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36

第36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二)(11)

《十住品》中的第七住,列举菩萨必学的“十法”,第一就是“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十回向品》之八要求:“于一法中知一切诸法,于一切法中知一法。”《十忍品》中讲“观缘起法”的方法为:“于一法中解众多法,众多法中解一法。”

《华严》认为,只有“如实通达”了“多”,又能如实证得“一”,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趋向最高成就,最圆满的认识。

联结这“一”与“多”的关系的,还有另外一些范畴。其中常用的,就是上述“相即”——你就是我,我即是你;“相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摄”——你包容我,我包容你;“互现”——你反映我,我反映你。中国华严宗将这种认识论和方法论系统化,创造了许多与此类似的范畴,建立起与其他宗派不同的缘起学说,所谓“十玄”,所谓“六相圆融”,或称“法界缘起”,或名“无尽缘起”,把佛教普遍联系的哲学观念发挥到了极致。

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这些特色,反映在表达方式上多运用“即即是是”,与般若学“非非无无”的表述方法完全相反。

遗憾的是,《华严》这一普遍联系的理论,没有明确一般是否能够脱离个别而独自存在,也没有明确这一般是来自何处;在某些论述中,像卢舍那佛、如来性、法身等概念,明显地带有实体性质,具有作为世界万有和佛教法门本体的功能,从而有客观唯心论的倾向。它所描述的关系,光怪陆离,神妙莫名,固然与其采取的神话譬喻的表达方式有关,但更多的是在“三昧”中造就的想象和幻觉,很容易被误解成个体经验到的实在——当它一再提醒这都是幻化时,又把人们面对的现实世界,解做与“三昧”境界是同等的虚幻。

四、 普贤信仰的变异:普贤行愿

《入法界品》也是独立于《华严》的单行经,唐贞元间般若译之为四十卷,并以《大方广华严经》为名,是否就是它的原本,现无法判断。此经的最后一卷名《普贤行愿品》,是六十卷和八十卷《华严》之《入法界品》所没有的,很可能也是独立的单行经。因为六十卷《华严》的译者佛陀跋陀罗还译有《文殊师利发愿经》,即是《普贤行愿品》的早期译本;《普贤行愿品》也与四十卷《华严》并行,称《大方广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经》,敦煌还发现有《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大方广华严经菩萨行愿王经》等写本。至于为什么将文殊“发愿”的经典,改名普贤“行愿”,此处不作详究,但由此给中国佛教增添了普贤行愿一项信仰,而且影响久远,则是事实。唐不空所译《普贤行愿赞》,起了辅翼作用。

一般推崇普贤菩萨信仰的人,往往把《普贤行愿品经》当做全部《华严经》的概略和总结,因为作为《华严经》终结的“入法界”,只讲行者应该深入众生,向众生学习,但却没有联系个人实际,讲应该如何正心修身,而《普贤行愿品》则用满足和实践普贤愿望的方式,使全部普贤行有了落实处。但就思想内容看,与《华严》整体其实有不小的距离。

此品经一开始,由普贤菩萨提出成就如来无数“功德门”的根本方法,是修“十大行愿”,即: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卷四,下同)这十愿的核心,是突出对诸佛的信仰,包括敬礼、颂赞、供养、随喜此类佛事,以及祝请诸佛说法、住世和决心随学佛教,从而形成发自内心到见诸行动的完整的信仰系列。其中特别需要信仰者联系个人实际修行的,一是忏悔自己有违佛教的种种罪过言行,二是顺应众生情状,令其由恶向善,归依佛教。如果满足这十大愿望,依从十愿行动,那就是虔诚的模范佛教徒,成就了诸佛所有功德,必定获得相应的福报。

由于此品经文制定的佛徒标准,是将外在的祈福同内在的修善结合了起来,简明而且可行,所以此品经文在推动佛教信仰的大众化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侧重点还有这样几点:

第一,诸佛和诸佛功德,众生和众生业行,以及个人烦恼,数量无限,范围无际,等同“虚空、法界”,三世十方,无穷无尽,因而普贤行愿也没有限度,没有止境,不能一蹴而成,不可半途而废,而要念念相续,连绵无尽地践行,无有疲厌。与此同时,要始终保持并不断加深对于诸佛的“信解”。

第二,对诸佛的信仰,一定要落实到“忏除业障”上。忏除的方法是行者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因此,诚心承认自己有过恶思、恶口、恶行,而且其数无限,这是忏悔的前提;与此相应,于佛菩萨前坦诚忏悔,也没有终期。这是为了“忏除业障”的忏悔,终生不断,所以要求“恒住净戒”,行善亦当终生不断。

这样的忏悔,还只限于个人行为。依普贤愿,还必须把去恶从善的精神推及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显然,这与一般的斋戒和一时一事的忏悔相比,在精神境界上是深厚而高尚得多了。

第三,对诸佛的信仰,必须落实到“利乐有情”上。为此,劝请诸佛“住世”,以慈悲世间众生;劝请一切善知识“莫入涅槃”,以免脱离世间众生。所谓佛般涅槃,仅是菩萨的一种方便现示,并非真实,不可执著。娑婆世界,众生种类繁多: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以上两段话,是最接近整体《华严经》的,也是《普贤行愿品》的精华;它给普贤菩萨增光,无愧于信众对他的崇拜,并乐于实践他的愿望的主要根据。这原因有三:

(1)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意谓诸佛如来只是“大悲心”的表象,更确切地说,一般大众膜拜供养的诸佛,只是“大悲心”的人格化和神化,因此,对佛的崇拜,实质是对“大悲心”的发扬。

(2) “大悲心”不是空洞的抽象,不是口头禅,而需要反映到具体的“利乐有情”上,对待众生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如供如来,包括救济贫穷、医治疾苦等解决他们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问题。

(3) “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因为如来即存在于众生之中,就体现为各色众生,所以供养众生就是供养如来。反之,若只去供养被塑造的佛,而不致力于利乐现实的有情,那就称不上佛教信徒。“菩提属于众生”,离开众生,没有菩提。

这种思想,最能适应我国的传统观念,也最容易受到广大民众的拥戴。不过由于它是通过宗教形式表达的,所以最终仍然不能不停留在宗教的层面上。这里就是用业报因果之说,诱使信众奉行上述普贤大愿的。现照录一段有关文字,以见一斑: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广能利益一切众生。在《华严》所有大菩萨中,普贤菩萨被定位为“贤劫”中的“上首”。按佛教的通说,释迦牟尼佛即处在“贤劫”时期,但这个时期不只一个佛,也不只出在娑婆世界,是理应有三世十方诸佛的。换句话说,普贤菩萨比某处某时的佛,存活时间更为久远,活动范围更加辽阔,所以普贤行愿也被解释为成就诸佛之“因”。

§§§第五节文殊师利所持般若学及其菩萨精神

文殊师利,简称文殊,还有其他许多译名,是大乘经籍中最常见的菩萨之一。但在不同的经典中,担任的角色并不相同,而持般若智慧,则是一致的。《维摩诘经》中有关于他的专章《文殊师利问疾品》,是通过对维摩诘的发问,发挥“无分别”而必须有“方便”的般若思想的。还有一部以他命名的《文殊般若经》,南朝梁时就有两个译本,玄奘将它辑入《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七会,对禅宗的思想构造有所影响。在《华严》中,文殊仍然演说般若的空观与方便这个主题,由此看来,他所表征的“智”,即是大乘般若学。

《如来光明觉品》记:“以佛神力故,百亿阎浮提皆见十方各有一大菩萨,各与十世界尘数菩萨眷属俱,来诣佛所。”其中首位是文殊,最后是贤首。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从“金色世界”到“如实色世界”,追随不同名号的佛,从“不动智佛”到“伏怨智佛”,“净修梵行”。即于此时,文殊诵了一段偈文:若有知正觉,解脱离诸漏,不著一切世,彼非净道眼。

若有知如来,观察无所有,知法散灭相,彼人疾作佛。

能见此世界,一切处无著,如来身亦然,是人疾成佛。

若于佛法中,其心随平等,入不二法门,彼人难思议。

若见我及佛,安住平等相,彼住无所住,远离一切有。

色受无有数,想行识亦然,能如是知者,彼是大牟尼。

见者无所有,所见法亦无,明了一切法,彼能照世间。

一念见诸佛,出现于世间,而实无所起,彼人大名称。

无我无众生,亦无有败坏,若转如是相,彼则无上人。

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辗转生非实,智者无所畏。这段话教导佛徒们如何看待世界万物和佛如来,如何确立符合《华严》教理的世界观。首先一条,是不能脱离世俗世界,强调把远离烦恼、不著世间当做佛的“正觉”是错误的。原因有二:

第一,佛,如来自身,若离开世间就是“无所有”,而佛法一旦表现出来,必定是“散灭相”。

第二,世界与如来身,本质性空,两者是同一的,都无可执著处。正确的认识乃是“平等”观:诸法悉空,是谓“不二”;我与佛,佛与众生,平等一相,即是无相。因此,在社会实践上,虽住于世间而无所住;虽处有而离一切有。若能如此知行,那就是佛,不必别处求佛。

最后总结:见者与所见法,皆无所有;念中所见诸佛和诸佛兴现于世,并非真实;实际上,无我无众生,亦无有败坏,一切皆空——假若达到这样的认识,那就成了超人(无上人)。此中还有一条颇具方法论意义:上述空观,既适应个别事物,也适应所有事物;从个别可以推及一般,从一般可以认知个别。

这话也可看做《华严》表达的佛光明的第一觉,而“觉”即是光明,光明即是般若。但是,如果当真用般若性空的观点去考察卢舍那佛及其神力,探究华藏世界及其光明富贵的真相,那岂非全都落空了吗?《华严经》并没有正面解答这样的困惑,《光明觉品》仍让文殊说下去:善逝法甚深,无相亦无有。众生颠倒故,次第现一切。

无有我我所,彼境界空寂。善逝身清净,自觉离诸尘。

等觉明解脱,无量不可数。无边世界中,因缘和合起。

无诸阴界入,永离生死苦。不在世间数,故号人师子。

……本来常自空,一切离虚妄……善知因缘法,业报

及众生……佛智如炼金,一切有非有。随其所应化,

为说清净法。“善逝”(佛)没有具体的规定性,所以说他“无相亦无有”;之所以否定佛及佛世界有“相”的“有”,是因为“有”和“有相”均出于众生的认识颠倒,虚假的现示。因此,经文在判定如来的本质是“无相”、“无有”时,只限于对众生的那种颠倒的认识和虚幻的表象,而不涉及佛自身是否为真实的存在。

同类推荐
  •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 浮云

    浮云

    抬眼望,云烟散去,天际空空,这没有任何障碍的天空,浩荡苍茫,没有凝滞,多么羡慕那没有来处的流云,悠闲散去的归宿。生命原本都有着落,就如同花香,生在枝头,散在无处。多少云烟,不过是心头的迷雾,把追逐的目光收回来,让浮云还它浮云,我们终将发现,最宽的天空来自心底的辽阔。你是谁,他是谁,我是谁,故事里的,故事外的,书里写的,书里忘的,入眼的,错过的,都是风景。
热门推荐
  • 公元2288

    公元2288

    去年今日,此时彼刻,找到了从前,回不了当初。
  • 妖精的棋局

    妖精的棋局

    孤独的游魂来到妖精的尾巴的世界,被迫与泛宇宙的“游戏”文明进行一场以世界为局的对弈;作为第三场棋局的对弈者,沃兹不但有自己的对手——棋手,另外还有第一场棋局的胜者阿库诺罗利亚,与第二场棋局的胜利者杰尔夫前来搅局乱斗……到底要怎样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一场持续了五百年的棋局再次展开。PS——新书《妖孽列传》已经上传,欢迎品鉴。
  • 吴亦凡你就是我的全世界

    吴亦凡你就是我的全世界

    “颜夕我喜欢你,我可以为你放弃一切,除了你,我可以给你我的一切,还有我的心。”吴亦凡抱着颜夕深情款款“吴亦凡,就算全世界都背弃你,我也会站在你身边背弃全世界,不管结果如何。”颜夕信誓旦旦的说着,真的能做到吗?“对,我就是喜欢你,我爱你爱到骨子里,可是我们能怎么办?”苏荷转过身去,泪如雨下。“你终于承认了,不管别人说什么我爱的是你”吴世勋从后面抱住苏荷辛福的留下了眼泪。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 末世之顶峰进化

    末世之顶峰进化

    末日来临,丧尸爆发。恐惧与死亡缠绕身旁,计划的暗角,怪物的爆发,险恶的人心,我该何去何从?我们为武器而痛苦,为食物而内斗,为权力而不惜代价。真正的末世是没有人类站在顶峰的?
  • 情武缘梦

    情武缘梦

    一场幽梦一场雨,莫名她就在我身后,一个在现代从小职员到被人称为商业天才的风,在经历了生死考验终于换来了好的生活时,在他背后的那个神秘人终于忍不住对他采取了非常手段,在一次车祸中失去她后,风在无尽的沉睡中重生到了古代,,,,
  • 恶夫

    恶夫

    激情的缠绵得到的不是爱,竟是摧残。只是痛也消魂。被天秦王朝的皇帝郝连纣接回宫,她才知道自己竟是他捧在手心疼宠的小公主郝连蝶伊。深情缱绻后,蝶儿忘记被背叛的痛,毅然跟随令狐骜离开王宫,离开疼爱她的父王,却不料……涅盘重生后的郝连蝶伊,化身为妖,魅惑众生,从此天下不太平!(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异变之城

    异变之城

    人们常说,日里所思,梦里所见。没错,故事的灵感源于笔者的一场白日梦。这是一场真实到可怕的梦,笔者身入其境,深入奇境,发现周围的一切事物,熟悉的人,熟悉的场景随着一件件意外的事,都变的既熟悉又陌生,接踵而至的是一只只恶心的怪物和一个个怪异的人。以至于醒来后,仍然心有余悸。于是,笔者其记录了下来并加以修饰。随着科技的滥用,自然环境遭到破花并且变得逐渐恶劣,它们有一天,或许噩梦真的会在我们的世界中发生...
  • 风俗通义

    风俗通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何处是相思

    何处是相思

    上天赐给她一个完美的竹马,她却只敢把他当作哥哥,即使这样,心里依旧温暖满足。一场意外,却让周围的人都离她而去……当她终于习惯一个人时,消失六年的他却回来了。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
  • 高达之晴空曲

    高达之晴空曲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必要的,世界的发展是靠每个人的运作。身为这个世界中渺小一个的他能否实现他的愿望?怒火填充内心能否得到释放?PS:新人新手第一次写水平不够请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