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36

第36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二)(11)

《十住品》中的第七住,列举菩萨必学的“十法”,第一就是“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十回向品》之八要求:“于一法中知一切诸法,于一切法中知一法。”《十忍品》中讲“观缘起法”的方法为:“于一法中解众多法,众多法中解一法。”

《华严》认为,只有“如实通达”了“多”,又能如实证得“一”,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趋向最高成就,最圆满的认识。

联结这“一”与“多”的关系的,还有另外一些范畴。其中常用的,就是上述“相即”——你就是我,我即是你;“相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摄”——你包容我,我包容你;“互现”——你反映我,我反映你。中国华严宗将这种认识论和方法论系统化,创造了许多与此类似的范畴,建立起与其他宗派不同的缘起学说,所谓“十玄”,所谓“六相圆融”,或称“法界缘起”,或名“无尽缘起”,把佛教普遍联系的哲学观念发挥到了极致。

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这些特色,反映在表达方式上多运用“即即是是”,与般若学“非非无无”的表述方法完全相反。

遗憾的是,《华严》这一普遍联系的理论,没有明确一般是否能够脱离个别而独自存在,也没有明确这一般是来自何处;在某些论述中,像卢舍那佛、如来性、法身等概念,明显地带有实体性质,具有作为世界万有和佛教法门本体的功能,从而有客观唯心论的倾向。它所描述的关系,光怪陆离,神妙莫名,固然与其采取的神话譬喻的表达方式有关,但更多的是在“三昧”中造就的想象和幻觉,很容易被误解成个体经验到的实在——当它一再提醒这都是幻化时,又把人们面对的现实世界,解做与“三昧”境界是同等的虚幻。

四、 普贤信仰的变异:普贤行愿

《入法界品》也是独立于《华严》的单行经,唐贞元间般若译之为四十卷,并以《大方广华严经》为名,是否就是它的原本,现无法判断。此经的最后一卷名《普贤行愿品》,是六十卷和八十卷《华严》之《入法界品》所没有的,很可能也是独立的单行经。因为六十卷《华严》的译者佛陀跋陀罗还译有《文殊师利发愿经》,即是《普贤行愿品》的早期译本;《普贤行愿品》也与四十卷《华严》并行,称《大方广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经》,敦煌还发现有《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大方广华严经菩萨行愿王经》等写本。至于为什么将文殊“发愿”的经典,改名普贤“行愿”,此处不作详究,但由此给中国佛教增添了普贤行愿一项信仰,而且影响久远,则是事实。唐不空所译《普贤行愿赞》,起了辅翼作用。

一般推崇普贤菩萨信仰的人,往往把《普贤行愿品经》当做全部《华严经》的概略和总结,因为作为《华严经》终结的“入法界”,只讲行者应该深入众生,向众生学习,但却没有联系个人实际,讲应该如何正心修身,而《普贤行愿品》则用满足和实践普贤愿望的方式,使全部普贤行有了落实处。但就思想内容看,与《华严》整体其实有不小的距离。

此品经一开始,由普贤菩萨提出成就如来无数“功德门”的根本方法,是修“十大行愿”,即: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卷四,下同)这十愿的核心,是突出对诸佛的信仰,包括敬礼、颂赞、供养、随喜此类佛事,以及祝请诸佛说法、住世和决心随学佛教,从而形成发自内心到见诸行动的完整的信仰系列。其中特别需要信仰者联系个人实际修行的,一是忏悔自己有违佛教的种种罪过言行,二是顺应众生情状,令其由恶向善,归依佛教。如果满足这十大愿望,依从十愿行动,那就是虔诚的模范佛教徒,成就了诸佛所有功德,必定获得相应的福报。

由于此品经文制定的佛徒标准,是将外在的祈福同内在的修善结合了起来,简明而且可行,所以此品经文在推动佛教信仰的大众化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侧重点还有这样几点:

第一,诸佛和诸佛功德,众生和众生业行,以及个人烦恼,数量无限,范围无际,等同“虚空、法界”,三世十方,无穷无尽,因而普贤行愿也没有限度,没有止境,不能一蹴而成,不可半途而废,而要念念相续,连绵无尽地践行,无有疲厌。与此同时,要始终保持并不断加深对于诸佛的“信解”。

第二,对诸佛的信仰,一定要落实到“忏除业障”上。忏除的方法是行者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因此,诚心承认自己有过恶思、恶口、恶行,而且其数无限,这是忏悔的前提;与此相应,于佛菩萨前坦诚忏悔,也没有终期。这是为了“忏除业障”的忏悔,终生不断,所以要求“恒住净戒”,行善亦当终生不断。

这样的忏悔,还只限于个人行为。依普贤愿,还必须把去恶从善的精神推及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显然,这与一般的斋戒和一时一事的忏悔相比,在精神境界上是深厚而高尚得多了。

第三,对诸佛的信仰,必须落实到“利乐有情”上。为此,劝请诸佛“住世”,以慈悲世间众生;劝请一切善知识“莫入涅槃”,以免脱离世间众生。所谓佛般涅槃,仅是菩萨的一种方便现示,并非真实,不可执著。娑婆世界,众生种类繁多: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以上两段话,是最接近整体《华严经》的,也是《普贤行愿品》的精华;它给普贤菩萨增光,无愧于信众对他的崇拜,并乐于实践他的愿望的主要根据。这原因有三:

(1)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意谓诸佛如来只是“大悲心”的表象,更确切地说,一般大众膜拜供养的诸佛,只是“大悲心”的人格化和神化,因此,对佛的崇拜,实质是对“大悲心”的发扬。

(2) “大悲心”不是空洞的抽象,不是口头禅,而需要反映到具体的“利乐有情”上,对待众生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如供如来,包括救济贫穷、医治疾苦等解决他们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问题。

(3) “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因为如来即存在于众生之中,就体现为各色众生,所以供养众生就是供养如来。反之,若只去供养被塑造的佛,而不致力于利乐现实的有情,那就称不上佛教信徒。“菩提属于众生”,离开众生,没有菩提。

这种思想,最能适应我国的传统观念,也最容易受到广大民众的拥戴。不过由于它是通过宗教形式表达的,所以最终仍然不能不停留在宗教的层面上。这里就是用业报因果之说,诱使信众奉行上述普贤大愿的。现照录一段有关文字,以见一斑: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广能利益一切众生。在《华严》所有大菩萨中,普贤菩萨被定位为“贤劫”中的“上首”。按佛教的通说,释迦牟尼佛即处在“贤劫”时期,但这个时期不只一个佛,也不只出在娑婆世界,是理应有三世十方诸佛的。换句话说,普贤菩萨比某处某时的佛,存活时间更为久远,活动范围更加辽阔,所以普贤行愿也被解释为成就诸佛之“因”。

§§§第五节文殊师利所持般若学及其菩萨精神

文殊师利,简称文殊,还有其他许多译名,是大乘经籍中最常见的菩萨之一。但在不同的经典中,担任的角色并不相同,而持般若智慧,则是一致的。《维摩诘经》中有关于他的专章《文殊师利问疾品》,是通过对维摩诘的发问,发挥“无分别”而必须有“方便”的般若思想的。还有一部以他命名的《文殊般若经》,南朝梁时就有两个译本,玄奘将它辑入《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七会,对禅宗的思想构造有所影响。在《华严》中,文殊仍然演说般若的空观与方便这个主题,由此看来,他所表征的“智”,即是大乘般若学。

《如来光明觉品》记:“以佛神力故,百亿阎浮提皆见十方各有一大菩萨,各与十世界尘数菩萨眷属俱,来诣佛所。”其中首位是文殊,最后是贤首。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从“金色世界”到“如实色世界”,追随不同名号的佛,从“不动智佛”到“伏怨智佛”,“净修梵行”。即于此时,文殊诵了一段偈文:若有知正觉,解脱离诸漏,不著一切世,彼非净道眼。

若有知如来,观察无所有,知法散灭相,彼人疾作佛。

能见此世界,一切处无著,如来身亦然,是人疾成佛。

若于佛法中,其心随平等,入不二法门,彼人难思议。

若见我及佛,安住平等相,彼住无所住,远离一切有。

色受无有数,想行识亦然,能如是知者,彼是大牟尼。

见者无所有,所见法亦无,明了一切法,彼能照世间。

一念见诸佛,出现于世间,而实无所起,彼人大名称。

无我无众生,亦无有败坏,若转如是相,彼则无上人。

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辗转生非实,智者无所畏。这段话教导佛徒们如何看待世界万物和佛如来,如何确立符合《华严》教理的世界观。首先一条,是不能脱离世俗世界,强调把远离烦恼、不著世间当做佛的“正觉”是错误的。原因有二:

第一,佛,如来自身,若离开世间就是“无所有”,而佛法一旦表现出来,必定是“散灭相”。

第二,世界与如来身,本质性空,两者是同一的,都无可执著处。正确的认识乃是“平等”观:诸法悉空,是谓“不二”;我与佛,佛与众生,平等一相,即是无相。因此,在社会实践上,虽住于世间而无所住;虽处有而离一切有。若能如此知行,那就是佛,不必别处求佛。

最后总结:见者与所见法,皆无所有;念中所见诸佛和诸佛兴现于世,并非真实;实际上,无我无众生,亦无有败坏,一切皆空——假若达到这样的认识,那就成了超人(无上人)。此中还有一条颇具方法论意义:上述空观,既适应个别事物,也适应所有事物;从个别可以推及一般,从一般可以认知个别。

这话也可看做《华严》表达的佛光明的第一觉,而“觉”即是光明,光明即是般若。但是,如果当真用般若性空的观点去考察卢舍那佛及其神力,探究华藏世界及其光明富贵的真相,那岂非全都落空了吗?《华严经》并没有正面解答这样的困惑,《光明觉品》仍让文殊说下去:善逝法甚深,无相亦无有。众生颠倒故,次第现一切。

无有我我所,彼境界空寂。善逝身清净,自觉离诸尘。

等觉明解脱,无量不可数。无边世界中,因缘和合起。

无诸阴界入,永离生死苦。不在世间数,故号人师子。

……本来常自空,一切离虚妄……善知因缘法,业报

及众生……佛智如炼金,一切有非有。随其所应化,

为说清净法。“善逝”(佛)没有具体的规定性,所以说他“无相亦无有”;之所以否定佛及佛世界有“相”的“有”,是因为“有”和“有相”均出于众生的认识颠倒,虚假的现示。因此,经文在判定如来的本质是“无相”、“无有”时,只限于对众生的那种颠倒的认识和虚幻的表象,而不涉及佛自身是否为真实的存在。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传奇钢铁侠

    传奇钢铁侠

    一个巨大的黑洞。让一些普通人改变了命运,拥有了未知~不!是一些让我们熟悉的超能力,我们称之为‘变种人’!——命运与位面的交错,电影中的超级罪犯在现实出现了,但当一些普通人获得了超级英雄的命运,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性格,贪婪、自私、傲慢成为了超级英雄的阻拦,众多超级英雄又能有几位出现在现实中拯救那些无辜的生命!——仁慈、善良、无私……,他或许只有其中之一二,但他与托尼·斯塔克同样渴望着一种东西~和平!因为他还有亲人,必须要守护的亲人,于是,他出现了——IAMIRONMai!(我是钢铁侠)!
  • 魔武空间

    魔武空间

    这一刻,山河变色。这一刻,大地震撼。这一刻,神鬼嚎叫。这一刻,居然有人在笑……而笑的人,就是拥有魔武空间的他……暮迪!
  • 灭佛录

    灭佛录

    藩镇拥兵自重,紫微暗弱,魔门附体宦官秉控中枢,朝臣朋比为奸,边患不息,暗中却另有一股势力意图吞噬天下……一位传承隐秘的年轻人于此时开始闯荡天下……
  • 想问你个问题

    想问你个问题

    这些年有些和尚确实让人倒胃口,比如说他们总是干些赚大钱的事,开着卡迪拉克,拿着苹果手机,搂着漂亮姑娘到处瞎逛。这些事真的让人很不爽。总的来说我还是挺喜欢和尚,不过我要真当了和尚,我妈估计要哭死,她就我这么一个儿子,还指望我传宗接代…说到底,我还是当不了和尚。我想,起码我也可以找几个和尚当朋友,下雨天不开挖掘机的时候就跟他们学学念经打坐,学他们说那些充满智慧的模棱两可的话。要是你问我最羡慕和尚哪一点,我告诉你,那就是小和尚不用整天拍老和尚的马屁。
  • 宅天下

    宅天下

    老宅男怒砸手机获系统,傲娇系统逼宅男宅天下,这是一个闷骚,腹黑,毒舌的老宅男在系统“威逼”下,不得不出宅的故事。修身,治国,齐家,宅天下。什么,无敌哥是单身?没事,哥带大家去抢异界,抢过去,抢未来
  • EXO之爱情史

    EXO之爱情史

    “荟儿,你会重新接受我吗。”“小墨,不要找鹿哥好吗,看看我。”“墨墨,你只要回头,就会看到我,我会一直在你身后。”三大男神齐上阵,林墨荟!接招吧~
  • 梦荒纪

    梦荒纪

    在梦里可以得到你在现实世界都得不到的享受,你想要做一下梦吗
  • 换个身份重返17岁

    换个身份重返17岁

    22岁的她,遭到了自己男人和自己的闺蜜的背叛。。。被他掐死在家。。重生的她,换了一个身份,回到了最初的地方,遇见了同样的人,事,物,她又回怎样做
  • 骨瓷玲珑骰

    骨瓷玲珑骰

    上古骨瓷玲珑树,有逆天改命之能。在其成熟后短短一天时间,竟被人盗走。流言四起,世人皆说盗树之人是觊觎树内逆天之力,殊不知那盗取玲珑树之人耗尽毕生修为,扭转过去,只为换她一次重生。“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玲珑,你……知否?”他失神的喃喃自语,只是她再也听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