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36

第36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二)(11)

《十住品》中的第七住,列举菩萨必学的“十法”,第一就是“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十回向品》之八要求:“于一法中知一切诸法,于一切法中知一法。”《十忍品》中讲“观缘起法”的方法为:“于一法中解众多法,众多法中解一法。”

《华严》认为,只有“如实通达”了“多”,又能如实证得“一”,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趋向最高成就,最圆满的认识。

联结这“一”与“多”的关系的,还有另外一些范畴。其中常用的,就是上述“相即”——你就是我,我即是你;“相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摄”——你包容我,我包容你;“互现”——你反映我,我反映你。中国华严宗将这种认识论和方法论系统化,创造了许多与此类似的范畴,建立起与其他宗派不同的缘起学说,所谓“十玄”,所谓“六相圆融”,或称“法界缘起”,或名“无尽缘起”,把佛教普遍联系的哲学观念发挥到了极致。

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这些特色,反映在表达方式上多运用“即即是是”,与般若学“非非无无”的表述方法完全相反。

遗憾的是,《华严》这一普遍联系的理论,没有明确一般是否能够脱离个别而独自存在,也没有明确这一般是来自何处;在某些论述中,像卢舍那佛、如来性、法身等概念,明显地带有实体性质,具有作为世界万有和佛教法门本体的功能,从而有客观唯心论的倾向。它所描述的关系,光怪陆离,神妙莫名,固然与其采取的神话譬喻的表达方式有关,但更多的是在“三昧”中造就的想象和幻觉,很容易被误解成个体经验到的实在——当它一再提醒这都是幻化时,又把人们面对的现实世界,解做与“三昧”境界是同等的虚幻。

四、 普贤信仰的变异:普贤行愿

《入法界品》也是独立于《华严》的单行经,唐贞元间般若译之为四十卷,并以《大方广华严经》为名,是否就是它的原本,现无法判断。此经的最后一卷名《普贤行愿品》,是六十卷和八十卷《华严》之《入法界品》所没有的,很可能也是独立的单行经。因为六十卷《华严》的译者佛陀跋陀罗还译有《文殊师利发愿经》,即是《普贤行愿品》的早期译本;《普贤行愿品》也与四十卷《华严》并行,称《大方广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经》,敦煌还发现有《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大方广华严经菩萨行愿王经》等写本。至于为什么将文殊“发愿”的经典,改名普贤“行愿”,此处不作详究,但由此给中国佛教增添了普贤行愿一项信仰,而且影响久远,则是事实。唐不空所译《普贤行愿赞》,起了辅翼作用。

一般推崇普贤菩萨信仰的人,往往把《普贤行愿品经》当做全部《华严经》的概略和总结,因为作为《华严经》终结的“入法界”,只讲行者应该深入众生,向众生学习,但却没有联系个人实际,讲应该如何正心修身,而《普贤行愿品》则用满足和实践普贤愿望的方式,使全部普贤行有了落实处。但就思想内容看,与《华严》整体其实有不小的距离。

此品经一开始,由普贤菩萨提出成就如来无数“功德门”的根本方法,是修“十大行愿”,即: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卷四,下同)这十愿的核心,是突出对诸佛的信仰,包括敬礼、颂赞、供养、随喜此类佛事,以及祝请诸佛说法、住世和决心随学佛教,从而形成发自内心到见诸行动的完整的信仰系列。其中特别需要信仰者联系个人实际修行的,一是忏悔自己有违佛教的种种罪过言行,二是顺应众生情状,令其由恶向善,归依佛教。如果满足这十大愿望,依从十愿行动,那就是虔诚的模范佛教徒,成就了诸佛所有功德,必定获得相应的福报。

由于此品经文制定的佛徒标准,是将外在的祈福同内在的修善结合了起来,简明而且可行,所以此品经文在推动佛教信仰的大众化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侧重点还有这样几点:

第一,诸佛和诸佛功德,众生和众生业行,以及个人烦恼,数量无限,范围无际,等同“虚空、法界”,三世十方,无穷无尽,因而普贤行愿也没有限度,没有止境,不能一蹴而成,不可半途而废,而要念念相续,连绵无尽地践行,无有疲厌。与此同时,要始终保持并不断加深对于诸佛的“信解”。

第二,对诸佛的信仰,一定要落实到“忏除业障”上。忏除的方法是行者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因此,诚心承认自己有过恶思、恶口、恶行,而且其数无限,这是忏悔的前提;与此相应,于佛菩萨前坦诚忏悔,也没有终期。这是为了“忏除业障”的忏悔,终生不断,所以要求“恒住净戒”,行善亦当终生不断。

这样的忏悔,还只限于个人行为。依普贤愿,还必须把去恶从善的精神推及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显然,这与一般的斋戒和一时一事的忏悔相比,在精神境界上是深厚而高尚得多了。

第三,对诸佛的信仰,必须落实到“利乐有情”上。为此,劝请诸佛“住世”,以慈悲世间众生;劝请一切善知识“莫入涅槃”,以免脱离世间众生。所谓佛般涅槃,仅是菩萨的一种方便现示,并非真实,不可执著。娑婆世界,众生种类繁多: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以上两段话,是最接近整体《华严经》的,也是《普贤行愿品》的精华;它给普贤菩萨增光,无愧于信众对他的崇拜,并乐于实践他的愿望的主要根据。这原因有三:

(1)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意谓诸佛如来只是“大悲心”的表象,更确切地说,一般大众膜拜供养的诸佛,只是“大悲心”的人格化和神化,因此,对佛的崇拜,实质是对“大悲心”的发扬。

(2) “大悲心”不是空洞的抽象,不是口头禅,而需要反映到具体的“利乐有情”上,对待众生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如供如来,包括救济贫穷、医治疾苦等解决他们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问题。

(3) “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因为如来即存在于众生之中,就体现为各色众生,所以供养众生就是供养如来。反之,若只去供养被塑造的佛,而不致力于利乐现实的有情,那就称不上佛教信徒。“菩提属于众生”,离开众生,没有菩提。

这种思想,最能适应我国的传统观念,也最容易受到广大民众的拥戴。不过由于它是通过宗教形式表达的,所以最终仍然不能不停留在宗教的层面上。这里就是用业报因果之说,诱使信众奉行上述普贤大愿的。现照录一段有关文字,以见一斑: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广能利益一切众生。在《华严》所有大菩萨中,普贤菩萨被定位为“贤劫”中的“上首”。按佛教的通说,释迦牟尼佛即处在“贤劫”时期,但这个时期不只一个佛,也不只出在娑婆世界,是理应有三世十方诸佛的。换句话说,普贤菩萨比某处某时的佛,存活时间更为久远,活动范围更加辽阔,所以普贤行愿也被解释为成就诸佛之“因”。

§§§第五节文殊师利所持般若学及其菩萨精神

文殊师利,简称文殊,还有其他许多译名,是大乘经籍中最常见的菩萨之一。但在不同的经典中,担任的角色并不相同,而持般若智慧,则是一致的。《维摩诘经》中有关于他的专章《文殊师利问疾品》,是通过对维摩诘的发问,发挥“无分别”而必须有“方便”的般若思想的。还有一部以他命名的《文殊般若经》,南朝梁时就有两个译本,玄奘将它辑入《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七会,对禅宗的思想构造有所影响。在《华严》中,文殊仍然演说般若的空观与方便这个主题,由此看来,他所表征的“智”,即是大乘般若学。

《如来光明觉品》记:“以佛神力故,百亿阎浮提皆见十方各有一大菩萨,各与十世界尘数菩萨眷属俱,来诣佛所。”其中首位是文殊,最后是贤首。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从“金色世界”到“如实色世界”,追随不同名号的佛,从“不动智佛”到“伏怨智佛”,“净修梵行”。即于此时,文殊诵了一段偈文:若有知正觉,解脱离诸漏,不著一切世,彼非净道眼。

若有知如来,观察无所有,知法散灭相,彼人疾作佛。

能见此世界,一切处无著,如来身亦然,是人疾成佛。

若于佛法中,其心随平等,入不二法门,彼人难思议。

若见我及佛,安住平等相,彼住无所住,远离一切有。

色受无有数,想行识亦然,能如是知者,彼是大牟尼。

见者无所有,所见法亦无,明了一切法,彼能照世间。

一念见诸佛,出现于世间,而实无所起,彼人大名称。

无我无众生,亦无有败坏,若转如是相,彼则无上人。

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辗转生非实,智者无所畏。这段话教导佛徒们如何看待世界万物和佛如来,如何确立符合《华严》教理的世界观。首先一条,是不能脱离世俗世界,强调把远离烦恼、不著世间当做佛的“正觉”是错误的。原因有二:

第一,佛,如来自身,若离开世间就是“无所有”,而佛法一旦表现出来,必定是“散灭相”。

第二,世界与如来身,本质性空,两者是同一的,都无可执著处。正确的认识乃是“平等”观:诸法悉空,是谓“不二”;我与佛,佛与众生,平等一相,即是无相。因此,在社会实践上,虽住于世间而无所住;虽处有而离一切有。若能如此知行,那就是佛,不必别处求佛。

最后总结:见者与所见法,皆无所有;念中所见诸佛和诸佛兴现于世,并非真实;实际上,无我无众生,亦无有败坏,一切皆空——假若达到这样的认识,那就成了超人(无上人)。此中还有一条颇具方法论意义:上述空观,既适应个别事物,也适应所有事物;从个别可以推及一般,从一般可以认知个别。

这话也可看做《华严》表达的佛光明的第一觉,而“觉”即是光明,光明即是般若。但是,如果当真用般若性空的观点去考察卢舍那佛及其神力,探究华藏世界及其光明富贵的真相,那岂非全都落空了吗?《华严经》并没有正面解答这样的困惑,《光明觉品》仍让文殊说下去:善逝法甚深,无相亦无有。众生颠倒故,次第现一切。

无有我我所,彼境界空寂。善逝身清净,自觉离诸尘。

等觉明解脱,无量不可数。无边世界中,因缘和合起。

无诸阴界入,永离生死苦。不在世间数,故号人师子。

……本来常自空,一切离虚妄……善知因缘法,业报

及众生……佛智如炼金,一切有非有。随其所应化,

为说清净法。“善逝”(佛)没有具体的规定性,所以说他“无相亦无有”;之所以否定佛及佛世界有“相”的“有”,是因为“有”和“有相”均出于众生的认识颠倒,虚假的现示。因此,经文在判定如来的本质是“无相”、“无有”时,只限于对众生的那种颠倒的认识和虚幻的表象,而不涉及佛自身是否为真实的存在。

同类推荐
  •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原因在于缺乏智慧。佛说,有大智慧者,方能得大圆满。佛学博大精深,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佛学中所讲的智慧,除了指聪明、明事理之外,主要是指灭除人生的烦恼和欲望,通过修行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与圆满的方式方法。《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和工作,以佛禅哲理故事的形式,从快乐、平常心、放下、慈悲、无欲、包容、智慧、成功、得道、随缘等十个方面入手,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读这些佛禅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大智慧。
  • 诗意罗浮

    诗意罗浮

    《诗意罗浮》是散文集《仙境罗浮》的姊妹篇。 《诗意罗浮》由22篇散文组成,以记叙、游记等手法,记录了罗浮山的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养生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和生态文化。本书以罗浮山人文景观为线索,串起一系列传说、历史事件,以小见大,由景及人,叙事说理,每一篇都充满了对罗浮山的深情,对罗浮山的厚爱,对罗浮山的感悟。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内容简介: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共分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
热门推荐
  • 浩荡皇途

    浩荡皇途

    老皇帝洛炎去世时,陪伴他的只有二十皇子洛明和二十皇子的第三个儿子洛水,那时候洛水刚刚三岁.历经三十余载,洛水终于击败所有对手,成为一代帝君...
  • 说曹操

    说曹操

    本书对曹操一生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与重要战役给出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解释与剖析,澄清了诸多坊间的误判;清晰地刻画了曹操一生的几大阶段,厘清了三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使读者豁然开朗;展现了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生存的历史时空以及活动于此时空中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对三国时代割据混战的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有精当的分析。
  • 拳擎九天

    拳擎九天

    仙人的摄天神鼎降落人间......看偶得神鼎的穿越少年,在拥有药剂师和武者两个职业后,如何一步步的踏上这异彩纷呈的天鼎大陆,扭转乾坤,掌控生死,拳擎九天!药剂师,铜纹药剂师、银纹药剂师、金纹药剂师,神剂师,这是一个大陆上武力最为神秘的职业,人人都要敬而远之......武者的等级,养气、练气、聚气、凝气、化气、劲丹,永无止境......“一个身体一个灵魂?真是太宽敞了,哥哥和姐姐也来凑凑热闹!”“小子,如果你要拜师的话也可以,但是你得保证我们恢复肉身。”“为什么?”“想的到美!没有辛苦,哪来的坐享其成!”
  • 阴阳执掌人

    阴阳执掌人

    我是大山里出来的人,在山里所有人都会对鬼神加以祭奠,或崇拜或畏惧。在山里更是不乏能通灵鬼神佛之人,我倒不会通鬼神,却也异于常人。因为我有个秘密,我的眼睛——能够看见鬼。
  • 鬼妾

    鬼妾

    她在豆蔻年华之季投了江,他的父亲趁难劫了她的财;她在深潭历经了23年的磨难,只为有朝一日报仇雪恨。谁知再“出世”时,她却因一个情字饱受了甚于归魂潭百倍的痛苦......
  • 我的高校不正常

    我的高校不正常

    吸血鬼、狼人、妖怪、食尸鬼、阴阳师、超能力者、外星人、鬼魂、来自二次元的人物……当这一切真实的存在,当他们活生生地出现在你的面前并且成为了你的同学时候,你会做出什么反应?对此,凌浩表示:“我这是打开的方式不对么?”
  • 幻域天迹

    幻域天迹

    有灵力者才能成为修士,千虚源,顶级灵根,天生满灵力!
  • 暴爽系统

    暴爽系统

    “叮,宿主爽点达到100点,是兑换还是穿越?请选择。”“穿越!”“请选择到达世界:A、武侠世界;B、仙侠世界;C、玄幻世界;D、其他世界。”.....................................风波亭、五丈原、黛玉葬花、白虎堂、西施浣纱、昭君出塞....都去走一遭。王语嫣很难追吗?那就送本辟邪剑谱给他表哥吧!阳雄摸着下巴寻思道:“如今我已做过杨过的姑父、黄药师的女婿、日月神教的姑爷、霍青桐的妹夫以及香香公主的姐夫、蒙古的郡马、西夏的驸马、慕容复的表妹夫.........。在这个世界,我已经很难获得爽点了,还是去另一个世界吧。否则爽点归零身亡啊!”
  • 桐雨

    桐雨

    生死之交如何,所谓忠诚,只是背叛的筹码不够罢了。
  • 宦海钟

    宦海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