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
我们在前边的叙述中,已经谈到家长或相关人员不要强加于人,不要自以为是地要孩子干这干那,而应该尊重孩子,当好孩子的参谋和顾问,帮助孩子选择好志愿,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否则会很危险,可能断送孩子的前程。这个参谋和顾问确实不大好当,但固执己见、强加于人的“封建老子”作风总是可以克服的,没有必要为难孩子。德国文学家、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的经历再次提醒人们要注意这点。
赫尔曼·黑塞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他是德语作家中拥有读者最多的一位。据统计,黑塞的作品有40多种译本,出版总数超过了6000万册,其中尤以美国、日本、拉丁美洲的读者为多。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文坛上又出现了一股黑塞热,他的作品又一版再版,风行亚洲和欧洲。
赫尔曼·黑塞于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同年获得歌德奖金。他去世8年后,1970年又获得冯塔纳奖金。
赫尔曼·黑塞于1877年出生在德国南部维尔登堡的卡尔夫镇,4岁时全家迁居瑞士巴塞尔,他在那里度过童年。后来,在哥丁堡拉丁学校读书。黑塞从小就喜欢文学,幻想成为一名诗人。他家里藏书很多,他饱览了哲学、文学方面的读物。但是他的父亲是个基督教新教牧师,家庭里宗教气氛浓厚,而且父亲相当“封建专制”,以致小黑塞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14岁时,迫于父母之命,黑塞进入毛尔布龙神学院学习。神学院那种刻板僵化的经院教育,严格的清规戒律,封闭沉闷、死水无波的生活,使黑塞深感窒息而不堪忍受。如果待在那里,黑塞的前程可想而知。但黑塞勇敢顽强,不堪束缚,半年后他逃出了神学院,开始走上了自谋生活之路,决心去探索艰难的人生。他先后在一家机械厂和一家钟表厂当学徒。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和思想,丰富了他的社会阅历。18岁那年,他又到一家书店当学徒,后来又转入另一家书店当店员。工作虽然辛苦,生活虽然艰难,但丰富的书籍使他得到极大的满足。所有这些对于一个未来的作家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
黑塞的少年时代,由于德国处于封建割据和贵族统治之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政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德国出现了一批伟大的诗人和作家,如歌德、席勒、海涅、毕希内尔和盖欧尔格·维尔特等。他们的作品抨击了封建的黑暗,反映了人民的心声。黑塞熟读他们的作品,深受他们的熏陶。
不久,黑塞自己开始创作,发表了诗集《浪漫主义之歌》和《孤独的音乐》等作品,成为德国诗坛上的一颗新星,被称为“德国浪漫主义派的最后一个骑士”。
黑塞对东方古国如中国、印度等国文化十分倾心,努力学习,并吸收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下面引述他一首叫《中国的诗翁》的诗,便可见一斑。
月光透过白云的空隙,
把根根竹梢辉映。
波光粼粼的水面,
印着古桥的清晰倒影。
景致幽雅,愉悦人心,
夜色苍茫,万物一新;
景如梦,笔传神,
莫道明月不等人。
桑树下醉依着诗翁,
他把盏挥毫,狂书不羁,
描绘着醉人的夜晚,
舞动的倩影和月色的蜜意。
月如银,云似水,
在诗翁的眼前浮动,
在诗翁的笔下复出;
这稍纵即逝的诗情画意,
被赋予了柔情,
被赋予了灵魂的生命。
这诗情画意,
千古流传以致永恒。
当然,诗歌的音乐之美和韵律的和谐流畅是难以翻译传达的。
黑塞的主要文学成就是小说创作。1901年他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黑尔曼·劳色尔》,1904年发表第二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这两部小说都带有自传性质,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后一部为名著,获得包恩费尔德奖金。接着,黑塞移居农村,写成两部长篇小说《在轮下》和《盖尔特鲁特》以及许多短篇小说、散文和诗歌。1907年到1912年,黑塞在《三月》杂志任编辑,撰写了大量文学评论。
20世纪初期,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反动、腐朽和不合理性一面逐渐暴露出来,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这使黑塞深感忧郁和苦闷。1912年,他迁居瑞士。1923年,他加入瑞士籍。所以可以说黑塞既是德国作家,也是瑞士作家。黑塞迁居瑞士后,深居简出,差不多过着一种隐居式的生活,但没有停止文学创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黑塞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投入反战运动,在《新苏伊士报》发表了《啊,朋友们,不要这些声音》的著名反战政论文章,受到帝国主义御用文人的攻击,但得到进步作家的称赞。他和法国大作家、著名的和平战士罗曼·罗兰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19年,黑塞发表长篇小说《德米安》,揭露资产阶级的虚伪。1922年,黑塞出版长篇小说《席特哈尔他》,表现了厌世情绪。1927年,黑塞写成长篇小说《草原狼》,反映德国军国主义的黑暗现实。1930年,黑塞写成长篇小说《纳尔齐戈斯和戈尔莱特》,反映对人生的看法和对宗教的批判。此后的11年,黑塞写成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玻璃珠游戏》,表现出他一生理想的幻灭。
1962年,黑塞因脑溢血去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