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200000020

第20章 毛泽东读《红楼梦》(1)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着,中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古典长篇章回小说,更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公元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题为《红楼梦》(甲辰梦序抄本)。1791年在第一次活字印刷后(程甲本),《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中心图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极其真实、生动地描绘出18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全部生活,展示了广阔的视野,包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反映了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是当时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红楼梦》内蕴含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它结构宏大、情节委婉,描写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被誉为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

因当时社会环境和手抄流传,《红楼梦》仅保存八十回,现版本很多,通行本后四十回高鹗续(或无名氏),因为其不完整,留下许多谜团引人探究,也构成了一门研究此书的思想文化、作者原意等问题的独立学科——红学。自胡适作《红楼梦考证》以来,一般认为曹雪芹以其家族的命运投射在《红楼梦》一书中。

毛泽东喜爱读《红楼梦》,并且提倡干部读《红楼梦》,他经常征引《红楼梦》中的典故来喻事说理,并且将读《红楼梦》与思想战线的斗争联系起来。毛泽东曾开玩笑说:《红楼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可见这部文学巨着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和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卓越地位。

毛泽东的一生中,一直饶有兴致地与身边的人谈论自己对《红楼梦》的思索与感悟。他与家人谈,与身边的工作人员谈,与文艺工作者们谈,与将领们谈……他也经常在会议讲话、演讲中引用《红楼梦》中的话语与诗词,他的一生中,多次劝人读“红楼”,经常说“《红楼梦》至少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

毛泽东曾经发表过诸多关于《红楼梦》的评论,中国还因他以政治的视角解读《红楼梦》掀起了一场文化运动。毛泽东作为有巨大影响力的政治家,不断给予《红楼梦》很高的评价,欣赏并推崇它的文化价值,使《红楼梦》走向民间,让更多的人接触、熟知这一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巨着。

第一节一生喜读《红楼梦》

一、最早接触《红楼梦》的时间

毛泽东没有讲过他自己是最早何时读《红楼梦》,史料上也没有记载。有人说,毛泽东最早读《红楼梦》是辛亥革命后,他在长沙第一师范求学期间。这些都有一定史料证明。但是,种种迹象表明,毛泽东接触《红楼梦》的时间还要更早。

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在去东山小学读书之前,有一段边在家里劳动边找书读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毛泽东在四乡借书读,许多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他在这个时候读的,其中可能就有《红楼梦》。

另外一个根据,就是毛泽东的子女说的话。毛岸青和邵华在《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习书法》一文中说:“爸爸在韶山读私塾时,就酷爱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古典小说,爸爸在少年时代就看过。”只是在那个时代,人们——特别是乡间的人们对于少年读《红楼梦》和其他一些古典名着,还颇有微词,少年毛泽东读《红楼梦》也没有更深见解,因此,他后来没有谈过此事。

既然毛泽东在那个时候去四乡借书读,范围是很广泛的,读到《红楼梦》是有可能的事,但并无确切的记载。后来,他到第一师范读书,又读《红楼梦》,已经对该书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自然也见之于记述了。此后,这部书就成为他的常读之书。1923年,他去广州前留给杨开慧一首《贺新郎》词: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不难发现,在毛泽东写的这首词中,已经有了一些《红楼梦》中的哀伤味道。

二、革命途中坚持读《红楼梦》

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率部队上井冈山后,在紧张的战争中,有一段时间没能再看《红楼梦》,也没有时间谈这部书了。当井冈山根据地稳固之后,毛泽东就有时间读和谈《红楼梦》了。当时,红军打下一个土围子,从中搜到一些书籍和报纸交给毛泽东,其中有《红楼梦》,毛泽东抽空重读了这部书。那时,他和贺子珍已经结婚,见于记载的正是他和贺子珍谈过的话。在一个冬夜里,他和贺子珍谈过林黛玉,谈过《红楼梦》。

毛泽东问贺子珍:“你读过四大名着吗?”

贺子珍说:“中国古典四大名着我都看过,我喜欢读《三国演义》《水浒传》,但我不喜欢读《红楼梦》。那本书里尽是谈情说爱,软绵绵的,没有意思。”

毛泽东耐心地对她说:“你这个评价不公正,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哩!《红楼梦》里写了两派,一派好,一派不好。贾母、王熙凤、贾政,这是一派,是不好的;贾宝玉、林黛玉、丫环,这是一派,是好的。《红楼梦》写了两派的斗争。我看你一定没有仔细读这本书,你要重读一遍。”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数年中,红军在数倍于己的敌人的重重包围和数次“围剿”下,始终面临生存问题,毛泽东也把全部精力放在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和人民军队上,读书的时间自然少了。但他仍然抽空阅读《红楼梦》。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时,他的许多书都丢了,但仍保留着一部《红楼梦》。

长征后,毛泽东到达延安,他把这部陪他翻越了千山万水的《红楼梦》摆放在窑洞的书架上。

毛泽东自己说过:“我读《红楼梦》,开始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毛泽东把这部书当历史读,应该是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那个时候,毛泽东领导人民军队和根据地人民经过数年奋战,使陕北革命根据地稳固下来并得到逐步发展。随着马列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毛泽东以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在《红楼梦》中又发现了很多值得研究分析的文化要素。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阅读,毛泽东从《红楼梦》中不断地了解封建社会,他通过分析《红楼梦》问世的历史背景,追踪封建社会的演变过程,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国共合作抗战后,环境也较前稳定了。此时,毛泽东在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武装斗争和发展生产、进行整风等紧张工作之余,也抽空读和谈《红楼梦》。此时的毛泽东在谈论《红楼梦》时,对此书有了较深的研究和独特看法。

毛泽东在杨家岭住处的书架上摆放着《红楼梦》,一有空就读。在那个时候,他对茅盾表达过自己对《红楼梦》的看法。据茅盾回忆,那一次毛泽东和他“畅谈中国古典文学,对《红楼梦》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可见当时,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见解已经达到了相当深的程度。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的露天广场上给干部们作报告时,以《红楼梦》中的人和事为例来解释辩证法原理,所引证《红楼梦》的话,让当年听过毛泽东演讲的人几十年后仍然不忘。据丁玲回忆,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时,经常谈小说《红楼梦》。那时他每周去红军大学讲唯物辩证法,每次他去讲课,警卫员都来通知我去听。在露天广场上,他常常引用《红楼梦》中的人、事为例,深入浅出,通俗生动,听课的人都非常有兴趣。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也回忆,在1947年转战陕北和山西期间,毛泽东在撰写《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等指导全党、全军的方针性文章时,也拿出极大精力研读《红楼梦》,常常通宵达旦。

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虽身处险境,却仍然带着《红楼梦》,有空便拿起来读上一段。在重庆这座美丽的山城,毛泽东接见了一批“小民革”的领导人。他们一见如故,从晚餐时开始畅谈,通宵达旦,共谈了十多个小时。毛泽东兴致很高,他平时不饮酒,但这次开怀畅饮,在谈话中旁征博引,谈历史、谈文化、谈政治、谈阶级,谈《红楼梦》等古典名着。毛泽东妙语连珠,在场的人听得入了迷。这顿晚餐,有别于一般觥筹交错的场所,而是一场特别的文化盛宴。

1947年,毛泽东率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需要轻装,许多书籍都不带了,但在他所带的少量书籍中,却有《红楼梦》。据当时毛泽东的警卫排长阎长林回忆,毛泽东在行军打仗的间隙,抽空就阅读。他还对战士们说:“你们的文化低,读理论书有困难,可以先看小说,引起读书兴趣,文化提高后再慢慢读理论书。小说的内容很丰富,有政治,有军事,有文化,有生活。看小说不仅能够增长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也能够提高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接着毛泽东就给战士们讲《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中的一些故事,什么武松打虎、草船借箭、刘姥姥进大观园等,讲得活灵活现,那些小战士听得津津有味。有一次,他住在临近敌人的一个小村庄里,点着小油灯通宵读《红楼梦》。还有一次,在天上有敌机盘旋、轰炸的情况下,毛泽东坐在一个山坡上读《红楼梦》竟然入了迷。

三、新中国成立后反复阅读《红楼梦》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主持开国后各方面工作,公务之余,他把读书当做一种调节方式,重读和新读了不少史书和古典名着。其中《红楼梦》是他反复阅读的书籍之一。

这个时期,毛泽东有条件收集和收藏了《红楼梦》的各种版本。其中有线装木刻本、线装影印本、石印本及平装本等等,毛泽东对它们的评价极高。据李锐回忆,1958年南宁会议后,他奉命到毛泽东丰泽园住所讨论《工作方法六十条》草稿,上卫生间时,看到一张方凳上放着一本翻开的线装《红楼梦》。可见毛泽东对此书颇为喜爱,不离左右。

四、毛泽东读过的《红楼梦》版本

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年间,据当时给毛泽东管理图书报刊的逄先知及后来管理者的记载,毛泽东的《红楼梦》各种版本收集非常全面。这些各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大多数都一直放在他的身边。毛泽东逝世后,工作人员在整理翻阅中南海毛泽东故居里的全部图书,包括在丰泽园住地和后来的游泳池住地的图书,从中看到不同版本的线装本《红楼梦》一共有二十种之多:

《增评补图石头记》(木刻大字本),4函32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1函8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6回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1函8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1函8册。

《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1-12册。

《戚蓼生序本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2函20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1函8册。

《原本红楼梦》,有正书局版。

《红楼梦》,道光壬辰年版,1-24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下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乾隆甲戌16回本),中华书局1962年版,1-4册。

《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胡适评),1961年版,1-2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俞平伯评),中华书局1962年版,1-4册。

《全图增评石头记》,上海求志斋光绪戊申年版,1-16册。

《原本全图红楼梦》,1-16册。

《绘图评注石头记》(王希廉评),道光壬辰版,1-2册。

《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台湾中央印制厂影印),1-2册。

《增评补图石头记》,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1-16册。

《增评补图石头记》,道光壬辰年版,1-16册。

《增评补图石头记》,光绪戊戌年上海石印,1-16册。

此外,毛泽东还收藏有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内各大出版社出版的多种平装本《红楼梦》。

毛泽东不是把这些版本的《红楼梦》当做摆设,每种版本的《红楼梦》他都读过。这些不同版本有的还打开放着,有的折叠起一个角,有的地方夹上了纸条,这些都可以说明,晚年的毛泽东还在反复地阅读《红楼梦》。而书中更多的是他用铅笔或者红蓝铅笔画上的杠杠、圈圈、符号、批语,有的地方还画着双杠。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第一回的批语:

此一大段是作者自道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抢田夺地、民不安生是造成盗贼蜂起的原因,非盗贼去抢田夺地,程本删此二句似非偶然。

第六回末批:

第六回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起,写得很好,其价值非新旧红学考据家所能知。一边是宁荣府,一边是小小之家。

第十七回批:

大观园的建筑结构,非精于园庭工程者,不能写出,作者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伟大作家。

第十八回批:

作者对戏曲极为熟悉,且运用自如。红楼梦与金瓶梅词话一样,书中所有剧目,不仅为当时流行之名剧,且与本文主旨切合。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记忆:一九八四~二〇一四诗选

    记忆:一九八四~二〇一四诗选

    “朦胧诗”的重要诗人之一。诗风较之其他几位代表性诗人更为平易轻淡,但自有其独特追求和隽永意味。此诗集所辑作品跨度凡三十年,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和创作实绩。作者简介林莽(1949—)原名张建中。在北京上小学、中学。1969年到河北白洋淀插队,同年开始诗歌写作,“白洋淀诗歌群落”代表诗人之一。1975年回到北京,曾在中学和大学任教,1992年到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文学部工作,1998年到《诗刊》工作。著有诗集《林莽的诗》、《我流过这片土地》、《永恒的瞬间》、《林莽诗选》、《林莽诗歌精品集》等七部。另有诗文合集《穿透岁月的光芒》、随笔集《时间瞬间成为以往》、《林莽诗画集》等。
  • 红尘禅心

    红尘禅心

    一个人的人生结局不论是圆满或徒劳,命运总是显得那么微妙无常。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如白马过隙,活在当下也许是对人生最直接最简单的诠释。我们无限感慨生活却总是在花开花落的悄然无声中体会着生活的无语。在浮浮沉沉的命运中我们首先要学会的是善待自己,善待自己就是善待生命。
  • 爱落一地

    爱落一地

    父亲是我心中的伟人,他的为人做事,被乡亲们四处传颂,“爱落一地”是他留给人间的杰作,我深感自己的为人做事,远比不上父亲,但我也敢大声叫喊:“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活着见过人,死了见过鬼。”我的人生既简单如“一”,也渺小如“一”,然而我的这个“一”呀!举上为天,铺下为地,竖起如柱。
  • 浪漫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浪漫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漫漫追妻路

    霸道总裁,漫漫追妻路

    那一年,他看着长相如洋娃娃一般的小女孩,忍不住亲了她,随后用稚嫩的童音说道:"你放心,我会对你负责的!"二十五岁那一年,他负了她,与别的女人有了孩子,却还恬不知耻的要她做他与那个女生的孩子的妈咪!
  • 第一人主

    第一人主

    从死亡的余烬中走来,勘破层层迷雾,刀斩乾坤,成就宇内第一人主!
  • 宝马

    宝马

    我的未来不是梦,但老天总会给我的梦开个玩笑,不管是亲情、爱情、友情,还是自己的小九九,如果老天想让你吉祥,必须先让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有受伤以后才发现拥有的可贵!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从星星爱起

    从星星爱起

    为你落下的最后一滴眼泪,是我最后的尊严。奈何花开,爱上花谢。璀璨时光,纵然世界颠覆,千疮百孔负你一世骄傲,转瞬之间,恍若隔世。若是世态炎凉,千转百回负你一往情深。可知,我早已坠入万丈深渊,无法逃脱。随黄昏来临,我看透一切,待黎明重来,至少在重生之前,让我死一次吧。心已灰死,却从没想过自己会爱上一个奇缘般的星星。叹息。敬你来日携手深爱有归期,我干杯你随意。
  • 一念追神

    一念追神

    少年之气不可丧,匹夫之志不可夺。前世因为怯懦而一事无成的肖童,终于得到一次重新再活的机会,“一念为君,众念称臣。”重拾少年义气,经一翻斩荆披棘,终于铸起了一座三界丰碑。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本书由全国人大法工委参与破产法立法及研究的同志撰写。本书共分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法律文本及条文释义;第二部分,立法文件;第三部分,相关司法解释;第四部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破产法律制度研究。
  • 演禽通纂

    演禽通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色星空

    血色星空

    浩瀚宇宙,星辰林立。北斗七星盘踞正中,组成星辰联盟,统领群星。万万年的发展,人类开始不满足于自我,不断膨胀,遂滋生欲族。欲族士大,联合灵族和一些远古兽族对整个星辰展开制控。一位地球的绝世强者,渡劫失败,意外地来到群星。是偶然?是必然?北斗七星七公六曜,独缺一曜。能否迎回幼儿时期就被无辜抛弃的第七曜。欲族联合灵族势大,对七界六道,漫天星辰展开制控。面对着兄弟、红颜一个又一个倒在自己的怀中,他唯有举起屠刀,杀身成仁,铸就一代传奇!
  • 脱口秀

    脱口秀

    本书是流行于欧美港台新口才训练方法。这种新的训练方法是将技巧方法和情景对话与典范人物的成长、成功的心灵激励相互穿插,融合起来,获得一种快速训练、事半功倍的效果。愿大家都来脱口秀,提高生活的品质和趣味,获得一份好收入和一份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