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6500000003

第3章 脾胃与脾胃虚的基本知识(1)

一、中医脾胃的概念

中医脾胃不能简单地与现代医学所指的脾胃画等号。中医脾胃包括了现代医学所指的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系统所属的部分器官。

脾胃是人体重要的生理系统之一。它由脾脏、胃腑、所属经络、肌肉、四肢、口、唇等组成。

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循行足大趾、下肢内侧、腹里、舌根等处;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循行前额、鼻、口唇、上牙、喉咙、脘腹、下肢外侧、足背、足次趾等处。脾胃发生病变,上述经络循行部位,多可出现相应症状。所以脾经和胃经也就成为脾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濡溉五脏六腑和周身内外,而使肌肉丰盈,四肢健壮,为后天之本。故《素问·痿论》说:“脾主身之肌肉。”脾胃纳运的水谷自口而入,脏腑的精气又上通于口,荣泽唇口四白。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脾胃……其华在唇口四白。”脾脉上连舌本,脾运正常则舌能辨味。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味矣。”所以,肌肉、四肢、口、唇也是脾胃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脾胃属土。脾胃纳运化生的水谷精气,行于脉中的称为营气,是血的组成部分;行于脉外的称为卫气,有温煦保卫的功能。血液之能约制于脉道之内而不外溢,亦赖脾气的裹护。脾胃纳运正常则谷气自旺,而气、血、津、精的生化之源不乏,四肢百骸、肌肉组织、五官九窍乃得温养。所以,脾的统血、主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等皆与脾的纳运功能有关。

二、脾胃的生理病理现象

(一)脾的生理病理现象

1.主运化

脾位于中焦,主管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和参与水液代谢,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

运化水湿是指脾有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水谷精微为机体利用后,脾在肺、肾协助下,将水液废浊下输膀胱,排出体外,从而保持机体内水液代谢平衡。若脾虚,运化失常,水谷消化吸收、转输排泄障碍,可见纳差、腹胀、便溏、身重乏力等;若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水湿停于胸膈,则见胸闷呕恶;停于肌肤,则见水肿;停于肺,则见痰饮;停于腹,则见腹水;停于肠道,则见泄泻。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2.主统血

脾统血有两个含义。

(1)摄血:脾气有统摄和控制血液在脉道中正常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若气不摄血,使血液妄行、溢于脉外,则出现贫血、便血、崩漏、皮下出血等。

(2)生血:脾有生化血液的功能。《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意即指此。脾健则运化的精微充足,化生之血液亦多,故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之说。若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可致血虚。

3.脾主肌肉

《素问·痿论》说:“脾主身之肌肉。”脾气健运,则人营养充足、肌肉丰满健壮、四肢运动有力。反之,脾虚运化失健,精微不足,则营养不良、肌肉松弛或消瘦萎缩、四肢困倦乏力。

4.脾益气,主为卫

人体的宗气是由脾运化水谷精微,上输于肺,然后与肺吸入的清气结合,变化而成。宗气积于胸中,是一身之气运动、输布的出发点。它既是肺本身进行呼吸的动力,又能助心行血、助脾运化……因此,脾的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宗气的强弱和脏腑功能的健衰,以及防御外邪的能力。故《素问》说:“脾者,主为卫。”《金匮要略》说:“四季脾旺不受病。”另外,“脾藏意”,意是“志意”的意思,“志意和,则精神专注,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若忧思伤脾,内伤脾胃,防卫功能失调,则变生多种疾病。

5.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口与唇是消化道开口处。因此,口和唇常能反映出脾之盛衰。脾健,则知饥欲食、营养良好、口唇红润;脾虚,则口淡无味、食欲缺乏、唇淡无华;脾蕴湿热则见口味甜腻、口腔黏膜红肿等。故说“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6.脾的特性

脾气主升。主要表现在升清(精)与升阳举陷两个方面。所谓升清,就是通过脾的运化功能,将吸收来的水谷精微上输到心、肺,经脉道输布到全身。所谓升阳举陷,是指脾阳旺盛,中气充足,能固摄筋络、升举内脏,维持脏腑正常位置。若脾虚,中气下陷、筋络弛缓、固摄无力,则见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以及气短、懒言等全身症状。

脾恶湿。脾属阴,为湿土,其阳气为运化之本,所以脾阳易为寒湿之邪所伤。《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脾恶湿。”其理就在于此。若脾阳旺盛,则运化水湿功能正常;若内或外湿盛,日久不化,致脾为湿困,则见水肿、腹胀、纳呆、肢重乏力、苔白腻、舌质淡胖等。

(二)胃的生理病理现象

1.主受纳和腐熟水谷

胃有接纳和腐熟消化食物的功能。它是化生营养全身脏腑器官的水谷精微的来源。所以,《素问·五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2.胃的特性

(1)胃气主降:胃气以通降为顺。胃气下降,食糜下行,有利于脾的运化和小肠的分泌清浊,故曰“胃气主降”。若胃气不降,停滞或上逆,则见恶心、呕吐、嗳气、脘腹胀满或疼痛等。

(2)胃喜湿恶燥: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需依赖胃的津液,但胃属阳,为燥土。所以,胃的阴津易为燥热之邪所伤。若燥热之邪灼伤胃阴,则见口干、舌干、喜饮、龈肿、衄血、吐血等。

(3)胃气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标志:中医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所谓“胃气”,是指胃的消化与化生水谷精微的功能。若胃气强,精微足,则全身脏腑和调,经脉运行正常;若胃气衰少或无,则脏腑衰败,生命垂危。在脉诊中,若脉势和缓,往来从容,节律一致,按之有根,为有胃气,虽病亦易愈;若脉势刚劲或衰微,往来急促,结代不齐,按之无根,为无胃气,虽轻亦危。在舌诊中,若舌质红润,苔薄白、润泽,为有胃气,虽病易愈;若舌质红绛,光剥无苔,有如镜面,为无胃气,预后多属凶险。

三、脾胃关系与常见脾胃病原因

(一)脾与胃相表里的关系

脾与胃通过经络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在生理上,它们相互为用,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脾气主升;胃喜湿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者一阴一阳,一脏一腑,一升一降,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完成消化、吸收、运输精微等任务。在病理上,它们互相影响,往往脾胃同病,如清气不升,必然导致浊气不降;浊气上逆,也必然阻碍清气上升,而见纳呆、呃逆、腹胀、消化不良等,治疗亦多是脾胃同治。

(二)常见脾胃病原因

1.禀赋不足损脾胃

人之生禀受于父母之精气,父母多病体衰,精气亏虚,皆可导致子女精气禀赋不足。故出生后多表现为形体懦弱,脏腑失健,抵抗力低下,尤以脾胃系统的功能低下最为突出。如若加之调理不当,易致纳呆食少,转化运输无能,或传导失常,久之则可因脾胃虚弱,化源不足,形体与脏腑失养,使虚上加虚。亦可因脾胃虚弱,抗病能力低下,对多种致病因素易感,而呈现体弱多病者。先天失养,禀赋不足,是导致脾胃虚弱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时常听到“某某本来脾胃就虚弱,日常生活中又不注意,所以现在又得了慢性胃炎”,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禀赋不足是易引起慢性胃炎的。

2.外感六淫侵淫脾胃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便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就可引发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

(1)风邪致病,可直接侵袭脾胃,亦可与寒、湿、热诸邪相兼而犯。《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食则呕,冷泻腹胀。”指出外感风邪可导致胃痛、呕吐、厌食、泄泻、腹胀、痞满等病症。又如风寒之邪侵袭人体,既易伤肺、胃而出现感冒症状,又可直犯胃腑,引起胃气不和而呈现厌食、呕吐、痞满、胃痛等症状。

(2)寒为阴邪,易损伤人体阳气。冬季寒冷,如衣着单薄、起居失宜,或素体阳虚,偶触时使之寒,即使寒邪侵犯人体而致脾胃阳气损伤,气机阻滞,胃的升降功能失常,出现胃脘部冷痛、呕吐、呃逆等症状。慢性胃炎在冬季发病率高,且易于加重,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3)暑为阳邪,暑热过盛易耗气伤津。夏暑之际感受暑邪,伤及脾胃,可耗伤胃中之津液,进而损伤胃气,以致气阴两虚,出现口燥咽干、身热汗出、纳呆神疲等症状。同时暑多夹湿,暑湿之邪侵袭脾胃,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出现胃脘痞满不适、恶心呕吐、纳呆少食、四肢困倦、大便溏泻不爽等症状。

(4)湿邪引发胃病,多由于气候潮湿,或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致使湿邪侵入脾胃,湿浊痰饮内停,阻滞气机,脾胃气滞湿阻而成,常出现胃脘痞胀,纳呆胸闷,口中黏腻,恶心呕吐等症状。由于素体之不同,可出现湿从寒化和湿从热化之不同情况。所以,临床症状也同中有异。

(5)燥邪伤胃。燥热之邪侵犯胃腑后,出现伤津耗液,以胃肠失其濡养,气机不利,运化传导失常为主要特点,常表现为唇干舌燥,口渴少津,胃纳不佳,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甚则干呕、呃逆等。燥邪侵犯人体引起的胃病多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是素体阴虚的患者,在秋季燥邪盛行之时,其致病的易患性与证候表现尤为明显。

(6)火邪致病,多因气候炎热而感受火热之邪,或由风、寒、湿、燥等邪郁而化热所致。火热之邪侵犯胃腑,会耗伤胃阴,出现口燥咽干、尿黄便秘等症状;邪热阻滞胃腑,多见胃脘胀满疼痛;火热之邪灼伤胃络,迫血妄行,则见吐血、便血等症状。

3.饮食不节伤及脾胃

《医学正传·胃脘痛》中说:“初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依靠胃之受纳饮食以摄取营养。正常的饮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但如果饥饱失宜、饮食不洁、饮食偏嗜、嗜酒无度等,皆可损伤脾胃而导致脾胃病的发生。有资料表明,绝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都是由长期的饮食失调造成的。

(1)饥饱失宜:是指食量不足或饮食过量。过饥则营养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脾胃运化受纳功能亦随之减弱,从而出现面黄肌瘦、神疲乏力、腹胀便溏等症状。过饱、暴饮暴食,易导致食物停滞胃肠,气机不利,壅滞不通,而出现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或吐或泻等症状,久之可形成积滞。积滞不化还可生热、生痰,变成顽疾、痼疾。

(2)饮食不洁:是指食用陈腐变质或有毒食物,或饮用污水。饮食不洁食物可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功能失常,清浊混杂,而出现胃脘部不适、疼痛、呕吐、泄泻等症状。若治之失宜,或屡有发生,久之可酿成胃部慢性疾患,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

同类推荐
  • 民间饮食宜忌大全

    民间饮食宜忌大全

    饮食除了要讲究科学营养,还必须首先讲究安全放心。饮食无论是烹调还是搭配,都非常讲究,烹调必须注意生熟适宜,搭配必须注意相生相克。
  • 儿童家庭用药小百科

    儿童家庭用药小百科

    本书结合当前国内外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诸多最新理念,从健康发展的6个方面--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体格锻炼、合理的生活作息和预防常见疾病,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内容编排设计,构成《爱眼篇》《骨骼篇》《牙齿篇》《肠胃篇》《急救篇》和《用药篇》6部分内容。本书主要内容侧重于讲述青少年在成长发育过程中身体的各个重要部分眼睛、骨骼、牙齿、肠胃等常见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措施,及在日常用药和出现突发事件的一些应急措施。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详实丰富。本书选用人们普遍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生活实例,并融入相关知识,再加以艺术加工,分别构思成一个个有贯穿始终的人物、有一定曲折情节而又独立成篇的生动活泼的故事。
  • 肺病食疗菜谱

    肺病食疗菜谱

    《肺病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肺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肺病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肺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材料简单,烹调方法易学,配料多样,为你呈上适合于肺病患者的美味。是药三分毒,尽量少用食疗有奇效,不妨多试。
  • 家有医生

    家有医生

    疾病的威胁是十分普遍的,有些人能够免于疾病,有些人却不能幸免,这是因为前者能够对疾病早预防、早治疗,而后者因为无法读懂自己身体早期发出的疾病信号,因此饱受病痛的折磨。《家有医生》从多种常见病的防治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预防策略和治疗方法,是一本专业性与实用性融于一体的健康宝典。
  • 女人要懂点催眠心理学

    女人要懂点催眠心理学

    催眠是一门严谨的、系统化的心理科学。很多时候,催眠都具有神奇的效果,它能帮助人们克服许多人生难题,尤其是可以深入人心,探知人心深处最为真实的心理意识。催眠心理学之于女人,更是实用至极。无论是女人希望通过催眠自己的心灵来获得宁静与幸福,还是想要通过催眠他人来探知他人的内心,都需要掌握相关的催眠心理学知识。本书从催眠心理学的历史开始谈起,运用趣味的语言来将看似难懂的催眠心理学简单化,从而使更多的人掌握并熟练运用。跟随《女人要懂点催眠心理学》,跟随心理催眠师上官文姝一起去修炼心理催眠技巧,你将拥有开启潜意识、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力量,从而获得成功、幸福、快乐的心理秘方。
热门推荐
  • 破界生死

    破界生死

    武道乾坤,毁天灭地,为何修道,凭借心中的一份责任。杀上古族。灭父仇。登上巅峰。…
  • 卦震乾坤

    卦震乾坤

    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本书读者交流群6,0,3,3,3,7,9,5强者为尊,是这里唯一的法则!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在这里拥有不仅有霸气的卦力,卦印,更有炫酷多样的五行神技。更有千奇百怪的异兽飞禽。本以为会平淡的过完一生,却没想到命运使然!他的出现本就是一个意外,因为他只是一个弃用的棋子!天道酬勤,偏偏要他一个弃子搅乱这局棋!肩负家族使命,他一步步走上证道之路!冰冷高傲的女神,刁蛮任性的公主,聪慧狡黠的魔女,又会发生着怎么样的爱恨情仇!站上巅峰!万人瞩目!只手可灭天地,跺足地动山摇!可是又有谁能真正了解他的孤单萧瑟!梦中才有个温馨的家,才能吃碗喜欢的酸汤面……
  • 白话古文观止

    白话古文观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毒心术

    毒心术

    凌雨为了救凌瑶回21世纪,带着空间和牵魂镜越了。穿越后是亡国的小公主,必须得到镇国之宝引魂烛才能回二十一世纪。费尽心思终于成了引魂烛的主人的枕边人,可在与他的长期接触中迷失了自己。想回21世纪,为了救爱人把引魂烛燃烧了。本想在这个世界轰轰烈烈爱一场,却在不久后得知自己的存在不过是为了让他可以打破禁忌,和别的女子欢好。练得毒心术,无欲无情无爱,却还是不知,她对那个男人是否还有除了仇恨的异样情愫在。
  • 银眸狂妃倾天下:王爷hold住

    银眸狂妃倾天下:王爷hold住

    执行个任务,被虫洞所吸?穿越就穿越,照样混的风生水起。魔兽?求着姐去收。丹药?当糖豆乱吃。美男?又不能吃,有什么用?(男主们表示已哭晕在厕所。)
  • 何夕明夕,君已陌路

    何夕明夕,君已陌路

    曾经的少年,曾经的海誓山盟,曾经的约定,终究是年少
  • 全才高手在校园

    全才高手在校园

    堕落的才子张清因为偶然得到了一枚戒指,谁知道这枚戒指让张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厨师,武术,异能等等等等,看张清快意人生!
  • 穿越之凤舞异世界

    穿越之凤舞异世界

    从卑微的舞伎到诸侯王正妃,穿越千年,不妨碍“我”过得更精彩!目标:爬得更高,过得更好。至于节操、底线、良心?呵呵,那是什么?可以吃吗?
  • 梧桐雨落

    梧桐雨落

    乾盛王朝财阀景家少夫人与小叔私通生下的女儿,流云寨寨主——元湛之妻。少夫人当年在景家势力大,只得把女儿放在民间寄养,不敢联系。寄养的人家在洪灾之下死去,景歆然被山贼所救,山贼头子是绝顶高手,把景歆然也养成了决顶高手。后来少夫人势大,掌控了整个景家,接回景歆然。景歆然从小养在山寨之中,性子火辣,英气逼人,不拘小节,武功高强,想事情不自觉的握紧左手用指甲戳手心。在江湖时爱说,本姑娘高兴怎样就怎样!很是鄙视书生的软弱,后来渐渐变得能够沉心静气,城府逐步提高,能把所有事情处理妥当,却再也没有当年的欢乐……
  • 清史讲义

    清史讲义

    本书原是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最初为北大内部发给学生使用的教材,后被中华书局等多家出版社整理出版,长期以来被作为各大学的教材使用。全书分两编:第一编总论,看似极短,泛泛而谈,却是全篇总领;第二编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部分,对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评述。作者以《清实录》和《清史稿》为基础,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加以考订,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朝各个时期的诸多核心问题。全书内容充实、轮廓清晰、考证翔实,具有极高的学术深度,在清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现代清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