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4100000032

第32章 辨证分型治疗验案(6)

按:本案患者头痛发生于经前,结合经色深、有块,知其为血分瘀热。肝为血海,为女子之先天,血热肝心旺,故知其肝阳上亢,心烦易怒、夜寐梦多诸症不免矣。妇女此种头痛者甚多,治疗当从调经入手,泻其血分瘀热,用凉血化瘀方法。故方中并未有一味专治头痛的药,只是泄肝热、凉血热、活瘀滞。随着血热渐除,月经复常,头痛自然而愈。三诊时患者血热已解,肝热亦平,即改用养血育阴为主,阴充血足,肝体得养,则癸事如常,而无头痛之患矣。

医案出处:《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曾某,男,53岁。

初诊:病左偏头痛,痛时如裂,痛止如常,反复发作,年久不愈,脉细。

证属血虚生风,肝火上炎。法当滋阴养血,清热息风。

何首乌18g,当归12g,白芍10g,川芎5g,天麻10g,荷叶3g,钩藤12g,牡丹皮10g,石决明24g,大青叶24g。5剂。二诊:服药后,头痛已止。续与善后以资巩固。

生地黄12g,当归12g,白芍10g,川芎3g,天麻10g,石决明30g,钩藤12g,石菖蒲3g,荷叶1张。服8剂后,多年的头痛痊愈而未复发。

按:本例偏头痛,经久不愈,营血已虚,血虚生风,又兼肝火上炎,风火相煽,故头痛欲裂,虚实夹杂,采用滋阴养血补其虚,清热息风增其实,虚实兼治,使多年头痛而获愈。

医案出处:《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廖仲颐》

验案3

沈某,女,成年。1973年11月10日初诊。

肝血不足,客邪乘之,症见头痛常作,睡眠不佳,寐易惊醒,属正虚邪扰之象。血压11.7/6.65kPa,白细胞4×109/L,血小板110×109/L,月经正常,白带较多。先解肝经之邪为治。

赤芍、白芍各6g,川芎2.4g,白蒺藜9g,蔓荆子4.5g,钩藤6g,生牡蛎12g,木通2.4g,薄荷1.5g,夏枯草6g,菊花4.5g。5剂。

11月17日二诊:药后带下见瘥,自诉头胀痛以左额为主,甚时则泛呕,脉濡缓。治以平肝养血为主,温通脉络为辅。

炒白芍9g,当归9g,蔓荆子9g,沙苑子9g,川芎1.5g,生牡蛎12g,吴茱萸2.4g,地龙6g,甘草4.5g,制附子4.5g,干姜1.5g。5剂。

12月12日三诊:头胀痛已显著减轻,血压恢复正常(13.3/9.31kPa),白细胞也有提高,唯行经时尚有头痛。再以原意参温养法。

炒白芍9g,沙苑子9g,当归12g,吴茱萸3g,制附子6g,川芎3g,蔓荆子9g,生牡蛎12g,地龙6g,阿胶12g(烊化,冲服),干姜3g,紫河车12g(研粉,吞服)。5剂。

按:本案初起用平潜之法,取效不著,患者自诉头胀以左额为甚,剧时伴泛呕,根据症情及脉象分析,乃是肝血不足,寒邪入侵所致。治以归、芍养肝血,吴茱萸、制附子、干姜暖肝降浊,牡蛎镇潜于下,蔓荆子疏散于上,地龙、川芎通络以止痛,使寒散逆降,症情自瘥。三诊患者来告知,服药后头痛减轻,血压上升,续以原方加阿胶、紫河车等补益精血,滋育肝肾。

医案出处:《何任医案选》

十、阳虚寒盛

验案1

李某,女,50岁。

初诊:患头痛30年,旋止旋发,每发三五日至半个月不等。常以厚巾裹头,痛则恶风自汗,甚则肢冷身寒而状若真头痛。近因伤风诱发旧疾。脉象浮虚而芤,额上肤色白,舌质淡红无华,痛在前额、眉棱、鱼尾等处,痛时喜按喜温,向火则可少止。

辨证属虚寒之证。法当温阳补虚,益气养血。方用当归四逆汤合补血汤加减。黄芪15g,当归10g,川芎10g,桂枝10g,白芍10g,吴茱萸6g,制附子6g,北细辛3g,辛夷6g,甘草6g。水煎,分温再服。二诊:前方仅进2剂,疼痛大减。原方再服4剂。三诊:头痛全消,精神渐振。嘱守方继服,以防再发。按:急证多实,久病多虚。患者头痛多年,初因外感,屡投发散之药,致使卫阳不固,外邪易于侵袭。故用桂枝配白芍、黄芪和营卫而固表;桂枝合细辛、川芎温经络而止痛;当归补血,吴茱萸暖肝,附子温肾;少佐辛夷辛温散风。使阳气旺,阴血和,宿疾获愈。

医案出处:《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陈松筠》

验案2

武某,男,34岁。1972年6月30日诊。头痛数载,每10~15天发作一二次。痛作则面浮、腰酸,苔薄,脉沉小。治用温阳法。生麻黄3g,制附子3g,细辛1.5g,茯苓9g。4剂。患者仅诊1次,未再复诊。1973年3月来信,述服药后头痛宿恙显见好转,面肿退。唯开春以来,头痛又作二三次,因在外地,要求转方。又与原方4剂。

医案出处:《上海市老中医经验选编——刘鹤一》

验案3

阎某,男,50岁。

头痛隐隐切切,时或增剧。痛作则连及右半脑角;羞明,难以睁目;汗出,恶风,骨节酸痛,胸中闷窒,精神疲倦懒言;舌胖有齿痕。脉来大无力。思前方桂枝加黄芪汤未能获效者,收多于散故也。今拟散陈寒、扶正气之法更进。

麻黄3g,附子6g,细辛1.2g,生黄芪12g,白芍9g,炙甘草4.5g。

上方4剂,诸症显平。原方加熟地黄12g善后。

按:刘老医生治虚寒性偏头痛者,每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若脉沉细弱者,尤为宜。若有汗,恶风,脉沉小者,用桂枝附子细辛汤,效均可验。若因肝阳、肝火所致者,则当别论。徐灵胎“头风一症。往往本热而标寒……清火之药,固能愈风火轻症,或有寒邪犯脑,或有风寒外束,则温散之法固不可略。而外提之法,尤当博考也”之注,实为经验句。

医案出处:《上海市老中医经验选编——刘鹤一》

验案4

芦某,男,38岁。1972年12月28日初诊。

头痛,痛甚则呕吐已4个多月。迭经输液、打针、口服止痛片,疗效不著,乃转服中药。现头痛上至巅顶,痛甚则恶心呕吐,每逢情志抑郁、过于劳累或气候寒冷加重,近几天发作尤甚,饮食减少,呕吐痰涎酸水,右胁下不适,大、小便正常,脉象弦迟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微滑。血压14.63/9.31kPa。辨证属中焦虚寒,肝气郁滞,浊阴上逆。治以温中散寒,降逆止呕,疏肝理气。吴茱萸汤合小柴胡汤加减。川芎12g,党参15g,柴胡12g,清半夏10g,炒吴茱萸10g,生姜3片,大枣5枚。3剂。水煎服。1973年1月4日二诊:服药3剂,头痛减轻,呕吐亦止,饮食增加,唯胃中不适,口淡无味。效不更方,继服3剂。

1月12日三诊:头痛呕吐全止,脉沉而缓,按之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食欲正常,血压15.96/10.64kPa。半年来未再发作。

按:本例头痛4个多月,痛则上至巅顶,痛则恶心,呕吐痰涎酸水,舌淡红,苔薄微滑,脉沉迟无力,上乃厥阴头痛。夫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属于肝脏、联络胆腑……上出前额,与督脉相会于巅顶”。若肝经感寒,寒气上犯则发为巅顶头痛。故《金匮要略》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肝气郁滞,亦可助寒气上犯巅而,是以头痛每逢情志抑郁或恼怒时则加重。据上分析,病机当为中州虚寒,肝气郁滞,浊阴上逆。故选吴茱萸汤温肝暖胃,降逆止呕;择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调理气血;川芎辛温气香,能升能散,能通能行,上达巅顶,祛风散寒,效果卓著,是故伍入方中。

医案出处:《关思友医案医话选》

十一、肝肾亏虚

验案1

安某,女,40岁。1978年11月23日就诊。

头痛偏左,脘腹气胀,胃纳减退,腰酸多带,脉细弦,舌质胖。

此属肝肾两虚。治拟养肝益肾。

炒当归9g,白芍9g,菊花6g,枸杞子9g,香附9g,石决明20g,广木香6g,桑寄生9g,续断9g,菟丝子9g,炒谷芽9g。7剂。

按:本例平素有偏头痛,乃血虚风阳上扰;血虚则肝气内郁,胃失和畅,故脘腹发胀,影响受纳功能,因而食欲减退;腰为肾府,肾虚则奇脉不固,腰酸带下之症所由生也。方用当归、白芍以养血,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枸杞子、菊花、石决明益阴平肝息风阳;香附、木香芳香理气;续断、桑寄生、菟丝子益肾强腰,固摄精气,能治带下;谷芽用以养胃和中。证属虚实相兼,药亦疏补互用。

医案出处:《朱古亭临证录》

验案2

彭某,男,34岁。1932年8月7日初诊。

头项疼痛10余年。10余年前起病时即觉头项疼痛,如刺如掣,疼痛不已。经治疗后,头痛时轻时重,数日或数月复发,有时疼痛如前。近数年来,每发头痛时先觉腰部空虚疼痛,俯仰更甚,舌苔薄,脉象左关独弦,左尺独弱。《内经》曰:“腰者肾之腑,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腰部空痛者,肾虚之候。又肝肾同源,肾虚者肝常不足。肝木失养,易致肝气逆乱,上扰清窍,故首觉腰痛,继苦头痛。左脉关部以候肝,尺部以候肾,脉显肝弦肾弱,乃肝肾不足,肝气逆乱之征。治以养血滋阴,调肝补肾。

阿胶9g(烊化,兑服),枸杞子6g,熟地黄9g,山茱萸9g,醋炒银柴胡1.5g,白芍9g,醋炒青蒿1.5g,制鳖甲9g,川楝子6g,川杜仲9g。二诊:服上方3剂,腰痛已愈,头痛大减。守法为治,以防复发,改汤为丸,以资巩固。阿胶珠27g(蛤粉炒),枸杞子18g,熟地黄27g,山茱萸18g,银柴胡4.5g(醋炒),白芍27g,醋炒青蒿4.5g,制鳖甲27g,川楝子18g,川杜仲27g。上药研末,拌匀后炼蜜为丸,每丸重6g,空腹时服1丸。

服汤药3剂后,病已愈,迄后未服蜜丸,病竟未发。

按: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善能滋补阴血;枸杞子、熟地黄甘温,补血滋阴;山茱萸酸甘性平,白芍甘苦微酸,均入肝肾,补阴而敛阳;杜仲苦微温,入肾,续筋壮骨,治腰痛常用。肾藏精,肝藏血,肝肾不足者,精血亏虚也,上六味药,滋养阴血为主,故肝肾得补矣。柴胡、青蒿醋炒入肝,散肝经之风热;鳖甲、川楝子解肝郁,行肝气。诸药配伍,则邪去正复,头痛、腰痛自止。

医案出处:《万济舫临证辑要》

验案3

李某,女,26岁。

初诊:头痛半年,为左侧偏头痛,每当劳累后发作,痛时服止痛片方能缓解,疼痛剧烈时有呕吐及排便感,每月发作4~5次。诊为神经血管性头痛。脉象弦细,舌质红。

青年女性患者,从体质上考虑阴虚者为多,脉象弦细亦以阴虚肝旺为常见,舌质红亦属阴虚,拟从养血清肝为治。方用四物汤加味。

桑叶10g,赤芍、白芍各15g,川芎10g,白芷10g,薄荷3g(后下),菊花12g,僵蚕10g,苦丁茶10g,当归10g。

二诊:服药1个月,仍头痛发作4次,但疼痛较轻,未见恶心。虽然疼痛稍轻,次数未减,自述每当笔译外文资料加班过劳则发作。《内经》有“伏其所主,先其所因”之说,过劳则伤脾,加之发作时恶心、呕吐,亦属脾胃不健,乃改用益气健脾之剂。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味。

党参15g,白术10g,黄芪30g,当归10g,炙甘草10g,陈皮10g,升麻10g,柴胡10g,川芎10g,蔓荆子12g。

三诊:服药1个月,未见头痛发作,乃以上方为丸常服,以巩固疗效。共服丸方2料,服药半年,其间头痛一直未发。随访至今已6年,头痛亦未发作。

医案出处:《时门医述——时振声》

验案4

吴某,男,37岁。

初诊:头痛在前额及两侧太阳穴业已2年余,时发时止,近则发作更甚,睡时有痉象,呓语,精神日渐衰弱,口渴,脉左细软、右滑,宿有遗泄。此乃肾水亏而相火上炎,挟有痰浊,无从排泄。宜养阴降逆,化痰安神,切勿再投风药。

熟地黄15g,磁石15g(先煎),鳖甲9g(先煎),白蒺藜9g,玳瑁6g,远志6g,雨前茶3g,干荷叶1张,龙胆2.4g,石决明30g(杵碎)。

二诊:进育阴滋肾之法,经年头痛得以止,精神焕发,唯睡眠尚少安宁,胃纳见馨。拟前意增入健脾运中之品。

熟地黄12g,山茱萸9g,北沙参9g,炒怀山药9g,炙鳖甲9g,龟甲9g,远志9g,白蒺藜9g,炒白芍6g,煅牡蛎18g(先煎),生甘草2.4g。

三诊:据述头痛完全消失,诸恙均平,希长期服以杜后患。拟丸方常服,仍宗壮水以固本为要。

六味地黄丸240g,用淡盐汤送服,每日早、晚各服9g。

按:此症服讫地黄丸240g后,头痛未复发,始知偶有梦遗。因思脑为藏精之所,用脑甚痛,精不足也,精不足由于肾水亏,水亏则火旺,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法,竟将多年宿疾,数剂而消失之。

医案出处:《上海市老中医经验选编——张汝伟》

验案5

张某,男,26岁。1943年7月5日初诊。

因头后部痛甚兼有眩晕1个多月而就诊。诊其脉弱无力,两尺更甚,尚有腰膝酸软、失眠梦遗等症,断为肾虚所致,用左归饮加味治之。

熟地黄24g,山茱萸12g,山药12g,茯苓12g,炙甘草6g,枸杞子9g,淡肉苁蓉9g,川芎4.5g,细辛1.5g。煎服5剂,头痛、眩晕均止。

1971年1月6日,患者又来就诊。已54岁,问其症状,说头后部疼痛已愈28年,今复发,不及前甚。仍用原方治疗,服6剂而愈。

同类推荐
  • 治病小秘方

    治病小秘方

    养肾、补脾、美颜……怎么吃?咳嗽、便秘、失眠……怎么治?《治病小秘方》遵循“撷取精华,重在实效,操作简单”的原则,共收集古今名家和民间秘方约200首,以科为纲,以病统方,以方为主。全书包含“发热”、“咳嗽”、“咯血”、“呕吐”、“呃逆”、“胃痛”、“腹胀”、“腹痛”、“腹泻”、“便秘”、“便血”、“头痛”、“眩晕”等部分,介绍了相应的治病小秘方,熟知这些秘方,可保身体健康。
  • 女性生活指南

    女性生活指南

    由于女性具有与男性不同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女性一生中要经历月经初潮、婚恋、生孕等直至更年期和老年期,无论从医学生理还是从心理上来说,女性的每个时期都面临各种健康问题。
  • 中学生必知的科学保健常识(上)

    中学生必知的科学保健常识(上)

    健康长寿,几乎是每个人的期盼,而年轻的人们,大多过早离去和被病痛折磨,健康的生命远远少于预期,其中健康至关重要,关系着人的成长,左右着人的生命,没有了健康,就算再有钱,再有权也换不来一个好的身体。本书精选了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健康保健的奥秘和知识,力图打开那知悉不多的密码,让每个青少年都健康成长。
  • 中国人必知的120条养生老经验

    中国人必知的120条养生老经验

    本书集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经验之大威,荟萃了《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的养生精华,凝聚了李时珍、孙思邈、华佗、朱丹溪等古代名医的养生智慧,是每一个中国人健身养生、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身体调养宝典。
  • 肝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肝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日益增大。我们更要关爱自己的身体,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发出的各种疾病信号。肝脏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是高发区。据统计,我国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人口总数的12%,每年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为120万,现有慢性肝病患者是1200万,这是一组多么庞大而惊人的数字。为此我们编写了《肝的保健细节和养生》一书。本书从肝的基础常识,肝病的日常生活细节 ,肝的饮食养生和保健几个方面入手,让更多的人对肝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力求走进自然、贴进生活、科学实用。
热门推荐
  • 末世古纪元

    末世古纪元

    杀、杀、杀,屠、屠、屠。一世重生,誓成王,亦邪亦正,乃沧桑。一符一刀,行天下,此生定要,冲九霄。黑暗纪,古文明重现天下,活死人、凶煞厉鬼、异虫、妖兽,纷至沓来。
  • 炖兽诀

    炖兽诀

    我有一口大锅,炖尽天下山河!山海经的世界里,异兽与神魔并存。凡人为求自保,祭异兽为图腾。天才子弟,可觉醒图腾纹,召唤异兽。不巧的是,宋钰觉醒了一只饕餮。从此,一人一兽两吃货,背着一口大黑锅,把整个世界,当成了养猪场。
  • 婚心计

    婚心计

    结婚当天,没有仪式,没有宾客,没有祝福,甚至……没有新郎。为什么当她和青梅竹马的玩伴参加宴会,会被一双猎鹰捕食的眼睛盯住不放,这种感觉好害怕……他是谁?传说中的冰山首富冷彦?若这最终只是一场游戏,那么,又是谁在最后低低呢喃:唯一,你就是我的唯一!
  • 一路美丽更年期

    一路美丽更年期

    送走前半生的风风雨雨,迎来生命的新契机。女人40,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负重时期,被无数责任压身的你是否对精彩生活充满了渴望?其实,是时候该为自己考虑一下了。因为日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也想用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身心来欣赏沿途的美景吧?趁这个转机为你的健康和美丽做一个长期储蓄吧。
  • 狐妖大人万万岁

    狐妖大人万万岁

    为了寻找犯神经离家出走的弟弟要回家族宝物,狐妖子霈只身一人(其实是被逼无奈)转入斩灵学院(一所专门斩杀妖灵的学校),在入学路上遇到了有人格分裂的秦风(or秦岚?)。由于秦风知道自己的狐妖身份,所以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狐子霈只能忍气吞声的当秦风的跟班。一开始子霈只想找到弟弟要回宝物离开学院,可与秦风在学院相处的日子里,子霈发现了他身上隐藏了巨大的秘密,而且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暧昧起来。子霈拿到宝物后因为一个偶然打破了秦风身上秘密的原则,秦风命悬一线,她必须要在家族和秦风之间做出选择.......
  • 星战之战神

    星战之战神

    在宇宙中央存在一个神秘星界,星界的星月,是否可以逆袭自己的命运呢?
  • 璃花开

    璃花开

    璃花开,人人羡慕。可谁又知道她的努力,只有他,了解她的转变,她的努力。璃花开,开进了他的心里……
  • 校园的异世界

    校园的异世界

    我,叫叶宸。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我有喜欢的人,但我,没有勇气告诉她,我爱她。我,叫叶宸。只是一个成绩差,不会打架的怂包。我的朋友很少,我的一切都微不足道…我太普通了……哦?异世界?另一个平行时空的我?那能改变我什么呢?校园之巅,我,叶宸!毅然登上了顶峰!
  • 战尊神帝

    战尊神帝

    一尊战魂震古烁今,一道神威破碎苍穹。少年林铭出生于微末,一次意外融合神秘莲子,从此鱼跃龙门。以青莲为骨,五行为肉,混沌为神,凝聚不灭之体,横扫九天十地。踏天路,闯神道,灭邪魔,成就战尊神帝!
  • 存真年代

    存真年代

    北美周氏家族子弟周思源从伊顿公学毕业,回乡祭祖遇到一样高中毕业的中国女生苏文佳。背景不同的男女主人公和他们身边的朋友们会怎么面对青春,又会对爱情,友情,学业,方向,家庭,传统,时代,长辈,自由,死亡,时尚,艺术,有怎样的想法,做出什么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