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围绝经期生理
围绝经期是人体从成熟走向衰老的过渡阶段,是人的生殖功能从旺盛转向完全衰退的这段时间。对妇女而言,它是指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一般发生在45~55岁。
因为这个时期以月经停止(绝经)的表现最为突出,医学界自1994年起,推荐采用“围绝经期”代替“更年期”这一提法。
在围绝经期里,女性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首先是生殖系统的变化。引起围绝经期一系列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卵巢功能的改变。卵巢是女性的性腺,其中含有卵泡,卵泡在发育的过程中分泌雌激素,卵泡的周期性排卵就产生了月经。女性在出生时卵巢中大约有15万个卵泡,其后不断减少,到绝经期只留存有几千个。因此,40岁以后的女性,每个月经周期不一定都排卵,从而出现不规则的阴道出血。进入围绝经期或绝经期后,卵巢萎缩,卵巢中卵泡的生长数目逐渐减少或停止。但所有卵泡完全闭锁,卵巢完全萎缩则发生于绝经20年以后。性腺的退化引起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变化,在围绝经期期间出现的思维、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与性腺的退化有关。
生殖系统的其他器官也都出现相应的老化的现象。
比如子宫、输卵管萎缩,阴道也变得松弛,阴道口弹性下降,分泌物减少,黏膜变薄、光滑,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下降,黏膜上皮渗出液由酸性变为碱性,减低了阴道原有的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外阴开始萎缩,阴毛脱落变稀等。乳房也是性器官的一部分,同样受雌激素的作用影响。围绝经期早期乳房常感觉发胀,但乳房组织却出现下垂的现象,并失去分泌功能。
围绝经期里我们身体还出现了什么变化呢?
围绝经期开始出现衰老的征象,最易被发现的是颜面部的改变,出现皱纹、眼袋。
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一般从40岁开始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常有肥大和心内膜增厚,类脂质沉积,心脏瓣膜和其他结构钙化。动脉逐渐出现弹性组织增生和钙化的现象。
消化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腺的分泌功能相应减弱,因此在围绝经期消化功能不自觉地有所减弱。结肠黏膜腺体萎缩,分泌物减少,蠕动迟缓,易形成便秘。
泌尿器官,由于肾脏的萎缩退化,功能也随之退化,故进入围绝经期后常感觉夜尿频多,尿频,尿急,甚至尿后淋沥不尽。
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随着机体的老化,脑组织逐渐萎缩,出现健忘、反应迟钝等现象。
运动系统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钙质的流失,骨质变得疏松,容易发生骨折,身高变矮或出现驼背。
围绝经期的变化不仅出现在各个组织器官的结构及其相应功能上,人体整体的生理功能也开始逐渐退化。
1.生存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减退。
2.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分解能力逐渐增强,合成能力逐渐减弱。
3.机体内环境稳定性显著减弱,不稳定状态不能很好地恢复。
4.支配和协调机体各器官的能力发生异常变化。
5.机体进行各种特殊动作的能力减退,对外界不良刺激的反应和抵抗速度趋于缓慢。
围绝经期在心理和认知方面的变化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
1.学习方面记忆较差,但理解力较强。
2.近事记忆和机械性记忆较年轻人差,但对往事记忆和理解性记忆能力并不下降。
3.青年时期思维能力越强,到老年时衰退得就越晚越轻微。
4.由于生理和外貌上的变化,加之工作,生活,社交的规律被打乱,心理上产生了老化和不适应感,从而缩小和限制了自己的活动范围。
5.常在围绝经期就自觉走到了人生和事业的终点,产生垂暮感,自觉没有未来,失去了希望。
第二节围绝经期保健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健康虽然不是一切,但失去了健康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女性是家庭的支柱,围绝经期到来时,女性的健康就显得更加重要,围绝经期的保健不仅关系到女性本人,更关系到家庭每个成员的工作、生活。不仅应引起女性朋友们的关注,更应受到家庭,社会的重视。您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你的围绝经期生活变得愉快、精彩。
1.保持心理平衡,讲究精神卫生
对于围绝经期的女性而言,心理平衡是各项保健措施中最重要的一环。
围绝经期妇女的精神状态与她围绝经期的症状有很大关联。因此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朋友应当尽量避免和防止一切不良的精神刺激,努力保持情绪稳定,多参与有益的文娱活动,充实和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让自己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学会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既要有进取心,又要抱有一颗平常心。
2.合理膳食
美国健康食品指南及营养协会建议:
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指的是每天喝1袋牛奶,也可以用酸奶,低乳糖奶或2倍的豆浆代替。1袋牛奶含有250毫克钙,这对改善围绝经期骨质疏松很有帮助。
“二”为每日吃250~300克主食。
“三”为每天3~4份高蛋白食物。每1份指的是瘦肉50克、鸡蛋1个、豆腐100克、鸡或鸭100克、鱼虾100克。其中,以鱼虾、豆类蛋白较好。
“四”为4句话:有粗有细(粗粮细粮搭配);不甜不咸(广东型膳食每日摄盐6~7克,上海型8~9克,北京型14~15克,东北型18~19克,以广东型为最佳);三四五顿(在总量控制下,分餐次数多,有利于糖尿病、高脂血病情的控制);七八分饱。
“五”是指每日摄入500克新鲜蔬菜水果,配餐时适量食用烹调油,干果及调味品。
“红”为若无禁忌,每天可以少量饮用红葡萄酒50~100毫升,有助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好的脂蛋白)含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黄”指黄色蔬菜。比如胡萝卜、红薯、南瓜、西红柿、西瓜等,里面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而我国膳食中普遍缺乏胡萝卜素。
“绿”为深绿色蔬菜和绿茶,多吃深绿色蔬菜可以有效地预防肿瘤的发生,增强人体抵抗力,消炎抗感染。
“白”指燕麦粉或燕麦片。北京心肺研究中心证实,每天吃50克燕麦片,平均血胆固醇下降39%,三酰甘油下降79%,对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
“黑”为黑木耳。每日食用5~15克黑木耳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胆固醇。
以上方案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采用。
第三节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是每个人一生中必须经历的阶段,正如青春期标志着性成熟一样,围绝经期的到来意味着性功能的衰退。这时或多或少地会出现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和不适应,这些变化都是正常现象,大部分人都能安全度过,只有少数人需要通过药物的治疗来缓解这些症状。
那么,什么是绝经期综合征呢。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丧失,而导致的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又称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证候群。
处于围绝经期的妇女,一般在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时,这些症状已经开始出现,可持续至绝经后2~3年,仅少数人在绝经后5~10年症状才减轻或消失。
中医对绝经期综合征又是怎么看的呢。中医认为,女子到了这个生理阶段时,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二脉随之而衰,逐渐丧失生育能力。由于阴阳失衡,精血亏虚,往往出现经行紊乱至闭经,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烘热汗出,水肿或便溏,腰膝酸软,倦怠乏力,情志异常等症状。这些症状三三两两地出现,轻重程度不一。
围绝经期妇女的年龄段在45~55岁,约占世界人口的1/5,但不是每个人在这个阶段都会出现绝经期综合征。调查显示,处于围绝经期的妇女,只有10%~15%的人才会真正发展成为绝经期综合征,并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围绝经期的生理上的变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如果机体能在漫长的围绝经期岁月中适应体内的这种变化,并保持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围绝经期,所谓绝经期综合征的困扰也就无从谈起了。
因此,以往认为绝经期综合征是不可避免的观点应该改变一下了。绝经期综合征究竟有哪些表现呢?
【症状】
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不仅1个患者有多种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先后到来,而且每个患者的症状都不相同,轻重程度不一,可以说是“千人千样”。
大体上,你可以根据以下各种表现来判断自己是否进入围绝经期。
1.心血管症状
表现为阵发性潮热,这是女性进入围绝经期的特征性标志。即突然感到颈部及面部发热,然后出汗、畏寒。有时这种突然的发热—汗出—畏寒的症状会扩散到全身,大汗淋漓,历时数秒到数分钟。有些人可在夜间发作,梦中惊醒,汗出湿透衣被,影响睡眠,甚至烦躁不安。这种症状不分寒暑,昼夜,不论衣着多少都可以发生,与季节气候,天气,环境的温度不相关。
有些围绝经期妇女表现为心慌气急,可在夜间胸闷憋醒。严重者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眩晕,耳鸣,血管痉挛性头痛。
手足疼痛或麻木等有时也是一些围绝经期妇女会出现的现象。
2.生殖系统症状
(1)月经变化:月经失调是围绝经期开始的最早的信号。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常有大血块,或月经淋漓不断,严重者导致失血性贫血,而经前紧张综合征,乳房周期性胀痛,水肿等症状消失。
(2)生殖器官萎缩:因生殖器官逐渐萎缩导致阴道分泌物减少,性生活时疼痛或性交困难。因生殖器黏膜变薄,分泌物减少,阴道原有的酸性环境变为碱性环境,致使抵抗力降低,易导致生殖泌尿系统感染。
外阴瘙痒是围绝经期女性比较常见的症状,多为阵发性的,外阴部温度过高,食用刺激性食物或吸烟、饮酒后症状加重。
3.精神症状
有的表现为焦虑,神经过敏,易激动,发怒,情绪难以控制。
有的表现为抑郁,常感到恐惧不安,总把事情考虑得非常坏,还会因为一点小事突然感伤落泪。
有的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能专心,效率低下。
有的表现为倦怠,劳累,体力下降,处理事情总是很消极,感到身体沉重,懒得动。
有的绝经期妇女会出现1种以上的精神症状,还常伴有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4.新陈代谢障碍
1/3以上的围绝经期女性可出现肥胖及体形变化。腹部、髋部、臀部、颌部、乳房及上下肢等部位出现脂肪堆积。也可出现水肿、高脂血症、高血糖等。
5.运动系统症状
围绝经期骨质疏松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6~10倍。早期无症状,严重时出现骨痛、关节疼痛、腰背痛、腿痛、肩痛等。身高变矮,绝经后骨质流失迅速增快,严重时可出现驼背、易骨折等。
关节、肌肉也可能出现疼痛,以膝关节疼痛最为常见。
以上症状不一定都出现,症状出现后的轻重程度和发作频度也各不相同。总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表现是因人而异,千差万别的。
【病因】
西医认为,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有神经功能失调和心理因素2种,前者是因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直至消失引起,后者主要由精神障碍,心理因素导致。绝经期综合征的轻重程度与内分泌功能状态、个人体质、健康状态、社会环境以及精神因素等都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肾气虚衰,冲任不足。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肾之阴阳失调常累及他脏,尤以心、肝、脾为主。生理上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阳独亢,则导致失眠、心悸、五心烦热等症状。肝肾乙癸同源,肾阴不足,精亏不能化血,导致肝肾阴虚,肝失柔养,肝阳上亢,则见头晕头痛,耳鸣眩晕,腰膝酸痛,烦躁易怒,烘热汗出等症状。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脾的运化功能须靠肾阳温煦才能强盛,肾精需脾运化的水谷精微得以滋养,若肾阳虚不能温脾阳,火不暖土,运化无力,则出现腰酸肢冷、畏寒、水肿、便溏、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倦怠乏力等症状。
【辨证用膳】
1.阴虚
(1)证候:形体消瘦,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睡时易汗出,口燥咽干,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阴虚可见于多个脏器的病变:若肾阴虚,则还有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经少或闭经,或见崩漏、失眠、健忘等症状;若为肝阴虚,还可见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见手足蠕动,或胁肋隐隐灼痛,脉弦细而数;若为心阴虚,还可见到心烦心悸、失眠多梦等;若肝肾阴虚,除了有肾阴虚和肝阴虚的症状外,还可有阴痒,精神抑郁,心中烦乱等症状。
(2)选方
莲子鸭藕
组成:莲子50粒,光鸭1只(约重1500克),藕粉25克,火腿丁、香菇丁、冬笋丁、酱油、烹调油、食盐、黄酒各适量。
制法:将鸭肉切丁,以黄酒、精盐拌匀。以鸭油煎沸,将火腿丁、香菇丁、冬笋丁下锅翻炒几下,再放入鸭丁,炒熟调味。莲子预先爆熟,也下锅,同煮5分钟。藕粉加水调浆,倾入急炒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滋阴健脾,养颜安神。
干贝香菇豆腐
组成:豆腐300克,水发香菇50克,水发干贝30克,鸡蛋清150克,牛奶150毫升,豌豆15克,熟火腿片15克,黄酒、食盐、味精、湿淀粉、麻油、鲜汤各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