做饭端茶倒水,还会暖床!-----------------------【正式版】她惨死,许多年后,她又活了。天欲亡我,我自反天!前世的仇,不急,一个个慢慢报。以穹顶之雷,还九天之道!她未曾料到唯一的变数是....“我曾经发誓要看遍世间繁华。”看不清神色,他轻声说,“直到...我意识到,遇到你的那一刻,我已倾尽此生繁华。”
  • 冥冥永生

    冥冥永生

    囚禁着无数强者大能的不破仙域,终于在千星和一之日破灭。随着它的烟飞灰灭,迎来的将是在不破仙域囚禁了亿万年的魔头。但是,束缚在他们身上随着血统流传下来的诅咒非但没有破灭,反而日益渐增,这就是代价吗?不破仙域究竟是什么,它到底囚禁什么?它是谁建造的?永恒之主,时间之主,不破之主死亡之主,生命之主,恒水之主,烈焰之主…………在浮屠无界中纵横了亿万年的神主最后谁将成为浮屠无界最终的主宰。或许,会是那无数蜉蝣之界中的一个呢?千年之后,本王将会用力量夺回失去的荣耀尊严。用鲜血洗刷本王的耻辱。是谁在刻在石碑上刻下的?这位王者真的会归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