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200000021

第21章 毛泽东读《红楼梦》(2)

第十九回批:

此回是一篇伟大的现实主义的杰作。情切切之段,是将两种人生观相互冲突的爱情,用花一样的语言,切切道出。宝玉与袭人的相爱,两方面都是诚恳的,但他们性格不同,思想有矛盾,无法统一。在袭人看宝玉,是:“性格异常,放荡驰纵,任情姿性。”而宝玉对袭人,也只能以“坐八人轿”慰之。

……

此外,在许多版本《红楼梦》上,可以看到毛泽东在不同时间阅读这本书时写下的不同批注和记号。可见,他不是读过就算了,更不是作为消遣,而是反复精读,深入研究这本书。

五、毛泽东巧谈妙用《红楼梦》

因为读过的次数太多,《红楼梦》中的每个人物对于毛泽东来说已经非常熟悉。在他的一生中,反反复复地评说过《红楼梦》,根据他自己的标准,经常对活跃在这部着作中的各种人物作出独树一帜的评价。其中很多评价,表面上似乎是玩笑,但其中也蕴藏着一些道理,表现着毛泽东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独特的政治与社会视角。

毛泽东对王熙凤有着相当高的评价,“凤姐就写得好”。他称赞她泼辣能干,有战略头脑。他曾经说,王熙凤是当内务部长的材料,对于书中的“王熙凤处理尤二姐‘事件’”的评价是“有理、有利、有节”。

在社会主义初期改造和建设的日子里,毛泽东仍然经常阅读《红楼梦》并且经常和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自己的亲属谈《红楼梦》。

1954年春,毛泽东来到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在观看东湖的青山石时,有位陪同人员念出了“爱此一顽石,玲珑出自然”一句,引起了毛泽东的兴趣,毛泽东当场背出了《红楼梦》中的《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

背过之后,他对随同的田家英说:“《红楼梦》我看了几遍,书中的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护官符,是阅读《红楼梦》的一个纲。”毛泽东还说,“《红楼梦》是一部以贾府为中心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亡史,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历史教科书。这部书可以与世界名着媲美,不简单啊。”随后,毛泽东回过头来问陪同的谭启龙:“你读过《红楼梦》吗?”谭说:“战争年代读过一遍。”毛泽东笑着说:“看过一遍不行,至少要看五遍,才能参加我们的讨论。多少年来,很多人研究它,但并没有真懂。”

1955年7月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在休息期间,周恩来将爱新觉罗·载涛介绍给毛泽东:“这是载涛先生,溥仪的叔父。”毛泽东听到介绍后,同载涛热情握手。他问过载涛的家庭生活和工作情况后,指着身旁的周总理,对载涛开玩笑说:“我是《红楼梦》里的老夫人,不大管事,他才是掌家的,有什么事可以找他。”

到了晚年,毛泽东仍不倦地阅读《红楼梦》。晚年毛泽东已经从中南海的菊香书屋搬到游泳池住,他在北京的大部分时间就住在游泳池。因为他经常在会客厅读书,就让身边工作人员把他此前收集到的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也一同搬去,摆在游泳池的会客厅里。

他在游泳池的卧室里也摆放《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和《增评补图石头记》两种。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孟锦云回忆:当时,主席虽已八十多岁高龄,还能准确无误地说出《红楼梦》中的一些故事和情节来自哪一章回和段落,有时还将各家的不同评说进行比较。他做眼睛白内障手术后的一段时间里,眼睛看不见,便让身边工作人员读《红楼梦》给他听。眼睛好了一些,他就自己读《红楼梦》。他生病侧躺在床上,也戴着半边无腿的眼镜读《红楼梦》。

毛泽东对《红楼梦》的喜爱,不仅表现在他反复阅读这部书上,还表现在他经常书写《红楼梦》中的诗词上。

毛泽东喜爱书法,在他书写的许多书法作品中,有不少是《红楼梦》中的诗词,其中有《好了歌》《红豆曲》,也有《终身误》《飞鸟各投林》等。毛岸青和邵华在《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习书法》一文中,就谈过毛泽东生前写书法作品时,经常书写《红楼梦》中的诗词。

毛泽东书写《红楼梦》中的诗词,不是照书本抄,而是全凭记忆默写,所以他在个别书写中有误字。以毛泽东八十余岁的高龄,竟然能够熟记《红楼梦》中的长篇诗词,可见他对此书喜爱至深。

至于毛泽东一生中到底读过多少遍《红楼梦》,连他身边工作人员也说不清。毛泽东自己说过这样的话:“《红楼梦》我都读过十几遍了,有的地方也还是没有看懂。”正如曹雪芹所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犹如一个大海,一生中读过无数遍,对其有深刻理解的毛泽东都发出这样的感叹,可见对《红楼梦》的研究尚未有穷期。

第二节《红楼梦》“要读五遍”

一、毛泽东推动《红楼梦》在民间的普及

毛泽东曾说,“《红楼梦》的语言是古典小说中最好的,人物也写活了。”

此言非虚,这部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璀璨明珠,蕴涵着丰厚的人文内涵、诗化的艺术情境乃至复杂的思想意义,纵观明清小说,《红楼梦》在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上比《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古典名着着实高出一层。

作为一部白话小说,《红楼梦》是一般读者即可阅读的,但是从学术角度来讲,当《红楼梦》成为一个学科,就把阅读、谈论、评论和研究截然分开了。

胡适开创的“新红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红楼梦研究的地位,却也提高了门槛,使红学越来越精英化了。针对曹雪芹家族本身的考证研究、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学术评论、脂批及各版本鉴赏,以及现代的“新红学”领域中胡适所提出的“历史考证准则”,等等,都是相当艰涩、至今还没有圆满完成的课题,不是任何读者,甚至不是任何学者都能够涉足的。

作为毛泽东来讲,他不是专业的文学史学者,也不是红学家,但他出于自己对《红楼梦》的热爱,凭借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使用马列主义哲学思想作为工具进行解读,并通过他作为中共领袖的巨大影响力,极大地推动了《红楼梦》在民间的普及。

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前,《红楼梦》多见于文化人的谈资和学者的专业研究;新中国成立之后,《红楼梦》则发展到妇孺皆知,影响巨大,群众中的业余红学家、“工农兵红学家”层出不穷。

二、毛泽东提倡文艺工作者读《红楼梦》

1938年4月28日,毛泽东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演讲,论述怎样做一个艺术家。他认为,一个好的艺术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要有“远大理想”,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要有“良好的艺术技巧”。“中国近年来所以没有产生伟大的作品,自然有其客观的社会原因,但从作家方面说,也是因为能完全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太少了。我们的许多作家有远大的理想,却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不少人还缺少良好的艺术技术。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便不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谈到“丰富的生活经验”时,他提倡搞文艺的同志要读《红楼梦》,他说:

大作家不是坐在屋子里凭想象写作的,那样写出来的东西是不行的。《红楼梦》这部书,现在许多人鄙视它,不愿意提到它,其实《红楼梦》是一部很好的小说,特别是它有极丰富的社会史料。比如它描写柳湘莲痛打薛蟠以后便“牵马认镫去了”,没有实际经验是写不出“认镫”二字的。事非经过不知难,每每一件小事却有丰富的内容,要从实际生活经验中才会知道。你们是青年艺术工作者,现在的大千世界都是属于你们的,都是你们活动的园地。你们的艺术作品要有充实的内容,便要到实际生活中去汲取养料。你们不能终身在这里学习,不久就要奔赴各地,到实际斗争中去,正如你们唱的《游击队员之歌》中所说的,“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你们不但要在口里唱,而且要实际地去那样做。没有丰富的实际生活经验,无从产生内容充实的艺术作品。要创造伟大的作品,首先要从实际斗争中去丰富自己的经验。艺术家固然要有伟大的理想,但像上马鞍子一类的小事情也要实际地研究。过去一个研究《红楼梦》的人说,他曾切实地把大观园考察过一番。现在你们的“大观园”是全中国,你们这些青年艺术工作者个个都是大观园中的贾宝玉或林黛玉,要切实地在这个大观园中生活一番,考察一番。你们的作品,“大纲”是全中国,“小纲”是五台山(指五台山地区,当时属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要把中国考察一番,单单采取新闻记者的方法是不行的,因为他们的工作带有“过路人”的特点。俗话说:“走马看花不如驻马看花,驻马看花不如下马看花。”我希望你们都要下马看花。

毛泽东对文艺工作者讲这些话,是要求他们“走马看花不如驻马看花,驻马看花不如下马看花”,以此动员文艺工作者要下一番苦功夫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贴近生活,丰富经验,充实内容形式,创造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

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会见作家张恨水时说,“《红楼梦》令我们叹为观止”,劝张恨水要读《红楼梦》。

三、毛泽东提倡中共领导干部读《红楼梦》

毛泽东不光自己喜读《红楼梦》,还提倡中共的高级领导干部读,他生前多次督促他们读《红楼梦》。

毛泽东公开推荐《红楼梦》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在会议上,在平时闲谈中,他不止一次要求干部群众读《红楼梦》。“把《红楼梦》当做历史来读”,这是毛泽东对《红楼梦》的一贯态度。毛泽东经常说,《红楼梦》具有丰富的社会史料,而这些丰富的社会史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体察。反之,只有深入社会生活,总结社会经验,才能写出有生活气息的不朽的文学作品。

在毛泽东看来,把《红楼梦》当做故事来读,是浅层次的,而将其当做历史来读,是深层次的。浅层次是指小说的消遣性,而深层次是指小说的思想性和社会历史意义。

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期间,休息时,毛泽东与将领们谈天,他对贺龙说:“中国有三部名小说,《三国》《水浒》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

贺龙嚷着:“没看过,没看过,不过我不是外国人!”

毛泽东瞅了瞅徐海东,问道:“海东,你看过这三部小说没有?”

徐海东说:“《三国》看过,《水浒》也看过,这《红楼梦》嘛,不知是什么意思,没看过。”

毛泽东笑着说:“那,你算半个中国人!”

这句话,说得身旁的人都大笑起来。徐海东把这次玩笑牢记在心,后来他生病住院时,在病床上读完了《红楼梦》。

1944年,毛泽东和延安的干部张汉武谈话时对他说:“你想办法找《红楼梦》看看。”延安时期,有一次毛泽东对身边同志说:“还是要看《红楼梦》啊!那里写贪官污吏,写了皇帝王爷,写了大小地主和平民奴隶。大地主是从小地主里冒出来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了这本书就懂了什么是地主阶级,什么是封建社会,就会明白为什么要推翻它。”

在毛泽东提倡领导干部读《红楼梦》的事迹中,最典型的莫过于他与许世友的谈话了。

1973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中央军委会议成员时,对在座的许世友说:“许世友同志,你现在也看《红楼梦》了吗?”

许世友答:“看了,自从上次主席批评我,就全部都看了一遍。”

毛泽东说:“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

许世友答:“那没有看那么多,我还刚看一遍呢。一定坚持看下去。”

毛泽东说:“他(曹雪芹)那是把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写出来,所以有两个人,一名叫甄士隐,一名叫贾雨村,真事不能讲,就是政治斗争,吊膀子这些是掩盖它的。中国古代小说写得好的是这一部,最好的一部。创造了好多文学语言呢。你就只讲打仗。”

许世友答:“主席讲的这个话,确实打中要害。”

毛泽东说:“你这个人以后搞点文学吧。‘随陆无武,绛灌无文’。”

许世友答:“应该搞点文。”

毛泽东问:“你能够看《红楼梦》,看得懂吗?”

许世友答:“大体可以。”

毛泽东说:“要看五遍。”

许世友答:“坚持看五遍。”

毛泽东说:“《水浒》不反皇帝,专门反对贪官。后来接受了招安。绛是说周勃,周勃厚重少文。你这个人也是厚重少文。如果中国出了修正主义,大家要注意啊!”

许世友答:“把它消灭!不怕,那有什么关系。”

毛泽东最后说:“不怕啊!你就做周勃嘛!你去读《红楼梦》吧。”

毛泽东与许世友的这段对话,道出了当时他对中国现实的某些担忧——反修防修,保持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是毛泽东晚年心目中的头等大事,他希望像许世友这样曾经追随他南征北战的将军们能够读懂《红楼梦》,也能读懂中国政治。

四、毛泽东向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推荐《红楼梦》

1946年,毛泽东希望刚刚从苏联回来的长子毛岸英能够读一读《红楼梦》。毛岸英就在毛泽东的藏书中取出《红楼梦》读了一遍,但还未得要领。毛泽东在和他谈话时说:“你读《红楼梦》要掌握要点。”

1947年10月,军队行进于瓦窑堡北的大川,毛泽东与身边的同志们闲谈。阎长林对毛泽东说,警卫员伍银岭看过《红楼梦》。毛泽东听了,马上就回头问小伍:“是吗,小伍?《红楼梦》你读过几遍?”

同类推荐
  • 网络时代生活智慧短文妙语

    网络时代生活智慧短文妙语

    本书精选当代生活短文妙语,主要内容涉及:伦理与智慧、为人处事方法、正能量话题、男士与女士、搞笑的小段子、赞美与祝福、人间真情、蓝色幽默、真心交友、美德孝道等。
  •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

    本书以唐宋词人的风花雪月和经典词作为线索,通过对唐宋词人及其脍炙人口名篇的趣味化解读,讲述了著名词人与词背后那不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论世之语。同时,作者结合这些词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学养、情感经历等方面,来探寻唐宋词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 君子如玉

    君子如玉

    民国的星空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个年代涌现出一批或迂或痴或狂的“民国先生”,他们以“士”为守,以“雅”为基,他们迥然于当今的风度、胸襟、学识和情趣,穿越历史,透过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扑面而来。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回忆同时代恩师故交的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君子隆师而亲友;第二辑,留得枯荷听雨声;第三辑,平生风义兼师友。
  • 画在京西古道

    画在京西古道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刊发在文学刊物及报刊中的散文作品,全书分为行走、记忆、大医、印象、人生、纽带六个部分,在文中,作者以简洁的文字、犀利的笔触,描写了生活和工作中的美好,抨击了社会中的丑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疾病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既是作家诠释世界、表达情感体验的工具,也是人们解读社会风貌及作家创作意识的一条通道。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大多数作品中体现了品特对疾病的理解与体验,他成功地展现了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文化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基于此认识,本专著以医学理论作为划分基础,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叙事学、福柯身体政治、隐喻修辞、戏剧美学等理论,从品特戏剧中疾病对于品特戏剧创作以及剧情本身的推动、对于隐喻意义的传达、对于荒诞戏剧诗学功能的达成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热门推荐
  • 暮暮何其夏

    暮暮何其夏

    【1v1青春宠文,有点小虐,男女主绝对身心干净】ps:本书又名《怦然心动之萌动少女心》~一段缘分的开始,都是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可是,为什么所谓的“缘分”一到我这里,就没有了前面的经历,直接跳过!“尚官宸!我是哪里惹到你了,你要一直缠着我?!”某腹黑轻笑道:“都说董婉玥是个冰美人,还是难得一见的学霸人才!但,在我看来,也不过如此嘛!”“你走!你以为你长的帅一点,有钱了一点,智商比我高了一点就自以为是吗?”“我还就自以为是了!怎滴!不服?来咬我啊!”实在忍无可忍了!冰山美人兼学霸的董婉玥遇上帅气腹黑兼专情的尚官宸,看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凤谋帝业:弃妃太嚣张

    凤谋帝业:弃妃太嚣张

    “妙菱,你是我见过的......”蒋延抱着她的手,神情之中柔情蜜意,止不住的让人欣喜。他瞧着怀中女子低垂的羞涩眸色,随即慢慢吐出接下来的话,“最丑的女子。”“......”“不仅丑,而且要身材没身材,要手感没手感。跟你睡在同张床上简直碍的慌。”妙菱静静听着他的话,低垂着头,强忍额头上跳脱出来的青筋。牙齿咯吱咯吱的响,但因为周围声音嘈杂,倒是让蒋延没发现出异样。“所以呢?”妙菱抬头,静静的瞧着比她高半个身子的俊美人儿。“所以你还爱我么?”蒋延一把把她拥入怀中,极富有磁性的声音从她头上响起,只听他说到,“我爱。”
  • 守护甜心之亚梦几斗

    守护甜心之亚梦几斗

    有些老套,有些新奇,反正与大部分守护甜心小说的开头不一样就是了。不复仇!
  • 逆天丫头,傲娇少爷别过来

    逆天丫头,傲娇少爷别过来

    我希望慢慢的自己就能够成为一个不那么敏感不那么执拗的人不要那么琐碎不要那么容易流于小伤感不要那么容易被细节打动可能我就会比现在要开心一些就算不是每天都开心也会一天比一天开心一点,你愿意陪我吗?"林默微抬起闪亮的眸子,似笑非笑的望着在自己身边让自己有莫名依赖感的男人,嘴角也止不住的往上扬。"面前的那个男人笑了笑其实啊生活都是一路遇见一路错过的所以好好珍惜能拥有的日子等到必须说再见的时候就轻轻的挥挥手朝前走谁还没失去过啊对不对认真的哭过之后就一直笑下去吧因为你还是笑起来最好看.″
  • 我的独家小幸福

    我的独家小幸福

    从陌生到相熟,从暗恋到绝交,从熟悉到恋爱。我的幸福,大概就是此刻,在想你的时候!
  • 青年心理学

    青年心理学

    本书主要包括青年的青春、求学、恋爱、婚姻、处世、就业、发展等心理方面的重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解析,对存在的心理问题阐明了调适方法。
  • 逆流城

    逆流城

    梦中的往往是自己的虚幻越是向往越会变为泡影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结局:全面反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结局:全面反攻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27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全方位契约系统

    全方位契约系统

    一位被异世界召唤的少年稀里糊涂被当成了神兽,回到现世时却意外的发现了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另一个世界暗黑界。
  • 得失寸心知

    得失寸心知

    本书内含八辑:真正修行、自己就是罗汉、掬一捧清凉的水、心中有棵菩提树、感受道的真谛、寻找感动、菩提在自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