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4100000027

第27章 辨证分型治疗验案(1)

第一节偏头痛

一、风寒入络

验案1

刘某,男,48岁。

夏日酷热,夜开电扇,当风取冷,而患发热(39.5℃)与头痛、气喘等症。急送医院治疗,诊为感冒继发肺炎。经用抗炎退热等法,5日后发热与喘已退,体温正常。唯头痛甚剧,患者呼天喊地,不能忍耐,须注射哌替啶(杜冷丁)方能控制,但止痛时间短。切脉浮弦,无汗,苔白,舌润。辨证为风寒之邪伤于太阳之表,太阳经脉不利其头则痛,所谓“不通则痛”也。荆芥10g,防风10g,川芎10g,羌活6g,细辛3g,薄荷3g,白芷6g,清茶6g。此方服至第2剂,头痛全止。按:本案头痛伴有发热、气喘,为风邪袭肺,遏阻清阳所致。《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即为此意。若风邪稽留经脉,阻滞不通,则往往头痛剧烈,难以忍受,甚则其痛或偏或正,休作无时,迁延不愈,而成“头风”。川芎茶调散为治疗头痛之名方,方中川芎走而不守,能上达巅顶,下至血海,行血中之气,长于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正如《病因赋》所说:“头痛必须用川芎。”羌活善于治太阳经头痛,细辛善于治少阴经头痛,白芷善于治阳明经头痛,三药相伍,乃治头痛之良剂也。荆芥、防风疏散上部风邪;薄荷、清茶清利头目,疏风散热。服之则使风邪去而清阳升,经脉通而头痛止。然本方毕竟疏风药居多,升散力强,故凡肝风内动、肝阳上亢及气血亏虚之头痛,则非本方所宜。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黄某,女,25岁。1975年9月1日初诊。

头痛已历2个月有余,屡治枉效,遣人索方。方其产后2天感受风寒所致,遂拟川芎茶调饮,以疏风散寒。

川芎15g,白芷10g,羌活15g,薄荷5g,细辛5g,荆芥15g,防风7.5g,甘草5g,茶叶1撮。3剂。水煎服。

9月5日二诊:服药分毫无效,患者亲自来诊。其头痛固定,如锥刺,似刀刮,夜不能眠,关节走窜疼痛,面白气怯,汗出恶风,舌淡有瘀斑,苔少,脉浮细而涩。此关节窜痛,脉带浮象,风也;面白气怯,汗出恶风,舌淡脉细,虚也;头痛固定,如锥刺、似刀刮,舌有瘀斑,脉涩,瘀也。法当扶正活血疏风,仍延上方化裁。

黄芪40g,当归20g,川芎15g,姜黄15g,羌活10g,细辛5g,荆芥10g,防风5g,白术10g。5剂。水煎服。

9月13日三诊:药后果然见效,头痛十去七八,关节疼痛大减,自汗已止,亦不恶风,面色与气力尤胜从前,夜能安眠。再予5剂,病除无遗。

按:中虚则有患,内强而无忧。气血壮旺,纵受外邪,不足为恙,即使已病,亦不难治愈。气血虚弱,虽邪势不盛,也往往流连。本例产后气血两虚,兼有血瘀,复受风寒,久医不痊,即在于此。然治疗此证,祛邪必先扶正。遂以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川芎茶调散加姜黄合而为方,用以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峻散风空。因病证错杂,故综多法于一方,所谓量体裁衣。

医案出处:《孙允中临证实践录》

验案3

李某,男,38岁。

患顽固性偏头痛2年,久治不愈。诊见右侧头痛,常连及前额及眉棱骨,伴无汗恶寒,鼻流清涕,心烦,面赤,头目眩晕,睡眠不佳。诊察之时,见患者颈项转动不利,问之,答曰:颈项及后背经常有拘急感,头痛甚时拘紧更重。舌淡苔白,脉浮略数。遂辨为寒邪客于太阳经脉,经气不利之候。治当发汗祛邪,通太阳之气。书葛根汤。

麻黄4g,葛根18g,桂枝12g,白芍12g,炙甘草6g,生姜12g,大枣12枚。麻黄、葛根两药先煎,去上沫。服药后覆取微汗,避风寒。

3剂药后,脊背有热感,继而身有小汗出,头痛、项急随之而减。原方再服,至15剂,头痛、项急诸症皆愈。

按:本案为风寒客于太阳经脉,津液不得濡润,经脉气血不利所致。其辨证要点是头痛伴有无汗恶寒、项背拘急与脉浮等症。故以葛根汤散寒通经。本方用桂枝汤加麻黄以发汗散邪,又不致使汗出太过而伤津液;加葛根并且重用至16g,在于本品既能发散太阳经邪,又能疏通经络,并能启动津液以濡润经脉。服用本方可使寒邪散,经脉通,津液升,荣卫和,则头痛、项强诸症自愈。

服用本方后,常有脊背先见发热,继而全身汗出,这是药力先作用于经输而使经气疏通,邪气外出的反应,为疾病向愈之佳兆。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4

胡某,男,47岁。

初诊:头痛头晕伴记忆力减退1个多月。1个月前因受寒而出现头痛头昏,遇风加剧,记忆力减退,神倦乏力,夜寐不宁,烦躁不安,纳食不香,大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证属风寒上扰,经脉闭阻,心神不宁。治宜疏散风寒,通络安神,佐以健脾。

川芎6g,防风10g,蔓荆子10g,炙全蝎5g,白术、白芍各10g,法半夏10g,合欢皮10g,白芷10g,丹参12g,首乌藤20g,茯苓15g。7剂。每日l剂,水煎,分2次温服。

二诊:药后头痛头昏减轻,夜寐较安宁,但仍感神疲、纳差,舌脉如前。再拟原意加减。

川芎6g,防风10g,蔓荆子10g,炙全蝎5g,焦白术10g,法半夏10g,茯苓、茯神各12g,合欢皮10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太子参10g,甘草3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三诊:头痛头昏大减,食纳增进,神疲乏力减轻,大便正常。仍用前法原方加减14剂。

四诊:药后头痛已止,诸症悉除,但时有神疲倦怠,舌脉正常。再按原方加减1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嘱调节情志,起居正常,饮食有节,寒温适当,以防复发。

按:《景岳全书头痛》提出“凡诊头痛者,当先审久暂,次辨表里。盖暂痛者,必因邪气;久病者,必兼元气。以暂病言之,则有表邪者,此风寒外袭于经也,治宜疏散,最忌清降”。头为诸阳之会,本案因风寒外袭,清阳被遏,寒凝血滞,脉络不畅则头痛头昏,遇风加剧;寒邪伤脾,脾失健运,则现神倦乏力,纳食不香,大便溏稀;脾虚血不养心,故烦躁,夜寐不宁。张师采用疏散风寒、通络安神、健脾之法,用辛温之川芎、防风、白芷疏风散寒,活血止痛;全蝎、蔓荆子祛风通络止痛;茯苓、白术、法半夏健脾和胃;合欢皮、首乌藤养心安神;谷芽、麦芽消食和胃;太子参、甘草补气和中;丹参活血安神。故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张师对头痛突发、来势甚者,加用针灸治疗,以印堂、头维、风池、合谷、太冲等穴。内外同治,疗效倍增。

医案出处:《张志钧验案精选》

验案5

孙某,女,成年。1977年11月30日初诊。

头痛已久,游走不定,但以后脑后巅顶为主,颈项牵强,久病瘀阻,气血不能上荣。外邪的侵袭常是诱发本病的一个主要因素。

治以祛风定痛,活血化瘀。

羌活12g,藁本9g,细辛3g(后下),白芷9g,葛根12g,鲜菊花15g,川芎9g,当归12g,赤芍15g,生地黄15g,土鳖虫12g。

服上药10剂后,头痛基本消失。

按:痛客于太阳经脉,游走而不固定,痛达巅顶,“高巅之处,唯风可到”,故治以祛风止痛为主,和血行瘀为辅。羌活、藁本兼能祛风引经。在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常加用土鳖虫,根据“久病必瘀”“久病入络”之说,以土鳖虫搜风剔络,破血逐瘀,每能奏效。总的来说,证实了祖国医学药物归经的理论,在治疗上起着一定的作用。

医案出处:《上海市老中医经验选编——徐篙年》

验案6

刘某,男,50岁。

初诊因感冒而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经当地治疗,寒热身痛渐罢,唯头痛未除,严重时痛如刀劈。经多方调治,疗效均不显著。长期自服解热止痛散以缓剧痛。但隐痛绵绵不断,终日用手巾捆紧。天晴日暖,头痛减轻,勉可参加生产劳动。随着年龄增长,近年头痛逐渐加重,尤遇阴雨天气,头痛难支。察其面色少华,舌苔白厚,舌质淡润。询其头痛部位,系从前额至巅顶及项后。头向左右转动时,则颈项微强,痛连脊背。大便尚调,小便清利,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晚上除有时睡中痛醒外,一般睡眠尚可。脉浮不数。观其一派寒象,据证审因,良由寒伤太阳经脉,故头痛牵及项背。

此即《素问奇病论》所谓“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盖头为“诸阳之会”,寒伤太阳,阴霾独盛,失于温散,故寒证毕具,头痛不除。法宜温散寒邪,煦养经脉为治。

葛根12g,麻黄5g,桂枝10g,白芍12g,制附子12g,炙甘草4g,生姜10g,大枣10枚。3剂。

二诊:服方后,头痛显著减轻,舌苔白厚亦退,颈项转动较灵活,脉象浮缓有神。守方再服5剂,头痛大减。将原方制附子减半,再服10剂,诸症悉除。随访5年未复发。

医案出处:《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张有载》

验案7

钱某,男,42岁。1990年10月7日初诊。

头痛已10余年,时发时平,凡遇异常风汛,工作劳累,生活失慎,均易发作。发时每有预感,先觉头脑沉重,或似感受凉风,或有一阵寒凛,即随之头部胀痛。畏寒,欲得紧缚,或戴厚帽(平时亦常需戴上小帽,保暖防风)。愁眉触额,不能抬举,或两手捧头,欲得安静。如果得暖,或加捶击,就觉舒适。发作严重时,恶闻吵闹声,欲闭户独处。每发要3~5天才能缓解,过后疲乏欲寐,亦须一天才清醒。发作没有定时,但春季多风为剧。真是“春气病在头”“风气通于肝”。平时脾胃薄弱,受凉或食杂,易于便泻。但形体一般正常。脉来稍缓,按之微紧;舌色晦滞,苔薄腻。据述,其父亲亦有此病,认为遗传,亦不过虑,但愈发愈频,引起注意(作过多种检查,血压正常,血脂亦在正常范围,脑血流图亦正常。胃肠道有过炎症,但病情不甚)。西药、中药、针灸、理疗均用过,间似有效,但病发依然。诊时又在发病。

此证当为头风痛。农村较多见。常见有人两太阳穴贴个头风膏,即为此病患者。其发常为被寒风突袭,经脉拘急所致。其主症是头部胀痛,畏寒,欲得紧缚,或加捶击,这是寒束于表,络脉痉急的反应;舌色晦滞,亦为上部血涩,气失荣润的象征,所谓不通则痛。它与风火上壅的头痛,有寒与火的区别;与风痰僭逆的头痛,亦有血与痰的相异。而同时又有脾虚生湿,大便易泻,实际是肝脾两病。若论治疗,当肝脾两顾,祛风寒以和脉络;调脾胃以和中气,是为针对之治的大法。方取侯氏黑散,佐以通窍活血。

菊花15g,防风10g,川芎10g,细辛4g,桂枝10g,当归10g,白术10g,干姜6g,茯苓10g,炙甘草4g,赤芍10g,红花10g,桃仁泥10g,葱白头4根(杵碎),黄酒20ml。分2次冲服。3剂。

二诊:药后连得2次大汗,困倦入睡,十多小时才醒,醒后头痛如失,知饥欲得饮食。第3剂药自己去掉葱白、黄酒,服后头脑清楚,全无畏寒不适等症,能够独自1个人来院复诊。据述,过去从无得大汗而头痛消除像这次病去的利落。所以能够有如此转机,正如张子和所云“风非汗不出”,得汗则荣卫脉络通和了,中阳之气亦得以升发,所以见效甚捷。脉转缓滑;舌色亦见活气,似微泛红。这又是寒风已去,脉络流利,血气通和的佳象。病情大有转机,再为调理巩固。

菊花10g,防风7g,川芎7g,桂枝7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干姜4g,炙甘草3g,赤芍10g,桃仁泥10g,红花10g,生姜2片。5剂。

三诊:头为诸阳之会,阳气上行,脉络煦和,寒风不能侵犯,所以头脑清楚,寐安纳香,一切恢复正常。头上常戴的帽子亦去掉了。但10余年的病情,并有遗传因素,不是一次见效就能除根的。即便减少反复,保持平善,亦尚得一番善后调理工作,不能忽视。但可暂停汤药,改为丸药,缓以持之。法承效议,适当扩充其制。如果有反复,亦不为怪,再以汤药调治。

菊花100g,防风80g,川芎80g,细辛40g,桂枝尖80g,当归80g,白芍80g,独活80g,白术80g,党参80g,干姜40g,炙甘草30g,茯苓80g,陈皮50g,赤芍80g,红花80g,桃仁泥80g(另研),制乳香80g,黄芩50g,煅牡蛎80g。上药为细末,和桃仁泥。另用葱白头30g,生姜30g,同捣取汁,和入黄酒30ml,再和上与三汁等量的冷开水,调匀,泛丸,如梧子大。每日2次,每次7g,温开水送下。争取在春初服完。如果开春头痛有反复,仍用第1次汤药煎方。如反复较甚,再就诊处理。

此例观察2年余,竟然未有大反复。

同类推荐
  • 如果医生得了肠胃病

    如果医生得了肠胃病

    本书特邀资质深厚的权威医生作者,为读者深入解读11种常见肠胃病的预防和治疗,从饮食、作息、运动、卫生、心理等日常生活5大方面传授肠胃的调养保健,全方位抵御肠胃病的侵袭。书中方法都是针对普通老百姓量身定制,作者用接地气的语言,融入案例讲解,将医学知识用通俗的说法呈现出来,易于掌握,是普通老百姓都能读懂的最亲民西医读物。
  • 中医语录(健康红宝书)

    中医语录(健康红宝书)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医是更适合我们体质的一种医疗保健养生之道。
  • 实用土单验方

    实用土单验方

    在崇尚自然、尊重传统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纯天然的中草药防病治病,土单验方治病自然受到广泛的重视。历史上由于受文字记载的限制,或传统保守观念的束缚,人们所发现和积累的经效验方,靠口传心授,子承父业得以流传下来。有不少行之有效的医术、土法,并未列于经传,却长期为一些穷乡僻俚沿用,救人于难。本书对十四种常见的病症对症下药,并对各个药方的用法、功能主治、疗效都有相应的说明,是您居家的必备工具书。
  • 对症经络反射区特效疗法治百病

    对症经络反射区特效疗法治百病

    你在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如何治疗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是吃药、打针,还是每天服用昂贵的营养品?其实,这些做法都不完全正确。在人体内有完善的自愈系统,只要掌握正确的开启方法,就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保健、治疗作用。对经络反射区进行有效刺激就是推动人体自愈系统运行的钥匙,它能激发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是增强体质的最好方法!经络是联系脏腑、体表以及全身各通道的纽带,也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反射区则是整体的缩影,蕴含着五脏六腑以及气血阴阳变化的信息。本书将教大家怎样通过按摩、艾灸、拔罐、刮痧等家庭简易特效疗法刺激经络和反射区,达到美容美体、治疗疾病、强健体魄、改善亚健康的功效。
  • 吃对食物,降压降脂两不误

    吃对食物,降压降脂两不误

    本书通过科学的体例设置和精要的内容安排,帮助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通过合理膳食来达到降压降脂的目的,并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规划好自己的饮食。本书分别选取了适合高血压及高血脂患者食用的90种常见食材和药材,详细描述了各种食材的主要营养成分、降压(脂)功效及其对高血压、高血脂并发症的益处,每一种食材分别推荐了两款二维码食谱,详解其原料及制作过程,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跟着视频学做美味菜肴,一看就懂、一学就会。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不仅能了解最适宜吃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吃、怎么吃的问题,还能更加合理方便地安排自己一天的饮食,以达到控制血压和血脂、有效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热门推荐
  • 淤泥泪生花

    淤泥泪生花

    天意难测,造化万端,物生三命,前世,今生,来世。宇宙万物,日月星辰,皆有混沌初开,阴阳相交,顺天而生,平衡而存。万物无邪,本性和谐,承天地之气,造物最初之意,和睦共处。漫漫岁月,时过境迁,万物开智,物欲横生,烧杀掠夺。天地失衡,百难衍生,众生皆苦。魔由心生,是有因果,天地之意化道,以度众生。天地无主,混乱无界,荏苒时光,百亿年匆匆而过,史称混沌纪元。一个少年从凎化大陆走出,经历生死坎坷,开启了一段可歌可泣之路,踏天灭地,剑指穹苍。遗憾的是白首冰霜终得见,道是天意竟使然。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我的暖男老公王俊凯

    我的暖男老公王俊凯

    ‘’王俊凯,你还我清白。‘’‘’要不,我们直接在一起算了。‘’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未来朋克时代

    未来朋克时代

    未来世界,人类,机器,半人类,外星人,混杂的世界,人类发现开发虫洞,开启了新大宇宙世界,在与外星人文明的互交中,在正义与黑暗的效量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英雄,也出现了一些可歌可泣的平凡人,这篇小说,讲的就是他们的故事,有英雄也有通普人,有爱恨情仇也有战争与阴谋。
  • 妖孽追妻:淡漠校花心难动

    妖孽追妻:淡漠校花心难动

    她,内心单纯,外表冰山,如此只为保护自己。却次次被他掀开伪装。他,出身高贵,冷若谪仙,但只喜欢她一人。三世轮回,情根深种,一见倾心。小剧场:诶,妖孽,我说你能不能不要缠着我?某女看着自己身后的妖孽。不行!妖孽无情拒绝。
  • TFBOYS小时代

    TFBOYS小时代

    家境贫寒不堪的夜小竹来到陌生的大城市。因新学校走错班认识家境和她截然不同的洋女孩夏小溪,不过她好像不是很快乐……高冷的班长,帅气的学长和阳光的邻居。还和仇人做了闺蜜,夜小竹,你是踩了多少狗屎啊???
  • 武魂系统

    武魂系统

    这是一个关于武魂的故事,主角许龙带着系统霸占大陆的故事欢迎加入武魂系统,群号码:571053459
  • 王爷后院着了火:拽拽王妃斗夫记

    王爷后院着了火:拽拽王妃斗夫记

    “王爷,王妃不见了,好像是跟太子游山玩水去了。”老管家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某王爷:“派几个杀手去把抓回来就是了,这样的小事不要烦我。”然后,他家后院就着火了。
  • 勿安,安好

    勿安,安好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我的故事,或许也是你的故事。在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个人一直藏在你的心里,或高大英俊,或才华横溢,或许是调皮捣蛋永远坐在角落里的那个人,也或许是同学眼中老师心里最骄傲的那个人。但是乔安心里的他是不苟言笑的,是冷漠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乔安把他放在自己心里,放了七年。吴恺心里的她也是沉默寡言的,是遥远的,是触摸不到的,所以他只能默默地把她放在心里,想着念着,一晃也过了七年。本应合在一起的两张桌子却被拉开了一道并不算宽的路,一米的距离就这样形成了,他们化作两条平行线,没有任何交集。七年后,他们重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