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3000000021

第21章 学医术,弘医道(1)

皇帝的学医用医之道

朕闻皇王治世,抚念为本。法天地之覆载,同日月以照临;行道德而和惨舒,顺寒暄而知盈缩;上从天意,下契群情,罔惮焦劳,以从人欲。

乃朕之愿也!且夫人禀五常,药治百病。能知疾之可否,究药之征应者,则世之良医也。至如风雨有不节之劳,喜怒致非理之患,疾由斯作,盖自物情。苟非穷达其源,窥测其奥,徒烦服食以养于寿命,消息可保于长生矣,自古同,多乖摄治,疾之间起,积之于微。势兆已形,求诸服饵。方既弗善,药何救焉?书日:药不螟眩,厥疾弗瘳。诚哉是言也!且如人安之道,经络如泉。或驰骋性情,乖戾形体,莫知伤败,致损寿龄。盖由血脉荣枯,肌肤盛弱,贪其嗜欲,不利机关,及至虚赢,不防他故。四时逆顺,六气交争,贤者自知,愚者未达……今编勒成一百卷,命日《太平圣惠方》,仍令雕刻印版,遍施华夷。凡尔生灵,宜知朕意。

——宋太宗赵光义作《太平圣惠方》序

宋代皇帝:著医书,重养生

俗话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中国封建王朝一些有作为、重科学的皇帝,往往比较重视学习掌握一些医学知识。一方面作为自己养生保健,同疾病作斗争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编纂医书,弘扬医道,为中国传统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因为中医既是一门独特的医学科学,也是中国国学中的一朵奇葩,智者不能不学,不能不知。清朝的康熙皇帝,不但对中医研究颇有心得,还“知己之短,师夷之长”,学习西医知识,把西医引进了太医院。

在历代皇室中,宋朝的皇帝似乎对医学最感兴趣,也最有建树。一方面,他们学习医术,进行自我保健;另一方面,他们以皇帝的名义,用各种方法传播医学之道,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尽管宋代在总体上积贫积弱,但宋代的科学文化却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和兴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大都出于宋代。人们很难想到,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宋代(包括北宋和南宋),竟有好几个皇帝致力于中国医学的总结和传承,积极兴办医学教育,广征医学资料,规范校正医书,颁布医药法令。开宝年间,国家尚未安定统一,宋太祖赵匡胤就下令修订宋代第一部药典《开宝新详定本草》,并亲自撰写序言。这种由皇帝为医籍亲自作序的做法,为以后的几位皇帝所效法。

宋太祖还会用艾灸为人治病。

《宋史·太祖本纪》记载了宋太祖为宋太宗赵光义治病之事:“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炙。”

可见,宋太祖会用艾灸治病,也说明他懂针灸,懂中医的经络学说,还说明针灸疗法在宋代已为宫廷最高统治者所接受。

据史书记载,宋太宗赵光义在尚未登极就时常留意医术,“藏名方干余首,皆尝有验者。”登极后,令翰林医官各献家传验方,并征历代良方、单方、秘方,总计达万余首,命医官王怀隐等人编成《太平圣惠方》,宋太宗亲自作序并赐定书名。他在这篇序言中首先对各种病因进行了分析,说“疾之间起,积之于微……盖由血脉荣枯,肌肤盛弱,贪其嗜欲,不利机关,及至虚赢,不防他故。四时逆顺,六气交争,贤者自知,愚者未达,是以圣人广兹仁义,博爱源深。”

其意是说,人们患病的原因,与情志调理失常、过分损伤身体、不注意机体运动、贪欲,以及不能顺应自然界的四时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从而导致虚弱、损寿,百病丛生。宋太宗的这些见解,都符合现今的养生保健原则,无疑是珍贵的。

宋真宗赵恒也深谙养生之道。太医赵自化写了一本叫《四时颐养录》的书,宋真宗读后改名为《调膳摄生图》并为之作序推荐。在这里,宋真宗提出了“调膳摄生”的医学概念,推动了药膳的发展。同时,宋真宗还亲自选出唐代郑景岫编的《四时摄生论》和宋陈尧叟所著《集验方》两部论养生的著作,命令雕版印刷,颁行天下使用。

宋徽宗不仅在文化艺术方面出类拔萃,给后人留下了价值连城的书画名作,还钟情于医学著述。他下诏医官编写《圣济总录》200卷,并亲自写序。他还著有《圣济经》一书共10卷,分为体真、原化、慈切、达道、正纪、食颐、守机、卫生、药理、审剂等篇,共42章。该书对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流传至今。他在该书中强调的“保其委和,合彼大和”,就是通过调整人体自身的饮食、起居及“吸新吐故”、“积精适神”等气功静炼,使自身内外环境达到阴阳平和,主动去适应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实现内外合德的养生目的。这种养生理念,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在该书中,宋徽宗关于“精”、“神”的论述,也很深刻。他说:精太用则竭,其属在肾,专以啬之可也;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可也;惟静专然后可以内守。其意是,精与神相互依存、相互为根,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体现,两者在生命活动中会日益消耗,因此养生家必须保精全神,以保持精与神的最佳状态,促进生命健康长寿。怎么样才能保持“精”和“神”的统一呢?他认为做到“静专”二字就可以实现这种统一。“静专”,就是宁静、专一,淡泊名利,坚持静养。

同时,宋徽宗还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日常保健方法,如按摩神庭穴治头痛、叩齿咽唾液健体等。

当然,宋太宗、宋徽宗这些皇帝们写医书,自己不可能逐字逐句地去写,可能有专人为其捉刀,但他们至少会过目一看,至少参与了写书。中医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学医知医者不乏其人。作为文化功底很深的宋太宗、宋徽宗,掌握较多的医学知识甚至在医学方面有所著述和建树,是完全有可能的。

朱元璋善待太医得长寿

要学习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就要善待身边的太医。这一点,放牛娃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似乎做得很好,尤其是他善待太医戴思恭的事令人称道。

出生于江南水乡的戴思恭,少年时随父亲拜师于著名医家朱丹溪门下学医,又学医于名家罗知悌,接受两位名师指教,遂成为江南名医。洪武年间,戴思恭被明太祖朱元璋征召入朝,任正八品御医,“请病”用药屡有卓效。据历史记载,燕王朱棣患症瘕之疾(即寄生虫病,可能是肝包虫病),太祖派御医戴思恭前往诊治,投药一剂便“下虫”多条而愈。又给晋王治疗肢体瘫痪,没料治愈后不久复发而死。太祖大怒,下令逮捕了王府诸御医治罪。戴思恭从容辩解,认为晋王已病入膏育,虽经治疗后有所好转,但终于复发,这不能责怪御医。由于戴思恭的话有理有据,明太祖朱元璋才免了.诸御医的死罪。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太祖得病,下令逮捕了诸医官,惟独安慰戴思恭说:“你是医术高明而心地善良的医生,不要怕。”不久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将许多御医治罪,却提升戴思恭为太医院院使(院长)。永乐初年(公元1403年),戴氏已78岁,便告老还乡,但两年后再次被召入朝,因其曾治好过燕王朱棣的寄生虫病,晋见时免其行跪拜之礼。

清朝的康熙皇帝,对医学也很感兴趣,对祖国医学和当时中国民众健康的贡献也十分杰出。

康熙帝诊病用药显神通

康熙帝一生崇尚科学,对包括医学、数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多有涉猎,因而对生死问题的认识也最为清醒。他认为人到老年头童齿豁,体倦神疲,乃是自然规律,不必贪生怕死,去祈求所谓的长生不老之药。有一次,康熙帝南巡途中,有人献《炼丹养身秘书》以邀宠,可康熙帝却嗤之以鼻。他对随行御医说:“凡炼丹修养长生及师巫自谓前知者,皆妄诞不足信,但可欺愚民而已。通经明理者,断不为其所惑也。宋司马光所述甚当,朕有取焉。

此等事朕素不信,其执还之。”又有一次,康熙帝北巡驻跸赤城,路旁跪一道人,求皇上为灵真观加赐名号,康熙帝不但不予赐号,还严厉训斥说:“朕亲政以来,此等求赐观庙名号者,概不准行。况自古人主好释老之道者,无益有损,梁武帝酷好佛教,舍身于寺,废宗庙之血食,以面为牲,后竟饿死台城。宋徽宗好道,父子皆为金虏。此可鉴也。道士至宜清静修身,何必求朕赐号。尔妄求徼幸,本应处治,姑从宽宥。以后若敢妄行,决不饶恕!”康熙的这种科学态度,在历代皇帝中实属罕见。

正是这种拒绝“仙丹妙药”的科学精神,促使康熙帝对医学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骑射民族入关后第二代满洲人,玄烨的体质是强健的。他曾经说自己年轻时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把箭。可见他素来体魄强健,力量很大。但他小时候害过天花,咯过血,患过痰疾,得过几场大病。所以,他很早就接触御医,并留心医药学方面的知识。

同类推荐
  • 女职工健康指南(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女职工健康指南(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了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现代职业健康的良好读物。
  • 消化健脾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消化健脾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消化健脾科学养生滋补食谱》,希望读者能在获得美味可口的佳肴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祛除了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健康里的数字密码:用数字解说决定健康的细节

    健康里的数字密码:用数字解说决定健康的细节

    知识性和趣味性,是本书的两大特色。数字,使模糊的概念,变得明确;使养生的方法,更具可操作性。知道与健康息息相关的数字,会使我们在养生保健中,少走很多弯路,从而达到健康长寿、幸福安乐的目的。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很多与健康有关的数字信息。这些数字,生动有趣,既让读者得到实用的健康常识,又能体会到某种生活的情趣。
  •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内容简介:谁都看过中医,但可曾想过,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是什么?在很多人看来,中医祖传下来的就是药草、药罐,还有泛黄的古书;也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都是高深玄妙的理论,什么阴阳五行、经络穴位之类;还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就是那些方子,垒出一堆“慢性子”的中药,时间久了才可见效。读了《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你就会对中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中医大师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他们诊病如神,药到病除。书中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中医故事,还有神医们的精诚之心。”
  • 素食养生

    素食养生

    本书针对如何从吃素食中获益,怎样才能吃的健康漂亮进行讲解,可以说是学会家庭健康饮食的好帮手,为向往健康的素食主义者们提供知识后盾。它为女人、孩子、糖尿病患者、肝病患者、肾病患者等从素食对抗疾病的角度提供了有益的素食推荐;为肥胖一族提供了素食瘦身方;为爱美人群提供了素食养颜方;为素食主义者们解答了如何从素食中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关食谱和菜谱。可以说,一书在手,马上就可以开启素食养生的健康生活了。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黑洞至尊

    重生之黑洞至尊

    在宇宙的第三轮回,几乎每个人都拥有千奇百怪的超能力。若把这些人放回二十一世纪,各个都是成为主角的材料,而如今他们却生活在异能时代。叶影,一个没有记忆,没有异能的废柴来到了这样一个世界。他突然发现在自己的身体之中,住着宇宙中最为神秘的黑洞空间......
  • 心事犹楚越

    心事犹楚越

    蕙花渐寒暮,心事犹楚越。乔佳楚,暗恋过一个人,花了整整三年,无果。最后看见他牵着别人的手结婚,心中却一片坦荡;明恋过一个人,花了仅仅三月,亦无果。爱情,到底是时间沉淀,还是花火一现?(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云鬓传

    云鬓传

    星娥,最娇小最灿烂的花。一场秋雨,摧残无数芬芳。唯有星娥,傲然独立。她是那样热爱这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花朵,爱它们渺小却璀璨,爱它们默默无闻却不曾放弃。她远离故土和爱人,远嫁他乡,一度自暴自弃,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其实,只要心中信念坚定,又何必害怕一时孤寂?
  • 凤血江山

    凤血江山

    她是前朝亡国的公主。一朝宫变,十年蛰伏。可一场错嫁,令她陷入无法摆脱的境地。成亲夜遭受的羞辱,他的冷漠,姬妾间的争斗……令她无法置身事外。她从容淡然,助建王,谋江山,在男人的野心中步步维艰,只盼能早日了结恩怨情仇。他是南楚最不受宠的大皇子慕容修。新婚初夜,他给她侧妃之位,任她自生自灭,却不想她丝丝缕缕缠住他的心,从此挥之不去。他是当朝权势熏天的龙影司统领殷凌澜,为她的秘密苦守十年。他的杀,为了她的不杀。他是北汉百战百胜的萧王萧世行,他为了她兴兵千里,只为得她倾心一顾。江山社稷,美人英雄,一曲乱世离殇,如泣如诉。笙歌尽,江山定,她放弃所有,只愿与心爱之人江湖逍遥,从此不离不弃。
  • 倾世豪宠:还君明珠

    倾世豪宠:还君明珠

    本是豪门千金,六岁那年被拐到山沟成了村长家的童养媳,从此,被他放在心尖上宠。十年相濡以沫,大婚前夕被家人寻回,她在洞房花烛之夜逃跑。八年隐忍,他逆袭成为霸道总裁,强势追妻。君倾世冷笑,“明珠,你看不出我是在玩你么?”她说,“君倾世,就算知道这一切都是你的阴谋,我也不愿放开手,你的床只有我能上,你的人也是……”
  • 巅峰骄阳

    巅峰骄阳

    他虽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却有着一颗骄阳一般的心,快乐而开朗,他誓言帮助遇见的所有冤魂,让他们顺利投胎,直到某一天,当他遇见地府六臂,引领他踏入了无限神奇的世界,一步步,踏上世界的顶峰,成为世间的骄阳。
  • 野蛮公主拽恶少

    野蛮公主拽恶少

    【雪熠宫出品】她,夏若沫。有着华丽无人能及的外表。有着豪华奢侈的公主生活。他,崔熙晨。有着帅气酷似张根硕的外表,开朗的性格却因为前女友的不告而别而一夜间变得冷酷无情。直到他遇到她,这个跟他前女友有着那么相似的眉眼。而且要比他的前女友还美的女孩子,他愣住了。她到底是他的代替品还是他的真爱?当他前女友回来跟他说当时的苦衷时,他是原谅她?还是继续与夏若沫在一起?
  •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雨落尊

    雨落尊

    干啤在左,香烟在右。暗淡人生,翻转轮回。平凡不过的过路人!一瞬之间的王者尊!
  • 复仇杀手三姐妹

    复仇杀手三姐妹

    她,死里逃生,已不是昔日天真烂漫的小丫头……只有活在的冷酷世界里,才可以不被人欺负。以往那个小女孩:单纯、善良,连一只蚂蚁也不忍心踩死,而现在,她变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一条条人命丧失在她的手上,她也丝毫不畏惧!短短十年的时间,她浴火重生,没有半点当年懦弱的样子,十年的光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变得如此狠毒?她的归来,伴随着危险的到来,花样美男的诱惑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