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片蓝天
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告诉我们,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要求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应以学生为中心,我们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允许孩子自由发展,给孩子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在当今新课程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们更要给学生一片蓝天,让他们有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现在很多家长都想着让自己的孩子成绩好,对他们进行监督,一点时间也不给他们,一点自由空间都没有,学生甚至连自己的隐私也被监视着。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对一些在学习上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打击,使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费舍尔说:我个人小时候的经历告诉我,教育应依两种情形进行,第一种是强迫手段,对孩子强迫地灌输信息、知识;另外一种就是给孩子很大的空间,让他们选择自己想关注的事物。中国前一种情形多一些,学生没有充分的想像力,没有充分的解放自己。
这说明了给学生留下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们才会有更大的兴趣去学习。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在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要对学生多进行鼓励,要给他们充分想像的空间,要对他们多进行肯定和赞扬。
确实,童年是梦想的季节,充满了幻想,对世界充满着好奇,他们渴望认识世界,与更多的人交朋友。他们有着梦幻般美好的期待。各科课程,正是为孩子撑起了一片自由的蓝天,给他们想像的空间。孩子们在追求“蓝天”中,原有的灵性受到启发,潜在的悟性能够被唤醒,与此同时,他们对祖国文化、民族感情也开始有了美好的体验。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平台,让他们自由地成长。
一、营造“蓝天”的学习氛围
研究表明,恰当的教育情境可以刺激学生的自主体验、想像放飞、个性张扬,能诱发和促使“蓝天”情景氛围的发生和开展,更有利于学生融入课堂,学得知识。毫无疑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所要学的知识之间必然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只有缩小这个差距,使学生进入熟悉的场景和氛围中,使学生与所学知识产生碰撞,文本才会展现出无限丰富的意义,学生也才会从中获得满足。而情境,正是二者联系的纽带。
在课堂上,教师要有诚挚的态度与爱心,和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心态,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保持师生的情感和谐,使学生能以宽松的心态,自主的思维,亲历认知过程,让学生因能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而对学习充满自信。如在学习灭火原理时,把一个烧杯盖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过一会儿熄灭了。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若把烧杯盖在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上,哪一支先灭呢?”问题一出,全班同学都急于找到答案。这时让学生上台动手实验,得到答案,同学们都很高兴。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造给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总结。如学完O2的性质、用途和制法时,让学生以“O2的自述”为话题,上讲台总结;又如学完分子、原子和离子时,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粒子,描述“微观世界之旅”,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动作,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没有压抑感的课堂,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快乐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将尊重植入课堂,将真情注入课堂,将关爱倾注给学生,才能使每一位学生在阳光下,在雨露中,茁壮成长。
情境召唤着“蓝天”,就像种子发芽离不开阳光雨露一样,给学生一片蓝天,将会让他们更加自由地学习和发展,促进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只有轻松、愉快的“蓝天”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新的知识,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绽放异彩。
二、欣赏“蓝天”的异彩
学生是天生的幻想家、戏剧家、诗人,学生对眼前的世界有着无数种幻想。无论是对日常生活,还是对所学的课程,他们都有着完全不同于成人的观点和视角。
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诗歌《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可以让学生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在江南三月春意盎然的一派风光中,一望无际的长江水面上,船只一定不止只有一只,但是在作者李白的眼中,只看到一只船,这是为什么呢?
生1:因为这只船上有他送别的好友
生2:作者思念远去的好友,并没有注意到其他船只
生3:用来表明作者心中的忧伤和愁闷
生4:说明作者从一开始就一直盯着这只远去的船只
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很对。朋友远去了,作者心中感到悲伤,所以他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远去的船只,在他的眼中,这只小小的帆船,正带走了他的最好的朋友。当我们的朋友离开我们时,你会怎么样呢?是不是会很伤心,经常想起他;是不是会抽出时间去送他,看他最后一眼?我们所想到的,作者李白当然也都想到了。所以从这小小的“孤帆”上,我们看到的是满满的情意;同时用一个“孤”字来衬托两个“孤人”:远去的朋友孟浩然是孤身一人,他到扬州是否有朋友接待,是否能过得习惯?站在岸上的作者孤独徘徊,为朋友的远去黯然魂销,尝尽孤独滋味。因此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送别,但诗眼是“孤”字,一切的景物,一切的事件都是围绕这个“孤”字展开的,一切的感情都是由这个“孤”字触发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能体会到这首诗的主旨,也就能理解作者的心情。
教师在讲这一课时,还可以搜集一些关于送别的资料,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的是一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胸怀;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关切之情。通过对比,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可以触发现实生活场景中的离别情景,产生与古人同喜同悲的感情共鸣。
因此,要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片“蓝天”,珍视学生天真的想像和感情的需求,给他们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站在远处观看,让他们自由去发展,无微不至地呵护每个学生脆弱而幼小的心灵。要欣赏学生的“蓝天”,教师就要拥有一双“学生的眼睛”。用学生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发现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与学生做沟通和交流;只有用学生的眼睛观察世界,用一颗赤子之心去接触学生,教师才能在教学上更加灵活,更加自如,也更加成功。
三、放飞“蓝天”的翅膀
学生的内心是无拘无束的,他们希望认识自己周围的世界,同时也希望有足够自由的空间;他们想要走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放飞梦想。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够放下,放下管束,放下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既要敢于放,又要及时收,如同放飞的风筝,要紧握住那根线,但又要适当放松,让他们飞得更高。这就要求教学中要彻底打破传统教学的那种“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观念,充分拓展空间,给学生可以飞的翅膀,让他们自由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有话可说,才可以使他们尽快融入课堂,对所要掌握的知识做全面的了解。
如在探究CO2制取的实验时,提出问题:“我们知道C在O2中充分燃烧生成CO2,还有哪些反应能生成CO2呢?”请把化学方程式写在黑板上,很快学生总结出六种方法。“这些都能用于实验室制CO2吗?”学生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经过七嘴八舌的补充完善,得出制取CO2必须是药品易得,操作简便,反应安全,反应速度适中等等。接着通过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三个实验,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对比分析,得出生成CO2的最佳方案。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他们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最后,要让学生回归远离了的现实世界。实际上就是要把学生从课程引向社会和实践之中。一方面可以拓展课程时空,使学习不再仅仅指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它打开了学生的视野,穿越时间的隧道,把过去、现在、未来的知识浓缩在一起,让学生占有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命的崇高,使精神世界日益丰富起来。
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和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先让学生从他看到和听到的具体情况说起,人类随意的乱扔垃圾乱排废气、乱砍滥伐、使地球资源受到破坏,人类自身也受到了自然的报复,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沙化日益严重,沙尘暴遮天蔽日……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保护环境的地方,则大自然重新还给人类一个优美的山河。所有这些都能让学生反省自身,明白人类在为自身利益有所行动时,看一看是否威胁到了其他的生命。学生会更加懂得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21世纪是新的时代,追求自由和自我的美好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教育者应该给孩子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让他们展翅飞翔。
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又称意识能动性、自觉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传给学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过程,教师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学到应学的知识和技能。
有个人路过一个建筑工地,看到三个正在砌墙的人。这人停下来,有兴趣地问第一个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看了看来者,生气地说:你没看到吗?我在砌墙。这个人又去问第二个工人,第二个工人很无所谓地调侃道:我在赚钱啊。他又转过身对第三个工人问到同样的问题,第三个工人很乐观地说:我在造一座美丽的王宫。几十年过去了,前两个工人还在干着砌墙的工作,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著名的建筑工程师。
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多少、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强弱,是影响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现在的一些学生,特别是在一些农村的学生的潜意识里认为,家长把自己送到学校来,因此读书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家长与教师。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读书学习对自己将来的人生会产生的重要意义,而只是把读书看成是父母和教师交给自己的一项任务,只觉得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抱着这样的态度,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没有表现出为自己学习的想法,当然也就不会认真去学习。他们的学,往往带有父母命令的色彩,带有教师逼迫的无奈,他们大多表现懒散,不热衷于学习,让家长和教师都深感头疼。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他们的潜力发挥出来,让他们的学习观念发生转变,由为别人学习变成为自己学习,在学习上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就成为当前教师的最主要的任务。只有他们的学习心态转变了,他们才会由厌学、不学变为乐学、好学,才会愿意去学,才能学好。
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上有所转变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破新知,重在参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最好的方法。新课改中变化最大的一项就是让学生自主选课,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基础上,可以想学什么选什么,这实际上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新课改的推进,对教师也有了一些要求,在教课过程中,除了给学生讲述接受性的知识外,还要把课堂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建立联系,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感觉充分调动起来,通过让学生实地观察、操作、比较、交流等多种渠道和方法,最后自己获取知识。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对知识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