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37

第37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二)(12)

针对“如来不可以色相计”这一点,文殊说:若以色性大神力,而欲望见调御士,是则翳目颠倒见,彼为不识最胜法;如来身色形相处,一切世间莫能睹……非以相好为如来,无相离相寂灭法;一切具足妙境界,随其所应悉能现。诸佛正法不可量,无能分别说其相……其性本来常寂灭……远离取相真实观,得自在力决定见;言语道断行处灭,等观身心无异相。世间众生的认识本性,决定人们不可能真正知见如来;世间思维的特点是有“相”、有“分别”的,而如来恰恰是无分别、无形象、无规定性、不可思议、断言语道,因此,除非不说不思维,一说即妄,思维即谬。然而正因为如此,说“如来”不是世人心目中经过分别、给以世间表象和观念的存在,也就不等于说如来是非存在,是完全的“无”。说如来是存在或非存在,都不正确。

文殊在上文中也明白地表达了如来不是纯粹的“无”,而是“离相寂灭法”,“其性本来常寂灭”;而且就在这样的寂灭中,具足一切“妙境界”,并能随众生的修行所应悉现。他再进一步颂扬如来:普放妙光明,遍照世界境。净眼一切智,自在深广义。

知诸众生性,随顺一切处。身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

虚妄非真实,现有种种身。一切诸世间,皆从妄想生。

是诸妄想法,其性未曾有。如是真实相,唯佛能究竟。

若能如是知,是则见导师。“无来无去”是如来的真实相,他具备随应众生而现示种种身形的功德作用,说明他不是“无”。但只有作为无来无去的如来,才是真实的有,所现诸种身形,则是虚妄的有。世间的境界,只能是虚妄的有;而真实相,唯是佛的境界。这也是世人与佛的根本区别。

如果确实有佛的境界存在,这种存在又是世人所不可知识,那么,根据什么作出的这样的判断?因为既肯定他的存在,又肯定他不可知,是矛盾的。对这一问题,所有般若经类都没有解释,《华严经》在此处作了回答:能够证明如来及其境界是真实存在的,是依据诸佛及其体现于菩萨心行的“净妙业”。此“净妙业”无量无边,中心有二,一是“常行大慈心,救护诸众生”;二是“一向信如来……不舍念诸佛”。信念诸佛,是因为诸佛的观念来自法身实相;救护众生,是因为这是法身借以现示自身的唯一途径。譬如光明普照而无所分别,万物由之生长而利益众生;光明源自卢舍那,虽不可知,而万物生长,即可作为卢舍那存在的证明。因此,佛及其境界,是由众生的内心信仰和他们相互慈爱的现实生活反映出来,从而成为证明的。光明在它照耀的生物中得到证实,佛从群生的信仰中得到证实。

根据这种认识,既要了解不生不灭、无来无去的如来本质,也要了解如来随应众生的现状和需求作种种变现。如是这就构成了般若智慧的两个轮子:一是性空,一是假有。用于佛教世间教化,是处处以无分别的平等观和无所得的无著心,不畏艰苦,不生懈怠,深入群生,利益群生,团结群生,觉悟群生,扩大大乘佛教的社会基础。文殊菩萨即以种种偈颂,阐发这般若智慧,将性空与假有、真谛与方便、理论与实践,归根结底,是将佛境界与世俗生活统一并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需要“解了诸法真实性,不生差别种种念……谛了分别诸法时,无有自性假说名”;他方面又要对“众生诸法及国土,分别了知无差别,善能观察如自性,是则了知佛法义”。

但总趋势是强调般若方便一面,因为如果离开千差万别的事物,性空之“智”就没有了着落。是故经文反复陈述:大智无有量,妙法无伦匹……常观三世法,不生止足想;了达所缘境,未曾起妄想……常乐观众生,而无众生想;示现有身趣,永离诸趣想。内常乐禅寂,而无系心想……心犹虚空界,亦如变化法;一切所依性,是相则非相。行于涅槃性,犹若虚空相;能到深妙处,是则方便力……一切诸世界,始终成败相……一切群萌类,随业受生死……彼彼姓名号,所趣谛了知……一切过去世,未来现在法;随顺佛所说,善念谛观察。觉三世平等,如其真实相;是诸真妙道,无比方便力。世俗之知越多越广,则佛智越深越妙;俗知与佛智是对立的统一,没有俗知的广博,就没有对佛智深奥的体认。所以对世俗知识的追求,不应有满足时,不应有止境。就此而言,文殊也非常重视以有分别、有名相为特征的认识方法,因为没有这样的认识方法,就无能掌握世俗知识;没有知识就无法进入社会,更不用说去接近众生、救护众生了。因此,以语言概念为核心,入世度世的“方便”也就是佛境界的表现:大音师子吼:一切众生类,我今悉当度……一切三有海,深广无涯底,见彼群生类,漂溺莫能济,为彼勤方便,兴造正法船,普拯所应度,是则佛境界……见彼生死狱,楚毒难可量,长夜老病死,三苦竞侵逼,自觉深妙法,专修方便慧,誓度斯等苦,是则佛境界。文殊师利与佛一样,有种种化身而遍及一切世界,所以要求其他菩萨们也能:“普遍十方刹,究竟一切法;皆悉能遍至一切诸世界”,“十方靡不现”。他的一切活动,“普为众生类”;于“一切国土中,能说真实义;灭除众垢难,安住平等法”。通过这无限的实际活动,加深对佛的正确认识:无来亦无去,现在亦不住……不见如来空,寂灭犹幻化。随见无所见,如盲对五色;虚妄取相者,是人不见佛;一切无所着,乃见真如来。总起来,文殊所说,可用一个偈概括之:如来觉诸法,如幻如虚空;心净无障碍,调伏群生类。在《菩萨明难品》中,文殊提出十个问题,要求其余菩萨作出回答,可以看做对此前般若“方便”说的细化,也是《华严》对般若学的发展。

(1) “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种种果报——或至善趣,或至恶趣……端正丑陋、苦乐不同;(而)业不知心、心不知业,受不知报、报不知受,受不知心、心不知受,因不知缘、缘不知因,智不知法、法不知智?”

这里提出的实是两个问题:其一,一切果报,悉由心生;同一“心性”,为什么产生的果报会有种种不同?其二,心意识及其支配下的身语等行为,叫做“业”,亦即制造果报的“因”和“缘”,接受果报的叫做“受”;业报法则自身是“法”,揭示业报真相的是“智”——为什么在“心”造作业报和展示业报过程中,心与业、受与报、因与缘、法与智等,互不相知?

关于一心能生多报的问题,此处并没有具体回答,它应该包含在《十地品》有关“三界唯心”的论述中。至于诸法互不相知,一位叫觉首的菩萨这样答:“诸法不自在,求实不可得,是故一切法,二俱不相知。”

唐译《问明品》中的译文是:“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按:此译不如前译更接近华严宗普遍联系的哲学体系。)

这“不相知”的情形是:譬如驶水流,流流无绝已……亦如明灯焰,焰焰不停息……亦如长风起,鼓拂生动势……亦如深广地,展转相依住。(卷五,下同)意谓诸法受因果律的支配,确是“不自在”的。所用的譬喻,水流、灯焰、长风、广地等,指的都是心和心的存在形式:由于心动而导致诸法变动不已,又互相依存。是故,诸法的“不自在”就是不相知的原因。

“不自在”的潜台词就是“苦”,故曰:“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因此转众苦。”然而实际上,心意识等“实无所转”:法性无所转,示现故有转。于彼无示现,示现无所有。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其性悉空寂,虚妄无真实……虚妄非虚妄,若实若不实。世间出世间,但有假言说。意思是说,“法性”,这里特指“心性”,本质是不生不起的(“转”有生起的意思);若有生起,那是为了向他人示现;而示现即是虚妄,非是真实。因此,只要是心意识示现出来的,不论什么差别,哪怕是世间与出世间,也只有语言上的假设意义,而非真谛。

由此显示,《华严》所讲的般若空观,重心已开始由怀疑论转移到了唯心论的基础上。

(2) “一切众生非众生,如来云何随众生时、随命、随身、随行、随欲乐、随愿、随意、随方便、随思维、随筹量、随众生而教化之?”

此处提出的问题是,“如来”如何“随众生而教化之”?但回答的却是“众生”应该如何随顺“如来”的教化。所以要求学者:分别观内心,我身何所有……观身一切分,无所依止住;谛了是身者,于身无所着。能解身如实,明达一切法;知法悉虚妄,其心无所染。身命相随顺,辗转更相因;犹如旋火轮,前后不可知。智者能观察,一切有无常;诸法空无我,则离一切相。因缘所起业,无我犹如梦;果报性寂灭,前后无异相。一切世间法,唯以心为主;随乐取相者,皆悉是颠倒。世间所有法,一切悉虚妄;不能解诸法,真实无有二。一切生灭法,皆悉从缘起;念念速归灭,始终无异相。首先,本来应该解答“如来”是如何依据众生不同情况进行教化的,为什么实际的解答,却是让众生依据佛法去自我观察?这可以有两种解释:其一,如来的教化,即是佛法,而佛法必须通过众生运用于自身及其周围事物,才能被真正领悟;其二,“如来”即是众生人人悉具的“如来性”,此如来性深蕴于不同的众生心中,导致每一个体在时、命、身、行、欲、乐、愿、意、方便、思维、筹量等方面出现种种差别,所以如来随众生的教化,说到底,是众生自身的“如来性”对于自己“众生身”的教化。前一解释,适应前述卢舍那佛与众生的关系;后一解释,则与《如来性起品》相应。

至于此处所说如来教化的内容,依旧是般若思想,没有超出“因缘性空”范围,但它把因缘之所本,明确地归诸“心”,则是新意。因缘性空是般若经类和中观学派的主调,此处将因缘所起的“一切世间法,唯一心为主”,使哲学基础有了变化。

仅就以上两则问答,已经反映出《华严》蕴含的三个不同的哲学体系:光明普照的泛佛论、般若的怀疑论和三界唯心的唯识论。

以下第三至第十(卷五)所述的七对问答,对佛教教义也颇重要,这里作些摘要,不再一一分析,以备参见。

(3) 性空与业报的关系。

问:“一切众生、四大,悉非我、非我所,云何众生或受苦受乐,或作恶作善,或内端正或外端正……然诸法性无善无恶?”

答:“随所行业,受果报亦然,造者无所有……犹如明净镜,随其面像现,内外无所有,业性亦如是。亦如田种子,各各不相知,自然能作因,业性亦如是。亦如大幻师……示现种种身色……如匠造木人……彼无我非我……如亲因缘会,受生无来者,诸根各别异……如大地狱中,众生受苦恼,苦恼无处来……亦如诸世界,有成或有败,成败无来去,业性亦如是。”

(4) 佛法唯一与说法多样的关系。

问:“如来唯觉一法,云何乃说无量诸法,音声遍满无量世界悉能教化无量众生:出无量声,现无量身,了知无量众生心意,示现无量神足自在,示现无量无边世界……种种境界,而法性分别实不可得?”

答:“犹如地性,能持种种物,不分别一异,诸佛法如是。犹如火性,能烧世间物,火性无分别……犹如大海水,注以百川流,其味无别异……犹如风性一,吹动一切物,风性无分别……犹如龙雷震,普雨一切地,雨滴无分别……犹如大地一,能生种种芽,地性无别异……犹日无云翳,普能照十方,光明无异性……犹如空中月,世间靡不见,非至一切处。”

(5) 同一佛供养与福报不一的关系。

问:“如来福田等一无异,云何布施果报不同:有种种色、种种性、种种家、种种根、种种财、种种奇特、种种眷属、种种自在、种种功德、种种慧,如来平等无有怨亲?”

答:“譬如水一味,因器故不同,诸佛福田一,众生故有异……譬如明净镜,随对现众像,诸佛圣福田,众生故有异……诸佛圣福田,能烧一切有。”

(6) 关于断诸烦恼的途径——是“教”还是“知”。

问:“众生为见如来教断诸烦恼耶,为知色受想行识、欲界色界无色界痴爱,断诸烦恼耶?”回答是,从根本上讲,是精进而不懈怠:“或有速出要,或有难解脱,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应当一切时勇猛大精进。”

(7) 关于“多闻”的局限性。

问:“如佛所说,闻受法者能断烦恼,云何众生等闻正法而不能断,随淫怒痴、随慢、随爱、随忿?”

答:“非但积多闻,能入如来法。譬如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不能如说行,多闻亦如是……譬如有良医,具知诸方药,自疾不能救,多闻亦如是。譬如贫穷人,日夜数他宝,自无半分钱……譬如帝王子,应受无极乐,业障故贫苦……譬如聋聩人,善奏诸音声,悦彼不自闻……譬如海导师,能度无量众生,拯彼不自济……譬如人处大众,善说胜妙事,内自无实德,多闻亦如是。”

(8) 智度与其他法门的关系。

问:“于佛法中智慧为首,如来何故或为众生赞叹檀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慈悲喜舍,此一一法皆不能得无上菩提?”

答:三世诸导师,“未曾以一法得成无上道。如来知众生,本性所修习,善顺应度者,为说净妙法:悭者赞布施,毁禁赞持戒,瞋恚赞忍辱,懈怠赞精进,乱意赞禅定,愚痴赞智慧,不仁赞慈愍,怒害赞大悲,忧戚为赞喜,憎爱为赞舍,如是修习者,渐解一切法”。

同类推荐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星云大师谈禅净、星云大师谈生活、星云大师谈事业、星云大师谈职场、星云大师谈人生、星云大师谈智慧、星云大师谈修身、星云大师谈幸福等。
  •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诗》是对禅宗诗歌偈颂的体悟与阐释,探讨了历史上五家七宗的禅僧们所创作的修禅悟道诗偈,同时对禅宗形成之前的禅僧诗歌、禅诗美学境界、禅门七家之外的禅僧诗歌,也都设有专章加以阐释,将禅的精华要义原汁原味地和盘托出,使读者深入透彻、直观亲切地领悟禅的精髓要义。
  •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本书内容包括:“悟心悟性:找到认识自己的最佳途径”;“悟苦悟乐:做苦海中一个快乐的人”;“悟富悟贫:不要让自己做一个心理的穷人”;“悟生悟死:正确面对生死”等,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禅宗故事,讲述大忙人应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的人生哲理。
  •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本书主要指道教历史与道教文化。包括道教、道教绘画、道教雕塑,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热门推荐
  • 西游之大荒牛魔

    西游之大荒牛魔

    这是超脱西游的宏大玄幻背景,颠覆了一个世界。平天圣子牛圣婴被观世音镇压,再度回归之时,天地已经变却:九天十地最强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消失,西游路上游荡着四头赶往西天灵山的母尸;天庭剧变,李靖被自己的傀儡哪吒追杀;大荒中的白骨湖,白骨娘娘一尸化三身,等待某人归来;流沙沼、幽冥地府、五行山脉、帝皇陵、死海皆是禁地,蛰伏着无敌至尊……且看继承蚩尤魔神血脉的牛圣婴如何成为绝代大圣,以滔天战力强势碾压诸天神佛!
  • 恶魔独宠颜丫头

    恶魔独宠颜丫头

    第一次见面,他向他砸了个可乐瓶。她以为他是不小心,他却毒舌的否认。“我不是故意的,我是有意的。”一向认为帅哥都是绅士的她现在否认了,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混蛋,凑近她调戏她。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一个学校一个班,双方家长强制他们住在同一个别墅内,还只准男的拥有钥匙,这是天要欺她。他们因为一次偶遇,那条红线就死死地栓住他们,各种方式把他们弄在一起。“我一定是上辈子欠你的,让你这辈子在我身边折腾我。”“对啊,你就是欠我的,所以你这辈子就别想跑了!”
  • 玩转微时代

    玩转微时代

    本书是对于微时代如何淘金的一个系统的梳理,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本对于微博和微信详细解读的书,针对个人和企业微营销方面都有一定的涉及。其中提到了如何在个人微博、企业微博、个人微信和企业微信中淘金,适合微博、微信运营入门者阅读,也适合企业老总和营销从业者阅读。这本书是微博、微信方案落地的典型书籍,同时,个人要想在微时代淘金,也可以找到相关的章节,有的放矢地进行微博和微信营销,玩转微时代。
  • 吞噬星空之魔巫

    吞噬星空之魔巫

    先我写的是动漫同人小说吞噬星空→斗破苍穹→全职猎人→火影忍者→海贼王最后一个读者投票反正时间长着呢早决定我熟悉一下剧情看看吧文笔会越来越好
  • 倾城之恋:锐钻时代

    倾城之恋:锐钻时代

    在死亡面前,秋捷和凌霄的爱情之火,永远都不会泯灭。
  • 璃安不安

    璃安不安

    十年前的恩怨情仇,十年后的殊途陌路。一个从孩提开始就就肩负复仇命运的郡主,一个命途多舛最后眼看自己的王国灰飞烟灭的王上。乱世浮沉,离人尽。爱与恨,在多年后,不曾终止。
  • TFBOYS奇妙相遇

    TFBOYS奇妙相遇

    三个女生和TFBOYS之间发生的故事……
  • 我们

    我们

    《我们》开创了反乌托邦小说这一崭新的文学类型,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D-503是一千年后“伟大的联合国”里一艘宇宙飞船的设计师,这里人们的名字都用号码代表,生活作息甚至性生活都被严格按照标准安排执行。有一天号码D-503遇到了女号码I-330,由于体内“古老”欲望的复苏,使他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并糊里糊涂地参与进她推翻联合国的计划中。但I-330的计划没有成功,被全知全能者识破,号码D-503被捆在手术台上接受了切除幻想的手术,I-330被送进“气钟罩”里处以极刑……作品借助一个未来发生的幻想故事,蕴涵着对人类未来深深的思考。
  • 甜心PK校草

    甜心PK校草

    第一次写作,不喜勿喷\(^o^)/YES!
  • 鬼眼天机

    鬼眼天机

    神魔人鬼,混沌四界,两王附体,鬼眼初开,人神合力,攻打魔界,肖阳命运,由谁主宰?玄幻小说,破茧浮沉,热血沸腾,带你走进,鬼眼天机,灵幻神秘,欲想知晓,且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