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6300000065

第65章 梦中的故乡

——评李泰祥的歌曲《橄榄树》

梁茂春

在台湾音乐中有数不清的“思念故乡”题材的作品,从民间音乐到专业创作都是如此,造成了台湾音乐题材上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在众多思念故多的作品中,我最欣赏的是李泰祥和三毛合作的歌曲《橄榄树》那飘逸、惆怅的歌词,那哀婉、深沉的曲调,充分表现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内心的失落和彷徨,有一种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常能触动那离乡背井的人们心中的最痛。

《橄榄树》创作于1971年,到1978年成为台湾飞腾影业公司的故事片《欢颜》中的主题歌。影片中的女主角——音乐教师齐盈为了能够上大学深造,去当歌星唱歌挣钱。《橄榄树》是在齐盈向自己的恋人表达诚挚的情感时唱的一首歌曲。含蓄、惆怅、真挚、感伤,是这首插曲鲜明的艺术特点。由于《橄榄树》具有独盘、完整的艺术品格,经过了电影的传播之后,产生了更加广泛的影响。相信您一定会记得:它那旋律中流出来的淡淡的哀怨浓浓的乡愁,深深的思恋……真是剪不断,理还乱。那棵美丽的橄榄树,如梦,如烟……《橄榄树》的旋律进行以下行波浪式为其特点,第一句曲调就是如此:

例102

这种曲折下行的旋律线,准确地表现了歌词中那份感叹、悲伤、缠绵的情感。

《橄榄树》的旋律采用的是西方风格的小调音阶,但它既不是传统的“自然小调”或“和声小调”,也不是“旋律小调”,它是一种升高了第Ⅵ级音的特殊小调,似乎从中国古代的七声羽调式音阶中能够找到依据。正是这个升高了第Ⅵ级音的曲调,给人既新颖又熟悉的感觉。上例中从升Fa到D0的增四度下行旋律,色彩别致,情绪悲怆,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橄榄树》在音乐结构上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两头是完整的乐段,中间部分是歌曲的高潮所在:在全曲的最高音域唱出“为什么流浪远方?”这是流浪者内心痛苦的呼号,撼人肺腑。《橄榄树》全曲的音域是十一度(自G——c),李泰样用了并不宽广的音域,却表达了极其深厚的思想内涵。

思乡题材之所以成为台湾文艺的永远写不完的题材,是因为整个台湾可以说是一个“移民岛”,占全岛人口97%左右的汉族人,都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从大陆漂泊过去的移民。移民永远依恋着他们故乡的一草一木,让他们牵肠挂肚的是他们故乡的亲人。这就是台湾“思乡”题材艺术作品长旺不衰的根源。

李泰祥是台湾最有才华的当代作曲家之一。他1941年生于台东马兰,有台湾山地同胞的血统。1964年李泰祥从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毕业,成为一位小提琴家和指挥家,而后又进行音乐创作。他既写严肃音乐,又写流行音乐,是著名的“两栖”作曲家。他的现代音乐创作非常富有创造性,但是知道和了解他的现代音乐的人却寥寥无几。而他的一曲短歌《橄榄树》,却使他蜚声两岸。李泰祥还曾先后为十六部电影配乐。他还培养了一批歌星,他的学生齐豫就是因唱他的《橄榄树》而一举成名的。非常可惜的是,由于李泰祥身患重病,从90年代以来就没有再写出过新的作品。

同类推荐
  • 海外寻奇(文心藏趣丛书)

    海外寻奇(文心藏趣丛书)

    本书记述了作者收藏的经历,包括“贵人童先生和天球瓶”、“在纽约找个古董店”、“一个祭蓝碗引出一段收藏故事”、“走进佳士得”等文章。
  • 当代中国译制

    当代中国译制

    有人说如果没有翻译,西方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传到中国;如果没有翻译,中国的四大发明也不可能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如果说译制是电影在世界各国沟通交流的桥梁,那么译制工作者就是世界电影的普罗米修斯。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译制的过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翻译或者配音,因为诸多的译制生产元素,再加上生产之外的政策要素和市场要素构成了现代中国社会的译制文化。显然,当代的译制文化不仅仅涉及外来作品的引进,而且包括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国产影视作品的对外输出,由此才能说明译制的全部意义。希望通过此书,把我们对译制工作的热爱、体验和认识奉献给广大读者。
  •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本书收录《书家·文化·艺术》、《临帖与审美》、《三书并记》、《灵感》、《王羲之与顾恺之》、《关于圣教序》等文。
  • 遗憾的聆听

    遗憾的聆听

    杨燕迪音乐文丛《遗憾的聆听》一辑,主要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来针对当下音乐生活现况的评论,大都可谓“应景”或“应时”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观看现场演出之后的有感而发以及相关演出的节目单说明。杨燕迪教授在写作时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就事论事”,而且牵涉更宽、更远的议题和关怀。关于音乐评论,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评论家面对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和音乐现象,不但要以内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乐本身,同时也应该让音乐与更广泛的人文性议题发生尽可能丰富的关联。
  •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热门推荐
  • 剑行无忌

    剑行无忌

    男儿于世,当天下无忌。纵有万般大敌,尽诛三尺剑下。
  • 灭人之战

    灭人之战

    一个好战的民族,一个强大的帝国,再加上一位嗜战的君主,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一个成功男人背后离不开他的女人,可是为了争宠,11三千佳丽,又会发生一些怎样的故事呢?而在他功成身就的时候,又被别人称为暴君,可是谁有能明白他的心呢?只有她,才明白!为了自己的子民,为了自己的民族,为了自己的帝国。走向了一个令别人认为是错误的道路,可是谁有知道,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自己呢?
  • 奈何王妃太耀眼

    奈何王妃太耀眼

    一朝穿越,竟成了天下第一黑帮帮主,不过还好,本小姐也曾是黑道一姐。但这“第一神医”之名我可受不起啊!······“王妃你确定你会扎针,你手抖什么?啊!”······看我怎么玩转世界!
  • 凤谋:嫡女毒妃

    凤谋:嫡女毒妃

    前世。生父卖女求荣,继母阴狠算计,姨娘落井下石,姐妹背后捅刀。她被至亲送上一条不归路,凄惨而死。嫡女重生,强势归来!生父不慈,何须孝!继母不善,何须良!姨娘不仁,何须义!姐妹不义,何须留!神佛不渡,我自成魔!犯我凤瑶华者,虽尊必诛!
  • 万仙之源

    万仙之源

    他将域内六界的荣耀披在双肩,他是诸界垂涎的万仙之源。一名从紫府之境走出的悲惨少年。一团焚尽天地大妖的火焰。一颗从域外仙河流落域内的紫珠。一个虚幻缥缈,万仙朝拜的真界……ps:本书巨坑,入坑谨慎。
  •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由林格编写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一书告诉我们:生命最需要的是最精神的能量,亦即心灵温度;教育之道在于心灵,温暖心灵是教育的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温暖的,他的大脑潜能就会自然激发与拓展。《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所倡导的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温度的教育,上有温度的课……
  • 死灵管理员

    死灵管理员

    大学毕业被老神棍忽悠进入国家安全部门的严歌,巧合之下开启了死灵书,获得执掌天下死灵的能力,不过让他烦恼的是各种女人带来的各种麻烦,没办法,谁让严某人是个博爱、善良、淳朴、老实的青年呢。
  • 夜夜笙歌

    夜夜笙歌

    25岁的我荣登财富榜首,却被人当众揭穿当小姐发男人财的秘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谁想听?
  • 华丽死神恋

    华丽死神恋

    她来到不同的国家邂逅了他两人不断擦出火花、产生误会他们能否在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中把握住这段恋情....
  • 巫妖王日志

    巫妖王日志

    当神的荣光不在笼罩大地当魔鬼行走在地上巫师帝国的破灭带来的是经久不息的混乱一无所知的少年还在憧憬着冒险殊不知危险已经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