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评剧院将迎60华诞
中国评剧院诞生于1955年,到2015年就整整60年了。
中国评剧院的前身是中国戏曲研究院所属中国评剧团。1955年根据文化部决定,从中国戏曲研究院分离出来,成为文化部的一个直属艺术团体。在中国评剧院建院大会上,原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钱俊瑞宣布了剧院的剧目工作方针,就是现代戏、传统戏两条腿走路,以现代戏为主,同时上演新编历史剧和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戏。
在近60年的创作历程中,在建院方针的指导下,中国评剧院恢复、整理和创作了三百多出优秀现代戏及传统剧目,其中有二十多部剧目和八十多位演职员先后获中宣部、文化部、北京市多个奖项。
《杨三姐告状》《秦香莲》《花为媒》《刘巧儿》《小女婿》《金沙江畔》《高山下的花环》《评剧皇后》《黑头与四大名蛋》等腔脍炙人口的剧目影响深远,深受观众喜爱,成为中国评剧院的代表作。剧院的艺术家们没有故步自封,而是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改革,极大地丰富了评剧唱腔艺术,为使评剧艺术摘掉了“三小剧种”的帽子,成为全国性的地方戏大剧种作出了不懈努力和贡献。与此同时,一批优秀表演艺术家迅速成长,代表有白派艺术的第二代传人小白玉霜、新派创始人新凤霞、喜派创始人喜彩莲、花派创始人花月仙,以及李忆兰、魏荣元、马泰、张德福、席宝昆、陈少舫、赵丽蓉等评剧大家,均成为中国评剧院的中流砥柱。同时还有一支以剧作家胡沙,作曲家贺飞,导演张玮,舞台美术家苏丹、张尧为代表的创作能力极强的艺术创作队伍和艺术管理人才,帮助中国评剧院提高剧目艺术水平,功勋卓绝。
近60年来,党和国家给予中国评剧院以极大关怀。毛泽东主席在第一届政协会议上亲切接见过中国评剧院的小白玉霜,周恩来、宋庆龄、邓颖超、彭真、李先念、李瑞环等国家领导同志分别会见过中国评剧院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多次观看中国评剧院的演出剧目。特别是周恩来总理,对中国评剧院的建设和发展,无微不至、功不可没。
如今,中国评剧院拥有一座现代化的演出场所——中国评剧大剧院。从演出场所、服装道具,到灯光器材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出新戏、出新人”的创作口号指导下,中国评剧院在培养评剧新人的同时,更没有忘记培养评剧流派的继承人。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评剧院将刘萍(白派)、李惟铨(马派)、谷文月、戴月琴(新派)作为评剧流派继承人重点培养。在当年小白玉霜、马泰、新凤霞都还健在的情境下,刘萍、李惟铨均有幸得到了小白玉霜和马泰一对一的艺术真传;而谷文月、戴月琴更是赶上了好时候,在向新凤霞拜师学艺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情同母女,是观众公认的“新派”继承人。
在以戏带人的实践中,谷文月迅速脱颖而出,荣获了中国戏剧梅花奖;戴月琴更是不甘落后,演出了新戏《刘巧儿》《花为媒》,并在《狐仙小翠》《意中缘》《红罗衫》等评戏中有精彩的表演。这些新一代评剧艺术家们,继往开来,认真汲取评剧各流派的艺术精髓,将评剧艺术流派发扬光大,不断以新的风采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新世纪以来,中国评剧院改编排演了《红岩诗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刘巧儿新传》《桃花盛开的地方》《乐家老铺》《长霞》《滴血杜鹃》《呼兰河》等大型现代戏,多次在中国评剧艺术节上摘金夺银。其中《马本仓当“官”记》不仅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而且还在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中荣获一等奖。虽然近年来,由于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对传统戏剧的冲击,以及观众群体所出现的断层,致使评剧市场再次进入低谷,步履维艰。但是,通过一系列的艺术实践和对市场规律的不断探索,有了令人欣慰的结果:《刘巧儿新传》能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演出70场;《长霞》一场演出中能够赢得观众二十余次掌声;恢复排演的《向阳商店》演出时,演员和观众在台上和台下不断产生共鸣;中国评剧院的“周六评剧苑”演出场场满座;剧院为戏迷票友主办的“北京评剧之友”大赛赢得了戏迷的满堂喝彩,数以百计的各地票友赶来参赛……中国评剧院为更多听取观众的声音,特别开办了评剧网站,在评剧创作者和评剧观众之间架起一座真情沟通的桥梁,真正把观众作为的衣食父母。
王亚勋院长说,虽然评剧处于低潮,但在评剧发源地,观众流失的并不多。此外,由于民间对于评剧的热爱,还出现了很多正在学习评剧的孩子,让他看到了评剧传承的希望。
回想20世纪50年代以演出《小女婿》《刘巧儿》闻名全国的小白玉霜、新凤霞、喜彩莲,60年代以演《金沙江畔》《野火春风斗古城》等戏闻名的马泰,这些评剧艺术家已成为中国评剧的代名词,成为评剧走向全国的金字招牌。今天,评剧创作依然需要成兆才这种“紧跟时事写剧本”的精神。评剧要想发展,不仅要重视评剧传统戏的恢复和保留,而且必须紧贴时代潮流,不断推出让后人不断传唱的名家名作。
二、第四代“杨三姐”——谷文月
从14岁第一次登台到现在,50年来谷文月的心没有一天离开过舞台,她塑造的角色中最为观众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作为继金开芳、芙蓉花、刘翠霞、白玉霜、新凤霞等人之后的第四代“杨三姐”,这个角色她一演就是二十多年。
几年前,谷文月受邀参观国家大剧院时还幻想着,什么时候能将评剧带上这个舞台就好了。结果这个幻想还真的就变成了现实。中国评剧院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献演了《花为媒》和《杨三姐告状》两出评剧经典。已演过三千多场《花为媒》的谷文月,携弟子王丽京和张秀云一同登上了大剧院的舞台。
谷文月感慨地说:“想想当年演《花为媒》环境最苦的时候,鼻涕、眼泪都能瞬间冻成冰,而今天评剧也走进了这座艺术的最高殿堂,对演员和观众而言都是幸福的事情。”为此,已退休多年的她推掉了多场商演,欣然受邀与两位弟子同台。谈及中国评剧院这次在国家大剧院的处女秀,谷文月说,以往大家的印象中,评剧似乎就是适合在田间地头演出。其实这些年来,评剧创新和发展的步调也很快,有些剧目经过包装后,很多观众还误以为是昆曲呢,而且关注评剧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
评剧是我国有影响力的地方剧种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曾经出现过万人空巷的景象,红遍大江南北。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各种艺术门类的冲击,评剧演出市场逐渐萎缩,人才流失严重,艺术传承面临困境。评剧如何重现光彩?谷文月认为,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是关键。
“评剧最早起源于田间地头。”谷文月介绍说,早在19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评剧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杨三姐告状》等剧目,基本上奠定了评剧以演现代剧目为主的特长。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一大批受群众欢迎的评剧现代戏,如小白玉霜和韩少云主演的《小女婿》、新凤霞主演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以及《金沙江畔》《夺印》《野火春风斗古城》等。
谷文月说,表现当代人民生活一直是评剧的传统,加之它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形式活泼、自由,因此在城市和农村都拥有大量观众。“那时候,我背着铺盖卷、走遍了北京的郊区县,尽管条件差,没有舞台,演的基本都是小戏,但是老百姓特喜欢,人山人海。就是前段时间下乡演出,有个老观众看见我还说,‘哎呀,古老师您又来了,死也不冤了’。”谷文月动情地回忆说。
新时期市场萎缩人才凋零,尽管改革开放后又相继出现了《山里人家》《黑头与四大名蛋》《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优秀现代剧目,但评剧开始走下坡路,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谷文月认为,一方面是电视、电影等各种新兴艺术门类和娱乐消费形式的冲击,它们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另一个原因是“文革”十年造成的评剧人才和观众断档。谷文月介绍说,“文革”刚结束时,中国评剧院还有一大批评剧人才。仅剧作家就有13人,如胡沙、郭启宏等;音乐上则有贺飞等人挑大梁;演员方面有赵丽蓉、李忆兰等老一辈艺术家,还有像她和刘萍这样的青年演员接档。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有人写,有人排,有人演。但是现在中国评剧院没有写评剧的专业作家,要靠北京京剧院的王新纪来写。与此同时,那个年代只能演样板戏,造成评剧年轻观众的缺失,为后面的衰落埋下隐患。“现在国家有星火工程和周末大戏进农村等扶持项目,农村硬件上去了,也有舞台演大戏了,但是年轻观众却很少,基本都是过去的老戏迷。”“随着老艺术家的故去,很多地方剧已经消失了,评剧也正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面对当前的传承困境,谷文月呼吁,“人是关键,尤其是青年人,让更多青年人参与进来,评剧才有未来。”在人才培养方面,谷文月说,戏剧是一个综合的舞台艺术,包含音乐、舞台、编剧、演员、导演,人才队伍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写戏剧剧本,要懂古文,又要诗歌,还要会辙韵。现在中文系出来的,不怎么喜欢,生活积淀也薄,无法写出好剧本也情有可原。”为此,谷文月建议,相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征集好的剧本,搭建作家和各院团之间的交流平台,“有了好剧本,可以排演好剧,能吸引更多观众,市场做大了,才会吸引更多创作人才,形成良性发展。”如今,已经退休的谷文月在家免费给小学生教评剧。她说:“不期望他们将来能够成为专业演员,只希望通过他们带动周边的小朋友了解评剧。”她建议,中小学校等可以开设课外兴趣班,从娃娃开始培养兴趣;文化馆等单位可以开展业余培训班,“毕竟,首先参与进来了,才有可能爱上。”
2006年,评剧入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于评剧人来说本应是件好事,但谷文月的心情却很复杂。“一方面,入选‘非遗’让这个剧种能留存下来,一些演职人员的生活也会变得更有保障;但是另一方面,这个剧种的竞争意识可能要削弱了。反正是有了保障,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面对电影、电视剧的普及和诱惑,一些年轻人的心思已经不在评剧上了。”
新派传人谷文月对评剧的感慨令人深思,同时也令人感受到,评剧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所面临的考验和抉择。
三、《评剧皇后》百场不衰,刘萍难舍评剧情缘
中国评剧院排演的评剧《评剧皇后》,是由着名剧作家郭启宏根据评剧名伶白玉霜的真实经历创作而成。为了打造评剧精品,特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顾威执导该剧。
白玉霜,这位在20世纪30年代曾轰动戏剧界的评剧女艺人,对艺术、对生活有着炽热的追求,她所创造的评剧白派唱腔韵味醇厚,低回婉转,荡气回肠的演唱艺术风格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评剧皇后。然而在当时的旧社会,她逃离不开黑暗势力的迫害,艺术的命运注定成为悲剧。
《评剧皇后》首演于20世纪80年代,该剧一经上演便赢得观众喜爱,连演百余场,因此荣获北京市演出百场奖。《评剧皇后》自首演至今30年了,早已成为中国评剧院的品牌剧目。在改企转制后的今天,中国评剧艺术中心再次复排该剧,不单使这一经典重新呈现给观众,更重要的是如王亚勋院长所言,要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和人物进行崭新的推介与诠释,它们是剧院的传家宝,是最可贵的品牌,更是剧院进行艺术创作的根本与源泉;是一条传承、发展和弘扬评剧艺术的大路。
每天演出前剧场门口都会聚集着一些求票的戏迷朋友。很多老观众早早来到剧场门外,三两一群,讨论着30年前的演出盛况,有的还在哼唱经典名段。很多观众为了一睹《评剧皇后》,不惜舟车劳苦,从天通苑、回龙观,以及北京各郊区县赶来,甚至还有河北、天津的观众。让人感动的一幕,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坐着轮椅,在子孙的陪伴下前来剧场看戏。老人说,他喜欢白玉霜,更喜欢刘萍。
着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刘萍因成功塑造《评剧皇后》中的白玉霜,而获得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北京市新剧目调演优秀表演奖及北京市青年调演特别奖,并赢得了白派第三代传人的美誉,深受观众喜爱。《评剧皇后》再度公演,刘萍不仅担任艺术指导,而且再度披挂上阵,携手王平、郑岚,老中青三代评剧人同台演出,共同演绎“白玉霜”的成长经历。
剧中白玉霜养母的扮演者刘淑萍曾获优秀表演奖。这个角色是个配角,在剧中既是养母,又是戏班班主,是个把白玉霜当作摇钱树,只认钱的吸血鬼。刘淑萍创作这样的人物很自信,因为她从小就在戏班子里长大,对这样的人物太熟悉、太了解了。所以演起来不仅得心应手,而且还为这个人物设计了方言,就连台步处理都极其真实和讲究。