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1700000009

第9章 帮你走出家庭用药误区(1)

第一节解读西药应用误区

非处方药就可放心大胆地用吗?

有不少人认为非处方药都是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一患病就去药店购买,然后按说明书使用。其实自选的非处方药未必对症,盲目服用非处方药也会产生副作用。殊不知,“是药三分毒”,非处方药也不例外。譬如,感冒药大部分属于非处方药。有人患了感冒,想尽快康复,各种感冒药凑在一起吃,尽管每一种感冒药都是按照说明书服用,并没有超量,但几种感冒药加在一块儿,总剂量大大超标,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不良后果,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带来生命危险。仅以感冒通为例,它主要治疗感冒所引起的头痛、咽喉肿痛、发热等症状,效果较好。但近年来发现其毒副作用逐渐增多。据报道,它的不良反应有血尿、变态反应、消化道损伤、肝肾损害以及阳痿。这些反应使人难以承受。

美国加州大学发现,γ-维生素E能够去除人体内可导致心脏病和癌症的亚硝酸盐,并且是唯一可以去除污染气体氧化氮的维生素E品种,所以许多人服用维生素E。然而目前市售的维生素E,50%含有α-维生素E,如果服用过多,会使血液中γ-维生素E含量降低,影响其发挥作用。此药副作用有头晕、头痛、腹痛、腹泻、荨麻疹、视力减弱、视网膜出血、内分泌紊乱等。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服用不当可使血压升高。此外,超量久服有诱发静脉炎和肺栓塞的可能。连口服维生素都会出现这样多的毒性反应,其他药就不必多讲了。所以,千万不要认为非处方药没有毒性,服多服少没有关系。

如何走出应用非处方药的误区?

误区一“老毛病”现象:自认为“久病是良医”。

某些患者凭着自我感觉不适,或个别明显体征,自我判断是“老毛病”,便不假思索选用过去曾用的某药。如此这样反复选用某药,将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一是有可能因某种药的多次反复使用,而产生药源性疾病。而且老毛病复发,其诱发因素并非相同,某些临床体征并非完全一致,原来所用药物也难以兼治新出现的并发体征。二是反复长期使用某种药极易产生耐药性,使某药用量要加大,但效果并不隹,毒副作用反而增强,导致病情恶化。

误区二模仿他人用药,道听途说,信以为真。

有的患者仅凭感觉自我诊治,感到某种疾病症状与他人相似,就模仿他人用药,却忽视了一人会有多种疾病共存,同一种疾病会有多种症状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即使疾病相同,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个体差异和不同诱发因素等。如常见的细菌性肺炎,共同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白细胞数增高等,按病因不同,可分为链球菌性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绿脓杆核菌性肺炎等,根据其致病菌种,症状性质、急缓程度等不同情况,所用药物也就必然不同;还应该注意到同一药物对于不同的患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要因病、因人科学地使用非处方药物,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

误区三随意增减药物用量,服药没有严格规程。

有些患者用药不能按时定量,疗程不分长短,忘服、漏服、乱服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病情稍有好转,不适感觉明显减轻时,就不想再用药;有的因工作忙或其他原因,用药不便而忘服;有的为治病心切,急于求成而乱服,使用剂量随意加大,或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品种,这种不规范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易导致耐药菌种增多,二重感染等,使病情复杂化,给后续治疗带来困难。因此,使用非处方药,应该参照药物说明书上的规定,严格掌握用量和疗程,这样才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值得特别提醒的是,随意加大药物剂量,是十分危险的。药物的剂量规定,是建立在严格的毒理试验和临床应用的基础上的,所以,可以这样理解,越是有严格剂量规定的药品物,其有效成分的毒性也就越多一些,也就越不能随意加大剂量。

误区四多药并用,自认为“多多益善”。

一部分医患双方都有这种心态,对一时难以确诊的疾病,采取多药并用,认为可达到防治兼顾,事实上无指征的多药并用,必定会搅乱人体正常防御功能,易引起药物与药物、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有时会产生并发症使病情加重,有时会掩盖病情症状,延误对疾病准确诊断和治疗的机会。所以对可用可不用的药物不要用,能用单一药物就不宜多药并用。

误区五家庭药品久备不用,药品质量无保证。

有些人为备急用,总是多买些药作为家庭备用药,以便偶尔用之。由于患者缺乏对药物基本知识的了解以及家庭保存条件的限制,不能按药物的特性加以贮存保管,有些药物因吸潮、霉变、过期而造成浪费。因此家庭用药不宜久备,不宜多备,在保管上要按照药物的理化性质,采取避光、防湿、低温、密闭等相应措施,经常查看、更换、确保家庭备用药品的质量。

打针真比吃药好吗?

病人得病后,都盼着早日恢复健康,有些病人总是认为口服药不如注射药见效快、作用强,所以一感到身体不舒服就要求医生给他打针;另一些人则相反,患病后,总希望多吃药,少打针,免遭“皮肉之苦”。事实上,有许多药只有口服剂型而不能做成注射剂,也有许多药只适合做注射剂而不能口服。且不谈这些制作上的问题,单从人体的构造来看,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打针和吃药究竟哪一种途径更有效。

口服药物经由口腔、食管而由胃及小肠吸收,吸收后的药物经由门静脉送到肝脏,在肝脏里部分药物就转变成代谢物;没有被代谢的药物再经由大静脉到心脏,然后到身体各个部位。注射的药物在分布的过程上就简单得多,静脉注射系直接把药送进血管中,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的药则由微血管吸收而进入血管、心脏而后流到身体各个部位。

静脉注射直接把药物送入血管中,1分钟左右即可随着血液循环运行全身,几分钟内可能药效就出现。打在肌肉中的药要渗透入微血管才能随着血液循环到身体其他部分,最大的药效往往注射后二三十分钟才出现。皮下组织的血液循环比肌肉更慢,药效也因此较缓慢。和各种注射途经比起来,口服药效果的产生就慢得多,以药片而言,口服后要先到胃中崩散、溶解,再慢慢被胃和小肠吸收,从口服到产生最大疗效的时间,有时要好几个小时。

总之,究竟是打针、吃药还是采取其他途径用药,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特点来选择。

治病“打吊针”是最佳选择吗?

平常人说的“打吊针”、“挂水”、“打点滴”、“点滴”,就是医学术语中的“静脉滴注”,也叫“静脉输液”。有些病人或病人家属很信奉“不打吊针病难好,吊瓶一挂病就跑”的不实说法。于是有些病人一开口就是想“吊两瓶”。这是错误的。

诚然,静脉点滴除了可以补充水分和养分之外,还可直接将药物输入循环的血液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给药方法。因为点滴法给药可以把身体内的药量控制在一定值,不至于随时变化;点滴给药要输入一定的液体量,有助于稀释体内毒素,加速排尿,排尿又可以带走体内的部分热量、酒精或某些水溶性药、毒物,故可退热、解酒或解毒。所以,静脉滴注成为临床上比较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打吊针”有利也有弊。在临床中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中,有80%是由静脉注射引起的。

迷信“挂水”的关键因素是输液的潜在危害不为市民所知。用输液方式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胃肠,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如果人们不管大病小病首选输液,长此以往,必然降低人体自身免疫力。输液的任何玻璃或塑料包装都直接与液体接触,包装中的有机、无机化学物质或多或少地溶在液体中,通过输液直接导入人体静脉,虽然是安全剂量,但还是尽量避免为好。输液的质量,虽然各生产单位都执行国家标准(GMP标准),但不同厂家生产的质量是有差异的。某些输液由于制剂素和稳定性的要求,采用一些特殊溶剂如乙醇、蓖麻油芝麻油等,这可能会引起溶血、血压下降、肾脏等脏器损害。即使在最严格的操作环境下,输液中也难免带入微粒,小颗粒可被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大于250微米的颗粒则会在肺器官滞留,形成肺肉芽肿,影响肺功能。最后,输液也会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增加患者负担。

当然,只要对症下药,严格消毒,打吊针是有其特有疗效的。不要因为前面列举了打吊针的麻烦就谈“吊”色变,应当正确看待。总之,能不能或用不用打吊针,首先,要由医生根据病情和所选药物的给药途径来决定,不能由病人来“指挥”医生。

用药途径可以任意选择吗?

案例一王大嫂是急性子,这天她有点儿发热,认为吃药效果太慢,就到社区卫生所找医生要求打一针退热针。医生没有同意,她和医生争吵起来,说医生不会看病。

案例二肖大妈有心绞痛的毛病,一直采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缓解心绞痛。一次她嫌含服药味苦,自作主张将药吞了下去,可心绞痛怎么也缓解不了,而且越来越严重,无奈只好拨通“120”去医院急诊。

有些病人认为口服药不如注射药见效快、作用强,只要感到身体不舒服就会要求医生给他打针或“挂盐水”。而另外却有一些病人的想法与之恰好相反,患病后,总希望多吃药,少打针,免遭“皮肉之苦”。实际上,这两种想法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剂型分为片剂、丸剂、针剂、胶囊剂等多种。

将药物制成什么剂型,是由药物的性质、疗效和毒副作用等条件决定的。

有些药物不溶于注射用的溶媒或在这些溶媒中的溶解度很小,溶解的药物达不到临床上的治疗量,这些药物就不能做成注射剂,而将其制成片剂,如一些常用的抗生素。相反,有些药物必须做成注射剂,如胰岛素,这种药物只能注射而不能口服,这是因为口服的胰岛素进入胃肠道后易被胃蛋白酶破坏失效,口服的量再大也达不到治疗效果。

当然,有些药物也可以制成不同的剂型,如盐酸山莨菪碱,这种药物既有注射剂,又有片剂。另外,含同种药物的不同剂型药理作用却不一定是相同的,如口服液硫酸镁是用来导泻的,而针剂硫酸镁则具有中枢抑制及降血压的作用。

该打针时就打针,不能由着性子来;该口含的就不能口服,不能随便“想当然”。如将用于舌下含服的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片改为口服,将很危险。因该药口服吸收缓慢,且易在肝内失活,血药浓度极低,大大降低了疗效。故硝酸甘油片在用作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必须舌下含服,而不宜口服。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譬如:有一些人认为眼药水(膏)消炎效果好,便用眼药水(膏)滴(涂)鼻子治鼻炎、鼻塞等,这也是很危险的。因为鼻黏膜血液供给好,吸收快,滥用眼药滴鼻子,极易发生中毒。还有些人认为注射剂的质量标准高,可用作口服(如庆大霉素)、外用(如氯霉素),这也是不对的。针剂用作口服或外用不经济,因一般针剂的价格明显高于同种药物的片剂和外用剂;另外,吸收途径各不相同,针剂口服或外用往往不能发挥药物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还不能避免针剂附加剂对胃肠道的刺激。

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药物来治疗,而相同的药物根据不同的治疗需要又具有不同的剂型。所以,如何选择正确的用药途径,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特点做出最佳选择,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贵药就一定是好药吗?

“贵药就是好药”——这无疑是家庭用药的一大误区。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但对于药物来说,却不能忘记“对症下药”这句老话。评价某个药物的好与坏,应该从其疗效是否确切,不良反应是否少,使用起来是否安全、方便、经济等方面加以综合分析。举例来说,红霉素在抗生素类药物中价钱比较贵,但是,红霉素的适应证主要是用来治疗肺炎等疾病,而对细菌性痢疾等胃肠道传染病并无治疗功能。因此,即使是吃了很多红霉素和花了很多钱,但对拉肚子病人则是无济于事的。中草药马齿苋虽然非常便宜,但对细菌性痢疾或肠炎的疗效却很好,病人只要花几角钱就能治好病。再如螺旋霉素的售价,约等于红霉素片的3倍,而它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仅是红霉素的1/32。可见,药物的好坏并不在其贵贱,而应首先是疗效好。

百年老药阿司匹林,虽然每片几分钱,但在解热止痛、抗风湿、抗血栓方面,从安全、有效、经济、方便、易得几个方面作评价,仍然是几十种类似的新潮止痛药、抗栓药所无法相比。价廉物美的阿司匹林获得全球最佳药品的桂冠。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药价高低并非全部由疗效与不良反应大小所决定。药价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药价虚高就是目前医药市场带有倾向性的弊端。许多药品营销者大造好药必贵的舆论,吹嘘贵药如何高档,制造一种所谓“高档药”的概念。造成药品价格贵也有客观因素,如有些病种少见,对这些少见病的用药仍然要组织生产供应,要投入相当的成本,有限的市场决定要用较高的定价才能收回成本,这是它贵的另一个原因。

同类推荐
  • 中华名医名方薪传:肿瘤(第二版)

    中华名医名方薪传:肿瘤(第二版)

    该书别开生面按各科疾病分篡成册,陆续出版。每册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每病先述以概述,中西参照;再精选名方,据病索方。既有专病专方,又有一病多方。
  • 关注孩子从心理开始

    关注孩子从心理开始

    本书所选择的心理学故事告诉读者:这些奇特的心理问题或生活现象,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是否能够得到有效预防?如何更好地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以及哪些原理或效应可以有效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去?全书内容包括:梦境成真之谜、斯坦福模拟监狱实验、嗜酒如命为哪般等。
  • 让身体动起来

    让身体动起来

    本书共15章,包括:健身全攻略、小动作、好身体、晨起动一动、健康革命、动掉疾病、家务劳动等。
  • 你不可不知的体育健身100问

    你不可不知的体育健身100问

    目前,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因,在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的比例已分别达到85.3%和79.5%。来自卫生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3亿人超重、肥胖,不乏30多岁就出现“啤酒肚”等。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等都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此外,我国亚健康人数也约占到全国人口70名。到老年时再来补“锻炼课”,倒不如趁年轻时多运动。“运动不会使人丧命,潜在的病才会使人死亡。”
  • 养生食用主义

    养生食用主义

    饮食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饮食养生的目的在于通过合理而适度的营养补充,以补益精气,并通过饮食调配,纠正脏腑阴阳的偏颇,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养生之道,莫先于食”。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要活得健康愉快、充满活力和智慧,就要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肚子,还必须考虑饮食的合理调配,保证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平衡充足,且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安谷则昌,绝谷则危”,只有足食,才能乐业。“安民之本,必资于食”。
热门推荐
  • 我们,江湖未有期

    我们,江湖未有期

    12位江湖“萌友”,13篇热血江湖故事,他们潇洒自由,他们友善亲切,他们是生活在北京上海的友人,浪迹在丽江西藏的过客,求学在美国巴西的浪子,还有定居在遥远地方的江湖人,他们每个故事都无可替代,每个故事都是真实的冒险。
  • 任时光匆匆我只在乎你

    任时光匆匆我只在乎你

    她和他,在同一个学校,相爱又相互折磨,直到千帆过尽,才会明白,任时光匆匆,我只在乎你!
  • 上古大葬师

    上古大葬师

    天地万物,始于虚无,葬师者六界异人也,非仙,非魔,非人,境界攀升,乃是最大的修为。
  • 纨绔郡主:摄政王追妻

    纨绔郡主:摄政王追妻

    她,21世纪的天才杀手,一朝穿越成苍兰大陆平南王妃的刚刚出生的小女儿。从此吃喝嫖赌样样有,变成京城有名的纨绔大少。他,苍兰大陆里权倾天下的摄政王,淡雅如莲,生无可恋,直到遇见了她。片段一:这位公子,奴家年芳20,你就收了奴家吧。某公子笑着答曰:“要本公子收了你,可以,嫁妆先拿来,再慢慢谈”片段二:“璃儿,我不会放手的,绝对不会”,丫丫的,你在不放手,爷的钱该怎么办,今晚别想爬上爷的床。(本文绝宠,女强男更强。)
  • 推销员必知的100个故事

    推销员必知的100个故事

    做一个好的推销员什么最重要?答案可能有许多种:知识、技能、技巧、机会等,似乎每一个都不可或缺,但这些也许都不是最正确的。因为成功本身就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东西,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你自己。不管你从事我么艰难的工作,只要你全力以赴就能够取得成功。本书从推销员的自身出发,精选了100个简短动人、可读性强、寓意深刻的故事,可帮助广大推销员扬长避短,真正认识自我,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使推销员充满自信,积极迎接抵消战,最终获得得成功。
  • 我的王妃是明星

    我的王妃是明星

    金琳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凭借一部《王妃倾城》成为今年娱乐圈最炙手可热的新晋小花旦,戏约不断,片酬暴涨,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可是在一次拍摄古装剧的过程中意外坠马,头骨破裂,成为了植物人。再一次醒来,她却发现自己身在水里,之后原主的记忆疯狂来袭。原来自己穿越了……
  • 丹下左膳 百万两之壶(下)

    丹下左膳 百万两之壶(下)

    手握爱刀濡燕,单眼独臂的怪剑客丹下左膳将会大显身手!德川八代将军吉宗下令财政短黜的柳生藩整修日光东照宫。筹不出整修费用的对马守(官名),将所有希望寄托在祖先埋在某座山里的宝藏。而标示了埋藏地点的藏宝图,就放在传家之宝“猿壶”里面。此书为下卷。
  • 遥瑶无欺

    遥瑶无欺

    一个是水神的养女,一个是火神黎。命运给了他们三次相守的机会,终是一次又一次的错过,追逐与放手仿佛是个死循环。只这最后一个他决心誓死守护,心爱之人却消融在他如火的热情中,化为一滴甘露散播在天地间,万物复苏,他的青瑶却没了,他痛苦的嘶喊着“青瑶,青瑶...”却再也没有那溪水般的笑声回应他。是命运的捉弄还是注定的水火不相容,他不管,他只要找到青瑶,那个可以让他的心变得清透的人儿。
  • 美猴王之学艺归来记

    美猴王之学艺归来记

    美猴王学艺归来途中,上演了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降妖除魔,克服磨难,造功德利益民间。
  • 流年不过纷飞乱

    流年不过纷飞乱

    我们有着最荒谬的开始,却不曾料想,也要以最悲伤的结局终止。你说不要轻易说爱,太过廉价;我说只要我们在一起,哪怕要走到夕阳的那一端。你爱我或者不爱,只有你知道;我爱你或者不爱,只有我知道;你爱我爱你或者我爱你爱我,只有天知道。我说:“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你说:“你的是你的,我的还是你的,因为你是我的,所以最后你的还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