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羊肉煲
组成:当归6克,肉桂1.5克,陈皮3克,羊肉250克。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块,与陈皮、当归同放入煲内焖煮至烂,放入肉桂再煲10分钟,调味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养血,调经止痛。
3.肾气亏损
(1)临床表现: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长,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
(2)选方
核桃枸杞粥
组成:核桃仁30克,板栗仁50克,粳米100克,枸杞子30克。
制法:将核桃仁、板栗仁、粳米入锅先煮,枸杞子后下,共煮成粥。
用法:每日1~2次。
功效:滋肾补肝,强腰益冲。
四味薯蓣膏
组成:怀山药250克,枸杞子120克,鹿胶60克,核桃仁240克,冰糖70克。
制法:鹿胶用蛤粉炒脆研末,余四味文火蒸熟至极烂,入鹿胶粉和拌共捣为膏,防腐备用。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3次,每次30克。
功效:补肾壮阳,调经。
4.气血虚弱
(1)临床表现: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2)选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
组成:当归30克,生姜60克,羊肉500克。
制法:将当归、生姜洗净、切片;羊肉剔去筋膜,置沸水锅内去血水,捞出晾凉,横切成长短适度的条块。然后将羊肉条块及生姜、当归放入洗净沙锅内,掺入清水适量,用大火烧沸,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补虚,通经止痛。
乌骨鸡归黄
组成: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10克。
制法:将鸡洗净,去脏杂,把药放入鸡内用线缝合,放入沙锅内煮烂熟,去药渣,加调味品即可食用。
用法:食肉喝汤,以上的量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1剂,连服3~5剂。
功效:健脾养心,益气养血。
5.湿热郁结
(1)临床表现: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2)选方
茯苓车前粥
组成:茯苓粉,车前子各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车前子以纱布包好,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汁去药包。将药汁同粳米、茯苓粉共煮粥,加少许白糖即可。
用法:每日1~2次。
功效: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绵茵陈山楂煎
组成:绵茵陈20克,山楂10克,银花15克,红糖适量。
制法:洗净上药,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水煎加汁,加入红糖溶化后,即可。
用法:分次饮服。
功效:清热,利湿,调经。
1.饮食适宜
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此期间病人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作用。此外,痛经者无论在经前或经后,都应保持大便通畅。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多样化,不可偏食,应经常食用些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洋兰根、香菜、胡萝卜、橘子、佛手瓜、生姜等。多喝花茶或柠檬果汁及热牛奶。
(1)痛经患者的饮食在行经期应食温性食品,如红糖、大枣、鸡蛋、韭菜等。
(2)若为气滞血瘀者,宜食理气活血食物,如玫瑰花、橘饼、山楂等;如气血虚弱、肝肾不足者,平时可进食补气血、益肝肾的食物,如羊肉、羊肝、猪肝、乌龟、鳖鱼、蘑菇、木耳、鸡、鸭、鸡蛋、牛奶、动物肝肾、豆类等。也可适当适时喝点儿葡萄酒,能够起到舒畅情志,疏肝解郁的作用,使气机和利。
2.饮食禁忌
不宜吃的过饱,经前和经期尤其应避免进食生冷食品如冷菜、冷饮、田螺、蚌肉等。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月经已来潮,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等,以免热迫血行,出血更甚。
【预防】
为免受痛经之苦,女性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加上适当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使自己有一个不易得病的强健体魄。起居有常,经期多增强营养,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行经期间,除注意经期卫生外,还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不要在过分寒冷、潮湿的地方或水中工作,禁止洗冷水澡,不食生冷辛辣食物,要保持乐观,性情开朗,不要有过重的思想负担。此外注意房事卫生,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经期绝对禁止性生活。这样,就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本病多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心理疗法,早期诊断,治疗及时则效果满意。
一般无论是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性痛经,大部分均系良性病变,但个别疾病,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一小部分患者可发生恶变,以卵巢和阴道直肠窝处内膜异位为多,应提高警惕。
若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一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不可延误。
1.超过25岁(或已婚特别是已分娩者)痛经很剧烈,不经治疗难以忍受者。
2.疼痛逐渐减轻,但最近又加剧,有罹患子宫后屈或其他疾患之虞者。
3.经期体温升高,甚至发高热者,应考虑有患子宫内膜炎的可能。
4.经期过长或过短(多于7天或少于3天),或出血量过多者(一般每天需6~7个卫生巾)。
5.经血中出现肝脏样块状物,且大于小指者,应疑有子宫肌瘤等严重疾病。
6.越接近经期下腹疼痛越明显,而到经期第1天疼痛又消失者,为经前期紧张症的表现。
二、闭经
闭经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症状,是某些疾病的组成症状之一,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某一环节发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引起。按引起闭经的病变部位,可分为子宫性、卵巢性、垂体性和下丘脑性闭经。又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通常有原发、继发,真性、假性及病理性、生理性之分。
凡年满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者,称为原发性闭经。
多由先天性异常,包括卵巢或苗勒组织的发育异常所引起,约占闭经总数的5%。月经周期建立后,某种病理性原因导致月经闭止超过3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多由继发性疾病引起,约占闭经总数的95%。生理性闭经,是指妊娠期、哺乳期或围绝经期的月经停闭,属妇女因某种生理原因而出现一定时期的月经不来潮,不作闭经论。
有的少女初潮2年内偶尔出现月经停闭现象,可不予治疗。
中医学将本病称之为“女子不月”“月事不来”“血枯”
“血隔”。青春期闭经,不论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都是不正常现象,需要查出原因,进行治疗。不过,在确定闭经之前,应该首先排除怀孕的可能性,因为怀孕以后也不来月经。
【症状】
闭经一般是指已年满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已来潮又连续6个月未行经。或伴有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周期性腹痛,或有多毛、肥胖、溢乳等。闭经本身是一种症状,故不难诊断。要判断闭经的原因,可以通过以下5个特征来判断。
1.伴有性欲减退、乳房萎缩、腋毛及阴毛脱落、不孕等症的多为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
2.伴有乏力、厌食、消瘦、晕厥等症的多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
3.伴有畏寒、皮肤苍白、干燥、心动过缓、血压低、反应迟钝、嗜睡、痴呆、淡漠等症的多为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4.伴有肥胖、多毛或巨大畸形、肢端肥大、高血压、皮肤粗糙、红细胞过多等症的多为垂体肿瘤引起。
5.伴有不育、多毛、肥胖等症的多为卵巢功能失调。
【病因】
中医认为发病机制主要是冲任气血失调,有虚实两个方面。虚者由于冲任亏败,源断其流;实者因邪气阻隔冲任,经血不通。导致闭经的病因复杂,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引起。可由月经不调发展而来,也有因他病致闭经者。
西医学认为正常的月经有赖于大脑皮质、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等功能的协调,其中任何环节发生病变,即可导致闭经。还有一些其他原因,这一类包括范围更广,例如全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化疗期间、急剧消瘦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由此可见,闭经是很多疾病的一个症状,发生闭经后,首先应查清原因,然后再进行治疗。
【辨证用膳】
1.气血虚弱
(1)证候:月经周期延迟,量少,色淡红,质薄,渐至闭经不行;神疲肢倦,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沉缓或细弱。
(2)选方
山药枸杞汤
组成:山药30克,枸杞子30克,黄芪20克,乳鸽1只(约200克)。
制法:将乳鸽常法杀洗,其余用料均用清水洗净,将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2~3小时,加食盐调味。
用法:饮汤吃肉,1天之内服完。
功效:补气,养血,调经。
墨鱼香菇冬笋粥
组成:干墨鱼1只,水发香菇、冬笋各50克,猪瘦肉、粳米各100克,胡椒粉1克,黄酒1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墨鱼干去骨,用温水浸泡发胀,洗净,切成丝状;猪肉、香菇、冬笋也分别切成丝备用。粳米淘洗干净,下锅,加入肉丝、墨鱼、香菇、冬笋、黄酒熬至熟烂,最后调入盐、味精及胡椒粉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补气,养血,调经,美肤,驻颜。
2.肾气亏损
(1)证候:年逾16岁尚未行经,或月经初潮偏迟、时有月经停闭,或月经周期建立后、由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减少至月经停闭;或体质虚弱,全身发育欠佳,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或腰腿酸软,头晕耳鸣,倦怠乏力,夜尿频多;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
(2)选方
鳖甲炖鸽
组成:鳖甲50克,鸽子1只,盐、姜片、黄酒、葱各适量,味精少许。
制法:先将鸽子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备用。
将鳖甲打碎,放入鸽子腹内,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葱、姜片,大火烧沸后烹入黄酒,改用小火炖至熟透,加盐及味精调味服食。
用法:隔天服1次,每月5~6次。
功效:补肾益气,调理冲任。
鸽肉葱姜粥
组成:鸽肉150克,葱姜末20克,猪肉末50克,粳米100克,胡椒末1克,黄酒10克,麻油、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鸽肉剔骨切块,放入碗内,加猪肉、葱姜末、黄酒及盐,拌匀备用。粳米淘洗干净,下锅加水1000毫升,烧开后放进鸽肉等,共煮成粥时调入麻油、味精及胡椒粉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滋肾补气,祛风解毒,和血悦色。
3.阴虚血燥
(1)证候:月经周期延后,经量色红质稠,渐至月经停闭不行;五心烦热,颧红唇干,盗汗甚至骨蒸劳热,干咳或咳嗽、咯血;舌红,苔少,脉细数。
(2)选方
猪骨当归汤
组成:猪胫骨500克,当归15克,烹调油,葱,生姜,黄酒,精盐各适量。
制法:先将猪胫骨洗净,与洗净的当归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煎煮1小时,酌加烹调油、精盐、黄酒、生姜片和葱末即成。
用法:温热食用,常服食。
功效:滋阴清热,调经。
鳖甲炖白鸽
组成:鳖甲30克,白鸽1只,米酒少许。
制法:把鳖甲敲碎,置于洗净的白鸽腹内,加清水适量,米酒少许,放瓦盅内隔水炖熟。
用法:调味食用。
功效:滋肾益气,散结通经,泽肤美颜。
4.气滞血瘀
(1)证候:月经停闭不行,胸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少腹胀痛拒按,烦躁易怒,舌紫暗、有瘀点,脉沉弦而涩。
(2)选方
三棱莪术兔肉汤
组成:三棱、莪术各10克,枸杞子15克,兔肉150克,生姜15克,大枣10枚。
制法:将兔肉洗净切块,三棱、莪术洗净,纱布包,生姜洗净拍扁,大枣洗净,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再煮2~3小时,去药包,加食盐调味。
用法:饮汤吃肉,1天之内吃完。
功效:活血行气,祛瘀通经。
牛膝炖猪蹄
组成:川牛膝15克,猪蹄2只,黄酒80毫升。
制法:猪蹄刮净去毛。剖开两边后切成数小块,与牛膝一起放入大炖盅内,加水500毫升,隔水炖至猪蹄熟烂,去牛膝,余下猪蹄。
用法:吃肉喝汤。
功效:活血通经,美肤。
5.痰湿阻滞
(1)证候:月经延后,经量少,色淡质黏腻,渐至月经停闭;伴形体肥胖,胸闷泛恶,神疲倦怠,纳少痰多或带下量多,色白;苔腻,脉滑。
(2)选方
归参鳝鱼汤
组成:当归15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肉桂3克,大枣10枚,黄鳝100克。
制法:将黄鳝去肠杂斩断,其余用料洗净,大枣去核。
将用料(肉桂除外)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小火煮15分钟至2小时,加入肉桂和食盐调味即可。
用法:随量饮用。
功效: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十全大补糕
组成:黄豆粉、麦芽粉、面粉各500克,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黄芪各500克,肉桂100克,甘草300克。
制法:将上述各药材洗净烘干,粉碎成面粉状。黄豆粉、麦芽粉、面粉分别炒熟加入白糖100克,和匀做成饼干样糕,烘干即成。
用法:每日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化痰,调经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