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是医学活动的主体,医学的发展、医学的目的和社会功能的实现都要依赖于医务人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医学虽然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传统之中。医务人员扮演的是治病救人的角色,他们是治疗疾病、预防疾病、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的白衣战士。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具有下面的职业特点和在医疗活动中所担负的责任。医生的职业是神圣而伟大的,但同时也是非常艰苦的。本章着重介绍医务人员的责任、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医务人员的培养和医疗中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医务人员的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人类健康的保护者——医生,其工作职责范围以及所肩负的使命也在发生变化,而医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其履行职责、完成使命的根本保证。
21世纪,我国将步入老龄化的社会,疾病谱、死亡谱将会发生改变,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健康观念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医学将发展成为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四位一体的格局,卫生需求从生理到心理、治疗到预防、个体到群体、医院到社会、家庭。医生的任务从单纯的治疗转变为“促进健康,防止疾病,提供初级卫生保健,遵守职业道德,热心为患者治病和减轻患者痛苦”。这就是社会赋予医生最神圣的使命。因此,医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完成历史的使命,必须肩负起对患者和社会的双重责任。
一、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责任
(一)诊疗的责任
医生应以其全部的医学科学知识和诊疗手段,尽最大的努力为患者服务。只要选择医生这种职业,就必须承担为患者治疗的义务,任何理由都无法推托这一责任。医生所做的一切必须是以患者的利益和健康为前提,任何政治的、社会的等非医疗的理由,都不应限制或中断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医生亦不能因政治观点不同或个人恩怨拒绝或中断为患者治疗。
(二)解除病人痛苦的责任
患者的痛苦包括肉体的痛苦和精神性的痛苦。疾病所致的肉体性痛苦,经过医生采取的各种医疗手段加以控制和解除,但精神性痛苦则需医生以同情心去关心理解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才能奏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无论是患者的躯体性疾病还是心理障碍,均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对患者要全面了解,只有了解患者致病的生理、心理、社会诸方面因素,才能对症施治。
(三)解释说明的责任
医生有义务向患者解释说明病情、诊疗及预后等有关情况,这样,一是为了争取患者的合作,接受医生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尊重患者的权利。患者有要求了解自身疾病情况的权利。医生有说明的义务,尤其是在诊疗措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或有一定风险时,更要主动向患者解释清楚。
(四)保密的责任
医生有为患者保密的责任和义务,为患者保密是医务人员的一种传统道德。世界医学会1948年通过的《日内瓦宣言》规定:“我要保守一切告知我的秘密,即使患者死后也这样。”保守秘密有两个方面,一是保守患者的秘密,包括患者不愿向别人透露的信息(病因、诊断、进展及预后等)、不愿别人接触的部分、不愿别人知道的决定及不愿别人干扰的生活习惯;二是对患者保守秘密,包括不宜透露的患者的不良诊断、进展、预后及医生在给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情况。
二、医务人员对社会的责任
现代医学要求除了对患者尽义务外,还要对社会尽责。一般来说,对患者个体尽义务和对社会的责任是统一的,医生为患者治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本身也是医生为社会尽责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要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普及健康教育,医生对社会负有宣传教育、发展医学科学的责任。
(一)宣传、普及医学科学知识的责任
医疗卫生事业不仅在于治疗疾病,更重要的在于预防疾病,预防疾病有赖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尤其是医学科学知识的普及。积极开展社区的卫生保健工作,普通的人们不可能系统、全面地接受医学知识教育,医务人员有责任成为医学基础知识的义务教育者,使人们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医学常识,懂得自我保健,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此外,对于精神病患者、麻风病患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等,人们由于缺乏了解,往往对其有恐惧和歧视心理,医务人员通过宣传这些方面的科学知识,纠正人们的偏见,为这些患者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
医务人员在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包括健康人在内整个人群的疾病预防,除建立适合整个人群的公共卫生政策外,医务人员有责任在社区内指导越来越多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活动。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卫生部副部长刘谦指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凸显以及疾病谱变化,影响健康因素越来越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最主要死因。我国是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果把重点放在重大疾病的治疗上,很难应对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挑战,因此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实现以治疗疾病为中心向以维护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只有坚持预防为主,让群众少得病、不得病,才是适合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已经成为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其中医务人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战胜“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发展医学科学的责任
进行医学科学研究,从事医疗卫生实践工作,需要一种献身精神,医学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一项非常艰苦的事业,随疾病谱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现上升趋势,作为医务人员,有责任参与重大医学课题的研究,创新药物的研发,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为维护人类健康,发展医学科学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节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
素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生理方面)的素质,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秉性。广义的素质则包括4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但由于每个人的职业和工作性质不同,对其所具备的素质要求也不同。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一、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是各类人才都必须具备的素质。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首先必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高尚的医德和自我牺牲精神,才能把自己的学识和本领无私地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人民,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社会的发展服务。
(一)高尚的医德
高尚的医德就是要求医务人员对病人和社会具有极端负责的精神。医生应该对患者极端负责,因为患者将自己的健康以至生命托付给了医生,医生应该对社会极端负责,因为患者是社会的人,解除患者的痛苦,就是解除患者的家庭、亲友的痛苦和工作单位以至国家的负担。
这也是医生作为社会一员应尽的责任。医疗技术越先进,就越要求医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采取最适合具体情况的,最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解除痛苦,恢复健康。医务人员以一定医德观念为指导,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中所形成的层次不同的觉悟水平、思想情感和情操。医德境界由低到高分为4个层次。
1.自私自利的医德境界这种境界的出发点和核心是“利己”,一切言行表现为满足个人的私利,为人处世都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为标准。在医学活动中,表现为于己有利的事就争,于己不利的事就推,对患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与医学宗旨格格不入。
2.公私兼顾的医德境界这种境界有一定程度为公的因素。被这种医德境界支配的医务人员,在基本满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人、为社会利益着想。他们一般不会做损人利己的事,但也做不到公而忘私,往往容易患得患失,左右摇摆。
3.先公后私的医德境界有这样医德境界的人基本上能够将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放在从属地位。一般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具有一定的牺牲和奉献精神,积极认真地工作。只是在思想上仍然存在公与私的斗争,只要不断加强学习,注重医德修养,这种境界的医务人员不仅能保持和发扬良好的医德医风,还能够上升为大公无私的医德境界。
4.大公无私的医德境界大公无私的医德境界是共产主义思想的体现,是具有共产主义道德信念的医务人员追求的境界。具有这样医德境界的医务人员,真正做到了为人民身心健康全心全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的医德境界是社会主义医德境界的发展趋势和最高要求。医务工作者都应以达到这样的医德境界作为自己的医德修养方向和目标。
(二)不计个人得失、自我牺牲精神
医务人员,尤其是临床的医务人员所付出的牺牲,往往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更多、更大。
这是由医学的特点和性质所决定的。就临床工作来说,医生要牺牲自己无数个休息日和业余时间来完成急诊患者的救治任务。
从医学史上看,具有伟大贡献的医生,都是具有自我牺牲的人。医生如果缺乏这种精神,就很难在事业上有所造诣。人们在称颂天才人物的时候,往往常常把他们的超人毅力、勤奋忘我的牺牲精神联系在一起。英国医生琴纳在自己的独生儿子身上第一次试牛痘;德国医学家、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维尔纳·福斯曼(1904-1979年)为了寻找出一条诊断心脏病的新途径,冒着生命危险在自己的身上做心导管插入的实验。我国着名的眼科专家张晓楼、汤飞凡两位教授,为了研究分离砂眼病原体,竟冒着失明的危险,多次将病原体注入自己结膜。李国桥教授为了探索疟疾的防治方法,掌握恶性疟疾的发病规律,观察针灸对控制发作的作用,不顾个人安危,多次在自己身上做试验。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胜枚举。这些科学家的光辉业绩,都充分展示了他们为了患者的幸福,而不顾个人安危的自我牺牲精神。我国消化病专家陈敏章教授说过:“选择医生职业,就得做好自我牺牲的准备。”当医生,不应只看到受人尊敬,如果没有献身精神,医生就很难当好。因此,乐于牺牲和奉献是医生的天职,也是高尚医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在科学研究领域,“实事求是”既是一种思想作风,亦是一种工作作风。在职业道德领域,它又是职业道德的一条原则。医生服务的对象是患者,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和患者的生与死、痛苦与安乐打交道,不能有半点疏忽,更不能有丝毫的虚假。无论是在临床上对病情的分析、治疗结果的评价或自己技术水平、工作成绩的估价及经验总结、医学论文的撰写,都应当遵守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欲成为一名技术精湛的医生,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牢牢掌握科学理论和方法。
只有这样,在临床实践中才能客观地收集到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对疾病的来龙去脉作出科学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制定出恰当的治疗方案。因此,对疾病的诊治不能弄虚作假,粗枝大叶,不懂装懂。明代医学家张子和,要求学医者“必标本相得,彼此相信,真知此理,不听浮言”。达到“识练日久,至精至熟,有得无失”的程度。可见,古代名医特别强调的也是实事求是。
二、业务素质
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又是临床医学重大进步的标志。医务人员对之不但要有清楚的认识,而且要充分地体现在工作中。医生面对的不是疾病,而是患者,并且是处在特定社会条件下、有心理反应的患者。当好一名医生,必须以广博的科学知识作为自己工作的坚实基础,以精湛的医术、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为保证。而知识来源于勤奋好学,技术依赖于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